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慾壑難填

他們聊着聊着,就談到了目前的股市。

“又跌得很慘哪——”桑明達說道。

目前的股市大盤指數已經跌破了年線,很多人都在猜測今後幾年會不會成爲九三九四年的翻版?

這幾天,很多股評都說,跌破年線之後,從頸線算,還要跌到700點才行,a浪之後將是最恐怖的c浪,熊來了之類的恐慌性言論。

桑明達最近比較關注財經方面的信息,所以偶爾也看到一些股評欄目,知道現在大盤跌得很厲害,因此跟陳明洛說話的時候,就難免會捎帶幾句。

“嗯,下跌的程度已經很厲害了——”陳明洛點頭回答道,“不過應該也就到這裡了,畢竟再跌下去的話,誰都沒有好果子吃。”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消息就變了。

政府救市了,幾大證券報同時登出中央愛護股市、發展股市的言論,股評家也改弦易轍地說國內的股市是不會崩盤的。

陳明洛對這種言論感到非常好笑,心說連綿陰跌之後又來百分之二十的跌幅還不算崩盤?要知道華爾街的歷史性崩盤也不過跌了百分之九而已,這要是放到國內來,連小跌都不算啊。

上午的時候,大盤就開始反彈了,不過幅度不算大,只是略微的反彈,大盤漲了百分之一的樣子,但是從全盤來看並沒有什麼起色,就如死水一般靜止,在低位漂浮,既沒有買盤,也沒有人氣,楊吉兒買的那些大盤股們更是沒有任何的反應。

這讓楊吉兒感到有些泄氣,心說陳明洛也不是萬能的,政府都救市了,三大報也都紛紛表示要愛護股市發展股市什麼的,怎麼着這股市就是好賴都不漲呢?

“你是不是判斷錯了?”楊吉兒問陳明洛道,“政策面都變了,爲什麼股市一點兒反應都沒有?我這一次會不會被深套其中?”

“稍安勿躁。”陳明洛看了看大盤,淡淡地迴應了一句道。

此時的局勢已經看得比較明朗了,大盤隨時都可能發生絕地大反擊。

果然,臨近中午收盤的時候,大盤終於漲回了三個百分點。

楊吉兒掐着指頭算了算,自己已經出了成本區間,開始小有盈利了,這讓她安心不少,先前雖然虧了百多萬就去,但是在後來的上億資金投入進去之後,那點兒損失真是毛毛雨啦。

到了下午開盤的時候,真正的反彈終於到了,楊吉兒介入的幾隻大盤股都漲了七八個百分點左右,氣勢如虹。

到了最後一刻的時候,大盤雖然沒有漲停,但是幾隻大盤股基本上都達到了漲幅限制,穩穩地用成交量說話,壓在了最高價位上,此時雖然有少量的拋單,但是也是鳳毛麟角了,再也興不起什麼風浪來。

經歷了這麼一場大轉折之後,楊吉兒的心裡面也有點兒唏噓,她忽然想起了去年年底跳樓的那個大戶,當時他的鮮血把交易大廳外面的雪地都給染紅了。

此刻,楊吉兒才能真正感受到當時他的那種切膚之痛。

就在這一刻,楊吉兒忽然覺得帳號裡的數字都不是單純的符號,而是一張張用鮮血染紅了的鈔票。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旁邊兒的一個散戶就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昨天都清倉了,結果這一下子,不僅把牛市中辛辛苦苦賺來的兩萬塊的利潤消失殆盡,更是平添了四萬多的損失。

他不僅是暴跌前錯誤的滿倉,更是暴跌後錯誤的平倉,股市上有句話叫作左右挨耳光,說的就是他這種人了。

這讓陳明洛想起了去年年底的那次大跌,據傳是券商中只有君安是空倉,大盤不跌,他們就一直吃不到貨,所以心裡面很着急,就在那天的關鍵點位上用巨量砸破了年線。

形態一破壞,立刻引發了技術派人士大舉出貨,進而引起了廣大散戶們的倉皇出逃,最終引發了恐慌性崩盤。

他依稀記得,後來的美國納斯達克暴跌之後,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某基金的掌管人在3300點認賠出貨、清算基金公司後,納斯達克發生了巨幅反彈,當時的那種形勢都非常微妙,其實他們所犯的都是同一類錯誤,那就是在暴跌之後,情緒完全崩潰,對市場、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終於將貨出在了地板上。

緊接着,股市迎來了幾天的恢復期,指數上漲的比較快,但是個股的漲幅就不是很大,好在楊吉兒進貨的時機非常好,所以也有十幾個百分點的盈利,算下來也能夠收入囊中一兩千萬的樣子,算得上是不錯的收益了。

