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六章 登陸日本(八)

bookmark

伊萬洛夫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將人民軍給他配備的96式手槍插進槍套裡,又將槍套的帶子從肩上解下來,連槍帶套在手裡提着,這纔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下。

老實說伊萬洛夫到現在也不明白,人民軍爲什麼會喜歡這一型手槍,並且還在軍隊裡大量的裝配,不僅是團級以下軍官的標準配槍,還給不少士兵也裝配了這一型手槍。

而在伊萬洛夫看來,96式手槍根本就是無是處,作爲手槍,它的體型太大,不便攜帶,而且後座力大,難以單手控制進行精準射擊,必須裝上槍套,進行抵肩射擊才能確保精準射擊,儘管這型手槍可以連續射擊,自動退彈,而且可以接上20發的彈匣,保證火力的延續性,但射程和殺傷力都遠不及一般的步槍,也就是你打不着敵人,但敵人都可以打得到你,那射速再快又有什麼用呢?因此實在弄不懂人民軍爲什麼會將這一型手槍視若珍寶一樣。

不過伊萬洛夫到是聽一些俄兵說起過,這型手槍在短兵相接的白刃戰中到是很有用處,不少俄兵是在和人民軍進行白刃戰時,在10餘米,甚至是5、6米的距離內,被使用這型手槍的人民軍戰士射殺。據說人民軍的一個步兵班備配兩支96式手槍,可以輕易的在白刃戰中擊敗一個俄軍的步兵班。

不過伊萬洛夫並沒有和人民軍進行白刃戰的經歷,因此也不知這種說法道是真是假,但他加入僱傭軍團己有近2個月的時間了,但到現在爲止,還是不習慣使用這種手槍。

但伊萬洛夫心裡並沒有對人民軍有什麼不滿,相反還覺得相當的痛快,因爲終於又可以上戰場了,儘管這一次是爲了人民軍而戰。

當然,現在這些,都這只是伊萬洛夫在取得了七尾之戰勝利之後的感慨,他心裡可沒有半點對人民軍不滿的情緒,畢竟能夠給自己重新上戰場的機會,這就己經不錯了,何況在僱傭軍團裡,伊萬洛夫也是擔任團長,也讓他頗有些得意。

伊萬洛夫也是僱傭軍團中少有的團級軍官,而當過團長經歷的,連他算在一起,也只有3個人,因爲在俄軍中團級軍官一般都是上校軍銜,至少也是中校,但那都是貴族子弟才能擔任的職務,而這些人當然不屑於爲人民軍而戰,反正按照慣例,在戰爭結束之後,自己就會被釋放回去,或者家族裡會出錢將自己贖回,幹嘛要這麼拼命呢!

伊萬洛夫如果不是趕上了這場戰爭,在戰場上被火線晉升爲團長,在俄軍裡一直幹到退役,基本都是不可能晉升到團級軍官的。而其他兩名團長也是和伊萬洛夫一樣,在戰場上晉升爲團長的。他們當然沒有貴族子弟的這種心態,也不能指望家裡出錢贖回自己,因此都選擇的加入僱傭軍團,爲自己的自由而戰,而日這次是對日本作戰,伊萬洛夫的心裡到是也沒有什麼障礙。唯一的憒憾就是這一戰的時間雖然不短,但在大多數時間裡,僱傭軍團都沒有發揮的機會,因此也沒有太多表現的時間,不過這也讓伊萬洛夫有些意外,看來人民軍並不是把僱傭軍團當炮灰用。

就在這時,一個衛兵跑到伊萬洛夫面前,道:“伊萬團長,班團長請你過去,有新任務。”

伊萬洛夫聽了,也趕快起身,跟着衛兵來到班建威的面前,原來班建威交給他的任務是清查七尾市的大商人家宅,店鋪,由其是米店,查找糧食、家禽、牲畜,以及金銀等貴重金屬及製品,還有其他一切有用之物,並將城區內的人員全部集中起來,分別監禁,特別是將青壯年男女人員分離出來,敢於反抗者,可以當場擊斃。

由於七尾市抵抗較爲強硬,既使是現在被人民軍佔領,但仍頗爲不服,至今也沒有地方官員或鄉申出面來和人民軍進行對接,而且行政官員甚致將七尾市的戶籍資料等物全都拿走,也不知是燒了還是藏起來了,完全就是一付不配合的樣樣。這一方面是大島直茂在市區內鼓動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日本自從倒幕之後,本土就再沒有受到外敵的攻佔,而且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政府一直在國內貫輸大和民族是優等民族的思想,因此有不少日本人直把自己當成是神的選民了,在骨子誰都看不起,由其是對中國人,基本是居高臨下的俯視態,而日本在遠東戰場的敗仗,日本政府又多方忌諱,日本國民所知並不多,現在七尾市雖然被人民軍佔領,但日本人的心態卻還沒有調整過來。

人民軍是打算將七尾作爲在能登半島的指揮部所在地,必須保證絕對的安全,當然不能任由日本人這樣不合作的態度持續下去,而班建威也不打算對七尾市的居民講客氣,因此決定採用嚴厲鐵血手段對七尾市的居民進行壓制,不過這種髒活當然交給僱傭軍團來幹。

但也不能對僱傭軍團太放縱,不然這夥毛子們啥兇殘的事都幹得出來,因此班建威又規定了幾項禁止,一是可以殺人,但不能故意折磨殺,二是不能殺小孩,畢竟小孩什麼都不懂,殺小孩就有點超過底線了;三是不能對婦女施暴,而且有幼年期的小孩,可以留下母親照看。並派人對僱傭軍的行爲進行監督。

