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普利親王沒有想到,當初出於戰略需要,波斯大軍故意沒有全力進攻的這座孤城,現在竟然變成了一塊難啃的骨頭。
自從波斯人開始出現在西域,簡直是所向無敵,不可抵擋。他們在大食等幾個小國的引導下,迅速佔領了整個西域。並且大敗駐守的漢軍,接連攻陷酒泉等三郡要塞,而之所以在如此有利的條件下沒有趁機把敦煌城也拿下,是因爲聽從了尼赫古元帥的建議,把這裡當做誘餌之用。
不過,儘管波斯人重兵等待,他們卻一直沒有等來漢朝的援軍。圍城打援的軍事計劃,也就失去了意義。如今隨着玉門關戰場形勢的突然變化,位於波斯大軍後方的敦煌城,反而變成了一個必須清除的有害障礙。
然而,讓他們吃驚的是,本來以爲輕而易舉就能踏平的這座關城,卻在這關鍵時刻,變成了一處銅牆鐵壁般的堅固要塞。
聲勢震天的吶喊廝殺中,調動五萬軍隊攻城的波斯親王,終於感受到了漢軍的嶙峋鐵骨。他非常不明白,被圍困了一個多月後的這座城和裡面的人,爲什麼還會有這麼頑強的抵抗精神。
敦煌城距離玉門關不過百里之遙。如果放棄這彈丸之地,留下部分軍隊繼續圍困,而大軍向前去玉門關決戰,這樣的作戰方式也並不是不行。但有這樣一個隱患在身後,尤其是在西域人開始不配合的情況下,終究是令人難以安心。
“全軍壓上!一刻不停地輪番登城作戰。必須在晌午之前把它給我拿下!”
站在駝峰上觀看戰況的菲普利親王有些焦急起來,他果斷的下了死命令。波斯王所在的大本營已經從酒泉出發,如果因爲敦煌之戰的原因而延誤大軍前進的步伐,那麼他將無法承受波斯王的怒火。
得到命令的波斯武士們在幾個將軍的帶領下,瘋狂的又衝了上去。前方爬上城頭的人,在與漢軍的拼命搏殺中,不斷地掉下來,或死或傷。城牆下死去的人,堆壘的很高,後面的踩着這些屍體和血,頂着大盾繼續往上攀爬。
雖然死去了這麼多的武士,但並沒有觸動這位波斯統帥的不忍之心。戰爭中,這樣的死亡並沒有什麼。在他們的傳統認知中,身爲效忠於波斯王的武士,最好的歸宿,本來就是死在戰場上。這是武士的使命,更是他們的榮耀。
也許,漢人果然是一個難以征服的民族。不過,也就這樣了吧!
看着大批的波斯武士陸續爬上城頭,開始展開對殘餘漢軍的無情絞殺。在重兵圍繞之下的菲普利收回目光,敦煌城馬上就被攻克,不必在此再逗留,耽擱的時間已經夠多了,前方目標不遠,大軍要再次直撲玉門關!
然而,突然的變化,就在這時候發生了。
有濃重的雲層悄悄遮蔽了太陽,大地上驟然響起的雷霆,似乎連它都要畏懼這種鋒芒。
自敦煌至玉門關之間遼闊的大地上,千軍萬馬踏起的飛沙,形成一條鱗爪飛揚的蒼龍。亢龍有悔,搏擊長空!這種凝聚起來的無敵氣勢,將要帶領着以龍爲圖騰的華夏戰士,去殺盡一切入侵的敵虜!
有敵來襲!在得到拼命趕回來的波斯騎兵報信之前,菲普利親王就已經預感到了什麼。他也是身經百戰的統帥,對於戰場上的危險有着靈敏的觸覺,並且在第一時間就作出了反應。
駝陣中有高高的瞭望塔,在上面的士兵發出了警報。敵人來自東面,不用問,肯定是玉門關的漢軍。他們竟然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突然出現並且發起進攻,對於正在全力以赴進行攻城作戰的波斯軍來說,形勢極爲不利。
不過,菲普利親王並沒有慌亂。他有信心,憑着自己手下的這些人馬,完全可以抵擋的住來突襲的漢軍。而且如果可能的話,他要把他們全部留下!
菲普利馬上緊急傳令,一面派飛騎去報告給後面隨大本營行進的波斯王知道,一面調動分派人馬。攻城的繼續攻城,爭取在漢軍到來之前,把這座城池完全佔領。而剩餘的則調撥出兩萬騎兵,分左右兩翼,迅速去包抄和迎擊來襲的漢軍。
不得不說,菲普利是一個作戰經驗豐富的合格統帥。在這樣的緊急時刻,他做出這樣的軍事部署,完全是一種最正確的方式。就算不能迅速的打退敵人,也能在短時間內立於不敗之地,來襲之敵根本就不能突進到中軍來。
臨危不亂,當機立斷。按照以往的經驗,親自指揮戰鬥的這位波斯統帥,很有信心和把握今天打一場漂亮仗。不過,非常可惜的是,他並不瞭解對手的實力。更不可能知道,他即將面對的是這人間最強者!
