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的辦公樓層燈火通明,儘管已經到了晚上七點,也早就到了下班的時間。
但約翰遜還是在辦公室裡忙碌着,並沒有離去。
“嗨,夥計,我要下班了,要一起回家嗎?”說話的名叫西斯,也是一名CAA的經紀人,兩人租住的地方,隔得並不遠,返程順路。
這世上努力的可不是少數,西斯也算是那種願意在事業上下功夫的人了。兩人性格相似,平時的交情也算不錯。
“不了,我還點事沒忙完,你先回去吧。”即使是這樣,約翰遜還是選擇了婉拒。
“看你最近真的好忙啊,天天喝這個。”他指着又一杯沖泡好的咖啡說道,“對睡眠不好。”
“沒辦法,哪怕晚點睡,但工作可不能懈怠啊。”約翰遜苦笑着攤手說道。
後面的一個經紀人也注意到了兩人,轉過身來,插嘴道:“約翰遜現在跟我們不一樣了,他是個大忙人。”
這話聽着怎麼就這麼酸呢。
約翰遜笑笑,沒作理會。
雖然入職的員工守則裡說了,公司內部人人平等,但真正算起來,他們這些經紀人又何嘗沒有分個地位高下呢。
真正扁平化的管理手段只能想想罷了,怎麼可能實現呢?在CAA,新人和有一定的資歷的,雖然都是4人一間區分開來的公共辦公室,但地位都會有所不同,像他和西斯就要比這個會bb的,強上那麼一點,兩人手底下都有正在出成績的藝人資源,自然不管從薪酬上面來說,還是說話的底氣方面,都比那些沒有好的藝人資源的經紀人強。
發言和機會也能得到管理層的反饋,畢竟他這樣的,已經算是中層力量了。
再往上一步,就是高級經紀人,乃至CAA的合夥人身份。
“好吧,你忙,我先走了。”
“拜拜。”約翰遜客氣的招呼道。
話音剛落,一位同事從外面推開了辦公室的大門,“約翰遜,布萊恩先生找你。”
在同事羨慕的眼神中,約翰遜起身離開了辦公室。
“他現在可真是風光了。”剛剛說酸話的同事毫不掩飾自己的嫉妒,“要是我簽下導演萊曼就好了,可惜......”
話畢,搖搖頭,轉過了身子。
一旁還未離去的西斯其實也是有些羨慕的,以前在這間辦公室裡,他的話語聲絕對是最大的,可現在,似乎情況有所轉變。
不過,他倒是沒一直沉入到這種不好的情緒裡,稍微閃過一下,旋即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機會,都是自己爭取的,要怪就怪當初自己沒有全力以赴。
當初,萊曼跟凱文-霍維恩初步商談好,可是說過要讓誰來帶的,他們這間辦公室裡的人都是有競爭的機會,只是到了最後,約翰遜的決心更大罷了。
畢竟那麼苛刻的服務條件,沒有一點擅自主張的權利,還真不被他們這些CAA中層經紀人看在眼裡。
他們每個人的酬勞都不算低了,在美國這樣的資本社會,都能算的上有所立足,當然會想着在站着把錢賺了的同時,腰桿挺的更直。
但現在,或許還是有點後悔吧。
不止是好萊塢的演員和導演需要機會,他們這些經紀人也同樣需要機會。
誰不想往上爬,爬到行業的最頂尖。
看着最近雖然疲憊但卻逐漸意氣風發起來的約翰遜,西斯搖搖頭,離開了CAA的總部大樓。
路是自己選的,沒什麼好說的。
而另一邊,約翰遜快步走到了布萊恩-洛德的辦公室前,輕輕敲了兩下門,接着推門走了進去。
“布萊恩先生......”他站在辦公桌前,開口說道:“找我是有什麼事嗎?”
“剛剛,截止到6點之前的票房統計和調查的觀衆口碑出來了。”布萊恩-洛德的大光頭都似乎比往日更亮堂了一些,他笑呵呵的說道:“你看看吧。”
說着,把一份整理好的文件遞給了約翰遜。
約翰遜接過,快速的瀏覽一遍,臉上喜色漸濃。
2700家院線開畫,《狂怒》拿下了675萬美金,如果在加上夜場的數據統計,頗700萬應該不難。
至於觀衆口碑方面,僱傭的調查公司隨機諮詢了4223名觀衆,其中A+評分率百分之82,A以上評分率百分之90,C以下的評分率不足百分之1。
這些數據足以說明《狂怒》首映的口碑非常不錯,且票房也對的上這份口碑。
“萊曼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
布萊恩-洛德開口問道:“他最近在幹些什麼?”