畢竟這種風險小收益高又花不了多少時間的短炒還是非常合算的,楊吉兒空倉之後,就決定對最近的操作再認真研究一下,看看能否得出什麼不同於股評家們的結論來。

陳明洛沒有說什麼別的話,只是強調了一點,“股市突然大跌的時候,對於我們普通散戶而言,最好的行動就是什麼都不要動,靜靜地等着,等着消息面的明朗,等着政府的行動,等着股市的反彈。”

楊吉兒對此也有一些看法,在仔細地思量之後,楊吉兒就覺得陳明洛的這一番話還是值得借鑑的。

她也分析了歷次的大跌,就發現損失最大的就是那些自以爲是股神的上躥下跳的熟客們,反倒是那些對股市不是很熟悉,操作比較緩慢的散戶們,基本上都能夠保住老本兒。

“其實這個問題也並不矛盾——”對此陳明洛解釋道,“因爲盲目,所以才容易中招兒,只有靜下來不動,纔有可能觀察出莊家們的操作手法,纔有可能恢復自己原來的資產。”

楊吉兒也感到有些慨然,她進入股市,前前後後大概也就是一年半的時間,在這一年半中,市場從牛市進入了漫漫的熊市,下跌,反彈,再下跌,許多股民深套其中,證券營業部空空蕩蕩,一些券商由於虧損而停止了動作,東南亞的金融危機漸漸地波及香港,機構開始大舉出貨,將市場推到了絕望的邊緣。

四處都是空的氛圍,甚至也有傳言,說某某券商的證券分析師拍着桌子說,證券市場短期是利空,中期是利空,長期還是利空!

在這一年半當中,楊吉兒從一開始就嚐盡了被莊家耍的滋味,長期做慣了散戶,對券商懷着敬畏之情。

看着他們在盤面上興風作浪、手法兇悍,真想把自己也化身爲券商的一員,學到他們的思維方式,看懂他們的做盤語言,以後不再輕易上莊家的當,不再做愚昧的散戶。

不過到了現在,自從認識了陳明洛之後,楊吉兒就感到否極泰來了。

從幾萬塊的本錢起家,短短的一年多里居然擁有了上億的資產,着放在哪裡都可以說是一個神蹟了。

當然,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大的收益,跟國內股市的不穩定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在漲跌停板推出以前,短線的爆炒來錢非常快,而到了現在,雖然說莊家依然兇悍,但是上躥下跳的程度畢竟是有所緩和,獲利的難度也大了許多。

“股市在很多時候,都是由一件偶發事件引起了連鎖反應,導致了連機構和莊家們也無法掌握的情況。”陳明洛對楊吉兒說道,“人氣的聚集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人氣聚集起來之後,又很難控制,這就是證券市場監管層最難把握的地方,有的時候大家都罵管理層,實際上管理層該不該罵,還在兩說之間呢。”

簡單地來講,面對股市大跌,政策是否應該救市,這個問題就很難判斷。

理論上講,監管者應該管什麼,不應該管什麼,是很清楚的。

一般而言,監管者應該管股市裡的違法違規行爲,但是對股指的高低不應該管,因爲股指高低有市場自己的運行規律,沒有必要過多幹預。

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國內的證券市場建立時間不長,發展很不完善,先天不足,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着許多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證券市場發展的每一步,可能都需要政策來引導。

事實上即使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也有政策救市之舉。

陳明洛記得,最爲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美國911事件後,爲防止恐慌性崩盤,美國證交會宣佈緊急休市四天,美聯儲則在四天內向市場注入一千多億美元,以保證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這些措施促使股市在較短時間內重回正常軌道。

就這一次滬深股市的下跌而言,的確存在過度炒作後價值迴歸的因素。

雖然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起起落落都很正常,但對一些短期內可能造成市場供求過度失衡的偶發因素,肯定是有必要通過適當的政策安排,緩解其對市場的壓力,以實現市場平穩過渡。

畢竟而從長遠來看,政策與市場的關係應該是適當放松管制措施,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讓市場機制真正發揮作用,爲每位投資者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

“當然了,在股市的起落中,大量喜好追漲殺跌的個人投資者無疑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陳明洛說道,“統計數據顯示,到如今a股賬戶數已經超過兩千萬,一年來的牛市帶來了大量新入市的投資者。新股民大多沒有經歷過熊市,對股市風險缺少足夠認識,在賺錢效應的吸引下不斷進入股市,而一旦市場轉勢,這些缺乏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又會大量流出。正是因爲開戶人數的迅速增加,才導致了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市場風險也變大,情況就越來越不好控制了。”

“最近一段兒的炒作,實在是讓我有些心有餘悸的感覺。”楊吉兒這一次也算是受到了風險教育,對陳明洛說道,“雖然看上去是數字遊戲,但是損失的都是實實在在的人民幣,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點兒的話,確實很難撐得過去,原來那些跳樓的投資者,當初我還有點兒看不起他們,現在想一想才知道,原來他們所承受的壓力要更大。”

陳明洛點點頭,心說那些人大多數都是玩公款的,一旦虧損,數額之大相當驚人,根本就填不上那個大窟窿,除了自殺真的沒有什麼別的出路了。

兩個人走出股票交易大廳之後,就看到一輪紅日正高高掛起,時間還早一些,不過就是中午兩點多鐘,九月份的陽朔,溫度還是比較高的,天氣也比較悶熱,讓兩個人都提不起多大的興致來。

楊吉兒忽然問了一句道,“爲什麼現在我即使是賺了錢,也不會感到多麼高興呢?”

