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平夏戰爭2

bookmark

李井槐主力部隊的前進速度並不快,但十分堅定。

基本流程是第一天在剛剛被攻克的党項堡壘裡休息,第二天出發向下一個堡壘前進,第三天抵達目標,並且在當天攻克堡壘,然後再休息準備下一輪攻擊。

這種按部就班的進攻純粹就是以勢壓人,李井槐完全不去考慮任何華麗的用兵動作,因爲這樣不容易出現失誤。

李井槐認爲,只要自己不失誤,党項人沒有任何機會。

事實也是如此,別看華軍進軍速度不快,但每攻克一個堡壘,党項人就要損失二到三千的兵力,這些堡壘的守軍全都是生力軍,而且損失全都是永久性損失。

党項人不可能繼續這樣承受這種無意義的損失,他們現在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集中兵力跟華軍決戰,可以雙方的戰鬥力對比來說,這樣等於把凌遲改成斬首,除了痛快一點外,還是死刑不變。

第二、放棄前線的部分堡壘,把分散的部隊集結起來,在最核心的興、靈地區跟華軍決戰。

那樣做的最大的好處是,在自己興、靈地區決戰,党項軍的補給線最短,而進攻的華軍補給線較長,如果能切斷華軍的補給線,那就是軍事上唯一翻盤的機會。

壞處同樣不小,畢竟是都城附近最核心的領土,人口最密集,生產力最高,遭一次兵災,損失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沒有十幾二十年別想恢復過來。

對於一個正常的政權來說,戰場在自己核心的領土上本來就是一種失敗。

對於夏國大德皇帝李乾順來說,他現在依舊兩個選項都不想選。

他的做法是:

首先,派遣使者,以自己稱臣爲條件,議和退兵。

這當然不可能,平時對人和和氣氣的李井槐甚至直接把党項使者的首級掛在軍營門口——華夏似乎完全沒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傳統。

和談沒希望後,李乾順把主要希望放在他的那個“反華夏包圍網”上。

三十多年前,大周還在江北的時候,大周的西軍其實就已經逐漸壓倒党項人了,他們甚至已經打到了靈州。

不過,隨着女真人突然崛起並南下,還在向興靈一點點挪動的西軍不得不退軍回援本土。

但敵前撤退哪有那麼簡單,李乾順的部隊緊緊追擊周軍,從靈州城下又一路追進大周境內,結果大周西軍徹底崩潰,成就了李乾順這輩子最大的軍事勝利。

李乾順如今已經六十多了,他現在的身體早就大不如前,雖然不甘心,但他必須得承認自己已經無法在大白高國的皇位上做多久了。

但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李乾順希望自己能夠複製當初的那場輝煌勝利——如果能夠做到,他認爲自己就可以成爲大白高國曆史上不次與開國皇帝景宗齊名的偉大帝王。

要想做到這一點,李乾順必須說動大周或蒙兀人從背後襲擊華夏。

根據目前已知的情報,華軍進攻大白高國的部隊應該在十萬到二十萬之間,同時跨海進攻扶桑的部隊也在十萬以上。

這樣的話,華軍在外征戰的部隊已經在二十到四十萬之多,對於一個江北政權來說,這個數字已經十分驚人了,李乾順認爲華軍應該沒有更多機動部隊了,最多還有一點守備力量。

這樣的話,不管華夏人有多強,大周的蒙兀二三十萬大軍壓下來,華軍還得撤退。

只要華軍撤退就是機會,抓住就贏了。

可惜,現在的問題是,李乾順並不清楚北蒙兀南大週會不會被自己的使者說動,在此時出兵,大家一起合力對付華夏。

他現在非常非常希望有一種遠距離通訊的手段,能夠讓他聯絡遠在察哈爾和臨安的使者。

可惜這個時代沒有電報、沒有無線電、也沒有衛星電話和互聯網,因此李乾順並不知道他所期盼的包圍網能否成功,只能選擇賭自己的策略能夠成功。

……

興慶府,又是一次決戰前通宵達旦的御前軍議之後,大白高國最有權勢的宰執(同時也是大部族族長)們走出皇宮,返回各自住處。

走在這羣党項高官顯貴最前面的,自然是國內最強大的部族長:仁多家的仁多楚清,沒藏家的沒藏訛龐,葉家的葉孛麻。

這些跺跺腳,大白高國都要地震的頂尖党項權貴,現在都是一臉愁容。

“陛下想的還是三十年前那場勝利。”

沒藏訛龐愁眉苦臉的說道:

“可蒙兀人和周人能靠得住嗎?”

“靠得住也不能靠。”

仁多楚清回答:

“他們就算隨了陛下的意思來抄華夏人的後路,肯定也是等咱們打個兩敗俱傷之後!”

李乾順打算賭蒙軍和周軍回來救他,因此並未改變之前的策略,既不把南面那些城堡的守軍撤回,也不帶着興靈的主力南下尋求決戰。

這意味着,南方那些堡壘的守軍都被放棄了,只得到北蒙南周加入戰爭之後,李乾順纔會率領主力出擊。

大德皇帝想的挺美,可在場的諸位都覺得難以接受,原因很簡單,南方那些堡壘的守軍大多是他們的部族兵,現在戰死被俘的將領,不是姓仁多,就是姓沒藏,要不就是葉孛,反正沒有姓嵬名的——這些宗室將領都蹲在興靈,等待大德皇帝設想的尾隨追擊華軍之戰。

“他們嵬名家能等,咱們可等不起了!”葉孛麻咬牙切齒的說道:“等華軍到了興靈,就算咱們真的贏了,孩子們都戰死了,之後我們如何在國中立足!”

大夏國是個部落聯合政權,實際上等於是王族嵬名和仁多、沒藏、葉孛等大部族共治天下。

因爲他們有兵。

嵬名家的兵大概是夏國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他們這些大部族佔另外三分之一,其他則是一些小部族,以及投靠過來的吐蕃(比如禹藏花麻)、漢人和西州回鶻、高昌等西域人。

夏國的權利、土地和財富分配,也是根據各部的實力來的,嵬名家實力最強所以他們是宗族,其他大部族則長時間把持着宰執位置。

可若是自家的兵被拼光,不論是誰,肯定都不會相信自己的功勳,以及那宰相、樞密的官職能保住家族。

第479章 絕望第84章 六家聯盟第390章 伐高麗2第676章 1795年第137章 私仇第573章 北行記5第160章 分期第557章 1790年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231章 天下1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739章 禁槍第317章 戰1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557章 1790年第745章 機槍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560章 三沙2第311章 水利第356章 劫掠1第752章 無題第396章 降服2第171章 人第634章 暴秦4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582章 爲什麼第453章 鐵錢第726章 天子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622章 閒暇第364章 激戰2第51章 殺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562章 北行記2第221章 破莊第5章 夜戰2第144章 福船第128章 訓狼第8章 得失1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731章 寺產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727章 父子第513章 擊發槍2第746章 殉爆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37章 人生大事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318章 賊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721章 大帝國5第638章 孩子們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375章 威脅第271章 反擊2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140章 登瀛洲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394章 伐高麗6第154章 生意第532章 射擊1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203章 問題第231章 天下1第201章 朝陽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54章 準備總攻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144章 福船第629章 去江南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321章 交換第605章 突變2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395章 降服1第370章 棄守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479章 絕望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617章 興靈4第532章 射擊1第365章 教訓第514章 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