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俊苦笑道:“文臺,你太小看董卓了,其人縱橫西北數十載,今雖老矣,卻非可欺之輩。何況你我二人合力伐之,難道董卓就不會找幫手嗎?”
“幫手?誰?金城韓遂?”孫堅參加過西疆平叛,一下子就猜出蓋俊暗指之人。
“是啊,韓遂……”蓋俊觸及遠方,無限感慨道:“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至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韓遂三入三輔,獨抗國家。董卓入京後,他調轉兵鋒,跨河向西,兩年間河西四郡盡降,近來又新克武都郡,加上他先前盤踞的金城、隴西、漢陽三郡,涼州十郡佔其八,盧水胡、諸羌氐皆願效死力,領漢胡騎士十數萬,實力不遜我等……”
“將軍言至過矣。”孫堅一臉不屑道:“韓遂,一介豎儒,只知手段,不知兵事,縱然有再多兵馬,我亦視其如土雞瓦狗,一戰可定。當年蕩寇將軍周慎若從我言,韓遂早已就擒,哪容他肆虐西疆,爲禍國家。”
蓋俊笑笑說道:“文臺小視天下英雄,日後當心吃虧。”
“在我看來,當今稱得上英雄者,惟我與將軍耳,餘者皆不值一提。”孫堅說道這裡,突然想起了什麼,又道:“昔日征討黃巾賊時,我與將軍、曹孟德相談甚歡。曹孟德有奇略,多謀計,胸藏萬兵,我以爲其必有伸張之日,不想去歲將數萬衆氣勢洶洶殺奔雒陽,卻大敗於徐榮之手,幾乎身死,一蹶不振,實在令我大失所望。”
“曹操啊……”蓋俊下意識搖搖頭,董卓入京已有兩載,曹操還是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蓋俊不知道真實歷史就是這般,還是由於他的到來改變了其原本軌跡,他甚至懷疑“魏武帝”究竟還能不能崛起?
應該能吧……在袁紹捋順河北之前,河南需要一個代言人抵禦袁術、孫堅的侵襲,而知兵的曹操無疑是最佳人選。只要袁紹有這種需求,曹操總能獲得一塊地盤。
劉備呢?據蓋俊所知,他前時擔任青州平原國高唐縣縣尉,僅兩百石,最新的消息是他因爲屢御青徐黃巾,保全一縣之地,遷爲千石縣令。漢世,滿萬戶者爲縣令,不滿萬戶者爲縣長。他治下人口雖然超過萬戶,但蓋俊手下十三郡,掌管着百餘縣,兩相對比,劉備混得着實狼狽了點,誰讓他的家世不好呢。
如果不發生意外,他這輩子也就僅止於此了。歷史上他是藉助公孫瓚纔算進入天下大勢之中,如今公孫瓚自身難保,他的未來形勢不容樂觀。
不過人傑就是人傑,蓋俊相信無論是曹操抑或劉備,都會在這亂世之中據得一席之地,不用多,只要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可能由於根基不足、敵人過強等等原因而很快品嚐到失敗的滋味,可他們同時也會藉由一次機會繁衍出更多的機會,歷經崛起、失敗、崛起、失敗、崛起……百折不撓,直至成長爲天下矚目的英雄。
這,便是人傑和普通人之間的差距,一如眼前的孫堅。
孫堅心有不甘道:“將軍真的不能隨我西進討賊?”
蓋俊想了想道:“也不是當真不行,文臺若定弘農,孤則命河東發兵,過河與你會於華陰。”華陰縣位於弘農郡最西邊,距長安不滿三百里。蓋俊又補充道:“另孤會以北地之衆牽制韓遂,使其不能相助董卓,確保順利除賊。”
孫堅目光一凝,蓋俊的話十分清楚,只要拿下弘農,他就發兵。弘農雖然難啃,可孫堅有十足自信一個月內必可攻佔弘農,到時蓋俊真如其言,董卓授首指日可待。
“一言爲定。”孫堅伸出手,欲與蓋俊擊掌爲誓。
“啪”蓋俊擡手對掌,隨後嘴角不可察覺的扯出一絲笑容,意味深長。
孫堅覺得事不宜遲,次日便將大軍開赴函谷關,準備進軍弘農。孫堅走後,一時無事,蓋俊總算抽得時間和諸人商議河南尹及雒陽事。
雒陽在世人眼中的重要性無與倫比,自不用提,那要不要把治所遷來呢?蓋俊麾下謀士爲此展開了激烈的爭執,河內楊俊、河南鄭渾等人持支持態度,他們認爲雒陽乃是大漢帝都,居於天下之中,有領袖羣倫之效,入主雒陽,蓋俊的聲望會拔高到一個無人能及的高度。甚至蓋俊可以名正言順的號令諸侯,重組討董聯盟,整合關東勢力。
賈詡逐一反駁,雒陽過於敏感,蓋俊治雒陽,固然受到天下人的矚目,卻也容易遭到嫉恨。當年世祖光武之所以定都雒陽,一是關中殘破,需要不計其數的人力物力,而海內初定,朝廷貧困,無力重建。二則是由亂到治,居天下之中的雒陽能夠協調四方,面面俱到。今,正值亂世,諸州不平,雒陽三面受敵,無險可守,如入主雒陽,立成困龍。董卓遷都長安,雖遭天下詬病,卻是明智之選,其若不走,今必被擒矣。
讓蓋俊感到驚訝的是,荀彧作爲潁川人也反對。他言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將軍自三年前以護匈奴中郎將入幷州,平胡寇、安流民,士民無不心悅誠服。河、朔,天下之要地,將軍之關中、河內也,向南兵逼長安,如泰山壓頂,防無可防。且,雒陽城空,非十數萬百姓不能填之,民從何來?縱然有民,何以養之?