“因爲這裡面有一個適應性的問題。”陳明洛笑着回答道,“就像那個漁夫的老婆,開始的時候有個小木盆就很高興了,可是到了後來,隨着她丈夫給她拿回來的東西價值越來越高,她的胃口也就變得越來越大,最後居然要當女皇。說起來,還是那麼一個人,心思卻是有天壤之別,你能說這是爲了什麼嗎?不管怎麼說,我是不相信那老太婆一開始的時候就會有心思想要當女皇的。”

楊吉兒點了點頭,覺得陳明洛這個比喻非常到位,但是想了想之後,總覺得哪裡有點兒不對勁兒,最後就羞怒道,“好你個陳明洛,居然說是像那個漁夫的老婆,貪得無厭啊!你是不是又皮癢了?!”

“哈哈,你這麼想就不對了——”陳明洛哈哈大笑道,“我可從來沒有說你跟漁夫的老婆有任何的關聯,你要是自己非得這麼認爲的話,我也不能阻止你,但是實實在在說一句,這跟我半點兒關係也沒有啊!”

楊吉兒繞着車來追着陳明洛,想要揍他幾下,陳明洛的身子靈活,就躲着跑,兩個人嘻嘻哈哈地追逐了半天,倒是弄出了一身的汗水來。

陳明洛倒是想着下午還有一節選修課,是今年新開的,自己總是要去看看是哪個老師代課,講些什麼,畢竟這個學分還是要拿到的,否則畢業的時候學分是絕對不夠的。

第二百六十六章 想不想?第三百七十六章 又見爛尾樓第二百零七章 顯卡壞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喻書記也登門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陳通達請客第二百四十四章 說情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五百三十章 國務院特聘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教授的“高風亮節”第四百零八章 爲國舉才第八十六章 一番心思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設想第二百八十九章 密訓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雙黑眼圈第四百三十章 成功的示範效應第二百二十七章 突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接盤樓市第三十二章 安家第八十二章 手套第五百一十八章 留一手兒第三百九十五章 書法課第二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四十五章 服從第四百三十七章 坑農第一百七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三十一章 明陽第一百三十七章 紡織廠第三百八十一章 酒吧衝突第五百九十八章 荒謬的矛盾第六百章 穆思遠的反省第五百三十四章 買不起油第四百一十章 有領導來視察第四百零八章 爲國舉才第二百九十九章 領導們都來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有什麼區別第一百四十三章 開卷有益第三百六十六章 忙碌的春夏季第六十二章 表態第九十九章 高人高論第二百五十七章 同泳第五百六十八章 居然是你!第一百三十五章 吸引力的話題第四百七十六章 面見副總理第一百六十二章 狼愛上羊第二百六十八章 女孩子的小心思第三十七章 緣份問題第六百零四章 宰肥羊第一百零六章 聞風而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躲不開的事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四十八章 薛教授吐血2012年老狼都市新書哦,大家都來看看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子問題第四百五十六章 折中的辦法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知道我爸是誰嗎?第三百一十三章 玩出火來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同泳第一百八十四章 兒子的研究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人一跳第八十八章 都有目的第二十九章 先佔位子第一百零六章 聞風而動第六十一章 書記們感到的危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省委書記家的涼拌麪第一百八十九章 對公益的理解第四百八十六章 有原因的第四百二十九章 幹超市其實也很有前途第二百九十三章 爛尾樓第五百一十三章 蘇錦文的意外驚喜第五百七十九章 圈錢產業鏈條第四百六十八章 翁婿縱論形勢第三百二十五章 早餐前的活動第四百零一章 大家都睡不着第四百六十一章 來得正是時候第三百二十二章 讀書頂個鳥用第二百九十章 那你還舔?!第三十三章 資本合法化第二百五十六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百零九章 陳明洛的提名第七十二章 蕭瀟的小心思第三百三十三章 順利解決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子問題第四百六十章 兩種結果第二百零七章 顯卡壞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抓大放小第六百零一章 拳腳相加本書書友羣見內第五百零八章 有一種樂器叫簫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項目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開卷有益第三百七十八章 積極應對第五百八十二章 要玩點兒手段才行第二百二十一章 出租車第一百八十一章 她是誰家的小誰?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有副作用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家都有好處第五百四十章 談話有風險第一百二十一章 陳通達請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書店的兼職第五百四十七章 那個牌子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