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勝利果實1

bookmark

內閣的想法是,爲了消滅交趾賊而從桂省、粵省等地新招募的六萬新兵,要儘可能勸說他們全部轉業,並且留在安南省。

老兵願意轉業的,也盡數同意。

這些轉業軍人每人可以獲得一百畝肥沃的土地,一棟獨門獨院的小樓,兩頭耕牛,兩個交趾奴丁,一個交趾女奴,全套傢俱、農具和第一年的口糧、種子。

爲了保證安全,所有人都可以帶槍退伍,這樣閒來無事還可以打獵補貼家用。

這個待遇不可謂不豐厚,最終大部分新兵和少數老兵都決定在安南安家。

這樣,帝國在新成立的安南省一下子有了六萬五千戶核心人口,這對穩定這個已經遊離祖國之外數百年的省份是個重大利好消息。

除了士兵轉業之外,內閣還同意安南省自行招募漢人移民到本地屯墾,漢人在安南購買土地、農具、奴隸都按本土半價計算。

被任命爲安南省第一任布政使的蘇緘希望能夠在三年內把省內漢人人口擴充到十萬戶,戶部對此表示同意。

但在人口達到理想規模之前,安南省的開發還得依靠不那麼可靠的外族人。

根據初步統計,肥沃的富良江兩岸有差不多三千萬畝上好的耕地,哪怕真有十萬戶移民,每戶一百畝也不過佔了三分之一而已。

作爲農耕民族,漢人可不會讓這麼多土地擱荒,剩下的兩千萬畝土地中,內閣獻給皇室八百萬畝作爲皇莊,剩下的規劃爲國營農場。

皇室和內閣將專門派遣管理人員來控制這些土地,耕種的任務自然要交給奴隸。

留在安南又沒有賣出去的交趾奴,除了分出一部分去鴻基挖煤外,其餘會以7人爲一班,摻進3個其他民族的奴隸(以扶桑人爲主),1個異族班長(以高麗人等恭順的外蕃爲主)每個班負責一塊土地的耕種。

如果全種糧食,安南一省的皇室和國有農業公司每年就可以爲帝國提供不低於五千萬石商品糧,如果加上民間農業的收入,這些糧食甚至足夠此時全部漢人吃半年!

當然,不可能全都種植糧食,其中很大一部分土地要用來種植利潤更高的經濟作物——比如甘蔗。

但即使如此,安南省的經濟如果發展順利,對解決帝國糧食安全問題,仍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按照戰前規劃,帝國直接控制的土地只有富良江兩岸、鴻基這樣的大煤礦所在地、門州這樣的交通要道、以及安南省的幾個沿海港口。

其餘邊邊角角的土地,因爲沒有人手開發,只能分配給跟着華軍一路打過來的洞蠻代管。

爲此,按照帝國的傳統做法,內閣在安南省冊封了16個外蕃子爵、22個外蕃男爵。

子爵按五百戶人口上限計算,男爵按兩百戶人口上限計算,按戶分配剩下的交趾土地。

但作爲對帝國獎賞的回饋,這些遷徙到安南省來的洞蠻在桂省的老家,將全部改土歸流,改土官爲流官,編戶齊民,不再擁有任何獨立於帝國之外的權利。

……

共和1797年元月,金陵,皇帝行宮。

受徐世楊的影響,帝國在每年所有節日中最重春節。

如今這個風氣已經蔓延到全國,連他的老子,皇帝徐睦河都是如此。

毫無疑問,今年又是一個讓徐睦河十分順心暢意的新春佳節。

“南國山河南帝居?”

