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旅順攻略(十一)

bookmark

旅順監獄被攻克之後,就只剩下白玉山和旅順火車站陣地。

由於旅順火車站是日軍的指揮部所在,並且和白玉山互爲依託,因此也是旅順城區守衛最爲嚴密的陣地,日軍共計在這裡佈置了5個聯隊,約2000餘人,還有10餘門各種火炮。

其實人民軍也知道白玉山陣地的重要,因此在戰鬥一開始的時候,人民軍就對白玉山進行過猛烈的炮擊,不過乃木希典也不是無能之輩,既然已經認清了雙方的優劣,自然也早已想好了應對方案,他在白玉山頂只留下一箇中隊守衛,而將大部份軍隊都留在火車站陣地,等人民軍的炮擊結束,向白玉山發動進攻時,再將大兵力投入到白玉山上防守。

而火車站陣地是以白玉山爲屏障,因此遭到的炮擊到並不嚴重,當然這也和人民軍對火車站的炮擊有所剋制有關。因爲旅順火車站是中東鐵路哈大線的終點,並且直接連通旅順港口,海運的貨物幾乎是下船之後就可以直接上火車,是旅順城區的一個關建樞紐,而人民軍不希望對火車站造成重大的損毀,否則在奪取旅順之後,將要花費相當的人力物力及時間來修復,因此將火車站定爲禁止重炮炮擊的目標。當然,由於火車站和白玉山是互爲依託,只要是攻下了白玉山,火車站也就是垂手可得了。

不過在進攻白玉山時,人民軍遭到了進攻旅順以來最頑強的抵抗。在人民軍向白玉山發動進攻時,日軍己搶先一步,派兩個聯隊在山上駐防。雖然日軍無法在山上構建完善的陣地,但畢竟是佔據了有利的地形,而且日軍還有意將人民軍放到半山腰,然後從山頂上衝殺下來,和人民軍進行白刃作戰,日軍的刺刀戰術本來就在人民軍之上,又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因此自然是勢不可擋,一個衝鋒就將人民軍的進攻給打算了。

人民軍的指揮官見狀,到也並不急於發動第二次進攻,而是呼叫炮兵,對白玉山再次進行炮擊。而日軍見人民軍的炮擊再來,立刻又將大軍從山上撤下,僅僅只留下少數士兵在山頭警戒,等人民軍的炮擊停止,再次發動進攻時,才又將軍隊調上山頭駐守,結果再次擊退了人民軍的進攻。

這時人民軍己佔領旅順絕大部份地區,日軍的陣地只剩這一個,因此第1師調來了兩個團,分派三個營,分別從三面進攻白玉山,又派出兩個營,前後堵住火車站,海軍陸戰隊也出動一營,隔着龍河,對火車站的日軍進行火力壓制。

而且人民軍也吸取了前兩次進攻白玉山失敗的教訓,並沒有呼叫炮兵對白玉山發動炮擊,而是改用迫擊炮來協同配合步兵作戰,迫擊炮部隊緊隨在進攻部隊的身後,層層進逼,並不斷開火轟擊山上的日兵,而步兵也不急於口氣就衝上山頭,而是充份利用迫擊炮的火力掩護,徐徐向山頭推進。

這一來日軍果然就難以適應,不能再從容易的等着人民軍進攻上來,因爲迫擊炮的炮彈不斷的頭頂上落下來,雖然迫擊炮的爆炸威力不如火炮,但白玉山上也沒有什麼像樣的陣地工事,就算是有也被2輪炮擊給炸得差不多了,因此迫擊炮也同樣可以給日軍造成沉重的打擊。

但日軍不能就這樣等在山頂上挨炮,只能還不等人民軍衝到半山,就主動向人民軍發動了進攻,而這時三個方向進攻的人民軍都纔剛剛推進到白玉山的山腳位置。而日軍主動衝下白玉山,反到是給了人民軍機會,前排的士兵立刻組成線形陣列,舉槍射擊,不少日兵就這樣倒在向山下衝的路線。

當然這樣的線形陣列是不可能阻擋日軍的衝鋒,但畢竟能夠給日軍造成一定的損失,挫動日軍的銳氣,然後再迎上去和日軍進行白刃作戰。

由於白刃戰的位置是在山腳下,因此日軍也失去了居高臨下的優勢,而且在人數上也少於人民軍,儘管刺刀術要強於人民軍,但一時間雙方殺了一個難分難解,勢均力敵。

當然到了這個時候,戰術己經沒有作用,雙方的指揮官也無能爲力,比拼的是雙方士兵的鬥志、拼勁、技術、以及決心,日軍在戰前都是經過了動員的,大部份士兵都做好了必死的準備,而人民軍的戰士們也同樣是經勵了動員鼓勵,而且人人心裡都有必勝的決心,因此雙方的士兵都表現得十分勇敢,視死如歸,毫不退縮。刺刀與刺刀交擊,*與槍桿發生激烈的碰撞,還有拳打、腳踢、頭撞、抱摔等等,其間還夾雜着無數的槍擊、爆炸、怒吼、慘叫、喝叱等聲音。

雙方激戰了近1個小時,儘管到了這個時候,日軍的拼勁和決心並不在人民軍之下,但人數上的劣虜卻漸漸擴大,原因就在於人民軍有援軍支揮,而日軍卻沒有。

乃木希典到了這個時候也無計可以,日軍共計有5個聯軍,這時己在白玉山陣地投入了3個聯軍,還有兩個聯軍留守火車站陣地,但同樣遭到了人民軍的猛烈進攻,儘管人民軍沒有使用大口徑火炮、迫擊炮打擊火車站陣地,但60迫擊炮、擲彈筒卻還是可以用的,這些武器對固定建築的損毀不大,但對士兵的威脅還不小,而且在龍河對岸還有一個營的人民軍以瘋狂的火力壓制,因此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增援白玉山的日軍了。

