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0:殘灰

蔣舒,有些聰慧的他,自以爲在這個人才日益凋零的蜀漢,即便是自己沒有什麼身家背景,可是,只要苦幹幾年,足以爬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上,然後,光耀門楣。

但是,職場之中混了幾年後,蔣舒發現自己錯了,在這個自詡爲漢室正統的國度之中,其實充斥着種種的不公平和披上種種保護色的特權家族,上升空間早就被阻塞了。

比如,幾乎和自己同期起步的傅僉,明明資質和自己差不太多,就是憑藉着英烈後代(其父傅彤),卻在仕途發展上處處快自己一頭——當然,二人私交還算不錯,蔣舒也承認,這個人,品質和性情,都沒的說。

被好朋友踩一踩也就罷了,憑藉着多年來的勤勉付出,能夠拿到一個武興督的職務,蔣舒也算是欣慰,此地地處漢中盆地西部,北上有沃野千里的關中盆地,南抵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四川盆地,川中政權西進可達隴西高原,掣肘北方政權,北方政權也可據此地之險,以拒巴蜀政權的北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算得上是兵家必爭之地了,能夠把自己放在這裡,也算得上是能力的肯定和器重,於是,也是一番努力振作,把武興給經營的有聲有色。

誰曾想,雖然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功勞,可也沒有過錯吧,居然幹出來了成績之後就把自己給擼了,頂替自己的好像還是一個什麼官宦人家的子弟,準備找個地方“歷練一番”,接着往上升的,大約是看自己打的底子不錯,要直接過來接盤吧,居然因爲成績出色而擋了別人的道遭了災,也是倒黴啊。

但是,最令蔣舒不開心的是,從武興的位置下來後,連個安慰獎都沒有,不說升遷,連個平級調動都沒有撈着,而是去了隔壁的陽安關給人當副將。

然後,就遇到了自己的哥們,已經是關中都督的陽安關正牌守將,傅僉。

故友重逢,內心純淨,大大咧咧的傅僉是很開心的,全然沒有看到蔣舒那滿面春風下的一絲陰霾——傅僉的內心沒有一絲雜質,這個烈士遺孤,在父親的光環和長輩的呵護下健康的成長,周圍的人給他營造了一個灑滿陽光和愛的空間世界,自然也看不到他人的陰暗之處。

如果,沒有後來魏國發動的那場滅蜀之戰,大約兩人也能和諧到調走或者卸任的那一刻,畢竟,傅僉這個人,真的很好相處。

可是,沒有如果,魏國的十幾萬大軍來了。

傅僉,對此發自內心的坦然面對,多年來的傳統教育,多年來籠罩在他身上的父親光環,都告訴他,死,沒有什麼可怕的,作爲一個軍人,能夠爲了保護自己的國家而戰死沙場,那將是莫大的榮耀。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即便是如父親一般戰死,卻將會是以這樣一種方式戰死——源自於好友,下屬,蔣舒的叛變。

當得知魏軍大軍來襲,與一臉淡定自然,抱有一死決心的傅僉不同,蔣舒一直在琢磨着投降的事情,一直在給自己找各種投降的理由:蜀漢腐敗,蜀漢官場不公平,蜀漢對自己不住,自己是爲了一雪多年來被人歧視和排擠的恥辱,也是爲了拯救那些有可能死於戰火與屠刀之下的無辜百姓、可憐的士兵,畢竟,面對十幾萬的魏軍鐵蹄,這種抵抗,都是徒勞的,人,不能太自私,爲了自己的榮耀,就白白賠上他人的性命。

其實,他的內心深處一直知道真正的答案:慫了,不想死。

是的,我,蔣舒,怕死!就這麼簡單!

投降的決心一下,剩下要考慮的事情就是,什麼情況下投降,能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於是,就有了歷史上耳熟能詳的那一幕:蔣舒將出降,乃詭謂傅僉曰“今賊至不擊而閉城自守,非良圖也。”僉曰“受命保城,惟全爲功,今違命出戰,若喪師負國,死無益矣。”舒曰“子以保城獲全爲功,我以出戰克敵爲功,請各行其志。”遂率衆出。僉謂其戰也,至陰平,以降胡烈。烈乘虛襲城,僉格鬥而死,魏人義之。

至於投降的原因?所有的無恥之徒,都會給自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蔣舒釋放出去的是一個自己百般糾結之下,感覺還是不錯的一個答案:蔣舒爲武興督,在事無稱。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漢中守。舒恨,故開城出降。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蔣舒當然沒有聽過這句話,但是,他是選擇了同樣的心態和人生觀,面對以後的生活。

甚至,他還有一絲僥倖心理,覺得自己能夠得到魏軍的賞識和重用:功勞很大啊,出降胡烈,令其得以趁虛襲城,城不及閉而入,堂堂陽安關被人以最小代價秒破,還獲得了大量的庫藏積穀來補給大軍,逼得姜維只能退守劍閣。