在修建了一半的長樂宮(金陵皇宮命名)後花園裡,如今世界上最尊貴(雖然實際權力沒有兒子大)的大人物,華夏帝國共和皇帝徐睦河半倚在胡牀上,笑呵呵的看着手中的捷報。

“呵呵,還南帝,別的不說,這李常傑倒是足夠狂妄。”

“要不是夠狂妄,他怎敢入侵我大華,害我子民。”一個面白無鬚的中年宦官彎腰垂首,站在徐睦河身邊,拖着有些尖細的嗓音小聲說道:“天兵一到,這種跳樑小醜自是灰飛煙滅。”

帝國皇宮不招收漢人太監,但前周留下的宦官倒是都還保留——因爲徐世楊擔心他們沒有在外求生的能力。

另外他也不希望外族太監升到高位,把持皇宮內政,因此他同意讓這些前周的皇家奴僕繼續給自家服務。

徐睦河像他兒子那樣信任前周的宦官,但眼前這個叫曹少欽的十個例外,當初他是被建興皇帝塞到和親船隊上,準備送給女真韃子的。

華軍劫了和親船隊,這個太監因爲對大周朝廷有怨言,拒絕回江南,而是留在當時的大都督府,負責侍奉徐睦河。

到現在,這也是快二十年了,當初的底層小太監變成了中年宦官,也成了徐睦河最信任的內侍之一。

“哈哈哈!小曹你說得好!”徐睦河得意的朗聲大笑:“犯我大華者,自是灰飛煙滅!”

“聖上,這交趾跳梁已是灰飛煙滅,可那些賊人權貴該如何收拾?”曹少欽小心翼翼的問:“如今,宮中正好缺些人手……。”

帝國現在有三個宮殿:泉城美泉宮,金陵長樂宮,還有燕京的太子行宮。

三大宮都需要內侍,但掌握實權的徐世楊偏偏不同意招募漢人宦官,因此內侍人手一支不夠——其實,皇帝覺得,宮女人手也不夠。

“嗯,確實如此。”

徐睦河想起,長樂宮如今只修了很少幾個宮殿,而且修好的部分也有很多地方尚未打掃乾淨。

這都是非常需要人手的。

“李常傑那樣的,自然得交給刑部處理,該刮的就都颳了吧。刑不酷烈不足以震懾宵小。”

皇帝囑咐道:

“至於僞帝李乾德……,跟刑部說,朕的意思是不要浪費糧食了,一起殺了吧。”

如果按照華夏傳統的手法,被俘的敵國皇帝和權貴,通常應該給個“忠順公”“續順侯”之類的牌位,供養在京城,以顯示華夏正統的仁義。

不過帝國不是傳統的華夏王朝,從始至終就沒有善待敵人的習慣,除非敵人主動投降,否則對被俘的敵國首腦,帝國從來都是用酷烈的手法徹底清除。

對女真完顏家如此,對党項嵬名家如此,對蒙兀札木合也是如此。

如今對交趾李家,帝國也不打算做出過多改變。

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309章 市場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248章 登州第74章 爭執第291章 葬禮第20章 站隊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571章 百戶第484章 國家第272章 豬突1第666章 暴秦6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124章 宣言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459章 佈局1第149章 雙嶼港第99章 宣言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501章 春天8第156章 時局圖2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354章 繞過第223章 條例第340章 缺點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37章 人生大事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478章 對比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662章 暴秦2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493章 期盼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287章 醉酒的黑旋風第389章 伐高麗1第425章 決心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531章 少年兵2第234章 分裂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739章 禁槍第165章 主戰派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292章 勝利2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761章 暹羅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355章 登陸第239章 回家1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229章 貨幣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571章 百戶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132章 五蓮山第365章 教訓第738章 陰謀2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348章 宣傳第605章 突變2第711章 升龍府2第239章 回家1第525章 抱怨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655章 南北2第221章 破莊第306章 風暴第739章 禁槍第714章 楚國第299章 海盜第72章 進軍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97章 兄弟並肩第76章 開打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135章 乃服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84章 六家聯盟第51章 殺第405章 信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461章 佈局3第313章 非常事第291章 葬禮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453章 鐵錢第41章 矛盾第31章 一個不留第560章 三沙2第210章 標杆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240章 回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