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戰將起 勝負誰知

在漢朝與匈奴綿延千里的邊境線上,數百年來發生的,不僅僅是戰爭,還有通商與貿易往來。

中原王朝的絲綢布匹、瓷器、茶葉、酒類等等固然是不事生產的遊牧民族所喜愛之物。草原的烈馬、毛皮、牛羊之屬卻也是中原的必需。

商賈在這個時代,雖然地位不高。但在這南北之地,卻是很受歡迎。因此,燕趙之地的許多大戶人家近水樓臺,就靠這條門路發了大財,積累起了可觀的財富。

雖然兩國邊境的戰事時常發生,烽火臺上的狼煙隔不了多久就會示警一次,但卻阻止不了商人們對金錢的誘惑。

眼睛要亮、膽子要大、下手要快……這就是燕趙商人們成功的訣竅了。哪有金銀自己跑到家裡來的?做事畏首畏腳、怕這怕那的可發不了財。一句話:就是敢幹!

就在去年,朝廷突然就下旨開放了五座邊貿城市。如此大規模的動作,可是從前所無啊!後來才知道這是迫於匈奴人的軍事壓力,雙方妥協的結果。

這樣的機會可是必須要抓住的呀!從中看到了巨大商機的人們紛紛而至,都企圖從中分一杯羹 。

手快有、手慢無啊。那些預先從朝中大佬口中得知消息的人算是搶得了先機。圈地皮、買店鋪、積屯貨物……。

果然不出所料,五座邊城坉邑、諸邑、建州、武州、馬邑都發展的非常迅速,只不過大半年時間,已是一片繁榮。

南北販客,西域胡商,甚至連東夷商賈都有人渡海而來,一大批抓住時機的當地大戶乘勢而起,家勢更盛。

而世世代代居住在馬邑城的聶家,就是這一次受益最多的人家了。聶家本來就是北方之地數得着的大豪,產業遍佈燕、趙、代等數地,經過這麼一折騰,家產幾乎又翻了好幾翻,隱隱然已經是黃河以北第一大家的架勢了。

這一切,很大一部分都來源於家中那個最優秀的兒子……聶壹!

俗話說“ 無奸不商”!在世人眼中,似乎商人就是逐利、奸詐的代名詞。當然,也不怪人們有此偏見,商賈之道,大利則傾國逐天下,如戰國的呂不韋。小利則錙銖必較,市井之間比比皆是。

但聶家不同。這個家族秉承了先祖的遺烈俠義,更是薰染了燕趙大地的慷慨之氣,多少年來,一直以一個“義”字行商天下,做的都是良心買賣。

今日,在聶家祠堂裡,卻有一場特殊的送別在肅穆的氣氛中進行。

聶家老太爺已經七十多歲了,他以族長的身份領着全家男丁二十多口,恭恭敬敬地給正中的排位上了三炷香。

聶家人口還算興旺,老太爺名叫聶懷安,他們這一輩的人都已經死的差不多了,只剩了三四個族中老兄弟,今日也都在旁邊。

行禮完畢的聶老太爺轉過身來,目光看過每一個人,最後落在前列的三個兒子身上。

“聶壹,你過來。”

剛從長安回來沒有幾天的這位聶家長子顯得黑了許多,長途跋涉的疲勞還沒有緩過乏累,此時聽到老父的招呼,向前走了一步。

“父親大人,還有何吩咐?”

聶懷安仔細打量了幾眼,眨眼間兒子也是快四十多歲的人了,這麼多年,家族重擔挑在他的肩上,也不知道這一眼別後,還有沒有再見一面的機會!

“吾兒,真的決定去做這件事了,心中無悔嗎?”

“兒無悔!爲國爲家,雖死無憾!”

聶壹表情堅定,語氣決然。

“好,不愧是我聶家的子孫!吾兒儘管放膽去吧,爲父會在祖先面前求得他們護佑的。”

“父親……請恕孩兒不孝!此去如有三長兩短,萬一殞身,餘生就不能在膝前孝順了。”

素來沉穩的中年漢子終於動容,拜伏在地,給白髮蒼蒼的老父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

深入虎穴,擔此重任,前途兇險莫測,誰又敢保證會安然無恙呢!周圍人都面有戚色,更有年幼的子侄輩已經在低低的抽泣。

聶懷安飽經滄桑的臉上也帶了一絲傷悲,伸手拂了聶壹肩頭,示意他起來。

“唉!身既屬國,焉得顧家。想我聶氏先祖素以忠義爲先,孝字倒是排在後面,這一點你要牢記心中,莫要忘懷!無論成敗,切不可壞了先祖遺風啊。”

聶壹倏然一驚,轉頭看了一眼正當中的那塊排位,重重點頭。先祖遺烈,絕不敢忘!

聶家祠堂供了十幾塊牌位,而正當中最顯眼位置的那塊看上去已經年代久遠,上書的是幾個古樸的秦篆大字“先祖聶政之位”!

筆鋒凌厲,如刀似劍,字跡森森,銘刻青史!

