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法郎對法國**來說,也完全在可以承受的。在35年前,普法戰爭失利之後,法國像當時還是普魯士支付的賠款就高達50億法郎。而現在法國的國力更強,因此15億法郎對法國**來說,並不是太大的負擔,只是在面子過不去。
對華東**來說,6000萬英鎊無疑是一筆鉅款,約合4.8億兩白銀,而拆算成華東**的貨幣,大約是5.2億銀元,在參戰之前,華東**1年的財政收入也只有1.2億銀元。而且還有英國的賠款沒有計算在內。
華東**和英國的談判也同樣進入了僵持時期,因爲華東**對英國的目標有些不同,不僅要求賠款,而且還希望得到英國在加裡曼丹島的殖民地。華東**從荷蘭那裡己經獲得了3/4的加裡曼丹島,當然希望再從英國手裡獲得剩下的1/4,得到一個完整的加裡曼丹島,這樣也便於華東**管理,並充分利用,後日英國想要在加裡曼丹島上興風作浪,也沒有那麼容易。當然這樣一來賠款的數額肯定要比法國少,華東**開出的條件是英國賠款3000萬英鎊,加上在加裡曼丹島的殖民地。
而英國**也打算將加裡曼丹島的殖民地作爲談判籌碼的一部份,本來這塊殖民地並不是英國的重點,當然加裡曼丹島在東南亞及太平洋西岸的戰略價值極大,但現在華東**從荷蘭那裡己經獲得了3/4的加裡曼丹島,所有的戰略價值都己俱備,英國就算死守着剩下的1/4部份,也沒有意義了,不如將其做爲交易的一部份。英國的打算是最好能用加裡曼丹島的殖民地抵充賠款,這樣在國內也好交待,再不濟就是以荷蘭爲例子,以加裡曼丹島的殖民地,加上1000英鎊的賠款。
英國的開價顯然是不能讓華東**滿意的,荷蘭是讓出了3/4個加裡曼丹島,而英國僅僅只有1/4個加裡曼丹島,這能夠一樣嗎?不過英國的代表朱爾典顯然是談判的老手,在談判中軟磨硬泡,一方面表示不可小視英國的實力;另一方面又不斷強英國所有的加裡曼丹島部份的價值遠比荷蘭那一部份要高,又東扯西拉了一堆英國希望和中國友好,和華東**友好合作等等,讓華東**的代表頗有些有力沒處使的感覺。
不過談判畢競是以各自的實力爲基礎的,英國終究是處於弱勢的一方,不可能靠個人能力來彌補,由其是在華東**和法國己經談好了所有的條款之後,英國也就大勢己去了。雖然朱爾典還想再糾結一下,但李三傑和李鬆晨協商決定向英國攤牌,向朱爾典提出了兩個方案,一是華東**一直堅持的賠款3000萬英鎊,加上英國在加裡曼丹島的殖民地;二是華東**放棄英國在加裡曼丹島的殖民地,賠款同法國一樣,爲6000萬英鎊。
而英國只能選擇第一個方案,因爲華東**已經獲得了3/4個加裡曼丹島,而且距離又近,華東**可以很容易將自己的力量投送到加裡曼丹島上,也可以說剩下的1/4在英國手上形同雞肋,早晚都要被華東**想辦法吞併掉的,還不如現在做爲交易的籌碼送出去,還能創造一點價值。
於是朱爾典表示,英國可以接受第一個方案,但請華東**多少再讓一點,那怕是能夠讓個1、200萬英鎊也好。這讓李三傑和李鬆晨也覺得有些哭笑不得,最終還是降下去200萬鎊,定格在2800萬英鎊。
接下來就是正式簽約,然後又約定好履行條約的時間、秩序等,不過這些己經不影響大局了。
到這時爲此,華東**和英國、法國、荷蘭均談判成,雖然這時與日本、俄國仍處於戰爭狀態,但華東**己經獲得了9800萬英鎊的賠償資金,以及完整的加裡曼丹島,可以說是收穫巨大。
爲了這次遠東戰爭,華東**共計借了6000萬英鎊的外債,加上利息,共計約8000萬英鎊,另外內債大約5000萬銀元,以及華東**自己的財政資金也有約5000萬銀元,折算下來大約是9200萬英鎊左右,算下來淨利還有約600萬英鎊。
不過現在華東**的這些資金並沒有用完,銀元大約還剩1000萬元,而存餘的物資可以拆算1500萬銀元,所借的外債大約還有500多萬英鎊,因此共計還有大約1500萬英鎊,約今合1.3億銀元,相當於華東**1年的財政收入。僅從資金上看,當然是賺了,而且這還沒有算加裡曼丹島,以及在戰場上俘虜的軍艦的價值。
