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

bookmark

“應該立刻大規模裝備!”海軍的羅海濤叫道:“有這種槍,我軍就天下無敵了!”

李井槐有些不滿的提醒道:“我軍本來就天下無敵。”

“怎麼,你們陸軍不想要這種槍?”羅海濤冷笑道:“那正好,請司令給我們海軍吧。”

“這種槍沒有引火藥,不懼藥池潮溼,射程、精度、威力足夠,絕對是海戰利器,裝備給我們海軍的陸戰隊,這樣即使無炮的運輸船也能輕易壓倒敵艦!”

“呵呵,羅海狗你真是想多了。”李井槐不以爲意的笑着說:“海軍裝備這麼好的武器是用來打誰呢?那些最近都不敢出來的破倭子?還是李家的海盜?”

“真要裝備,也只能裝備我們陸軍,我們還要打蒙兀韃子,還要打党項韃子,還要打江……,呵呵,反正少帥指向何方我們陸軍就打哪裡!”

“但是,我很好奇,這種槍產量怎麼樣?沒有引火藥,那個火帽產量如何?沒有這個,這槍跟燒火棍也沒有太大區別吧?”

“李師長儘管放心。”湯隆接話道:“現有燧發槍可以直接改造成擊發槍,產量是沒問題的。”

“至於火帽嗎……,這個其實也不難,我們保證可以給每條槍每次準備60發子彈。”

齊軍燧發槍手的一個戰役基數備彈就是60發。

然而徐世楊這時說道:“60發不夠,按90發備彈儲備。”

從徐世楊來的那個時代歷史來看,槍械發展史實際上是一路朝着操作傻瓜化發展的:最早的火門槍需要能在十步距離內對敵人射擊的老兵;火繩槍時代仍然需要經過幾年訓練的熟練戰士,否則有引爆隨身火藥的危險;燧發槍普及之後,軍隊已經可以從田間地頭隨便拉個壯丁用皮鞭軍棍教育三個月就送上戰場。

之後擊發槍、擊針槍、栓動步槍一代比一代對士兵的要求低,等到了阿卡時代,槍械已經簡單到隨便來個黑小孩都能用的地步了(用得好用不好另說)。

但是,與槍械操作簡單化發展相輔相成,子彈消耗量也呈極具上升態勢:用一杆火門槍,你一次戰鬥絕對打不了10槍;拿破崙時代燧發槍手的備彈通常是60發;一二戰時期栓動步槍則是120發;二戰之後的突擊步槍時代,所有人都喜歡朝着任何可疑的目標漫射,以至於米國佬給步槍裝上了連射限制器……。

隨着戰爭技術的發展,槍械準確度越來越高,卻很少有人去在意精確射擊了,大量潑灑彈藥以期壓制敵人的戰術得以大行其道。

正處在軍事武器變革初期的將領們通常意識不到這一點,徐世楊這個穿越者卻知道——按燧發槍的備彈量給擊發槍手做準備,到時候是一定會吃虧的。

“看起來,現在考慮擊發槍的真正用途還有些太早,不過我們可以做些準備了。”

徐世楊最後說道:

“陸軍各師,軍校和海軍陸戰隊都要抽調標兵組建一個實驗部隊,先行實驗換裝,半年後我會組織一次大規模實彈演習,各部主官在此之前都要好好想想你們打算怎麼運用手中的武器,演習之後我們要編寫新的步兵條例。”

“是!”

“對了,司令,這種槍可以對民間出售嗎?”

“當然可以,但是一定注意,不管是什麼槍械,沒有特許一律不準出售給庶民和奴隸!”

