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宋淼淼也只能答應下來。
她說:“那好吧,我試試,我問問他,看看他是不是願意跟你見一面。”
“多謝。”
然後傑克表示自己大約半小時後去接宋淼淼,宋淼淼答應下來,然後掛斷電話,換好衣服,又去了石磊的房間。
看到宋淼淼又跑回來了,石磊有些驚訝,他說:“怎麼了?傑克不請你吃飯,所以你打算跟着我去混飯?”
宋淼淼走進房間後,嘆了口氣說:“你還別說,差點就讓你猜對了。傑克請我吃飯,目的居然真的是爲了找你。具體什麼事兒他沒說,只說是想找你幫個忙,我問他他也不肯說,然後他就問我能不能幫忙安排跟你見上一面。石磊,你到底有什麼別人不具備的本事?哦,除了打架的能力乎常人,居然讓傑克這麼上趕着要見你一面?”
石磊也疑惑的搖着頭,說:“我哪兒知道啊。”
“那就奇怪了,我一開始還以爲傑克是看在霍成棟的面子上,纔會要跟你道歉的。不過後來我想起他說過,再過幾個月他就要回美國了,霍成棟在澳大利亞名聲再好,那跟他也沒什麼關係了。而且昨晚的酒會,他九成根本就沒事,只是想替喬治鋪個路才讓他去參加的,沒想到喬治那麼二百五,居然把所有參加酒會的人都得罪了一遍。”
“你別這麼看着我,我是真的不知道。不過見一面倒是無所謂,要不你就跟他約晚飯後吧,我跟他在酒店見就是了。”
“你晚飯後確定人家沒有給你安排其他的活動?這邊的脫衣舞俱樂部據說不錯哦!”
“安排我也不去,沒興趣。你以爲我是你啊,真想看女人不穿衣服,我還不如回來看你呢!”
“還是老孃的身材比較好吧?”宋淼淼聽到這個,頓時兩眼冒光。
石磊自知失言,擺擺手說:“我就是那麼隨口一說,表示我沒興趣。”
“嘁!假正經!”宋淼淼一揮手,“你跟人約在哪兒吃飯?”
石磊把餐廳名稱告訴了宋淼淼,宋淼淼也搞不清悉尼的餐廳,便說:“那你自己去吧,我差不多也該下去了,傑克說半小時來接我,這會兒估計快到了。”
宋淼淼離開之後,石磊也換了身衣服,下樓出門。
原本那個請他吃飯的商人也說來接他,不過石磊不習慣這樣,便說自己去,對方倒是也沒堅持。
在樓下大堂的時候,沒看到宋淼淼,想必是已經走了,石磊便讓門童叫了輛出租車,載着自己去往餐廳。
一進門,石磊就看到昨天見過的某個華人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微笑着衝他招手:“嘿,石先生。”然後那人大步走來,伸出手跟石磊握在一起。
石磊雖然知道對方名爲戴振興,但其實根本對不上號,現在見到人,總算是有點眼熟,這纔對上了號。
“戴先生您好,抱歉讓您久等了。”
“哪裡哪裡,我也剛到。”戴振興很年輕,看起來堪堪三十出頭,說起漢語的時候,口音中竟然帶有一些吳儂軟語的軟糯。
“來,石先生,這邊請。”戴振興顯得很熱情,邀請着石磊坐下。
“戴先生故鄉是哪裡?”石磊坐下之後問到。
戴振興笑了笑說:“祖籍是江東省的,不過家父和我都是在魔都出生的,我高中畢業的時候,家父才帶着全家移民到這裡。昨天我一見到石先生就覺得很投緣,聽說石先生是從江東省來的,就更加感到親切。”
石磊心道,光是親切不至於單獨邀請自己吃個飯吧,於是笑了笑說:“戴先生,找我有什麼事,我們不妨先談一談,我這個人比較喜歡開門見山。”
戴振興卻說:“不着急,我們先點菜,點完菜再說如何?”
石磊點點頭,戴振興便叫來侍應生,問了石磊有沒有什麼忌口的,然後便大包大攬的點了菜。
然後,戴振興才說:“看得出來,石先生是個爽快人,那麼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是這樣,昨天呢,聽到石先生說起您現在正在展的項目,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我本人呢,一直是從事環保相關產業的,家裡的生意也一直都跟這方面有關。所以呢,我就想跟石先生探討探討,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性。”
石磊微微一笑,說:“不知道戴先生從事的環保相關行業是指的什麼?其實我們這個項目,頂多算的上是一個綠色出行項目,無論是項目本身,還是涉及到所需要的產品,都對環保材料沒有什麼需求。”
戴振興連忙擺手道:“不是不是,石先生大概誤會我的意思了,我家裡的確是做環保材料的,但是我本人,更多的卻是從事的環保生活方式的推廣。石先生這個共享單車的項目,我就覺得很符合我們公司的理念,所以,我個人是希望可以跟石先生的公司合作,將這個項目引進到我們澳大利亞來。”
石磊一愣,心說老外難道真的那麼老實?連帶着在國外生活的華人都變得老實了?看上了這個項目,直接複製一份自己找個風投就可以開始做了,何必捨近求遠?
“恕我直言,戴先生如果對這個項目有興趣,完全可以自己在澳洲創辦一家企業,沒必要……當然,如果有機會走出國門,把公司開到澳洲來,我自己是非常願意的。可是,這個項目並不涉及到任何的知識產權,也沒有任何需要專利的地方……”
戴振興笑着擺了擺手,說:“石先生是個實在人,那麼我就不兜圈子了。說實話,如果僅僅是爲了圈風投,然後上市,賺錢,做一個企業,我大可等到石先生回國之後,我自己拷貝一份你們的商業模式,然後在澳洲實行就行了。可我自己做當然也可以,說實話,這件事還只是停留在一個概念的基礎上,盈利模式應該還沒有吧?我本人也並不看好這個項目的盈利。之所以想跟石先生合作,是因爲這個項目完全可以成爲兩座城市乃至兩個國家之間的橋樑,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麼,這一點,不光是我們華人這樣想,澳洲人也是如此。相比起本土的企業,他們更願意相信來自於國外的成功案例。”
石磊明白了。
說白了,戴振興的目的並不是這個項目,當然他明白,這個項目一旦開展起來,公司的估值會呈火箭式的上升曲線。但是這種概念型的項目,一般來說風投機構都不會允許創業者太早套現,想變現幾乎必須等到上市以後。
戴振興真正需要的,是借用石磊這個外來的和尚,跟澳洲政府打交道。他實際上,還是想賣家族生產的環保材料,只不過需要一個項目跟政府方面搞好關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