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煌煌大漢 豈容小醜跳樑

贊曰:

風起薄霧劍染霜,彩雲歸、四野蒼茫。

披晚霞兩襟豪情繫,自長城、來萬里漢江。

漫贏得、荻花深處,縱縈懷遠方。

凝眸看、西域遼闊,風塵吸張。

有人神采飛揚,黃沙起、雁字成行。

舊遊尚憶,當時年少,刀鋒所向。

俯首間、落英繽紛,怎敢容我思量!

斜陽外,誰贈紅塵一段疏狂?

在流亡中原和西域兩地的匈奴王子餘丹眼裡看來,他與元召雖然相識多年,但經過的時光愈久,對方在他心中的神秘色彩便愈加濃重。

也是在腳下站立着的這塊地方,他與元召第一次相見。那時他還是匈奴老單于珺宸可汗最中意的王子,大閼氏跟前鍾愛的兒子。而元召只是個普通的漢人孩童。

漢家孩童送了他一小包細鹽,他回贈了一把金刀,從此結緣。在以後的歲月裡,餘丹有時候會在想,也許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存在的吧!他不知道這是不是長生天對他的提示,反正當時在這片還是荒原的土地上,餘丹第一次見到元召的時候,就有一種感覺,這個人對自己往後的命運也許非常重要。

幾年之後,羿稚邪弒父篡位,餘丹在忠誠的保護者保護之下,逃亡到了與匈奴相鄰的西域大月氏國,在那裡暫時安身求得庇護。流亡的日子,自然是苦不堪言。奪回草原與復仇的願望,是那麼的遙不可及,一切似乎已經沒有希望。

然而就在他日漸消沉的時候,屬下們給他帶來了從漢朝得知的消息,他少年時的那位好朋友元召在朝堂之上乘風而起,成爲了舉足輕重的人物。

這讓餘丹在大喜過望的同時又萌生了新的希望,於是在說動大月氏王同意與漢朝的交往後,他作爲中間聯繫的使者,親自來到漢朝境內,見到了長樂侯元召。

在走這條路之前,他也不是沒有過猶豫,畢竟他現在已經不是匈奴的王子,而是一個失去繼承權力的流亡者。這樣的身份,還值得引起漢朝君臣的重視嗎?最後使他下定決心的,是對元召的信任,在梵雪樓共同成長的那幾年裡,他相信自己的眼光沒有看錯。即便不是爲了將來的王權,他也不想失去這個朋友的友誼。

元召沒有讓他失望,他根據自己帶來的西域各國情況和對與漢朝交好的意向,馬上就制定出了想要開通西域的大計,並且在朝堂上很快就說服羣臣得到了皇帝的同意。

而後,隨着大漢使團第一次出使西域,取得豐碩的成果。而餘丹和他的追隨者們,也在這其中得到了極大的好處,取得了好幾個國家的信任和支持,逐漸擺脫流亡的窘迫局面。尤其是最近幾年,漢朝在河南戰役取得大勝後,隨着漢朝商人與西域各國通商往來的日益頻繁,餘丹也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基礎。

照此發展下去,形勢本來是一片大好的。然而好景不長,從去年秋天開始,西域形勢風雲突變,各國開始陸續的禁止漢朝商品的進入,並且態度也變得十分強硬。有的國家甚至驅逐漢朝商人到來。餘丹的勢力範圍自然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漢派出了第三次出使西域的使團,試圖與那幾個不友善的國家重新建立良好局面,恢復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關係。

然而,據餘丹所知,大漢使團這次並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出於休慼相關的利益考慮,餘丹派出大批人手探聽得來的消息表明,是匈奴人發出了明確的威脅信號,遵照大單于的命令,西部草原的休屠王與渾邪王共同在邊界部署了兵力。不管是什麼原因,命令西域諸國必須立即中斷與漢朝的聯繫,否則必然兵戈相向。

西域諸國尤其是東部與漢朝和匈奴接壤的那幾個國家,本來就是牆頭草,既貪圖漢朝的商品貨利,又懼怕匈奴人的厲害。以前這幾年,趁着匈奴人戰敗無暇西顧的便利,才與漢朝展開了大規模的交往,從中得到極大好處。

然而一旦匈奴人緩過勁兒來,露出赤裸裸的獠牙之後,他們馬上就害怕了。與貪圖利益相比起來,遭受亡國滅族之災,纔是最可怕的。匈奴鐵騎可不是吃素的,在這近百年的時間裡震懾草原周邊,可以說是縱橫無敵。雖然在漢朝手裡吃了一次虧丟失了河套草原,但真要對這些小國家動用武力,一舉踏平也不過是跑馬之間的事而已。

