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自從王迪匆匆離開之後,那些勉強起來的幾個行政和軍事草臺架子就沒被孫皓真正的建設起來。又因爲這幾項建設對於這個時代,或者說對於缺少帝王項目訓練的孫皓來說,難度有點太大,這麼多年過去了,也就是在名字上做點文章而已,搞到最後,還是要從前人那裡搗鼓出來一些經驗來解決現實問題。
孫皓要趁着連番的動盪之後有點人才斷檔就對世家下手,集權,能依靠的,能仰仗的勢力不多,要麼是出身低微的官吏,要麼是宗室或者外戚(或者宦官)。
寒門這一塊,孫皓下手太慢,政策面也沒有荊州那邊的吸引力,所以,沒什麼效果,勉強搜刮過來的難堪大用不說,連接連折損了張悌等人之後的窟窿都填不上。
所以,也只能將就着使用外戚和宗室了。
所謂外戚,就是君主的母族、妻族,漢朝時期最是強盛(孫皓要借鑑也沒有其他的了),尤其是在皇帝年紀不大,經驗不足的時候。西漢自漢武帝以後,皆以外戚輔政,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餘年爲天下母,輔佐四個皇帝。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爲憑藉,深得人心,終於篡漢,到了東漢,完全沒有吸取教訓的樣子,章和二年章帝死,10 歲的和帝即位,竇太后聽政。兄大將軍竇憲“威權震朝廷”;和帝死後,鄧太后立出生 100 多天的殤帝即位,殤帝2歲夭折,再立13歲的安帝,外戚鄧騭兄弟出面把持朝政;延光四年安帝死後,幼童北鄉侯爲帝,閻太后臨朝,閻顯得勢;連續兩個夭折後,2 歲的衝帝即位,樑太后臨朝,太后兄大將軍樑冀掌權;後面還有竇武和何進……無一例外,所有的外戚倒臺,都是因爲皇帝長大後爲了拿回大權而藉助了宦官的能量。
外戚的這段歷史太近了,再加上宦官的名聲臭不可聞,其狗腿、背鍋潛力還沒被人充分挖掘,破壞力又太大,所以,三國時期,鮮見外戚宦官真正攬權的局面形成。
不過,孫皓倒是肆無忌憚的扶持了新的外戚:何家與騰家。
何家就是自己的生母(昭獻皇后)何太后的三個弟弟,何洪、何蔣、何植,這三個舅舅,幾個流程走了一圈(嘗試一下,歷練一下)之後,孫皓便把何洪與何蔣扔到了軍中,何植扔到了行政圈子裡。
騰家,就是自己的妻子滕皇后的父親縢牧,拜爲衛將軍,錄尚書事,進內閣了。
在孫皓看來,如此安排,就起到了相互制衡的效果,避免一家獨大,而且,這騰家在幾次政治浩劫下來,已經是人丁單薄——騰家真正的話事人滕胤當年與孫綝PK落敗,慘遭滅族,縢牧是仗着遠房親戚僥倖逃過一劫,還子嗣不昌,只有一個女兒,正好用到過期報廢拉倒。
不過騰家元氣大傷,何家又是小門小戶,用着雖然順手,卻也是資源緊張,所以,無奈之下,孫皓也只得啓用了宗室(宦官?想也不要想,至少現階段沒有必要)。
第一批入圍的就是同父異母這一層關係最近的,孫德、孫謙、孫俊。
第二批入圍的就是那些隨着時光的流逝,逐漸被邊緣化的宗室,比如孫堅的弟弟孫靜的五個孫子中,還能下得了地,上得了馬的孫熙、孫曼和孫紘,比如孫權的侄孫,真正有點領兵作戰才華的孫秀(其他都是擺設,這個是真的上過戰場,練過兵的),比如孫紹(孫策的兒子)之子孫奉,還比如孫權的第五子,在江東的血雨腥風中生存下來的活化石孫奮,都被孫皓在軍政兩界安排的明明白白。
第三批入圍的就是孫霸的兩個兒子,孫基和孫壹,這二位是沒有資格帶兵,沒有資格掌握實權的,也就是舉個手錶決和投個贊成票、領好(孫皓髮表完重要講話,領着大家帶頭叫好的人)而已,畢竟,孫霸當年和孫和鬧得不可開交,兩敗俱傷,把你的兩個兒子擡出來就是爲了彰顯自己的不計前嫌和廣闊胸襟啊。
沒有人知道,在原時空,這些事情簡直是想都不要想,孫皓爲了鞏固自身的統治,揮舞起屠刀來和先人們差不了多少,別說老古董孫奮,就連自己的兄弟也能處死,至於孫霸的兩個兒子,更是連被使用的機會都沒有,直接流放了——幸虧流放的早,連被殺的機會都沒有。