“沒幹什麼,也沒見他有新片計劃。”
布萊恩-洛德晃了晃自己的光頭,沉思了一會兒,又說道:“在導演萊曼的業務上......”
他看着約翰遜,“你做的不錯。”
約翰遜臉上有些喜色,但還是剋制的說道:“是他本身的潛力太突出了。”
布萊恩-洛德卻沒有接他的話,反而說道:“公司大樓的第五層還有一間辦公室,你收拾東西搬進去吧。還有,公司現有的大多數資源和關係網,你也可以適當的動用。”
確實,在CAA,經紀人是不存在升職這一說法的,但聽到這話,約翰遜明白,自己的公司地位這是要切切實實的提升一大截。
他在萊曼身上投下的鉅額投資,已經開始有了回報。
雙手支在桌子上面,布萊恩-洛德眼見吩咐完了,又隨口提了一句讓約翰遜好好的處理萊曼的藝人服務,就擺擺手讓他出去辦公室了。
而與此同時,好萊塢派拉蒙影業的總部大廈裡,雪莉-蘭辛卻也是得到了類似的《狂怒》電影統計數據。
這些調查數據本就不是什麼機密,各大電影廠家很輕易的就能付出一份報酬得到它們。
看完整個的市場反饋,雪莉-蘭辛緩緩鬆了一口氣,她如今在公司內部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了。
那些競爭對手們都在覬覦她的這個位子,花了這麼大的資源投入到萊曼的新作,也是不可避免要承受一定的連帶責任。
如果失敗了,她的處境肯定會更糟糕。
可是,人生啊,就是沒有如果。
《狂怒》帶來的遠超預期的首映口碑和市場票房,即便不能完全代表一部影片的成績走向,但總體還是有所依據的。
雪莉-蘭辛的心情頓時好了起來,她也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眼光,堵住了那些人的嘴巴。
“叫市場部主管查理過來。”雪莉-蘭辛拿起辦公室裡的座機,呼叫道。
不一會兒,查理就趕了過來。
“電影的統計數據,你看了嗎?”
“看了。”查理是個稍稍有些禿頂的中年白人,此時坐在一張辦公椅上,頗爲認真的建議道:“我覺得我們首周爭取的2700家院線有些保守了,《狂怒》的市場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要去說服院線多增加一些放映的銀幕嗎?”
“我也明白有些少了,但是,查理,這沒有辦法。”雪莉-蘭辛搖了搖頭,“整個的北美市場就這麼大,聖誕檔期這麼多家競爭對手都要參上一筆,院線也是很難安排。就像我們和米高梅家庭娛樂在同一期吧,他們和我們都是在電影上投入了巨大的資源運作,而銀幕就這麼多,有他們橫在其中,我們不可能再像往常一樣拿到3000家以上的院線。”
“也是,不過他們也別想拿到3000家院線以上的放映規模。”
雪莉-蘭辛笑了笑,沒有說話,這是很當然的一個事實。
好萊塢的競爭無處不在,從劇本到演員到導演再到背後的院線和拍攝團隊,都是一個個電影公司需要爲其廝殺、搶奪的戰場,這麼多年過去了,早就熟門熟路了。
“《007:擇日而亡》呢?成績如何?”雪莉-蘭辛想到了這兩週裡唯一的競爭對手。
“2732家院線,拿到了826萬美金。”查理靠坐在椅子上,繼續說道:“挺符合007系列的一個首日數據。”
雪莉-蘭辛點了點頭,表示理解,畢竟粉絲基數擺在那,首周都幹不過《狂怒》的話,後面只會越來越沒希望,這也是主打粉絲系列電影的通病,即首周票房和次周票房一對比,大多是逆增長的。
“不過,他們的口碑不行。”查理繼續說道:“根據調查公司反饋出來的情況,他們的評分爲7.5,而《狂怒》有8.6分。”
“不說這些。”雪莉-蘭辛搖了搖頭,“這些數據太虛了,市場分析的內部評價每一年都要鬧出笑話,我想聽的是現場觀衆們的評價情況。”
“《007:擇日而亡》回收了4632份觀衆的調查問卷,A+評分率爲百分之78,A以上評分率百分之82,C以下評分率爲百分之2。”查理髮表着自己的意見,“首日的粉絲現象太過嚴重了,等過幾日,他們的評分估計就要跳水了。”
“嗯,繼續關注,我們要隨時掌握這方面的信息。”雪莉-蘭辛沉聲說道。
接下來,兩人又討論了一些其他的公司事務。
但在《狂怒》的成績還不錯的情況下,總歸是這邊更吸引大家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