餘丹對當前的局勢感到了深深的憂慮。因此,他才親自跟着返回的漢朝使團再次踏上大漢的土地,他想要聽聽元召對下一步西部局面的見解。

當年他們第一次見面的地方,現在已經成了一片風景優美的湖邊草地。湖名劍湖,那片湖水,自然就是從渭河引過來的水。斜陽晚照,西邊的天際紅霞滿天,映照在水上,劍湖落霞,早已經成爲了長樂塬上的一道景觀。

作爲這片封地的主人,元召準備了豐盛的宴席,就在這劍湖之濱的水榭樓臺上,給從西域出使歸來的人接風洗塵。這樣的宴席,這幾天已經準備了好幾次,從北地長城內外而來的聶壹和他所帶的幾位大商賈,從東海之濱趕回來的徐樂和徐家商團,從東南海域滿載而歸的元十三和那支龐大的船隊……等等。這些人都得到了這樣的待遇。

在五六年多的時間裡一共出使西域三次,歷經三十六國,可以說踏遍了那處遍佈黃沙的土地。這次歸來以後的張騫臉上明顯佈滿了風塵之色,他心中有着許多的辛酸和感慨。當幾杯酒落肚之後,想起這最後一次出使受到的各種屈辱和隨行將士們的犧牲,他終於忍耐不住,當場失控,潸然淚下。

元召並沒有相勸,大概的情況在稍早些時候他已經瞭解過了。此時聽到張騫當着所有人的面再詳細說來,在現場者的一片憤慨聲中,他的臉上看不出什麼喜怒。片刻之後,元召倒滿杯中酒,離席而起,緩緩地把酒水舉過頭頂,祭奠在當前土地上。

“西去之士,爲國捐軀,英魂不遠,且受此薄酒一盞,聊爲壯行!”

滿座的聲音都靜止下來,無論是什麼身份的人,盡皆起立。默默地看着在亭前的那個身影,春風掠過他的青衫,鬢髮已經和成年人一樣用木簪挽起,雖然他已不再是當初鋒芒畢露的少年模樣,但此刻他心中澎湃的跳動,卻人人都感受得到。

“元侯,我大漢隨行將士這次共犧牲七十八人,他們都是爲了掩護使團的安全而死去的。除了死在匈奴騎兵突襲以外,還有一部分是死於樓蘭、大宛、西羌這幾個親附匈奴人的國家手中……在那樣的危急時刻,我們甚至連這些死去戰士的屍骨都無法帶回來,致使他們埋骨黃沙,英魂不得還鄉啊!”

無論是張騫還是使團的其他人,說起那些在異國他鄉的生死時刻,無不泣下。餘丹默默地嘆了口氣,他剛要再補充幾句他所瞭解到的西域一些國家與匈奴人最近的勾結情況,卻聽到元召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

“死去者的每一塊骨頭都必將回歸漢土,加諸於我大漢健兒身上的每一刀每一劍,必將要千百倍的償還!既然先前沒有辦法帶回來,那麼就派我們最英勇的將士,親自去取吧!”

元召回過身來,所有人都震驚地看到,這位已經平心靜氣養望達四年之久的人眼中,再次放射出懾人的光芒。

水榭之外帶領着十幾名軍中士卒在此的驃騎校尉聽到了傳出來的這句話,驀然轉過頭時,她終於又看到了師父身上那股久違的氣勢!在這一瞬間,好像預感到了什麼,心就砰砰的跳了起來。

“元、元哥兒,此話怎講?”

早先坐在元召身邊的大漢太子劉琚緊走了兩步,來到了他的身前,彷彿要印證自己心中所想似得,他語氣急迫地追問了一句。

元召掃了一眼所有人的表情,然後明亮的目光落在了太子的臉上。一字一句說的很認真,水榭樓臺內外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煌煌大漢,豈容小醜跳樑?明犯欺辱者,雖遠必誅之!明日長安學院事了後,我元召必定上奏天子,請旨派遣精兵強將即刻西征。當年因爲漢匈雁門關大戰被中斷了的打通河西走廊計劃,這次一定要全力以赴,當盡全功!”

元召的話如同疾風捲過了春水,就連樓臺外的劍湖也起了風波。太子劉琚嚥了口唾沫,他緊緊地盯着元召的眼睛,從那裡面看到了堅定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心。

董仲舒無聲地嘆了口氣,看來元召必定是要重新回到朝堂上了,雖然他心中有些不情願,但在這樣的家國大事面前,也只得閉口不言。而主父偃則手捻鬚髯,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不禁暗自稱讚,西域的緊張局勢來的可真是時候,元召在此時重回朝堂主持西征大計,正是最好的時機。

霍去病把手中的赤火劍握得緊緊的,目光掃過部下們時,都從他們臉上看到了興奮踊躍的神色。心中已經下定了決心,西征西域蕩平匈奴,這次無論付出什麼代價,也要把這機會爭到手中!