在這個時代,之所以出現巨大的反差,自然不是孫皓的人性鉅變,完全是因爲周遭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尤其是荊州的失控,再加上內部有些咄咄逼人的世家,孫皓,真的是沒有那個斬殺宗室的二逼氣質,甚至,還有點懊惱,怎麼自己的前輩們內訌的那樣厲害,本來老孫家人丁還是很興旺的啊,怎麼自己的妹妹就不幸夭亡了呢?不然強行嫁給王迪的話,局面也不至於崩壞至此啊。
不過,再是缺人,有幾號宗室孫皓也是沒有拿出來救急的:比如前任領導孫休的四個兒子——也沒有像原時空那樣,狠辣的幹掉了其中對自己有潛在帝位威脅的兩個。
話又說回來,雖然經驗不足,又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和意見,對世家,孫皓也不是“一視同仁”的,有些對自己幫助很大,家族影響又不是很大的世家,還是要扶持幫助,甚至,開放一些部門權力,比如施績這樣的沒有什麼後代男丁,自己又行將就木的,也要充分利用,陸玄這樣家族影響被掃蕩一空的,更要澆點水灌溉一下。
轉了一圈下來,填補了基本的空缺崗位後,孫皓,就把目光定在了兩個點,廬江的丁奉和荊州的王迪,王迪羽翼豐滿,暫時是懟不動的,只能將濮陽開和陶抗放在那裡噁心一下,那麼,爲了平靜一下內心的鬱悶,就只能對丁奉下手了。
丁奉的年紀大了,蹦躂不了幾天,丁溫又沒多大本事,廬江軍區又有七八萬的邊防軍,這都是孫皓趁着丁奉臥牀不起的那兩年,不斷的往裡安插人手的理由。
之所以沒有強行奪權,而是採用這種比較“溫和”的手法,還是因爲邊防要地,萬一引起丁家的不滿,做出什麼投降叛敵的事情就不好了。
趁着丁奉染病,孫皓這段時間以來強行插進去的宗室棋子就是孫奉、孫奮和孫秀三人。
你看,我可沒把自己的親弟弟親哥哥給弄進來啊,都是宗室旁系,而且,理由充分啊,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你丁奉是大吳國國寶,孫奮和孫奉也是啊,憑藉他們的“經驗”去填補一下您老人家休養期間的行政事務,至於軍事方面嘛,孫秀,交給孫秀好了,能力最強(宗室之中),也是個有益補充不是?
派了這幾位過去,丁奉還真不能說什麼,畢竟是自己的身體先不爭氣的啊,畢竟人家是領導,還沒說剝奪權力的事(也沒說幫你之後還還給你們丁家),所以,只能忍着。
問題是,孫奮和孫奉還好,這兩位真的是被孫皓強行架着過來幹活的,對於他們而言,不過是換個地方曬太陽療養,而孫秀,真是幹活來了。
這孫秀幹活一積極,就難免搶了風頭,動了丁家的奶酪,比如鴉片走私問題,這是中央三令五申禁止的事情,嚴打沒有問題吧?
可是,在這廬江,誰是最大的鴉片走私商人?
丁溫啊。
怎麼走私呢?
軍隊武裝走私!
所以,衝突已經有了好幾次,只不過沒有矛盾公開化而已,走私被抓住了,孫秀裝糊塗,點到爲止,丁溫裝沒看見,不對此次走私事件負責。
雙方都在等着,等着丁奉嚥氣呢。
孫秀的依仗就是孫皓,而丁溫的依仗,就是手中的邊防軍——丁奉沒了,這支軍隊直接收歸中央是不可能的,而且,作爲走私的獲益者,邊防軍的領導層們也不想和宗室合作。
明子之外,孫皓也佈置了自以爲得計的一枚暗子:陸玄。
之所以說“自以爲”,是因爲他不知道陸玄和王迪之間的聯繫,更是以爲待人不薄,之所以說“得計”,是因爲孫皓覺得自己佔了天時地利人和,你陸玄不和我配合就是自尋死路。
所以,丁奉嚥氣之後,孫皓藉着前往弔唁的機會,派人暗中接觸了陸玄,表達了這一層含義:配合孫秀等人做掉丁溫,重振陸家輝煌。
只是,陸玄被激活了不假,卻是被王迪給激活的(而且還是孫皓在前王迪在後,你說氣人不),對於孫皓的說辭,陸玄是嗤之以鼻的,配合做掉丁溫?憑什麼?給我什麼好處了?重振輝煌?笑話,恐怕到時候我們陸家要麼是丁家第二,要麼就是個傀儡和舔狗吧?輝煌?呵呵。
總之,在孫皓和王迪之間,數年來一直被洗腦的陸玄,自然是選擇了站隊王迪。
只不過,這一層是沒有必要和任何人說的,王迪激活了自己,便宜行事,那麼有些無關痛癢的事情不彙報也罷,耽誤時間,和孫皓可以繼續虛與委蛇。
甚至,陸玄連丁溫那裡都不準備通氣一下。
畢竟,這不是還沒到那麼嚴重的程度嘛,快撕破臉的時候捅出來才更有效果。眼下要做的,還是怎樣讓廬江變得更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