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

會談暫停了三天之後,俄國代表團終於正式向華東政府代表團道歉,表示自己建議清國大臣傍聽談判的提議確實不妥當,因此願意收回這個提議,並希望這次三方談判能繼續進行下去,開始進入正式談判的階段。

原來俄國的服軟,是受到了來自自己的盟友法國的巨大壓力。就在華東政府宣告退出談判之後,美國政府在第一時間將詳細經過告之法國政府。而法國政府的官員們頓時都憤怒了,雖然法國政府己經決定,一但談判破裂,將和英國一起出兵參戰,但法國政府最希望看到的結果,還是華東政府在英法兩國的施壓之下,放棄賠款的要求,並達成和平協議。

而談判就這樣結束,是法國決不能接受的,儘管談判破裂是由華東政府提出,但始作俑者還是俄國,甚致有不少法國官員認爲,這是俄國不想在談判中放棄更多的利益,於是有意挑恤華東政府,使談判破裂,目地就是想將法國拉下水加入戰爭,因爲一但法國參戰,就必然會大力增加的對俄國進行支持,因此法國政府也認爲有必要讓俄國知道,法國不是俄國可以隨意擺弄的。

於是法國政府迅速做出決定,要求俄國立刻沒法恢復談判。而且爲了讓俄國知道,法國政府這次的態度是認真而堅決的,法國立即停止了對俄國的經濟援助,直到談判恢復爲止,並且還表示如果談判就這樣破裂,法國將從俄國撤走大部份資金,同時中止法俄同盟。

其實在法國政府裡有相當一批官員一直都對俄國有相當不滿,一方面法國現在是共和制度,而俄國還是君主專制,雙方在價值觀上就有極大的分歧;另一方面兩國結盟之後,俄國就一門心思向遠東擴張,並且和德國似乎還維持着若近若離的關係,三皇同盟重新復活的消息也不斷的出現,這也讓許多法國人認爲俄國與法國結盟,不過是利用法國牽制德國,好讓俄國騰出手來在遠東擴張,即然是這樣,那麼這個同盟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由其是現在,法國和英國的關係己大爲緩和,雙方几乎到了結盟的邊緣,因此俄國的戰略價值也大爲下降,終止法俄同盟的聲音在法國也在漸漸的擴大。法國政府也決定,乾脆利用這個時機,逼俄國做出選擇。如果俄國選擇接受法國的要求,恢復談判,則表示俄國還重視法國的意見,而且法國也還能夠以經濟力量控制得住俄國,否則就說明俄國完全不考慮法國的態度,那麼這樣的同盟,不要也罷了。

收到了法國政府的通告之後,俄國政府也感覺到事態嚴重了,看來這一次真的把法國人給惹急了,雖然在俄國政府中也不乏有人高喊,法國無權干涉俄國的自主行動,俄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決不能向黃皮猴子低頭,但大多數官員則對此保持沉默。

現在俄國的經濟完全是靠法國的輸血才能維持,一但法國中斷了經濟援助,俄國絕對撐不過一週;而且兩國結盟之後,法國的資本大量的涌入俄國,雖然法國在軍事上未必有俄國強,但在金融資本上卻是佔有絕對的優勢,因此現在俄國的金融業己完全被法國資本滲透,其他項業也有相當部份被法國資本把持,一但法國撤走所有資金,那怕是隻撤一半,俄國就必然會全盤崩潰;而且法國終止與俄國的同盟,對俄國的打擊更大,儘管現在俄國還不時的和德國眉來眼去,沒有徹底破裂,但這並不表示俄國就願意回到三皇同盟,畢競在三皇同盟中,德國和奧匈帝國是一個鼻孔出色,俄國完全被孤立,只能在巴爾幹半島問題上向奧匈帝國妥協。

於是俄國政府也進行了緊急的協商,而最終也只能決定接受法國的要求,畢競現在是俄國對法國的需求,要大於法國對俄國的需求,於是俄國政府立刻下令在美國的俄國代表團立刻採取措施,恢復談判。

而接到了國內的命令之後,維特也明白大勢己去,儘管國內的命令沒有明說,但自己也只能向華東政府低頭了,否則是不可能恢復談判的。於是維特才代表俄國,向華東政府道歉、並收回建議,要求恢復談判。

見俄國代表團終於低頭,華東政府代表團也就借梯下牆,願意參加談判,恢復三方會談。羅斯福總統也鬆了一口氣,儘管最後的結果基本可以預料到了,但三方會談還是可以按步就班的走下去,至少把程序圓滿的走完,不至於鬧成笑話。

當然對另一個當事方,就是清國的考察大臣,美國也不會放過。事實上如果不是清國的考察大臣跟着起鬨,這場風波就要小多了。當然要對付他們就容易了,怎麼捏都行,不過美國也不要做得太過頭,因此只是通過美國駐清廷公使,向清廷提出了嚴正的抗議,指責清國的考察大臣越權干涉三方會談,而且還和俄國代表團有私下交易的嫌疑,要求清國儘快處理,這就是把球踢給清國。

