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

對參謀們提出的這些意見,羅嶽其實都有考慮,當然也想好了應對之策,等參謀們都說完之後,羅嶽才道:“各位,你們說的這些問題,我有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在這裡。”說着羅嶽拿起指示棍,指向沙盤上的一點,道:“就是這裡。”

衆人看去,原來羅嶽指示的位置是穆棱河火車站,穆棱河也稱木倫河,“木倫”爲滿語,意爲馬,是黑龍江省境內的一條普通小河,是烏蘇里江支流。河牀平均寬100米。中東鐵路濱綏線在穆棱河設置火車站,位於穆棱縣以北約10公里的地方。不過在目前人民軍和俄軍的戰場上,穆棱河火車站位於牡丹江到綏芬河的正中位置,因此也可以算是這個戰場上的一個戰略要點。

有些頭腦靈活的人立刻就理解了羅嶽的用意,但大多數人只能隱約明白幾分,而不能完全理解。羅嶽又道:“我們可出動裝甲列車,並從預備軍裡抽調2個團的兵力,沿鐵路進軍攻佔穆棱河火車站,這樣可以徹底截斷俄軍南北兩線的聯糸,北線的俄軍要想增援南線,就必須突破穆棱河火車站才行。”

一個參謀道:“佔領穆棱河火車站確實可以切斷俄軍的增援兵力,但如果北線的俄軍不增援南線,而是進攻我們在北線的軍隊,我們一個師能夠抵擋得住三倍軍隊的進攻嗎?”

羅嶽還沒有發言,另一個參謀己道:“穆棱河火車站離十長嶺的直線距離是14公里,這個射程別說是280毫米的重炮,就是155毫米火炮,甚致是125毫米火炮的射程也夠了,完全可以支援十長嶺的戰鬥啊,有了裝甲列車的支援,就算是我們在十長嶺只有一個師,也能夠阻擋住俄軍。”

羅嶽點了點頭,道:“火力支援還是其次,關建是我們佔領穆棱河火車站之後,等於是在十長嶺的側後方插入一刀,既使只有兩個團的兵力,也足夠牽制十長嶺的俄軍了,因此我們現在對俄國的兵力佈置、作戰計劃基本弄清了,但俄軍對我們的情況能夠清楚多少?在自己的側後方出現情況不明的敵軍,俄軍還能夠肆無忌憚的進攻我們在十長嶺的軍隊嗎?”

頓了一頓,羅嶽又道:“而截斷南線俄軍退路的地點,我認爲可以設在穆棱鎮到穆棱東山之間,這裡離穆棱江火車站的距離約爲10公里,同樣是裝甲列車的火炮覆蓋的範圍以內,因此裝甲列車還能夠支援南線的作戰,而且如果戰局的發展仍然對我們不利,我們甚致還可以由穆棱江火車站一路向西,長驅而入,直搗俄軍的總指部牡丹江火車站,打一個圍魏救趙。”

衆參謀聽了,這才恍然大悟,羅嶽的這一招果然是一步妙棋,筒直就是一石四鳥,可以說是這一戰的勝負手,而且有極大的成功機率,因此衆人又討論了一下細節,最終都一致同意羅嶽的這個計劃。

於是羅嶽下令出動一列火車,運載第1軍後備1團,連同騎兵團剩下的兩個營,一起趕上裝甲列車,然後連夜向穆棱江火車站進發,必須在凌晨6點之前拿下穆棱江火車站,並以火車站爲核心,佈置防禦陣地;又命後備2團也一起出發,步行趕奔穆棱江火車站,要求他們必須在凌晨6之前趕到,因爲考慮到裝甲列車部隊,後備1團經過攻佔火車站的戰鬥,有可能十分疲勞了,因此後備2團正好趕去接管陣地的防禦。

進攻穆棱河火車站的戰鬥,以及後期以火車站爲依託的戰鬥,由裝甲列車的指揮官衛宏博負責指揮 ,因爲在人民軍的序列中,裝甲列車是正團級部隊,而後備團只能算副團級,自然是由衛宏博來指揮在穆棱河火車站的戰鬥。

而羅嶽選擇的部隊是第1軍的後備團而不是海軍陸戰隊的後備團擔任進攻穆棱江火車站,以及隨後截斷俄軍增援,並支援各戰場的任務,是因爲考慮到第1軍的後備團參戰過前一階段的戰鬥,儘管出戰的機會下算多,但畢竟是真刀真槍的打過,大部份作戰人員都有實戰的經驗,而海軍陸戰隊的後備團則是剛剛成軍,全軍只有少量人員有實戰經驗。現在羅嶽不僅僅是海軍陸戰隊的指揮官,更是分戰區司令,必須全局考慮,這樣關建的任務,顯然是用有實戰經驗的軍隊要可靠一些。

隨後羅嶽又下令北線的人民軍,命海軍陸戰隊2師立刻南下,經由穆棱江火車站,在穆棱鎮到穆棱東山之間的地區佈置陣地,截斷南線俄軍的退路。又命海軍陸戰隊1師,就地佈置防禦陣地,不得讓北線俄軍前進一步,當然也告訴他們,會得到裝甲列車的支援。

同時羅嶽又命令南線的人民軍,給俄軍施加壓力,迫使俄軍後撤到裝甲列車的打擊範圍之內。會同海軍陸戰隊2師,一起圍殲俄軍。

就在當晚10點,第1軍後備1團乘坐火車和騎兵團剩下的兩個營從綏芬河出發,而後備2團同時也步行出發,晚上12點,1團的火車和騎兵團趕上裝甲列車,兩軍匯合,於是兩列火車和騎兵團連夜出發,向穆棱江火車站前進。

