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零章 統一商界(二)

張振勳點了點頭,這一點他是深有體會的,在華東政府出兵爪哇護僑之後,張振勳向華東政府支助200萬兩白銀,補充軍費開支,但被華東政府婉言謝絕,最終轉化爲在煙臺投興建港口,現在港口己經建成投入運營,收益頗豐,預計4-5年的時間就可以收回全部的投資,然後就進入盈利階段,但華東政府確實是沒有要張振勳的這200萬兩白銀。

而這件事情也讓張振勳大受震動,如果換了清廷,這200萬兩白銀恨不得還嫌少了,華東政府不僅不要,反而還讓張振勳賺錢,這可是張振勳60多年生命從沒見過的,而且按照華東政府的說法,這叫“雙蠃”,華東政府利用這筆錢建成了港口,可以促進煙臺的城市發展,而張振勳則通過一筆投資收益,各取所需,各有所得,這也是華東政府的一慣主張,也讓張振勳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以後也就死心蹋地的追隨華東政府,他畢竟是從南洋歸國儷華僑,對清廷的忠誠度遠比國內商人要低得多,而且歸國10餘年,上下打點花了不少銀子,但清廷也沒有對他高看一眼,確實真還不如華東政府對他重視。

這時聽趙維忠說華東政府最是公證,也頗有些感概道:“是啊,海外華人行爲誠信,做事公道,又極守規則,實在是難能可貴。”他看了盛宣懷一眼,又道:“到是要比朝廷強得多啊。”

盛宣懷臉色平常,道:“士弼兄所言極是,中堂大人在世時就曾說過,朝廷若能做到海外華人的一半,那怕是隻有三成,國勢也不至於敗壞到如此地步啊。”

這時鄰桌也有些人圍隴過來,聚集了十幾個人,聽了兩人的話之後,也引得衆人頻頻點頭,一片“是啊是啊”“正是如此”的應答。

商人們是深知清朝之弊的,而上海的風氣開化,商人們又都常和外國人接觸,因此對皇權也不怎麼畏懼,這裡又是在上海新區裡,說起話來也沒有什麼顧忌的。

有一個商人道:“若是朝廷能讓海外華人主政就好了,不禁中興有望,而且也不怕再受洋人的氣了。”

鄭觀應冷笑了一聲,道:“朝廷會能讓海外華人主政?休做夢了。我聽北京的幾個友人說了,現在朝中‘海外華人’仍是禁忌之詞,誰敢提及,輕則丟官棄職,重則人頭落地。朝廷對海外華人防得比洋人還緊。”

趙維忠道:“提到朝廷,我從天津出發時,到是聽說俄國公使己向總理府衙門下書,願悥將遼東之地歸還給朝廷,請朝廷派軍隊去接收。”

張謇冷笑了一聲,道:“這分明就是不安好心,早不還晚不還,偏要在這個時候還,明擺着是想挑拔朝廷和海外華人啊。”

趙維忠道:“不過據說朝中己有人上摺子,要求朝廷答應俄國的要求,馬上出兵去接收遼東之地。還有好幾個人要主要請纓,帶兵入關呢。”

盛宣懷也不禁道:“糊塗,糊塗之極,遼東這趟子渾水,豈是朝廷能趟的嗎?”

張振勳道:“海外華人在遼東浴血奮戰之時,未見朝廷有支言片語嘉獎,現在海外華人把日、俄軍隊打敗了,朝廷到想撿現成的果子,豈不是令人心寒。”

在場的商人那個不是精明人,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俄國的這個提議根本就是不安好心,希望挑動清廷和華東政府之間的爭鬥,如果清廷真的出兵遼東,華東政府決不會拱手將遼東之地相讓,這樣清廷就必然會和華東政府激化矛盾。

儘管從法理上說,遼東確實是清廷的領土,但這時幾乎所有人卻是都是站在華東政府這邊的,畢竟清朝的做爲,確實太讓人失望了。如果說在華東政府出兵之前,清朝只能保持中立,任由日成兩國在遼東地區大打出手,還可以理解,畢竟日俄都是強國,清廷就算是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但在華東政府參戰以後,並取得了輝煌勝果時,清廷還是不聞不問,彷彿事不關己一樣,這就讓人不能接受了,畢竟現在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已經認同了穿越者,而現在清廷聽信了俄國的唆使,要來爭奪遼東,這些商人們的心裡自然也都頗有些義憤不平。聽了張振勳這麼一說,也都紛紛附和,對華東政府也大爲同情。

趙維忠反到是笑道:“朝廷做令人心寒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兩件了,到也不在多這一件,不過此事朝廷尚還未有定論,何況朝中也未必沒有有見識的大巨,或許會力諫朝廷不行此事。”

鄭觀應輕輕嘆了一口氣,道:“食肉者鄙,現在朝中官員尸位素餐者衆,太后慈恩難測,縱然有一二清醒之輩,恐怕也難以力挽狂瀾,盛公之言極是也,這趟子渾水,豈是朝廷能趟的?若是朝廷安份些,還可多苟延殘喘幾年,太后或還可得一個善終,如果還不安份,定是要硬出頭,只怕是好景不長了。”

趙維忠看了鄭觀應一眼,道:“鄭公,怒我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若是朝廷自己作死,讓海外華人早坐了天下,也未必不是好事。就怕是影響了遼東的戰事,將大好國土讓給了外人,日後再想收回,又多了不少的麻煩。”