結果日軍越打越少,並且不斷的後退,而人民軍則是步步進逼,從山腳一直退到半山腰,然後再退到山頂上,不過在沿路上都留下了大量的日軍,人民軍士兵的屍體,而退到山頂之後,日軍就己無路可退,有一部份退到了火車站陣地,還有一部份則向人民軍投降,畢竟決心戰死的這時基本都己經戰死了。

攻下了白玉山之後,旅順火車站就完全暴露在人民軍的兵鋒下,因此在稍做修整之後,人民軍立刻向旅順火車站發動了最後的進攻。

到了這個時候,儘管還有不少士兵在拼死抵抗,但日軍的大勢已去,火車站陣地被不斷的突破,最終只用了不到30分鐘時間,就完全攻佔了火車站,並且在一個房間裡,發現了自盡的乃木希典大將的屍體。

就這樣經過了8天的激戰,人民軍終於徹底攻佔了旅順地區,爲華東政府在遼東半島上獲得了一個港口,並且徹底打開了遼東半島的缺口。

在全部的戰鬥中,日軍共計陣亡22764人,被俘7851人,被俘後勤人員10843人,在俘虜人員中,傷員的數量超過了半數,而在被俘後勤人員中,有超過半數爲技術人員,另外還有約600餘名醫務人員,其中有327名女性醫務人員;另外還擊斃了657名俄兵,俘虜6274人;而人民軍方面也陣亡了2813人,3742人受傷,失蹤67人,不過受傷的戰士大多是輕傷,10天內至少有一半的受傷戰士可以傷愈恢復戰鬥能力。

另外旅順也是日軍的一個重要的武器物資基地,日軍維持戰爭所需要的武器物資有超過7成,都是經旅順輸送到其他各戰場上,儘管現在遼陽纔是日軍的司令部所在地,但在旅順仍然屯積着約一半的有物資,當然現在全部成爲人民軍的戰利品。

其中主要的武器有包括有:火炮24門,步槍17358支,各種炮彈22560發,子彈527500發,*2134噸,;其他物資則包括各種糧食約3.2萬噸,罐頭8250公斤,藥品5140公斤,馬驢牲口2500匹,火車頭6輛,車廂47節。還有如布匹、木材、鋼材、水泥等等,也各有若干。

雖然日軍的步槍是用的6毫米子彈,和人民軍步槍的7.62毫米子彈不能通用,因此繳獲的步槍和子彈的用處到並不大,但攻佔旅順之後的收穫相當巨大的,對人民軍下一步的作戰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競然還在旅順港發現了3艘戰列艦和一艘裝甲巡洋艦,原來都是原俄國太平洋艦隊的軍艦,爲戰列艦列特維贊號、勝利號、波爾塔瓦號,裝甲巡洋艦巴洋號。原來俄國太平洋艦隊有7艘戰列艦,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觸雷沉沒,第二旗艦皇太子號在黃海海戰中突圍出逃,但被人民軍海軍攔截俘虜,現在成爲人民軍海軍秩序中的威洋號戰列艦。

而其餘5艘戰列艦以及裝甲巡洋艦巴洋號在黃海海戰之後退回到旅順港中,在日本進攻旅順時,將這6艘軍艦全部擊沉在港口中。而日軍佔領旅順之後,發現這6艘軍艦的沉沒位置都不深,甚致軍艦都並沒有完全沒擊,而且這幾艘軍艦的艦齡都不超過10年,而且聯合艦隊只剩下4艘軍艦,因此日本決定將這幾艘軍艦全部打撈起來修復,編入聯合艦隊,現在己打撈起來4艘,只有戰列艦塞瓦斯托波爾號、佩列斯維特號還沒有打撈。當然也全部成爲人民軍的戰利品了。

第六四八章 日本本土作戰(八)第三三五章 工業成就(一)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一三章 奇襲庫倫(七)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三九零章 新聞發佈會(四)第六十七章 德國使團(七)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一二六章 天津會議(下)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二三三章 訪日艦隊(四)第一三六章 外調(十)第一九九 中標者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五二七章 談判(五)第三四五章 財政工作報告(二)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動(九)第四零三章 談判破裂(四)第一二六章 綠林大會(上)第三九一章 新聞發佈會(五)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擊(二)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二十一章 海軍編制(五)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四八九章 登陸作戰(十)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二一九章 青島戰役(三)第一七二章 投資考察(三)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三十五章 陸軍盤點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八十四章 戰前準備(一)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一一七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三)第七十章 工作開展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四二二章 進攻北京(一)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二十四章 挾持人質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三六八章 軍隊整編(上)第一二九章 德國艦隊第二三三章 訪日艦隊(四)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四五五章 處罰(上)第一一零章 造艦(五)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二七九章 五人會議(三)第五百章 各方態度(三)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二七二章 陰島(三)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四十六章 錦州之戰(四)第六零三章 西安之行(三)第一八四章 德國海軍戰略(二)第三十六章 海軍編制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五五二章 土地改革(七)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三九四章 談判(二)第一八三 商務招標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撫(六)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二三九章 作戰計劃(七)第七零九章 日本的選擇(三)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四五四章 外交斡旋(十一)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