凌晨3點的時候,人民軍到達距離穆棱江火車站約2000米的位置,這時裝甲列車上放飛的無人機己對穆棱江火車站進行了偵察,確定火車站的守備並不嚴密。其實這也並不奇怪,因爲俄軍留守火車站的兵力並不多,只有一個連,這時又是在夜間,大部份俄兵都己入睡,只留下兩個班的士兵守夜,現在人民軍和俄軍在南北兩線對持,因此穆棱江火車站並沒有受到人民軍的威脅,自然沒有多少警惕之心,而且俄軍也根本沒有想到過,人民軍會利用鐵路直接進攻穆棱江火車站。

這時兩列火車都停住,裝甲列車就地展開火炮,進入臨戰狀態,而後備1團下車步行向穆棱江火車站前進,團長呂岩親自在第一線督戰,騎兵團則散開在周邊戒備。

後備1團在距離火車站1000米的距離時,團長呂岩下令立刻分兵,自己親自率領一營沿鐵路線前進,二營、三營分別從左右兩側對火車站進行迂迴包抄,對火車站形成一個半包圍陣勢,力爭一舉拿下火車站。同時呂岩還下令,儘量不要使用迫擊炮。

穆棱江火車站是一個小站,只有一個站臺,兩條鐵道,全站長度只有300多米,剛剛夠停下一列12節車廂的火車,因此一個團的軍隊也足夠對火車站形成包圍。而由於裝甲列車要依託鐵路運動,最好是不要對火車站進行炮火打擊,一但炸壞了鐵路,要維修起來也是相當麻煩的事情。

不過戰鬥過程卻大大出乎呂岩的預料,人民軍別說是開炮,就連槍都沒有開幾次,因爲俄軍對火車站的守備實在是鬆懈了,乾脆說根本就沒有守備,人民軍三路齊進,只需要幹掉幾名守夜打磕睡的士兵,就十分輕易的攻入了火車站,而在這時候大部份俄兵和火車站的工作人員都還在睡覺,結果當然都成了人民軍的俘虜。整個過程還不到20分鐘,順利得連呂岩都不敢相信。

不過順利的拿下了火車站當然是好事,不僅是立了一功,而且在羅兵的計劃中,穆棱河火車站是有十分關建的作用,因此指揮官衛宏博接到報告以後也十分高興,立刻向綏芬河火車站通報結果,然後下令讓運兵火車返回,而裝甲列車則前進,停在火車站的第2軌道上,並放下火炮的支撐架,進行備戰狀態。

火車站暫時由裝甲列車的護衛隊接管,而後備1團這時也還不能休息,連夜在火車站左右2000米的位置選擇合適地點佈置防禦陣地。

分派完畢之後,衛宏博纔開始檢查穆棱河火車站。這個火車站本來不大,又不是什麼折衝要道,因此副也沒多少物資,車站雖儲備最多的物資居然是燃煤。

隨後衛宏博又清點了一下俘虜,守衛火車站的俄兵基本都成了俘虜,只被打死了3個人,另有6個受傷,總共傷亡也不到10個人,

不過這個火車站的工作人員除了三個俄國人,一個翻譯之外,其他的都是中國人,共計有102人,其中車站服務管理人員24人,鐵路技術人員37人,其餘都是搬運工,雖然鐵路火車出現,使交通更爲便利,也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貨物上下還是需要人力,而且火車沿途需要補充大量的燃煤和水,這些也都需要人力搬運因此每個火車站都有大量的搬運工。

不過雖然這些人都是中國人,但現在還不能把他們釋放,畢竟俄國已經佔領東北地區5年,而中東鐵路建成也有近3年,這些人都是在俄國人的手底下幹活,誰知道里面有沒有帶路黨?

當然如果人民軍最終獲勝,這些人只要沒有犯過大的過失,基本都是要留用的,而且還會受到重用,畢竟現在華東政府缺的是各種技術人員,這種鐵路技術人員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因此視察結束之後,衛宏博只告訴他們,聽從人民軍的命令,不要反抗也就不會爲難他們,等戰爭結束以後,就會將他們全!都釋放,然後將中俄人員分開關押。

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一二五章 秋收行動(十四)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五一零章 清廷招撫(七)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五七五章 力排衆議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八十五章 造艦競標(二)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七一零章 日本的選擇(四)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二百章 蒙古攻略(三)第五十三章 艦隊匯合第三八四章 足球比賽(五)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十六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三)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三二六章 海參崴(九)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四一七章 北京攻略(十三)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八十一章 戰前(下)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一六四章 年終(上)第四五七章 山海關(三)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六零九章 朝見風波(一)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四七一章 戰前(三)第一八一章 護僑行動(三)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四二零章 空降作戰(上)第六五三章 撤僑(五)第一八三章 德國海軍戰略(一)第二一九章 清廷求和(二)第六九九章 求和(六)第五三六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七)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一二七章 綠林大會(下)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一五三章 新農村建設(四)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四)第三四三章 軍事計劃(下)第四一三章 旅順攻略(十)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一七零章 南下上海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五七七章 袁世凱來訪(一)第五百章 各方態度(三)第三七八章 對馬海戰(五)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五九零章 農場巡視(五)第三零六章 南線,北線(四)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十章 備用計劃第三三九章 工業成就(五)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之死(二)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九十三章 天津戰役(六)第七一一章 腰帶計劃(下)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三二零章 海參崴(三)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六八五章 結束戰爭(六)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四一二章 旅順攻略(九)第一六八章 回訪日本(下)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五六四章 美國(七)第一六四章 年終(上)第二八一章 旅順口作戰(一)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二三三章 訪日艦隊(四)第六一九章 登陸日本(一)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四七零章 戰前(二)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