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際遇

bookmark

文月並不覺得自家丈夫這樣安排妾室和妾室的子女是侵佔自己這個女主人在家中的權威。

實際上她面對自己的三個親生兒女就已經覺得很頭疼了,雖然身邊總是有侍女跟隨,但這些外族女孩(帝國的宮女太監中,只有當初攔截和親船隊得到的那一批是漢人,其他都是外族)模樣倒還可以,幹活的時候全都笨手笨腳的,別指望她們能像母親那樣照顧好孩子。

而且代煥代煣兩個小的現在都是人嫌狗厭的年齡,一個照看不好就容易惹出大事,再在加上還有那麼多工作……,若是讓她把趙珊趙琳顧橫波她們的孩子一起管起來,文月覺得自己一定會發狂。

就這樣吧,這樣其實挺好的。

反正她對丈夫與其他女人生的孩子也沒有什麼感情。

想着這些亂七八糟的事,耳中充斥着兩個小孩子嘰嘰喳喳憧憬着外公家的新朋友,文月再也沒心思繼續她的工作了。

華夏帝國的太子妃開始收拾自己桌上的各種紙張,徐代灼在身邊幫她,兩個小傢伙見狀,也吵吵嚷嚷的湊過來幫忙。

結果越幫越忙。

等到一切收拾妥當,車隊已經抵達文府正門前了。

文月下車,看着自己生活了十六年的大院,一時間竟然有些感慨。

當初徐世楊下江南,就住在這大院的別院裡,當時文月也曾偶然見過他幾次,不過兩人都沒給對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後來聽說徐世楊火燒都亭驛,殺光了韃子的使節,文月倒是讚歎過徐世楊有班定遠之風,不過那時她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會離家千里成爲他的妻子。

更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成爲一個強大帝國的太子妃,未來的皇后——或許終究有一天還會成爲皇太后?

人生的際遇啊,還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

江北。

帝國政府於共和1793年5月初1,正式宣佈皇長孫徐代炫外放出京(雖然帝國還是沒有真正的京城)。

帝國皇帝冊封自己的長孫爲秦王,但卻沒給徐代炫任何封地,而是允許其自行海外開拓。

之後徐代炫就開始大張旗鼓的招募人手,按照內閣的指示,秦王府衛隊可以有五千兵馬(只算有槍的公、平民兵),但除了一支五百人的近衛軍外,不準抽調任何野戰軍建制部隊。

剩下的人馬只能徵募願意跟着秦王殿下一起去遠征開拓的預備役和民兵。

對此,徐代炫並未表示任何不滿,實際上他覺得內閣一個建制兵都不派給他纔是最好的——從無到有,親手組建屬於自己的隊伍,才更容易如臂使指。

至於那些近衛軍,實話實說,這其實是內閣給秦王帶上的一個緊箍咒——這支名義上的親衛兵是五年一輪換的,完全聽命於帝國而不是秦王府,現在還好,若是未來,自己的後代對帝國有什麼威脅,這些近衛兵隨時可以控制秦王府。

這個緊箍咒是不得不帶,不過這也只是個保險,平時要用,近衛軍也會不打折扣的遵守秦王的命令——軍人嗎,以服從命令爲天職。

徐代炫更加不會故意消耗他們——帝國要補充近衛軍可是太容易了,何況若是讓內閣起了疑心,下次可能就會把五千建制兵全都換成近衛軍,把他這個秦王徹底架空。

所以,內閣給了秦王一個緊箍咒,徐代炫也歡天喜地的接下來戴到頭上,大家心知肚明,各自表明心意,這就夠了。

接下來,秦王的其他要求,內閣自然也會盡可能給予滿足。

4500人的招兵名額,左鶴林負責招募300人,表示一起來參加遠征的折可適預訂了100個名額,跟秦王一起外放爲王的甘定郡王徐世楨有300個名額,其他帝國皇親國戚高官顯貴可以有1500個名額(很多註定繼承不了家業的次子庶子都願意來參加)。