煙塵四起,迎面風生。久違的戰場氣息撲入懷中。身負天下之望,以帝國丞相身份坐鎮長安的元召,終於再一次騎上戰馬,親自率領着他的戰士衝鋒。
作爲一軍統帥,他本來不應該做出這樣輕率冒險的舉動。坐鎮玉門關,運籌帷幄,指揮全局。這纔是他應該做的事。
然而,他還是不顧所有人的反對,親自跨馬出玉門,揮刀斬黃沙,直接來到了戰鬥的最前線。
這樣做的原因,僅僅只是爲了償還故舊情意,還有……一個承諾。
在玉門關外犧牲的西域都護府全體將士,自李敢以下,他們全都是當初跟隨他開通西域的第一批勇士。而今,他們埋骨黃沙,不得還鄉。念起當初共同作戰的情意,元召心中比誰都悲傷。
兵髮長安之日,那個已經爲他卸甲束起長髮的巾幗紅顏,曾經想再次隨軍作戰。卻被他堅定地拒絕了。他只答應她一句話。
“我會把波斯王的頭顱,和所有赤火軍將士的遺骸,都一起運回長安的。”
不管是爲了家國大義還是個人情意,他都沒有理由允許自己安穩的待在後方。他心中藏着的那把刀,已經渴望嗜血久矣!碧血黃沙,朔風大起,正是男兒縱橫叱吒之時!
所有玉門關漢軍,除了留下兩萬守城之外,三萬大軍集結而出。幾天之前的那場大勝利,已經把所有將士的求戰情緒激發到了極點。今天能夠得到這樣的出戰機會,對於參戰者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激勵。而且,尤其令他們振奮的是,這次是元召親自帶領他們作戰!只是這份榮耀,就足以令人熱血沸騰了。
獵獵風塵中,敦煌城激烈的戰場已經清晰可聞。那正是他們的目標所在。縱馬奔馳中的元召發出命令,如海浪翻涌而來的大漢騎兵開始變幻隊形,分成左右中三路展開攻擊。
少年將軍李陵和玉門關守將各自帶領一萬騎兵,分敵左右兩翼。元召親自帶着的中路軍一萬戰士,以他爲刀鋒,如同閃電一般,直接就撞進了波斯軍陣。
驚天動地的大戰,就在這瞬間爆發。這是一場真正硬碰硬的較量,不摻雜任何取巧的成分。東西方兩個世間最強國家的碰撞,就從這一刻開始,不再有妥協的餘地。它們將一個走向強盛無極,一個走向敗亡覆滅。
敦煌城頭上苦苦支撐的張騫,帶領那些誓死不屈的戰士,牢牢佔據着城門上方的這座箭樓,抵擋着鋪天蓋地的刀鋒和箭芒。這是最後的抵抗之地,很可能也是他們的葬身之處。
就在已經絕望的時候,城外廣闊處響起的劇烈衝撞和喊殺聲,終於震動了這座被鮮血染透的關城,也驚醒了廝殺到已經麻木的守城將士。
“快看!那是漢軍的旗幟!援軍……是我們大漢騎兵!”
滿臉鮮血的校尉看到了戰場上突然出現的千軍萬馬,他驚喜若狂的大聲喊叫起來。其他奮力殺退波斯人又一輪瘋狂進攻的將士們也終於發現了救兵的到來。整個城頭開始沸騰。
張騫抹了把臉上的血,他已經分不清這是自己的還是敵人的。當他拄刀大口喘着粗氣,順着軍士指引的方向看過去時,不禁一下子愣住了。隨後,劇烈的狂喜開始涌上心頭。這個在大家眼中素來穩重威嚴的西域都護府司馬,竟然像個孩子似的淚流滿面跳了起來。
“那是……元侯!是他的旗幟啊!他親自來了!”
就這麼一句話,已經足以抵消他們所有人這些日子所受的苦難。身體內殘餘的力氣全部都灌注到了雙臂上,他們的眼睛和手中刀重新煥發出光芒。元召,大漢軍中所有將士們的偶像,親自來救他們了!在這最後的時刻,沒有人再願意去死了。他們要活着,跟着他回家!
波斯人曾經憑着他們的勇敢和兇悍,戰勝過無數的對手。在他們心目中,他們就是天下最厲害的軍隊,沒有人可以抵擋他們的鋒芒。
然而今天,這個驕傲的神話註定要破滅了。因爲他們終於遇到了更厲害的人,或者說是宿命中的剋星。敦煌城外,大漢騎兵三路出擊,龍戰之日,天地無光!
《大漢帝國史·元公世家》:“……寅日,元公再度出玉門,驅百里,凡三戰,滅西虜軍六萬餘。敦煌圍解,漢兵威大振……波斯王聞報,頓足武威郡不前,雙方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