蓋俊深深地陷入沉思之中。其實雙方之爭論,在於蓋俊日後的戰略路線。楊俊、鄭渾是想以雒陽號令關東,整合州郡,而後除董,最終完成平定天下的目標。而賈詡、荀彧則是想先誅董卓,據守關中,東向以制諸侯。
若是一般人,可能會考慮良久,反覆斟酌,但蓋俊知道這段歷史,很清楚楊俊、鄭渾的路行不通,所以很快就有了選擇,他決定採取賈詡、荀彧的提議。
蓋俊有了決定,接下來就是河南尹的問題了。
河南尹自雒陽以西,谷城、河南二縣遭董卓之禍,百里無人煙,徹底荒廢下來,欲恢復舊貌,非三五年之功所能達成。雒陽以大谷關至南樑縣、新城諸縣,則暫爲孫堅盤踞,作爲攻略董卓的大後方,這時不宜討要。以北平陰、平縣等地,在蓋俊之手。以東十數縣,各自爲政,荀彧、楊俊、鄭渾認爲蓋俊當務之急是儘快任命新的河南尹,並親自率軍東巡諸縣,穩定人心。
蓋俊頗以爲然,定下三日後起程。至於河南尹人選,很是令他頭痛。河南尹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不僅需要牧民之能,還要有武略、手腕,缺一不可。
蓋俊心裡有幾個人選,卻都不太合適,如河東太守、好友臧洪治理地方甚是得宜,然河東亦爲要地,不能輕動。朔方太守鮑鴻曾任右扶風,抗擊韓遂叛軍,立有戰功,治民也有一套,是一個好人選,可朔方剛剛收復不久,百廢未興,不宜轉遷。北地第一名士,和傅燮齊名的王邑王文都,文武雙全,只是他去年才升爲定襄太守,今年再提爲河南尹,升職過快,恐惹非議。
其實最佳人選非父親、北地太守蓋勳莫屬,他先後當過左馮翊、河南尹、京兆尹,政事、兵事、聲望,樣樣俱全,不過蓋俊卻不敢用之。
蓋俊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一個好人選。
看着蓋俊糾結的樣子,賈詡提出三個人選,一是虎威將軍蓋胤,二是鷹揚中郎將楊(豐)阿若,三是雁門太守郭縕。本來賈詡推薦的第一人是度遼將軍馬騰,但他深知二人之間齷齪,不好開口。
蓋俊不由愣住,好嗎,三個人選,一個是自己的族侄,一個是自己的妹夫,且皆爲武將,賈詡這麼赤luo裸的舉薦,還真是舉賢不避我親啊
賈詡笑着說河南尹極爲重要,武事重於文事,且必須是親近之人才行。
蓋俊若有所思,他一直將目光放在外人身上,根本原因,還是不想給世人以任人唯親的印象。問題是,漢代就是一個任人唯親的時代,似孫堅,妻弟吳景、侄子孫賁,族侄孫河、孫香等二十餘人全部佔據要職。曹操亦重用曹氏、夏后氏諸人。莫不如此。
蓋家乃是敦煌首屈一指的豪族,有宗親數百人,蓋俊每每抱怨自家無人,羨慕曹操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純、曹休等大才相助,事實真的如此嗎?
他從不刻意去尋找三國名將,認爲天生奇才終究只是少數,與其拉來‘乳臭未乾’的名將,還不如自己培養的人才順手。既然有此想法,他爲何對自家人視而不見呢?以至於蓋氏族人多在北地郡父親處出仕,包括堂兄蓋泓、蓋洄。
自己以前是不是太過苛刻了?……
蓋俊食指輕輕敲擊着几案,良久回過神來,道:“文和所言甚是。依孤之見,虎威將軍蓋胤,才兼文武,可爲河南尹……”
“將軍英明……”賈詡輕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