原來,他們這一支聶氏的祖先正是戰國著名的烈俠聶政是也。

聶政,原是戰國時代的韓國人,爲春秋戰國最著名的四大劍客之一。

聶家的經商史由來已久啊,因爲這位劍客聶政就是以在市井間殺狗、賣狗肉作爲生計的。

聶政從哪兒學的武藝,世人不得而知。自年青時就已經俠義聞名,因爲“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咔嚓……殺了個調戲良家女子的貴族子弟,不得已,跑路了!

帶着老母、姐姐從韓國跑到了齊國,聶劍客依然在大街上賣狗肉。

世間有些老話其實正是真理,比如“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還是很有幾分道理的,聶政雖然大隱於市 ,但不久後,終於還是有人慕名找到了他。

原來韓國的上大夫嚴仲子被國相俠累所陷害,逃亡在外,日夜尋思報仇,只是苦於找不到勇敢的俠士。

後來嚴仲子聽到了聶政的名聲,輾轉找到了他,不惜折節與其結爲好友,並獻上萬兩黃金爲聶母祝壽,求其爲己報仇。

聶政雖然十分感動,但因爲老母在堂,不敢輕許己身,所以並未答應嚴仲子。

即使如此,嚴仲子依然待他們一家如故。聶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後,憶及嚴仲子知遇之恩,遂在某個平淡午後,一人一劍布衣蓑笠飄然而去矣!

幾天後,聶政仗劍直入韓都,國相府內外幾百甲士都擋不住那一劍之威。劍氣直逼長天,白虹貫日!

在殺了國相俠累與府中幾百甲士後,面對傾城而來的鐵甲騎兵,自知難以脫身的聶政仰天長嘯,因爲怕身死後,有人追查連累自己的姐姐,遂以劍自毀其面,挖眼割鼻,然後剖腹自殺。

當時舉國震動,天下傳其勇烈!而那位聶家姐姐在韓市尋屍認弟,伏屍痛哭,向世人訴說完弟弟的俠義之行後,也伏劍自殺了,可謂巾幗不讓鬚眉。

聶氏從此聲名大起,天下人無論識與不識,盡皆佩服!

未曾想,原來燕地聶家,竟然是那位戰國烈俠的後人,世人卻少有知道的。

聶壹又把他走後家裡需要應付的後事對族人細細叮囑一番,吩咐兩個弟弟好好保護老父親,又躬身拜了幾拜祖宗靈位,然後如同那位先祖一般,昂然出門,再未回頭……。

雁門關內,右北平的山區峽谷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紮起了密密麻麻的大營,一支大約七八萬人的漢軍隊伍已經在這兒秘密潛伏了大半個月了。

從兩個月前開始的這次行動,被當今天子親自命名爲“射天狼”!

據說這個名字是從那位少年侯爺不久前所賦的詞句中而來。“……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大漢軍中並不乏勳貴後代,更有許多是出自前輩老將軍們的子侄輩,將門之後,要想繼續延續先輩的榮耀,最簡潔的辦法還是要馬上功名,殺場軍功。

大漢帝國,最重軍功,如那位長樂侯一般得兩宮至尊的寵信少年封侯的,畢竟是異數。以馬上功夫,一刀一槍憑藉敵酋頭顱搏個功名的纔是軍中子弟的正途。

因此,能夠參加這次大行動的校尉偏將以上的中層將官們,內心還是興奮期待的。

五路大軍,共集結了大約三十餘萬,最先的計劃是以驍騎將軍李廣、護軍將軍程不識兩位對付匈奴最有經驗的名將擋在馬邑城的正面,分左右兩翼埋伏。待匈奴全部進入大口袋,準備襲取馬邑時,以最精銳的兵力給予其迅雷不及掩耳的迎頭一擊!

而以屯軍將軍王恢、材官將軍韓安國各領六萬人馬埋伏在雁門關外的崇山峻嶺中,作爲扎口袋之用,一旦匈奴遇挫而退時,就截斷後路,關門打狗。

另外命令輕車將軍公孫賀率領着摻雜了騎兵營、戰車營、步戰陣營諸多兵種在內的一支大約五萬人隊伍,作爲機動接應力量,隨時視軍情緩急支援其餘各部。

不得不說,皇帝的這次行動策劃的很周全詳細,只要匈奴鐵騎鑽進了這個口袋,漢軍以逸待勞,以多攻少,五路夾擊下,打他個措手不及,取得勝利還是很有希望的。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匈奴單于會來鑽這個口袋嗎?

通過漢軍在草原上的秘密諜報人員傳回的消息,再結合別的渠道得到的情報,皇帝與他的心腹大臣們經過反覆的研究、綜合、推測,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只要誘餌夠大夠肥,新上位不久的羿稚邪單于一定會上鉤的!

