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倭奴戰爭4

bookmark

真正的海戰從雙方相遇到九鬼水軍崩逃,一共只進行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不過華軍的追擊一直持續到天黑爲止。

這一天,李飛凰艦隊封鎖了堺港,而李飛虎封鎖了大阪。

李飛凰艦隊的一艘巡航艦甚至追入堺港港口,撞沉幾艘小早後對港區進行了兩輪炮擊,在以木質建築爲主的堺港引發一場不小的火災。

當天下午,運輸艦隊運送陸戰隊登陸淡路島,島上的織田軍進行了絕望而無力的抵抗。

天黑之後淡路島守將嘗試向本州突圍,被陸戰隊射殺在海邊。

至此,瀨戶內海海戰徹底結束,華軍佔領了瀨戶內海里的絕大多數島嶼,切斷本州與四國之間的聯繫,同時全殲九鬼水軍。

戰後,羅海濤給帝國總參的報告中宣稱擊沉大小艦船近五百艘,但實際上,這一天華軍一共擊沉多少扶桑船,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

因爲九鬼水軍有太多的小早船,有些甚至根本沒人察覺到,它們就已經被撞沉了。

唯一可以大致準確統計的是:華軍擊沉了5艘鐵甲大安宅,全部普通安宅和九成以上的關船。

俘獲九鬼水軍旗艦,鐵甲大安宅“扶桑丸”。

保守估計織田軍陣亡、失蹤自九鬼嘉隆以下五千人多人,有約六百人被俘虜(大部分是從海水裡撈出來的)。

沒有統計到傷員,因爲華軍不會保留傷員俘虜,而落水的傷員幾乎不可能游到岸上。

華軍有一艘運輸艦受到輕創(被擡槍連續擊中多次),175人陣亡,430人負傷。

瀨戶內海海戰的戰略意義在於,那些三次組織信長包圍網,又三次被打敗的扶桑本地大名,第一次意識到華夏這個外來戶是一個超脫想象的強大存在。

於是這些本已偃旗息鼓的勢力再次跳出來,有人重新鼓譟信長包圍網,另一些人則直接準備就此徹底幹掉織田信長。

四國的長宗我部元親、越後的上杉景勝,甚至原本與信長交好的北條氏直均先後同意出兵反對信長。

然而馮三虎並不在乎扶桑本地大名是否願意參加戰鬥,在他看來,織田信長本人就是個“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傢伙,那些被猴子壓服的弱雞心裡怎麼想,一點都不重要。

海戰結束兩天以後,馮三虎親自帥兵進攻備中。

此戰他只帶領一千五百野戰軍以及毛利、龍造寺等扶桑本地盟友拼湊的三萬士兵。

而他的對手是織田信長提拔與微末之間的羽柴秀吉。

戰前馮三虎制定了以扶桑人爲前鋒,華軍予以火力支持以儘量減少己方傷亡的計劃。

爲了讓毛利、龍造寺軍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馮三虎命令毛龍聯軍制造兩百兩盾車,由民兵推着盾車衝擊織田軍陣。

毛龍聯軍的盾車後面都有一個臺階,盾車擋板開有兩個設計口,聯軍的火繩槍手可以站在臺階上,邊進軍邊射擊。

而盾車本身本證明足以抵禦小口徑火繩槍(鳥槍和扶桑本土產的鐵炮)的射擊,但無法阻擋大口徑火槍(華軍的標準1型和扶桑人稱爲大鐵炮的擡槍)。

好在織田軍沒有那麼多大口徑火槍,毛龍聯軍也不至於連這點傷亡都承受不起。

跟羅海濤一樣,馮三虎選擇的盾車戰術也是十分老舊的戰術,以前女真僞金就特別喜歡用這玩意抵禦周軍的弓弩,本質上這就是欺負敵人缺乏有效打擊火力,以犧牲機動性爲前提增加防護力,把對手拉近到更公平的白刃戰中。

