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獨贏

王迪沒有想到,自己這個沒什麼新意的養老政策居然取得了如此立竿見影的效果,更沒想到,抱着僥倖心理挖了幾個坑,結果其餘合作伙伴們,反而有些沾沾自喜。

最大的合作伙伴,嚴格來說,應該是自己的下屬,鍾離牧父子徹底掉到溝裡面了。

本來呢,是有着秉承吳主孫皓的旨意暗中掣肘的使命的,奈何,自己面上和私底下做的確實是太到位了,又沒有謀反,所以,不由自主的展開了全方位的合作,以至於最終還是屁股坐歪了,在計劃生育到養老的一系列操作之前,就隱晦的表明了自己的中立立場。

而王迪刻意選擇了他治下的黔陽和充縣作爲特區試點之後,更是把鍾離牧一把拽了過來。

從行政角度看,王迪是直接的主管領導,從私人角度看,感情也是在裡面的,從利益角度看,連續的大筆投資,作爲武陵太守,鍾離牧都是面上最大的獲益者。

這就夠了,哪怕明知道接受了這個建議之後,立場就改變不了了,鍾離牧也只能硬抗下來,不然的話,消息一旦散播出去,一旦特區落在別的地方推動經濟騰飛,他鐘離牧都將是武陵的罪人,不用孫皓把鍋甩到他的身上,武陵的老百姓就能活活撕了他——他相信,依着某些人的手段,一定會讓廣大羣衆知道這些內幕的。

何況,王迪已經不止一次的暗示過了,背叛東吳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而挾荊州入股季漢更是不可能,你敢入,那邊也不敢接啊,盤子太大了,季漢的體量和國情,接收了荊州只有一個結果,就是被王迪吞掉。

所以,鍾離牧不介意和王迪合作,大不了你成了荊州的土霸王嘛,至多也就是孫皓的集權行動受到阻礙,面子上也不過去,再遠點發生什麼事情就不是自己控制和設想的了,怎麼說自己也是一把老骨頭了,八成看不到那一天,爲國盡忠是應該的,給自己的孩子留點產業也是人之常情吧?

有着大致上差不多想法的還有羅憲,自己也是半截身子入土了,不爲後人考量是不可能的,憑藉着子女和王迪的關係,只要王迪不倒,就能立得住,再往後的日子走一步算一步吧,人,最重要的還是要活在當下——十五年之後這套計劃生育政策是否能如期運轉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憑藉着王迪的單方面投入,季漢的人口是增長的(哪怕僅僅是戶籍上的增長),收入也是增加的,即便是復甦的慢一點,依賴王迪大一些,只要是向好發展就行。

所以,研究完那份表面上沒有什麼問題的方案的之後,二人不約而同的亮了綠燈,默認了王迪在特區的種種實驗。

他們,只看到了王迪大把大把往裡砸錢的近乎“愚蠢”的“公益”行爲這一面,卻不曾想,裡面有着不小的貓膩(一個是偏軍事型,一個是偏民政型,經濟方面確實不太擅長,在他們的意識裡面,所謂經濟,還是侷限於農業收成如何,收稅如何,商人們的羊毛是不是可以可勁薅一把了之類的),以至於,經常讓王迪有些不好意思,貌似褻瀆了公益二字,褻瀆了人類的善良。

只是,羞愧歸羞愧,王迪明白,善良,是沒法把慾望這個大坑給填滿的,甚至,一味的善良,只能澆灌出更多的惡,最後被惡所反噬,吞的連渣都不剩。

來到特區的這些男人們是淳樸的人嗎?單純的人嗎?不是,看上去欠了一屁股債蠻可憐的(挖坑的還是自己),只不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一個個的不還是咎由自取,千里迢迢跑到這裡真的是誠心悔過?當然不是,他們只是想在這裡獲取更多的利益,儘快脫離苦海。

女人呢?她們的可憐與不幸的確是拜這亂世所賜,不過,按照以往的生活方式生存的話,也不至於橫死街頭,但是,她們卻選擇了來到這裡,和一個素不相識的男人生下一個甚至更多的孩子,來換取一個優越的生活。

這些都是一開始就說的明明白白的,她們還是來了,爲了更好的生活,勇敢的走了出來。

這本是無可厚非,不過,卻和淳樸無關,現在還能依稀看到的所謂淳樸,完全是受到了格局和以往的生活的限制,當生活變得更好,見識的更多一些之後,王迪相信,那個時候才能看到她們的真正模樣——畢竟,真正淳樸的人,至少不會敢於冒險打頭陣去面對未知的生活。