第二百五十七章 俠骨原是女兒香第五百九十八章 御劍斬破摧人膽第七百三十四章 誅惡絕殺第六百七十五章 獠牙猙獰第三百二十七章 江山誤 多蒼莽第五百八十章 星垂平野千鈞重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城內外 是我故鄉第五百零九章 英姿勃發世無雙第五百四十七章 殺王奪命消怨恨第六百三十六章 無藥之疾第三百六十章 遇英雄 當折腰第六百四十七章 殺人立威第一百五十七章 執手歲月 掌握乾坤第一百九十七章 紅塵初妝 山河無疆第八百零四章 一劍光寒魄千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刀光影里人不歸第八百七十七章 爲國何須功與名第四百七十一章 揚眉淡笑 朝堂廷堂沙場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之驕子 梨花槍下無敵第五百四十七章 殺王奪命消怨恨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里瀚海起悲歌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去紫臺連朔漠第五百九十六章 疾如流星夜飛蝗第七百七十六章 兵火之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刀鋒銷骨掌中藏第二百六十五章 白衣如雪血中傷第三百二十四章 肝膽氣 摧鋒芒第四百六十八章 九龍階下 今日且去疏狂第八百六十一章 甲光曜日風雲決第六百三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八百零二章 去留肝膽報崑崙第四十一章 揮刀需酣暢 踏月斬清霜第四百八十九章 明日披甲 素手打點元戎第一百七十章 光輝歲月 從此啓程第二百七十九章 男兒心胸當似虎第二百九十四章 弦似霹靂沖天射第六百零五章 奪命追魂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指西北 馬踏燕山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涯海角 爲誰深情不負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喉之刃第七百二十二章 拭劍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如野草 暗夜滋生第三百章 將軍令下生死關第二百七十六章 回首長安煙雲暮第三百八十三章 長安夜 亂風雲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光忽起明月樓第六百五十二章 威震長安第二十三章 潛蹤匿影過 誰知他是誰第八百一十三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兒慷慨 不過策馬彎弓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城內外 是我故鄉第八十一章 豪情將進酒 紅袖玉溫柔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意在我 輸贏早已落子第五百九十章 囂張跋扈卻是誰第二百四十二章 畫屏深處起天瀾第四百二十五章 策馬驚鴻 似你溫柔劍鋒第三十章 天下如棋盤 聖手論輸贏第一百八十七章 榮辱興衰 系一念間第五百五十二章 長安故土紅塵路第一百七十章 光輝歲月 從此啓程第五百一十章 千乘萬騎刀如虹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焰飛騰 流砂金木銷熔第二百二十五章 長安一夜風雲變第三百零四章 裂石處 傳千古第七百五十四章 血染行宮第一百四十七章 胸中愛恨 戰血方酬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馬西來明月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英姿勃發眸中劍第二百四十六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四百二十六章 夙日之恨 當以鮮血相酬第一百二十七章 先聲奪人 索命追魂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指西北 馬踏燕山第四百七十七章 心昭日月 贏得華夏長安第八百七十五章 酒泉歸路馬不行第四百七十九章 烈酒滋味 當以熱血品嚐第二百四十五章 碧海潮升煙波痕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安消息已驚動第七百九十二章 當殿對決第二百七十二章 踏雪拭劍琉璃白第一百一十章 龍有逆鱗 觸之必死第五十四章 舊情日更替 無計可消除第九十一章 六出飛花落 駿馬嘯西風第二百三十八章 睥睨屑小我爲尊第四十章 箭去如流星 無敵是虛名第五百四十八章 塞上風塵埋殺機第四百九十三章 血色崢嶸 濺落黃沙遍地第三百八十二章 殘陽血 似海深第三百三十三章 畢其功 於一役第三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 爲俊傑第一百六十章 人間善惡 平地生波第六百二十章 且共從容第五百八十三章 銀鞍曉月白馬行第五十六章 禍福身所繫 長街風波起第一百四十八章 塵埃未定 天意無常第二百八十九章 朱雀門外人未發第三百九十六章 紅蓮火 烈焰升第六百三十九章 飛甲長安第四十六章 烈酒英雄氣 文膽俠客心第六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重第二百七十五章 寂若花開心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