而接到了班建威的任務之後,伊萬洛夫也十分高興,洗劫敵國的平民,掠奪財富可是俄軍的傳統保留項目,也是普通俄兵的主要收入來源,沒想到人民軍也有這個興趣愛好。

於是伊萬洛夫立刻向班建威保證完成任務,然後着手行動,先將七尾市區劃分成幾個區塊,並編好順序;然後依次進行搜查,在最初的搜查時,僱傭軍士兵表現得相當兇狠,只要是居民稍有反抗的舉動,立刻擊斃,根本不留一點餘地,並將屍身就拋在大街上,其實這是立威之舉,就是用來嚇唬其他居民。

果然在最初搜查的20餘間房屋時,僱傭軍擊斃了近50餘人,並橫屍街頭。這一下果然把居民們都震攝住了,畢竟在死亡的威脅面前,再大的心理優越感也是沒有用的。

隨後的清查進度就要容易的多了,絕大多數居民們的心裡雖然還是不念,但在行動上卻不敢有半點表現出不滿的樣子來,僱傭軍要搶什麼東西,要帶走什麼人,都不敢有半點反抗的行爲。而極少仍然抗拒的,則依舊是被僱傭兵開槍打死。

班建威聽到了報告之後,也不由得有些佩服,毛子們果然是幹這一行的行家裡手,誰說打劫是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毛子硬是把洗劫搶掠幹成了一門技術活,所以不服不行啊。

其實七尾市和羽咋町一樣,受遠東戰爭的影響,經濟己大幅倒退,而且被日本政府徵調走了一批勞役,加上人民軍進攻時又有一批逃走,因此這時城區裡的人口只有5萬餘人,而且老弱婦幼居多。

不過七尾市的規模,經濟畢竟都要比羽咋町大得多,而且人民軍對七尾的洗劫也要撤底得多,基本是挨家挨產的清查,因此收穫也要遠多於羽咋町。

最終人民軍在七尾市共計獲得了各種糧食500餘噸,海產品300餘噸,各種家禽牲畜200餘隻,各類酒水700多公斤另外還有金器23千克,銀器160千克,以及大量的其他各種物資。

而在人員方面,抓獲了青壯年男子9000餘人,青壯年女子15000餘人,另有技術人員600餘人。可以說各方面都是收穫巨大的。

羅嶽接到了班建威的報告之後,也立刻下令,在羽咋町只留下個團駐守,而其餘部隊均轉移到七尾市駐紮。

同時羅嶽又下達了兩道命令,第一道是下給駐紮在上海的海軍陸戰隊以及僱傭軍團的其他部隊,命令他們立刻趕到能登半島,和自己匯合,準備在日本全面展開戰鬥;第二道則是下給還在日本東南部沿岸襲擊的艦隊,命艦隊先趕到濟州島,和運載部隊的船隊匯合,然後一起趕到能登半島來。

當然在這期間,在能登半島的部隊也不能高枕無憂,畢竟現在人民軍僅僅只控制了能登半島中部的一小塊區域,而在半島的東北部份,還有輪島市、珠洲市、鳳珠郡、鹿島郡等城市尚由當地的日本地方官員控制;而且恐怕現在日本政府已經收到了人民軍登陸的消息,正在調集軍隊,準備進攻能登半島,雖然調集軍隊不是說動就動,但也決不會留給人民軍太多的時間,因此在這兩個方面,人民軍都需要早做準備。

不過現在人民軍己抓獲了近萬餘日本青壯年男子,有足夠的勞動力,於是羅嶽下令,由一團付責,從距離七尾市以南約5公里的位置開始,佈置一道主要是由坑道戰壕組成,並橫貫整個能登半島的防線,以防備日軍的進攻。

同時羅嶽又派出僱傭軍團,向能登半島的東北進攻,要全面控制半島的東北部地區。

第十九章 自沉第三八六章 對馬海戰(十二)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三七五章 對馬海戰(二)第五五九章 美國(二)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擊(二)第一九七章 訪問英法(八)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二三三章 突破口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四十八章 上海新區(一)第五十五章 上海新區(八)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四十章 敘舊(上)第三一六章 軍隊擴編計劃(四)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四四二章 遼陽之戰(四)第二三三章 訪日艦隊(四)第一二四章 秋收行動(十三)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五六六章 預備會議(一)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八十五章 造艦競標(二)第四八八章 激烈博弈(二)第三九四章 談判(二)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一九六章 訪問英法(七)第六七五章 大獲全勝(六)第一九二章 登陸爪哇(四)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五八七章 農場巡視(二)第五一九章 突擊行動(下)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四百章 全面開戰(九)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一六七章 新艦下水(三)第三七五章 對馬海戰(二)第三零二章 制定計劃第一零七章 造艦(二)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六一零章 朝見風波(二)第三一二章 結局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四十七章 登陸作戰(上)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六十三章 大沽口會議(四)第四十九章 上海新區(二)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第三四八章 前往青島(一)第二二六章 後續影響(一)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五八二章 張作霖歸附(上)第一五一章 上任(五)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三六八章 軍隊整編(上)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動(五)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七二九章 決策(三)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四六七章 迎擊俄軍(四)第三五三章 徳國特使(一)第八十九章 安置營(五)第五六四章 陰謀(二)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一)第四五九章 圍殲日軍(三)第三八三章 對馬海戰(九)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三一三章 錦州(一)第三三零章 李鴻章來訪(七)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一九九 中標者第十章 接管濟南(三)第四十章 敘舊(上)第一二零章 晚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