而且資金上的收益僅僅只是一部份,關建是通過與和英國、法國、荷蘭簽定條約,徹底鞏固了華東**的戰利成果,也宣告在東亞、東南亞地區的範圍內,華東**己是一枝獨秀,沒有對手,同時華東**也可以集中精力,全力的應對日本、俄國,繼緩擴大自己的戰果。
而協約簽定之後,英法荷三國的內閣都相繼宣佈辭職,三國都將面臨重新選舉的局面。另一個重磅的人事變動就是英國海軍大臣費舍爾也宣佈辭職。
消息傳到華東**後,夏博海等人也唏籲不已,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政治家的責任心要比舊時空裡的政客們要強得多,自己的責任至少是要全部做完收尾之後才辭職,而不把包袱甩給下一任。由其讓夏博海、肖建軍意外的是費舍爾居然也辭職了。
遠征軍艦隊是以英國海軍爲主力的,而遠征軍艦隊的失利,英國海軍自然也是難辭其咎,由其是這是近200年以來,英國海軍最慘痛的失敗,更是引發了英國民衆的無限怒火,因此僅僅是內閣的辭職並不足以平息民衆的憤怒,而身爲海軍大臣的費舍爾,自然只能選擇辭職,來緩和英國民衆對海軍的指責。儘管嚴格來說,遠征軍艦隊的失利其實和費舍爾的關係並不大。
不過夏博海、肖建軍都知道,在舊時空的歷史中,費舍爾在這個時代的作用要比英國首相重要得多。雖然這時的英國海軍依然遙遙領先,但以德國、美國爲代表的新興力量正在崛起,並且不斷的拉近與英國的距離,由其是英國海軍執行的“兩強標準”,己經快要維持不下去了。
而正是費舍爾主導的英國海軍的改革,才使得英國海軍得以繼續保持對其他國家的領先優勢,並將這種優勢一直帶到了一戰時期,並確保了英國海軍在一戰中,始終全面壓制着德國海軍,不僅保障了自己海上運輸線的安全,同時將德國牢牢封鎖在大陸上,最終硬是在消耗戰中將德國耗敗,因此也可以說在協約國的勝利中,英國海軍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的,而英國海軍在一戰中的功績,又要歸功於費舍爾在一戰前的約10年左右的時間內,對英國海軍所做的改革。而現在費舍爾居然也因爲遠征軍艦隊的失利而被迫辭職,那麼英國海軍的改革是否還會繼續進行下去,確保在一戰中的領先優勢,甚致經過了遠東戰爭之後,一戰還會不會發生,都不得而知。
當然這些不是華東**操心的了,畢竟現在日本、俄國還沒有妥協,遠東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雖然沒有了英法荷三國,但現在華東**仍然不輕鬆,畢竟佔據華東**大量資源的,還是日本、俄國,現在日本牽制着華東**大約9萬陸軍及海軍陸戰隊,和部份海軍;而華東**在東北地區仍然駐留着3個半軍,佔華東**總兵力的7成左右,而且日本、俄國又是以頑固而著稱,要迫使他們屈服,也並不容易。因此現在華東**仍然面臨着物資耗盡的臨界點,儘管由於英法荷三國的屈服,華東**將這個臨界點大大的延長了一步。
不過英法荷三國雖然都己像華東**屈服了,但日本、俄國似乎都並不打算妥協,在華東**與英法兩國的談判結束之後,日本、俄國先後發表聲明,宣稱自己絕不會與華東**妥協,並將與華東**戰鬥到底。
按照華東**的計劃,下一個要對付的目標是日本,最後纔是俄國,目前來看,這個秩序也沒有改變的必要,因爲英法荷三國的屈服,使華東**的海軍可以騰出手來,支援其他方向的作戰,而海軍能夠發揮作用的,當然是在對日本的方向。
就在華東**與英法兩國談判期間,負責日本戰場的指揮羅嶽發回來一份迫使日本屈服的軍事行動計劃,這是他在日本作戰近3個月,對日本的情況己有了相當的瞭解,因此才專門針對日本的情先,制定了這樣一份作戰計劃。
而經過軍委的討論研究之後,認爲羅嶽提出這個計劃有很大的可行性,一但實施成功,確實有很大的機率會迫使日本屈服,而且現在華東**與英法兩國談判己經圓滿結束,因此軍委也正式下令給羅嶽,批准了他的計劃,並着令他實施,同時又派出了裝甲巡洋艦赤兔號、絕影號、防護巡洋艦青州號、沂州號,以及第3驅逐艦分隊,去協助羅嶽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