剩下的2300人都由秦王自己負責。

爲了招兵,秦王殿下開出了及其優厚的條件:

凡是平民以上青壯男男子,自願跟隨出征開拓者,其所屬奴隸五人以下不繳納人頭稅,五人以上的奴隸人頭稅也按帝國稅率減半。

這實際上等於在新開拓地放開了奴隸市場,遠征軍若是在蔥嶺以西站穩腳跟,他們這4500所謂的兵,就都有機會成爲奴隸主。

這也是徐代炫對自己封國的定位——一個****奴隸制國家。

經濟上以採礦和種植園爲主,儘量不建立自己的工業,出口礦產、農產品、畜牧產品和奴隸,購買內地的工業品,以此加強封國與祖國之間的聯繫,減少將來與母國反目成仇的可能性。

這樣也更容易得到母國的信任和幫助。

軍制上,主力部隊除了近衛軍之外的部隊,暫且以十人一小隊,百人一中隊,千人一大隊的簡單編制爲主。

一旦站穩腳跟,隨着大量私人奴隸出現,這些“漢兵”實際上會成爲某種程度上的獨立作戰單位:一個漢兵到時會有數個甚至十數個奴隸兵跟隨(很像西方中世紀的騎士)。

到時候,一個十人的小隊實際可能有幾十上百人組成,在秦國地方上,一個漢兵擁有一個莊園也會成爲常事。

這也是左鶴林他們爲何要走那些名額的原因——這裡面每一個漢兵都是成爲奴隸主莊園主的機會,將來他們建立自己的二級封國時也會有更好的基礎。

實際上,內閣對秦王的決策十分滿意,他們甚至願意立刻給每個自願參加遠征的士兵發一個便宜的扶桑奴——士兵可以自由選擇男女,不過徐代炫希望他們選擇扶桑男丁當做輔兵,想要暖腳的女人可以在新徵服地抓當地女人。

除了五百近衛軍、四千五漢兵之外,內閣專門給秦王殿下徵募了一千外蕃索倫。同時允許秦王在西域的外蕃國家隨意徵兵。

這些外蕃兵享受庶民待遇,他們裝備比漢軍差最少兩代,也沒有奴隸人口稅方面的優惠,但他們有自由的人身權利,到時候也會分給他們一份土地。

秦王希望這些外蕃人能夠成爲秦國自耕農階級的主體。

第294章 忠臣1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444章 烽燧第616章 興靈3第638章 孩子們第197章 包龍圖第682章 尾聲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342章 思過第45章 互啄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59章 湯隆1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214章 祝家莊1第294章 忠臣1第452章 陸文昭第284章 投降第24章 未來1第197章 包龍圖第215章 祝家莊2第571章 百戶第616章 興靈3第276章 穩住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716章 大帝國1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541章 落幕第423章 叛徒第605章 突變2第187章 赴宴第227章 留人第332章 金州1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430章 兩難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549章 帝國第678章 邕州2第752章 無題第273章 豬突2第479章 絕望第367章 宣傳第735章 矛盾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19章 戰2第533章 射擊2第582章 爲什麼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474章 第一次掃北2第724章 麻六甲1第440章 朝廷第549章 帝國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382章 背叛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258章 戰黃河1第264章 情報1第153章 洽談第635章 信仰第284章 投降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90章 嚴肅軍紀第100章 備戰2第75章 張家第252章 大生產1第583章 產業鏈第433章 仙釀第141章 起航第347章 海軍第360章 血河第91章 戰利品第279章 和平第329章 旅順3第527章 晉省2第120章 逼迫第533章 射擊2第61章 公審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585章 隴西之戰1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197章 包龍圖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707章 南征7第144章 福船第559章 三沙1第295章 忠臣2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168章 動容第80章 別矯情第439章 會議季2第525章 抱怨第318章 賊第81章 暴打族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