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南北3

bookmark

六萬大軍轉瞬之間就全部覆滅,其中絕大多數都被俘虜,雙方真正的傷亡全都微乎其微。

這場戰鬥讓華軍總參謀部欣喜不已——這正是他們在這場同室操戈的戰爭中所希望見到的最好結果——我們勝利了,敵人失敗了,但雙方流血都很少,不會因此引發不必要的族內仇恨。

對此,連范文虎這個棒槌在帝國內部的評價都變得好了不少——至少有不少將領認爲這個人還算識時務。

至於范文虎之子,樊城守將範天順就讓華軍感到有點頭疼,這位大周的死忠率領兩百艘小型船隻向東突圍,但沒走出多遠就被華軍攔住,雙方在魚梁洲東南漢水江面上爆發激戰。

華軍出動九十艘乘坐火槍兵的大舢板應戰,範天順冒着密集的彈雨站在船頭大呼酣戰,周軍爆發出驚人的氣勢,不顧傷亡順流推進,華軍單薄的漢江水師一時之間居然沒法打退這次進攻。

雙方爆發一輪混戰,周軍用神臂弓和少量火槍與華軍對射,他們火力居於劣勢但局部兵力有一定優勢。

部分小船突破華軍阻截,繼續南下。

範天順並不知道他爹的主力已經被摧毀了,他還以爲六萬周軍就在漢江下游與自己迎頭對進,只要突破這一帶的防禦,他還有機會與范文虎部會師。

這美好的設想很快就破滅了。

不是因爲他知道了范文虎部的潰敗,而是因爲他自己也無法突破華軍的阻攔。

華軍在前方不遠處,漢水較窄的江面上(這個地方就在劉玄德馬躍檀溪附近)拉起一道橫江鎖鏈,用以暫時阻擋周軍前進,與此同時,華軍還在漢水兩岸部署了大量野戰火炮,南山上的臼炮陣地也可以直接對江面射擊。

周軍擁堵在橫江鎖鏈前,範天順大聲命令麾下壯士使用大斧試圖砍斷鎖鏈,這一時半會當然無法成功。

大量周軍的小船(大部分也是舢板)成了靜止不動的靶子,兩岸華軍炮兵每一次轟擊都能打到一大片人,有些角度合適的炮彈甚至能打水漂一般在江面上連續蹦跳數次,一炮摧毀多艘船隻。

範天順的坐船也在這種致命炮擊中被擊中,一枚10斤炮彈直接從他的座艦舯部穿過,把這艘大舢板切成兩半,始終站在船頭鼓舞士氣的範天順猝不及防落入水中,他的將旗也一起跌落。

周軍最終也沒能把那道鎖鏈砍斷,華軍船隊解決周軍的糾纏,從後方追上來,一些華軍步兵也大咧咧站在江邊用火槍攢射。

失去將旗,又看不到主將身影,周軍最後的抵抗意志煙消雲散。

作爲這次戰役的尾聲,範天順的運氣還算不錯,昏迷的他在戰場下游被華軍設置的阻攔網撈了起來,算是撿回一條小命。

……

襄樊之戰成了帝國與大周在江淮之間最大規模的戰鬥,在連續戰鬥中,華軍陣亡377人,受傷700餘人,總傷亡上千。

消滅周軍8萬餘人(不包含呂文煥和範天順招募的民兵、廂軍),其中俘虜七萬兩千。

總的來說,對於一場雙方出動十多萬兵馬的大戰,雙方流血數量都不算多。

徐世鬆對於這場戰役的結果憤怒不已,十萬兵馬幾天就消耗殆盡,這對兵力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大周來說實在是個令人難以接受的結果。

而且,襄樊淪陷,實際上已經使得長江天險不再可靠。

雖然徐世鬆及時撤退,把大部分新軍和數萬禁軍成功撤退到江南,但仍有部分生力軍沒能撤走,比如童貫、范文虎還有重新啓用的翁書平所率領的三萬禁軍,此時還在長江以北的重鎮安慶。