保持武器代差還是很重要的。

……

徐世楊在二月初十才動身離開登州,此時徐睦河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他還在路上的時候,齊王就屢次派遣太監前來催促,徐世楊卻依舊毫不在意的選擇乘坐工部第一機車廠新生產的四輪馬車而不是騎快馬返回泉城。

選擇乘坐馬車倒不是因爲徐世楊的生活開始變得奢靡了,而是他希望利用這個機會親自測試現有馬車的性能,同時還要看看齊國路政建設水平。

事實證明這兩樣都做的不錯,於是徐世楊建議第一機車廠把這種新型四輪馬車推廣到國外市場。

徐世楊還給新型馬車設計了一個標誌,並且定了個好聽的名字“奔馳”。

他就這樣乘坐古典版奔馳車進入泉城,然後光榮的被堵車了……。

建造美泉宮的時候,爲了儘量不擾民,宮殿實際上是在泉城郊外選址開工的,因此在徐世楊心中,美泉宮周圍應該顯得比較荒涼。

但實際上,隨着齊國經濟發展人口增多,圍繞美泉宮的服務設施也開始迅速增多——比如爲上早朝的官員提供早點的小吃鋪子,讓太監宮女歇腳的茶鋪,吸引美泉宮工作人員消費的各種點心、香水等店鋪等等,泉城的重心已經逐漸開始向美泉宮周邊轉移。

再加上爲了宮廷官員上下班方便,而圍繞美泉宮建造的住宅區和相關辦事機構,以及徐世楊爲推廣馬車而大力支持的公共交通機構(公共和出租馬車)……。

徐世楊一年多沒回泉城,他根本沒意識到這年頭乘馬車去美泉宮到底有多麼愚蠢。

於是做出蠢行的徐世楊只能選擇下車步行前往美泉宮:“尼瑪,不論哪個時代都城交通都是變態!”

好在這個小插曲並沒有太多人關心,也就沒人知道徐世楊犯了什麼蠢。

二月十五,徐世楊進入美泉宮不久,立刻被齊王徐睦河召見。

這一次齊王只召見了徐世楊一個人。

既然只有父子倆,那麼有些話就可以直接明說了。

“世楊,你覺得爲父何時稱帝爲好?”

“實際上現在隨時可以。”徐世楊回答:“不過孩兒建議還是得等一個契機。”

“什麼契機?”

“等一個隆道皇帝犯蠢,給我們口實的契機。”徐世楊笑道:“這堵不住當今士林悠悠衆口,但可以用來說服民間,以及歷史。”

“嗯,爲父可以理解。”

關於這方面的事,徐睦河一向是一點就通,完全不需要做過多解釋。

“如果父親等不及,現在完全可以使用全套皇帝儀仗,只是表面上給江南留些面子,暫時別走最後一步就行了。”

徐世楊用無所謂的語氣說道:

“總是用親王儀仗面對附屬國使節,確實不太好,還有漢地的軍閥也會擔心我們的前途,以前沒辦法我們還得披大周的皮,現在韃子都沒了,朝廷對我們也就只剩一張皮的價值了。”

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89章 剿匪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743章 突發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233章 天下3第27章 集市第197章 包龍圖第123章 新軍第131章 破莒州2第561章 北行記1第15章 徐世鬆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59章 湯隆1第739章 禁槍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158章 李飛龍第709章 南征9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678章 邕州2第392章 伐高麗4第15章 徐世鬆第494章 新春1第303章 鐵山海戰2第141章 起航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501章 春天8第364章 摘果子第762章 更替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258章 戰黃河1第686章 封禪第540章 兵力第568章 北行記3第198章 回程第320章 重視第16章 買賣第738章 陰謀2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446章 薩廉第528章 壞消息第582章 爲什麼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89章 剿匪第319章 戰2第217章 祝家莊4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258章 戰黃河1第332章 金州1第453章 鐵錢第544章 軍改1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521章 晉省1第46章 莫名其妙第365章 教訓第665章 暴秦5第128章 訓狼第680章 大捷1第555章 開打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545章 軍改2第488章 善保第126章 生產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422章 無膽第422章 無膽第232章 天下2第367章 宣傳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761章 暹羅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541章 落幕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571章 百戶第128章 訓狼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169章 招攬第362章 血河2第743章 突發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449章 焦土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265章 汗位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91章 戰利品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393章 伐高麗5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