收到了美國抗議之後,清廷也大爲震動,因爲清廷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原來五位考察大臣和俄國代表團接觸要傍聽談判的事情,並沒有通告國內,一來是時間來不及,二來也是想辦成之後再向國內通報,好邀功請賞。因此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慈禧也是驚怒交集,清廷剛剛被打得被迫承認華東政府是獨立政權,對清廷來說這是出賠款割地更嚴重的結果,這灘子渾水也是能夠隨便去趟的,而且惹禍惹到外國去了,因此清廷立刻下旨,速招考察大臣歸國問罪。

其實這幾天五位考察大臣也不好過,原來他們這一年來都在國外考察,不知道國內發生的事情,那知道清廷征剿河湖根據地失利,只能被迫承認華東政府是獨立政權的事峭,因此俄國代表團找上門來,表示可以協助他們參與談判的傍聽,五位考察大臣根本就沒有多想,立刻就答應了下來,實際他們也是一番好心,想爲清廷爭取到一些利益,只可惜頭腦太簡單,一點都沒有發覺自己是上了俄國人的套。

而李三傑對記者們的那番真真假假,含沙射影的指向考察大臣和俄國代表團有交易的話,也讓不少記者跑到考察大臣那裡去訪問求證,可憐這五位考察大臣那裡見過記者採訪的架式,沒被問上幾句就跳了起來,大罵記者捏造事實、血口噴人,和記者鬧得不歡而散。而記者們又豈是好惹的,回去之後自然是筆下生花,將清廷的考察大臣連冤帶損的挖苦了一頓,也讓隨行的翻譯們頭疼不己,原來翻譯是留過美的人,可是知道在美國記者豈是能輕易惹的,因此苦勸五位考察大臣,不要和記者鬧僵了。

但就在這時,清廷的電報也到了美國,將五人嚴辭訓斥了一頓,要求五人立刻結束考察,歸國伏罪。這時五位考察大臣才知道自己是捅了大蔞子,但這時後悔也晚了,只好收拾行李,並向美國辭行,搭船歸國。

而這時三方的談判代表團也在美國政府的安排下,離開了紐約,來到普次矛斯,展開了正式的談判。

按照預備會議達成的協議,在第一天是由華東政府和俄國首先進行談判。而經過談判破裂的波折之後,毛子也都收斂了許多,老老實實的按照談判的流程進行,沒有再出什麼妖蛾子。

雙方見面之後,當然也客套了一番,各自說了一些“追求和平,停止戰爭” 之類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話,隨後雙方的代表團各自將自己的談判條件文本遞交給了對方,也是讓彼此對各方的條件要求有一個底。

這個過程大約用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然後這天上午的談判也正式結束,約定下午再繼續談判,因爲在剩下的時間裡,雙方都要認真的閱讀對方提出的談判條件,確定那些是自己可以接受的,那些還需要進行協商,而那些是完全不能接受,然後再開始就各項條款,進行逐條逐條的進行談判。

相比於華東政府的談判條件,俄方開出的方案更像是獅子大開口,向華東政府提出,歸還海參崴,雙城子等地,而且儘管俄方同意撤出東北地區,但要求華東政府和清廷再協商東北地區的歸屬權,並且保留俄國對中東鐵路的管轄權和經營權,同時保證俄國在東北地區的特殊權力及俄國僑民的外交豁免權。當然這也是談判的技巧之一。先來個漫天要價,坐等着對方就地還錢。

下午2點30分,談判繼續進行。李三傑首先表示,希望後面以華東政府提供的談判條件爲基礎,進行談判。而維特對此也沒有異議,因爲維特心裡十分清楚,俄國提出的條件根本不靠譜,估計沒有一條是華東政府能夠接受的,反到是華東政府拿出的談判方案要可靠得多了,除了賠款是俄國不能接受的之外,其他的各條基本都是可以協商的。在上午的談判結束以後,俄國代表團的成員基本就是討論華東政府的談判條款,根本沒提自己的。因此以華東政府提供的談判條件爲基礎談判,其實是合理的。

當然如果是以前,或許俄國還會胡攪蠻纏一番,不過現在俄國人也不想再節外生枝了。

第二四六章 第一家族(五)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一)第一四二章 訪問(二)第四零一章 談判破裂(二)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四一八章 北京攻略(十四)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七零五章 求和(十二)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五六零章 夜襲(一)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戰(六)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一六六章 農業技術第八十九章 青州之亂(二)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四八六章 清廷朝議(三)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三十六章 換裝(下)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二七八章 五人會議(二)第一八六 商務招標(四)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四一九章 北京攻略(十五)第八十六章 造艦競標(三)第一二一章 秋收行動(十)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一)第五三二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三)第六八零章 結束戰爭(一)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一八三章 護僑行動(五)第六五三章 撤僑(五)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四二零章 停戰期(一)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四零二章 全面開戰(十一)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一七九章 護僑行動(一)第二零二章 蒙古攻略(五)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一五四章 新農村建設(五)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二九零章 漁人行動(二)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二一三章 爪哇之戰(三)第七一一章 腰帶計劃(下)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三七四章 上海(二)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一七二章 投資考察(三)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六九八章 求和(五)第一六八章 決議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三五四章 大戰之前(一)第一一二章 接管天津(四)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三十一章 年度總結(一)第三零四章 南線,北線(二)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四九五章 輿論風向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二十五章 責任問題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六一二章 滿洲里戰役(五)第四九六章 發展大計(上)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五百章 各方態度(三)第五十二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三)第六四四章 日本本土作戰(四)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