童貫和翁書平是在等待范文虎來會合的過程中被隔絕在江北的,此時華夏海軍的小型風帆炮艦部隊已經摧毀了大周的長江水師,與上游部隊會合後,封鎖了整個長江。

沒有水師優勢的徐世鬆就算想救童貫,現在也毫無辦法可言了。

1795年8月初三,華軍發起對安慶的總攻,攻勢開始二十分鐘後,得知自己的兒子並未戰死的范文虎打開城門率領部分守軍向華軍投降,華軍隨即進入城內。

周軍抵抗隨之崩潰,翁書平在安慶州衙向華軍投降,童貫則率領六百親兵嘗試突圍,被華軍炮兵擊殺。

這個太監成了這場戰爭中第一個爲大周王朝殉死的高官。

華軍全取江淮之地以後,戰局已經變得十分明朗,二十多萬參戰的華軍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大周禁軍已經損失了差不多十三萬人!

……

揚州。

這座城市坐落於江北,但卻是標準的江南城市。

即使大周全面蜷縮在長江以南的時候,揚州也能奇蹟般的維持着昔日的繁華,原因很簡單,當初金軍打到長江邊上的時候,揚州軍民進行了堅決抵抗,雙方在城牆附近激戰八十天,金軍在即將破城的時候,收到了後方遭到蒙兀人襲擊的消息,不得不放棄進攻撤退。

這次撤退使得揚州成爲一座英雄般的城市,而金軍以後則再也沒有來過這裡。

揚州與江南僅有一江之隔,本就是天下絕等的繁華之所,揚州之戰過後,江南但凡有點心氣的士子,都喜歡來這座大周在江北最後的城市定居一段時間,彷彿這樣就能抒發自己救國的志向。

這些人並未讓揚州城防變得更加堅固,卻實打實的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繁華。

如今的揚州有人口80萬上下(包括城市周邊附屬的鄉村),是現今大周,估計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實際上徐世鬆也是從這裡撤退向江南的。

他本來想把揚州的人口一併撤出,不過揚州人並無這個打算,後來他又希望揚州人向四十多年前那樣堅決抵抗北軍的進攻,以拖待變。

然則,揚州人當時抵抗女真軍隊是因爲韃子一路屠掠,各種駭人聽聞的滅絕罪行犯了一個遍,不抵抗,全城的人都要被殺戮,女子被辱爲奴。

但華軍明顯不是這樣,他們從淮河一路行來,並未屠戮任何一座城市、鄉村。

被俘的大周官軍都好好的活着,只是必須承擔一些運輸和輔助治安任務。

連與戰亂相伴而生的盜匪,都被華軍剿滅不少。

何況,揚州是大運河進入長江的交通要道,最近十多年,揚州的經濟發展也有帝國與大周經貿往來的功勞。

揚州居民大多對華夏人很是熟悉,並沒有什麼隔閡。

因此這一次,英雄的揚州軍民並未抵抗華軍,而是在得到華軍第一軍團軍團長李井槐秋毫無犯的保證後,直接開城投降。

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276章 穩住第315章 馬賊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252章 大生產1第533章 射擊2第725章 麻六甲2第752章 無題第84章 六家聯盟第360章 血河第397章 降服3第638章 孩子們第404章 替代役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165章 主戰派第666章 暴秦6第298章 改編2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241章 回家3第617章 興靈4第188章 小樊樓第415章 高麗2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733章 混亂第719章 糧食第255章 方案第78章 獲勝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342章 思過第152章 採購第461章 佈局3第231章 天下1第700章 戰利品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276章 穩住第683章 直白第716章 大帝國1第51章 殺第493章 期盼第290章 勸進第365章 教訓第33章 備戰1第754章 霸權2第182章 網絡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268章 夜戰2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653章 宣戰第130章 破莒州1第239章 回家1第621章 興慶府2第384章 滅蝗1第726章 天子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747章 株連第337章 狼煙第271章 反擊2第562章 北行記2第256章 牆頭草第84章 六家聯盟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547章 軍改4第29章 包圍第218章 祝家莊5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404章 替代役第737章 陰謀1第748章 請內附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405章 信第261章 戰黃河4第763章 晨輝第378章 敵人第608章 射白馬第395章 降服1第29章 包圍第374章 憂心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331章 政策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33章 備戰1第249章 利息第5章 夜戰2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154章 生意第259章 戰黃河2第270章 反擊1第529章 抓機會第164章 文仲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513章 擊發槍2第194章 沒事了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290章 勸進第286章 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