當時在金殿之上,天子面前,幾位大臣對於這次行動是否可行,是有過一番激烈爭執的。

而最後是大行令王恢的一番話讓皇帝下定了最後的決心。

面對着幾位同僚的疑慮不定,這位數次出使西域北國,當朝最熟悉番邦情況的臣子用手在北疆輿圖上劃了一個半弧。

“陛下和衆位大臣可知?這邊貿五城現在是何等的繁華!就如同在一頭飢餓至極的狼的嘴邊,放着香噴噴的肥肉,它會忍住不吃嗎?先祖高皇帝的失敗,是因爲深入匈奴在他們的主場作戰,天時、地利、人和俱失,我軍難以發揮戰力所致。 而現在,如果有一個大好的機會,把匈奴人放進雁門關之內呢?一切有利在我,還怕不能取勝嗎!”

天子和他的大臣們眼裡開始閃現光芒,這是成就萬世之功的誘惑啊!

“以公主和親爲幌子,以鉅額財富爲誘餌,千載難得的機會即將出現!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爾……!”

第八百四十七章 心似絕代天驕種第四百零八章 白頭似雪 灞橋俯首牽馬第七百三十四章 誅惡絕殺第四十章 箭去如流星 無敵是虛名第八百五十三章 人生難免是無常第四十三章 煙雲人獨立 歲月藏鋒芒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變始生第七百零四章 顛倒乾坤第三百六十六章 龍城風 關山月第二百六十四章 刀鋒銷骨掌中藏第八百六十三章 十萬重甲星光寒第一百五十七章 執手歲月 掌握乾坤第五百三十四章 四面殺聲吹畫角第三百二十三章 決戰地 馬蹄霜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意在我 輸贏早已落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無形殺機第八百九十九章 從來絕境心彷徨第一百五十四章 眉間鬥破 少年鋒芒第六百零六章 刀兵相向第四百四十八章 山河戎馬 曾經一段佳話第十七章 大雨臨將至 情尤埋怨生第二百零四章 風雨長安江山老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刀三首 陣斬名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死之間 勇者無敵第二百一十五章 滔滔江海作鴻蒙第三百七十三章 朔風侵 兵鋒行第三百二十八章 樓船至 鎖大江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風忽起青萍末第六十七章 家國天下事 榮辱浮雲輕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煙盡處 傳奇開始第五百二十八章 刀光影里人不歸第一百四十二章 心若滄海 世事桑田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起上林第七章 小樓名梵雪 有女字靈芝第七百九十章 上林伏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踏江山 蛟龍變第一百零一章 野望盡頭 誰家宮闕第七百二十九章 離人之思第四百三十五章 千乘萬騎 殺場傲然紅衣第六百三十六章 無藥之疾第二百三十六章 黃花伴酒分龍蛇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吹雨打舊江山第四百四十八章 山河戎馬 曾經一段佳話第三百七十四章 刀藏笑 袖底花第三百八十八章 飛雪跡 刀痕輕第五百五十章 運籌只在談笑間第五百六十九章 聽聞君王慕仙途第二百八十章 柔情似水意何如第一百五十一章 魚與熊掌 亦可兼得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焰飛騰 流砂金木銷熔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起雲涌 塞北長安第七十五章 心之所善兮 九死而不悔第一百七十五章 血染黃沙 浮雲生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赫赫威名 從來江湖傳奇第四百一十五章 身在溝渠 來去明月相照第二百五十三章 刀劍碎夢生死分第三百五十一章 飛火令 墨雲白第五百三十一章 浮雲生死殺陣中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變始生第四百七十章 略施手段 勝負指間雲煙第十二章 無瑕少女心 誰家麒麟兒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雄梟雄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馬西來明月中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昭日月第二章 日暮知途遠 道左有奇聞第七百八十六章 無形殺機第三百三十一章 情意重 仇恨深第二十六章 歲月兩生花 古木發新芽第四百五十一章 馬踏碎紅 且攏滿袖芬芳第二百四十章 自在潮頭觀風雲第一百九十七章 紅塵初妝 山河無疆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史銘刻 烈烈風華第八百七十章 天機難測已註定第六百八十八章 山河激盪第七百三十八章 罄竹南山第二百六十二章 白羽驚鴻夜未央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五百五十八章 舊恨難消人成魔第四百二十八章 飛弩殺敵 赤火疾若流星第一百一十二章 弦似霹靂 心如烈火第二十二章 驚若飛鴻影 血浴暗花形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卿添得英雄色第八十二章 萬字平戎策 一語定興衰第四十二章 無常似幻影 生死不容情第八百八十一章 功勳蓋世當人傑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涯海角 爲誰深情不負第二百七十六章 回首長安煙雲暮第三百一十九章 災無妄 禍因果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卿添得英雄色第四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心 當以仁德爲重第八百九十九章 從來絕境心彷徨第二百四十一章 英姿勃發眸中劍第九百九十四章 少年多熱血第七百六十七章 田齊貴胄第七百三十六章 白刃難饒第二百八十四章 戎馬山河爲繁華第五百五十四章 風過無痕密謀劃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指西北 馬踏燕山第六百二十五章 波詭雲譎第六十七章 家國天下事 榮辱浮雲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