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百戶

bookmark

城牆邊屍橫遍野,外蕃兵踏着雙方士兵的屍體涌入城中,幾個絕望而孤獨的金軍被擁有數十倍兵力優勢的敵人亂刃分屍,金軍最後的抵抗如蛛絲般被輕輕抹去。

城牆防線終於被突破了,攻守雙方傷亡都很慘重,雖然這其中幾乎完全沒有漢人的血。

整個戰鬥過程中,徐世楊始終看着手錶不發一言,嘴角掛着若有若無的冷笑,絲毫不把血腥的戰場放在眼裡。

現在終於取得進展,徐世楊這才移開觀察時間的目光:

“外蕃兵太弱了,有我們的火力支援,他們居然還花了兩刻鐘才衝進城內。”

“不過無所謂了,能贏就好,告訴他們,所有外蕃兵全部入城,今天不封刀,他們可以隨便殺掠,只是別忘了,城中財物人口只有一半歸他們。”

徐世楊冷冷的說道:

“命令野戰軍,控制城牆,但不要入城,放外蕃兵進去鬧騰吧。”

因爲這個命令,金國最後的抵抗者的命運註定會十分悽慘。

這個時代的戰鬥有一個特色:一點被突破,幾乎就意味着全線崩潰。

南門率先被突破後不久,璦琿城的其他三門也先後被突破,數萬生女真外蕃兵涌入城中,逐門逐戶的殺死金國男人,侮辱金國女人,女人淒厲的哭嚎聲逐漸壓過喊殺聲,在全城範圍內響起。

在最後的時刻,完顏宗乾點燃了自己居住了一年多的“皇宮”與留在自己身邊的妻妾子女一起共赴黃泉。

熊熊烈焰迅速吞沒了城中心那座最高大的木質建築,由於璦琿城實在不大,徐世楊站在城樓上都能清楚的看到那邊爲金國送終的大火。

一個渾身浴血的金軍甲兵提着半截長刀,目瞪口呆的看着那團沖天的焰火,片刻後,他發出非人的嚎叫:

“大金啊!我的大金啊!”

那個金軍甲兵哭嚎着一頭扎進烈火中,濺起一團明亮的火星……。

……

共和1791年9月12

華夏帝國北征軍一日下璦琿。

五天後,華軍騎兵踏着大雪攻克雅克薩,完顏宗幹之子完顏迪古乃被俘。

至此,曾經毀滅了一個帝國,打的另一個帝國狼狽南渡的大金國徹底滅亡。

此戰,完顏宗幹一系在璦琿的所有士兵以及士兵家眷全部被外蕃兵殺戮一空,以至於華軍根本沒能統計出最後的戰果。

華軍參謀部最終只給出了一個大概數字:完顏宗幹一下,金軍死亡差不多在兩千兩百人左右,壯丁全部被殺,婦孺死亡不計,有六千以上被掠走爲奴。

而華軍方面,外蕃兵陣亡七百人上下,受傷八百多人,這些傷者大約有一半沒法回到家鄉了。

以三十五倍的兵力優勢,一千一百陣亡者換對方兩千兩百兵,這個傷亡不可謂不重,不過徐世楊對此心中毫無波瀾,甚至還有點想笑。

因爲華軍自身沒有任何傷亡,細算起來,這可是一次“零傷亡”勝利。

不僅如此,這次勝利還給徐世楊帶來了很多更現實的好處:

首先當然是華軍徹底控制了墨龍江兩岸,遼北方向最後的威脅被徹底清除,吉、墨兩省的大開發已經可以開始。

其次,是徐世楊通過這場戰爭,在遼地生女真部落中確立了無上的權威。

這不僅僅是通過殺戮確立的,還有最後時刻徐世楊刻意讓外蕃兵洗劫璦琿,獲得好處的行爲。

這意味着,下次再有別的部落叛亂,華夏還是可以召集其他生女真部落聯合鎮壓,都不用出錢糧,就以叛亂者的財產子女做報酬就可以了。

最後嘛,當然是徹底消滅金國之後的政治利益。

至少如今,不管是哪路韃子,他們絕對不敢對漢人……,至少是華夏人說什麼“滿萬不可敵”之類的笑話了。

有了這種優勢,徐世楊當然要把它運用起來。

按照原計劃,徐世楊命令從跟隨出征的三萬外蕃士兵中抽調一萬人在本地編戶齊民,以庶民的身份駐防、開拓北大荒。

同時,遼東所有外蕃部落都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第一個改造是限制人口。

九月二十,徐世楊在璦琿召開遼東全部外蕃部落長會議,他在會上給所有部落長髮放牌照,分封了一百五十個上百戶(一百五十戶人口以上,但上限二百戶),三百三十個中百戶(一百戶以上,上限一百五十戶),五百一十個下百戶(六十戶以上,上限一百戶)。

總計九百九十個百戶,因爲漢人討厭女真這個名字,因此全部統稱索倫(只是個統稱,不是民族稱謂)。

沒有百戶牌照的部落,不管是索倫還是蒙兀,或者是別的什麼民族,一律以敵人論處,各部落可以進行攻伐。

但是,領到牌照的部落必須每年向華夏進貢:所有百戶每年每戶上貢一張鹿皮,每十戶額外進貢一張貂皮。

這樣990個百戶,每年僅貢品就要有十萬張鹿皮,一萬張貂皮。

這個數字對索倫人來說十分沉重,各百戶可以用其它皮草、鹿茸、人蔘之類頂賬,但是這個貢品是不準拖延的。

徐世楊還嚴格規定了索倫百戶的人口上限,各部落多餘出來的人口必須分家,然後到華夏戶部領取新的百戶牌照,並且按照帝國的要求遷徙到別處居住。

若是有百戶隱瞞戶口不報,視爲叛亂,會被取締百戶牌照,並遭到帝國的攻擊。

徐世楊希望以此來限定索倫各部的人口,免得再出現一個過於強大部落把這些人統一起來,對帝國構成新的威脅。

除了以上這些以外,徐世楊要求所有百戶各出一個嫡子,到漢地服役,組成一個新的禁衛部隊。

這支部隊有點類似與質子,預計由990個部落兵和10個漢人軍官組成,這些部落長的子嗣將在華夏接受全套儒家忠君教育,服役十年之後回到他們自己的部落,徐世楊會支持他們接替成爲新的索倫百戶。

而他們留在家鄉的兄弟,就只能遷徙到別處去。

最後一項,是給索倫百戶的胡蘿蔔:帝國每年開榷場,按一個較爲合理的價格收購索倫百戶的皮草、人蔘、鹿茸等產品,並且出售鐵器、糧食、棉布和棉花,以及鹽,從經濟上完全控制各索倫百戶。

這樣,用不了幾代人,遼東各部族就完全沒有對抗帝國的可能了。

不論是從實力上還是心理上,都失去這種可能。

第172章 困難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70章 信使第163章 鎮邪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298章 改編2第679章 邕州3第500章 春天7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530章 少年兵1第9章 得失2第254章 幫助第475章 和平第701章 南征1第633章 暴秦3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225章 攔截第549章 帝國第334章 細紅線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137章 私仇第305章 兵變2第634章 暴秦4第51章 殺第69章 女權2第46章 莫名其妙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705章 南征5說一下哈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88章 局勢2第20章 站隊第267章 夜戰1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325章 炮第461章 佈局3第548章 國制第726章 天子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154章 生意第680章 大捷1第193章 戰鬥第501章 春天8第67章 糧食第130章 破莒州1第337章 狼煙第359章 炮擊第174章 人市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34章 安排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110章 傷亡第398章 降服4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710章 升龍府1第204章 炮擊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172章 困難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141章 起航第746章 殉爆第31章 一個不留第24章 未來1第447章 破村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562章 北行記2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101章 備戰3第305章 兵變2第323章 虧空第214章 祝家莊1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144章 福船第44章 菜鳥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325章 炮第248章 登州第216章 祝家莊3第572章 北行記4第290章 勸進第331章 政策第545章 軍改2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46章 莫名其妙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376章 工廠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672章 南方第655章 南北2第65章 冬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