但是,蜀漢滅國之後,蔣舒的這個願望也破滅了。

當失卻了利用價值後,人微言輕,家世不顯的他,也迅速被鍾會當做一團抹布,一腳踢到了角落,轉而和那些位高權重的人(姜維)、文采斐然的共同愛好者(蔣斌蔣顯)打得火熱。

彷彿這陽安關,這漢中,這益州,真的是憑藉神勇無敵的魏軍,憑藉鍾會的指揮有方以及鄧艾的兵行險招而拿下,和他蔣舒的“傑出貢獻”毫無干系。

不僅是遭到了新主人的無視,蔣舒,還被蜀中的同僚、百姓鄙視。

這種鄙視不是直截了當的痛罵(那樣的話心裡倒還能舒服點),而是看向自己的目光裡,充塞着冷嘲熱諷以及深深的不齒。

你們這是什麼眼神?

吾等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時候你們在幹什麼?

鄧艾兵臨城下的時候你們在幹什麼?

鍾會進城的時候你們在幹什麼?

劉禪和姜維也投降了,你們怎麼沒有這麼大的反應?

還有,這羣草民也就罷了,不和他們一般見識,你們這羣無恥文人、繳械的將軍又有什麼資格鄙視我?又有什麼資格當面諷刺背後指指點點?

這種鬱悶和不滿,一點點的積累,終於,當傅僉,作爲英雄,被樹立起來後,蔣舒的心態,靈魂,和他的面龐一樣,變得扭曲而又猙獰。

叛徒,果然都是沒有好下場的,呵呵,好吧,既然你們聯手絞殺了我的人生很未來,那麼……所有人都和我一起墮落吧,一起毀滅吧!

扭曲之後的蔣舒,並沒有在那種壓抑之中爆發,而是,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涅槃重生了。

他是最先察覺到姜維心懷異志的。

第一,作爲被姜維一手提拔起來的人,他對這個老領導實在是太瞭解了,無論怎樣表演,蔣舒都篤定,只要有一個合適的機會,絕對會背後捅鍾會一刀。

第二,在當初姜維佈置一出大戲,也就是策劃第二次“圍剿”,配合羅憲,輸送了6000多即戰力和幾員戰將那件事,雖然表面上看的確是做到了天衣無縫,連鍾會也深信不疑,可是,本着懷疑一切的蔣舒,卻覺得其中定有蹊蹺,在後來被鍾會當做炮灰去和羅憲做拉鋸戰的時候,自己的部下發現了一些本該死在圍剿之中的軍中同事,甚至還發現了樣貌疑似“殉國”名單上的呂雅的時候,雖然還缺乏更確鑿的進一步證據,可是,蔣舒還是認定了,姜維,背後和羅憲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是,蔣舒並沒有把這些告訴鍾會。

因爲只是懷疑,證據也沒有板上釘釘,容易被姜維反咬一口不說,現在就告密的話,好處也不會很多——曾經的教訓是很慘痛的,投降太早的話,很容易被後來者踩死,況且,只有鍾會傷的夠深的時候再挺身而出,纔會真正體現價值啊。

這就是蔣舒的人生反思,爲什麼都是投降,名聲卻截然不同?蔣舒看不到(或者說不願意看到)自己的臨陣叛降對國家的傷害有多大,卻得出了一個詭異的結論:如果當初在陽安關堅持一下,令魏軍多吃一點苦頭再開關投降的話,效果和待遇都會更好。

隨後,姜維得到了單獨領兵的機會前往雍涼地區作戰的事情,蔣舒的看法也和衆人不同,大家都以爲這是姜維得到了鍾會的真正信任(尤其是姜維那一小撮想復國的人都很是歡欣鼓舞),他卻認爲這恰恰是鍾會一直懷有戒心的證據:將這數萬原蜀軍部隊拋離本土,恰恰是架空了,屆時將處於益州與中原魏軍的夾擊之下!

還好當初沒有亂告密啊,不然的話,很有可能被鍾會當做麻痹姜維的一枚棋子扔出去取悅原蜀軍將士!

再然後,就是鍾會對整個蜀中進行重新整編,早就成了一枚棄子的蔣舒,和他的數百名一起叛降的士兵被扔到了梓潼,諸葛緒的手下,蹲在江油關這麼個冷清的區域喝風吃土。

江油關,劉備入川以後,爲防備曹操勢力越摩天嶺南下,於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建立的軍事要塞,但是,真正得以名聞天下,卻是因爲它成爲了當初偷渡陰平的鄧艾軍團第一個加油站。

陪着蔣舒一起在這裡吃土的,還有江油關守將——馬邈。

在旁人眼中,此二人,都是一捧令人鄙夷的殘灰而已。

估計在鍾會的心中也是如此看待,不過,本着即便是一根廁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還是將兩個已經被打入十八層地獄,臭不可聞的傢伙儘可能的利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