是利益,讓這些素未謀面的男男女女走到了一起,這條路能否走下去,磨合出來的感情固然很關鍵,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和她們的利益訴求,是金錢、權力、性,等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只要這些得以滿足,這條路就能走得通,走得遠。

所以,王迪就是實實在在的砸錢,幾乎沒提到情感、道德這些,生孩子,有錢,養孩子,政府管你們,打工,政府提供形形色色的崗位,等你們老了,只要符合相關規定,政府來養老,不要怕政府養不了,就怕你活不到那個時候,衝鋒陷陣報效國家自然要提,但是,提完之後也是用利益堵住你們的嘴,開拓你們的野望——至於有什麼殘缺和遺憾、空白和不足,無所謂,就讓法律去填補吧。

亂世,要考慮的就是活下去,那就讓生活變得簡單幹脆一些,仁義禮智信畫大餅可以,但是在畫大餅之前先讓人家墊吧墊吧,餅是空的,肚子卻不能空。

更何況,外人看王迪傻了吧唧的砸了不少錢進去,但是,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投資多少。

房子雖然是免費住的,但,基本上都是建築成本較低的草房,花的錢不多,如果以後要想拆遷升級的話,就先要把房子買下來變成自己的財產,這樣,也可以收回來一部分;

生孩子之後倒是有獎勵,可男人那一半獎勵基本上都拿出來還債了,最後不還是回到了自己的手中?支出?不存在的,左口袋換進了右口袋而已。女人手中倒是還有一部分錢,但是,在這裡生活的話,你們總得開銷吧?呵呵,生活所需的一切不還都是從我這裡購買?參加工作賺了錢,但是你們的勞動成果不也是爲我所用拿出去換取了更多的財富嗎?

教育的投資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不過從後世過來的王迪深諳一個道理:不管是什麼,都要從娃娃抓起,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設這一塊,從四五歲開始進行意識滲透,一直滲透到十五歲,到時候還是你們季漢的人嗎?不錯,有法制上的弱者保護條款,肯定有一半人要回到你們季漢的,放心,我王迪不會公然踐踏破壞自己立下的規矩,只是,在這裡生活習慣了,他們還甘心回到季漢嗎?那裡有這樣優越的工作條件?有這樣的養老待遇?所以,相信走了之後,還會有人暗度陳倉跑回來,這種吸引力可不是一紙戶籍就能約束得了的——到時候就不要怪我張開雙臂去接納他們了啊,方案制度裡面可從來沒提過他們走了以後再“偷渡”過來會被遣返,我王子均不是這樣不講良心的人!

至於養老,就更不用說了,給你們錢那是遙遠的未來,關鍵的是,要想拿到那個待遇,你得先交錢不是?只要不斷的有新人,有年輕人涌進來,王迪相信,這個循環鏈就不會被摧垮,養老儲備金這個蓄水池也不會被出現抽空乾涸的下場——沒有人是特殊的,沒有人交的少不交而多拿多佔。

王迪講究利益,更講究公平,但凡是能見光的,絕對至於陽光之下,這一切都很敞亮,特區的回報也就很簡單,一切運轉的都很有序正常:結婚、產子、工作……雖然沒有額外宣傳什麼太多的道德規範,但違法犯罪現象大大低於其他地區。

不僅沒有大出血,反而能夠達到自負盈虧了。

所以,王迪很喜歡這裡,喜歡這裡沒有什麼僞善和道德表演藝術家,下一步,將特區模式推廣出去自是必然了。

只不過,王迪不會全都砸在武陵,而是要做到“雨露均沾”,宜都、南郡、零陵等地都設置特區,再慢慢展開,這所以要這樣,除了不想讓武陵過於強大,也是爲了照顧鍾離牧的情緒——全都是特區了,你這個武陵太守豈不是要被我架空了?大家還是要愉快的做朋友嘛。

不知不覺的,隆武四年、隆武五年、隆武六年……王迪逐漸的陷入了一個舒適區,亂世雖然依舊,南北雖然對立,但是,王迪卻希望這樣的好日子能夠再持續一段時間,經濟要發展,特區要繼續推廣鋪墊,人口已經突破二百六十萬,以荊州之地壓制了季漢不說,胳膊還擰過了大腿,孫皓,已經徹底拿他沒辦法了,四個野戰軍團也有序的擴展到了八個之多……自己還不到三十歲,廣積糧緩稱王的路子雖然慢點,卻踏實啊。

只是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隆武六年五月,動盪,不可避免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