馮三虎認爲聯軍中的扶桑人毫無疑問就是舊式軍隊,那麼使用舊式戰術應該更合適一些。

事實果然也是如此。

十月十七上午,聯軍和織田軍在備中的高鬆城下爆發大戰,戰鬥一開始聯軍就出動兩百二十輛盾車,緩慢而堅定的向織田軍推進。

織田軍大將羽柴秀吉命令鐵炮足輕阻擊,同時集中數量不多的國崩炮(大號神機炮)攢射。

如果按照華軍標準戰術,此時應該派出精銳騎兵在敵軍陣前遊走,用馬槍騷擾射擊敵軍,牽制敵軍火力,掩護本陣前進。

但馮三虎不打算用自己人的命保護扶桑友軍,因此他只是命令手下現在僅有的2個野戰炮連(6斤和10斤各一)提供遠程掩護,壓制織田軍。

好在織田軍也沒有強大的騎兵,自然也無法對華軍陣地構成威脅。

華軍炮兵雖然厲害,但畢竟數量太少,很難對數萬人的織田軍構成致命威脅,因此織田軍能夠頂着華軍炮兵的壓制持續不斷的攻擊車陣。

很快,幾輛盾車被炮彈擊中,盾車後面的扶桑兵幾乎全被崩起的碎片掃倒。幾個倖存者從盾車後面逃出,立刻被密集的火繩槍子彈殺死。

這樣的損失對二百多輛盾車來說屬於杯水車薪,接近到有效距離後,盾車後面的鐵炮手開始還擊,織田軍架在陣地前面充當防護的竹束被打的碎片四濺,但聯軍的小口徑火槍同樣無法擊穿,雙方的打的你來我往,但傷亡都不大。

“這真是……,大帥那句話是怎麼說的來着?”

“激烈”的戰鬥場面看的馮三虎直搖頭:

“菜雞互啄?”

前方,旗本武士們揮舞武士刀,大聲吆喝着要盾車陣儘量保持一條直線,偶爾有盾車被國崩或大鐵炮擊中,立刻就會有一片人慘叫着倒下。

武士們對此毫不理會,距離更近一點後,有人開始用弓身大的出奇的和弓向對面拋射,織田軍也立刻還以顏色,羽箭和鉛彈在兩軍之間交織,傷亡終於開始變大。

扶桑兵展現出不錯的韌性,被擊中的盾車越來越多,但其他車輛依舊十分堅定。

終於,臨界點到來了,織田軍的國崩因爲發射次數過多,不得不停止射擊以便散熱,這讓聯軍的損失驟然下降,而更後方的華軍炮兵仍舊按部就班的一次次把炮彈拋進靜止不動的織田軍陣列。

“輪到我們了。”

馮三虎滿意的笑了:

“突擊!”

進攻的鼓聲響起,蹄聲陣陣,遠征軍目前僅有的兩百火槍騎兵縱馬而出,小跑着繞過己方盾車陣,對織田軍側翼展開攻擊。

而華軍的一千步兵也列成整齊的戰列線,開始緩步前進。

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597章 戰爭1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111章 間歇第733章 混亂第544章 軍改1第8章 得失1第730章 登封第415章 高麗2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494章 新春1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24章 未來1第74章 爭執第362章 血河2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405章 信第45章 互啄第219章 祝家莊6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425章 決心第352章 返回第430章 兩難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545章 軍改2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706章 南征6第278章 一線第746章 殉爆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8章 得失1第275章 換命第323章 虧空第11章 殺韃子第162章 城門前第177章 紀律第635章 信仰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430章 兩難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340章 缺點第475章 和平第763章 晨輝第512章 擊發槍1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42章 分享第274章 豬突3第362章 血河2第156章 時局圖2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321章 交換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488章 善保第83章 結盟提議第98章 備戰第486章 選擇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613章 西域2第172章 困難第200章 盛宴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714章 楚國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520章 世侯2第80章 別矯情第382章 背叛第235章 馬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41章 起航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374章 憂心第355章 登陸第271章 反擊2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317章 戰1第72章 進軍第289章 勝利1第397章 降服3第193章 戰鬥第131章 破莒州2第632章 南下1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135章 乃服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367章 宣傳第617章 興靈4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654章 南北1第304章 兵變1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560章 三沙2第738章 陰謀2第568章 北行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