衆人正在談話之間,只見李鬆晨帶着幾名隨行人員也走進了餐廳裡,而且其中居然還有楊育新。雖然楊育新被免職,又禁止參與公開活動,但他仍然在上海新區定據。而且畢竟他在上海任職的時間長,和大部份商人都有不錯的私交,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這個時候上海新區也需要他的幫助,楊育新當然也願意幫這個忙的,因此李鬆晨向青島方面提出申請,很快也就被獲准了。

雖然李鬆晨上任還不到兩個月,但己舉行了幾次和上海商人們的交流坐談,只是規模沒有今天這麼大,因此絕大多數人都認識他,而也都紛紛打招呼。

寒喧了一圈之後,衆人也都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座,今天共計邀請了128名商人,都是上海地區知名商人,身家最少的也有十幾萬兩白銀,可以說這些人的影響力加起來,足可以覆蓋整個江浙地區,乃至蘇北、湖廣、嶺南一帶,甚致是大半個中國。

餐廳裡一共設了16席,每席有8名商人,另有2名穿越者陪席,而計點人數之後一共來了125人,只有3人未到,而開席的時間已到,因此李鬆晨決定不等他們,開始今天的議程。

李鬆晨來到主席臺上,道:“各位都是大忙人,這大熱天裡把各位都拉到這裡來,耽誤各位的時間,實在是抱歉得很。”

盛宣懷道:“李區長太客了,大家都是老朋友了,這些客套話就不必說了。”

李鬆晨呵呵一笑,道:“首先我要感謝大家這段時間以來對我們的支持,我們在上海發行的債券能夠順利的銷售,讓我們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遼東的戰爭,所以各位都出了不少力的,也是爲收復遼東做出了供獻,各位的這份恩情,我們華東政府可是都記得的。”

張振勳道:“慚愧、慚愧,李區長這是在給我們臉上貼金啊,我們雖說花了些錢購買債劵,但這筆錢最終還是要還給我們,政府還要支付利息,讓我們賺錢,這算什麼出力啊。”

李鬆晨道:“話可不能這麼說,各位都在上海新區投資建廠,有的還在青島、濟南經營,所到之處不僅向我們交納稅收,而且增加地方就業,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這就是對華東政府的巨大貢獻了,而各位從這些生意、經營中賺錢,也是理所應當的,俗話說‘皇帝也不差餓兵’,只要是各位尊守我們的法令規則,就只管放心大膽的賺錢,而且賺得越多越好,不必有任何顧慮。”

這一席話也贏得滿場掌聲,一方面商人們自然是喜歡聽這樣的話,另一方面華東政府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因此不少商人內心裡也都十分稱讚。

李鬆晨等掌聲稍停之後,道:“好了,不過這次請大家來,還有一件事情,想請大家幫忙的。”

張振勳道:“有什麼事情,李區長儘管開口,只要是我們能做到的,絕不推遲。”

李鬆晨點了點頭,道:“現在我們在遼東和日、俄兩國激戰正酣,不過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現在打仗所需的可不僅僅是糧食啊。我們政府的資金到是不差,但銀子本身不能吃也不能用,打仗也用不上,只有換成了糧食、藥材、布匹、鋼鐵、*纔有用。這戰事一起,各種物資的消耗巨大,我們需要大量的釆購,前段時間也多虧了有各位幫忙,才讓前方的將士們不缺吃喝用度,全力投入作戰,因此我們前段取得大勝,各位也確實是功不可沒啊。”

張謇道:“這是應該的,這是應該的,我們都是老頭子,不能上陣殺敵,只能出這麼一點力,還從中賺了不少錢,說起來實在慚愧啊。我等可不敢居功,如果貴衆缺少物資,儘管開口便是,我等必揭盡所能,也要保證前方將士的供應。”

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一)第十章 接管濟南(三)第五十九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一八三 商務招標第四十九章 投降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七零一章 求和(八)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四六一章 圍殲日軍(五)第五零五章 清廷招撫(二)第四三二章 進攻北京(十一)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三八三章 對馬海戰(九)第一二八章 外調(二)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二九零章 仲裁結果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一七八章 德國之行(十)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二)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二三二章 訪日艦隊(三)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四二八章 空中偵察第三十九章 造艦計劃(三)第三零一章 偵察敵情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三五七章 徳國特使(五)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五五八章 美國(一)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七二一章 歸國(一)第一四三章 上海新區(七)第三八三章 對馬海戰(九)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二三一章 訪日艦隊(二)第三四四章 財政工作報告(一)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一四四章 北倉之戰(三)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三二零章 騎軍(四)第六二五章 登陸日本(七)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一零八章 造艦(三)第七二九章 決策(三)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五四九章 土地改革(四)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九章 村民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四五六章 處罰(下)第八章 伏擊俄軍第四十五章 導彈與炮彈(下)第六章 設伏計劃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九章 接管濟南(二)第五九三章 濟南衆態(三)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二六五章 根據地(七)第二一四章 爪哇之戰(四)第四三七章 進京(四)第九十五章 青州之亂(八)第三二二章 騎軍(六)第一七零章 投資考察(一)第一五八章 天津見聞(三)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二十六章 接管濟南(十九)第七二九章 決策(三)第二九六章 脅迫(一)第六一六章 皇帝與太后(下)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一六一章 日本的訪問(四)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二二零章 清廷求和(三)第四四四章 遼陽之戰(六)第六五三章 撤僑(五)第四九三章 襲取海參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