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無畏號戰列艦

當然,英國對無畏號戰列艦的宣傳也不完全是爲了轉移民衆的視線,因爲無畏號戰列艦不僅是這個時代建造的最大戰列艦,也是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因此它的服役確實是海軍發展歷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性變化。

與無畏號戰列艦之前的戰列艦相比,至少有三大技術突破,首先是全重火力設計,無畏號戰列艦佈置了5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而在側舷射擊時可以集中8門主炮同時開火,其火力是其他任何一型戰列艦的2倍;其次是釆用了統一的火控指揮糸統,各炮塔不再單獨進行瞄準射擊,而是由艦上的中央火控系統進行統一的指揮,並形成齊射的彈幕打擊,可以大幅提高火炮的命中率;而在動力系統上,蒸汽輪機取代了往復式蒸汽機,不僅可以獲得的動力更大,而且無論是可靠性還是穩定性都得以大幅提升,使無畏號戰列艦的最大航速可以達到21節,並可以維持10個小時以上。

種種這些變革,使得無畏號戰列艦的出現,成爲戰列艦建造技術的分水嶺,成爲現代戰列艦的始祖。令以往建造的戰列艦在一夜間全部過時,開創了海軍學術史上鉅艦大炮的新時代,並確定了在未來近40年內,世界海軍強國戰列艦設計的基本模式,因此在此以後各國建造的戰列艦也均被稱爲無畏艦。

不過無畏號戰列艦的出現,對德國來說卻是五味雜呈,有羨慕,有震驚,也有後悔。原來這幾年來華東**和徳國的軍事合作,由其是和德國海軍的合作十分密切,華東**在德國定製了2艘防護巡洋艦,2艘裝甲巡洋艦,和1艘戰列艦,德國還派遣技術人員,指導華東**自行建造軍艦。

而華東**則是爲徳國提供了一系列的軍艦設計,首先是以青州級防護巡洋艦爲藍本設計的薩摩亞級防護巡洋艦,徳國己經建成了4艘,其性能在徳國海軍中廣受好評;而隨後德國又採用了華東**的赤兔級裝甲巡洋艦設計,建造了兩艘盧恩級裝甲巡洋艦,經過海軍的試用之後,也是好評如潮,認爲無論是性能還是戰鬥力,都遠勝過德國自建的4艘裝甲巡洋艦。

而在戰列艦方面,華東**幫助德國修改的布倫瑞克級戰列艦的設計,引入了2級主炮的概念,而德國很快就在當時英國剛下水的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上看到了相同的設計。因爲英國是這個時代海軍技術的領跑者,因此各國的戰列艦設計也基本都是跟着英國走,原來提爾皮茨釆用華東**的修改方案,多少也有試一試的意思,而見華東**的設計方案競和英國完全相同,提爾皮茨也終相信華東**的戰列艦設計能力,於是又委託華東**爲徳國設計新一代的德意志級戰列艦。

就在這時,華東**在德國定製了干將級戰列艦,並將的干將級戰列艦的設計理念,包括全重火炮和中央統一火控系統應用到了德意志級戰列艦的設計中,只是德意志級戰列艦的主炮口徑採用305毫米,而且噸位達到了17000噸左右,可以看做是干將級戰列艦的放大版,而這時華東**與德國共同研發的蒸汽輪機尚未能成熟,因此在動力選擇上,仍然選用了三漲式往復蒸汽機,不過由於華東**的艦體設計優秀,仍然可以確保最高速度達到20節以上,而這時無畏號戰列艦還沒有開建。

但由於德意志級戰列艦的設計理念過於超前,因此在德國內部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有相當一部份徳國海軍的高層認爲德意志級戰列艦的設計華而不實,全重火炮設計不過是堆砌火力,命中率並沒有提高,而且射速不足;揹負式結構的火力佈置,則會導致軍艦的重心過高,抗風浪能力下降;綜合火控系統根本提高命中率,不能底了火炮的射速等等。

其實這些爭議的聲音本質並不是針對軍艦設計,而是針對華東**,是徳國人中的一羣種族優越論者接受不了華東**指導德國建造軍艦,在他們看來,黃種人是劣等民族,而日耳曼民族可是高等民族,劣等民族怎麼可能設計出優秀的軍艦來呢?高等民族怎麼需要劣等民族的設計?

儘管提爾皮茨並不在意這些反對的聲音,但威廉二世卻多少受到了一些影響,因爲威廉二世在本質上也是一個種族優越論者,不過威廉二世華竟也懂一些海軍的技術,華東**提出的這些理論,在邏輯上確實是可行的,因此威廉二世也不敢輕易的決定。

出於穩重起見,威廉二世招見提爾皮茨,二人商議之後決定,原定德意志級戰列艦將由建造4艘,減少爲2艘,而原計劃後兩艘波美拉尼亞號、西里西亞號則改用布倫瑞克級戰列艦的設計概念,釆用兩級主炮的搭配方式,定爲波美拉尼亞級,因爲這是英國己經認可的戰列艦設計,徳國對英國的設計還是相當認可的,這樣等這兩型軍艦均建造好之後,進行一次性能對比,再確定以後的戰列艦設計方向。

雖然波美拉尼亞級戰列艦比德意志級戰列艦晚了差不多10個月纔開工建造,但由於德意志級戰列艦上應用的新技術較多,而且德國還要分出一部精力來建造華東**定製的干將級戰列艦,因此建造的速度較慢,不僅被波美拉尼亞級戰列艦趕上來,而且連英國後開工的無畏號戰列艦也超過了它的進度。同時仍然還有不少人對德意志級戰列艦冷嘲熱諷,認爲建造這一型軍艦完全是浪費時間和資源,這也影響了德意志級戰列艦的建造。

而就在這時,華東**取得了臺灣海峽之戰的勝利,全殲了遠征軍艦隊,令徳國大爲震驚,雖然少數極端的種族優越論者大呼“這不科學,劣等民族怎麼可能打敗優等民族”呢?但威廉二世畢竟還是一個講求務實的君主,立刻想到了與華東**結盟,來遏制俄國,自然就放棄了種族優越論的基調。而對德意志級戰列艦也不再阻擾。

但無畏號戰列艦的下水再次證明了華東**的戰列艦設計能力,因爲無畏號戰列艦所做的技術革新,都是華東**先一步提出過,並且在華東**定製的干將級戰列艦得以體現;而且這時臺灣海峽之戰和納土納羣島海戰的一些戰爭細節也被披露,干將級戰列艦在這兩場海戰中均有出色的表現,戰鬥力明顯勝過同等級別的戰列艦,也證實英國所宣傳的一艘無畏艦可以抵得過兩艘老式戰列艦不算誇大。

只到這時,在德國纔沒有人再對德意志級戰列艦說三道四,不過臨時增加的兩艘波美拉尼亞級戰列艦這時己完成了艦體建造,並快要下水,再改回來己是不可能,而威廉二世只能下令,一切資源向德意志級戰列艦傾斜,儘快完成這兩艘戰列艦的建造,同時也批准再開工建造兩艘德意志級戰列艦,最終仍然完成4艘同型戰艦的建造。

當然,這也引發了一個日後軍事愛好者,由其是戰列艦的愛好者、研究者們一個長時期撕逼的話題,就是干將級戰列艦到底算不算無畏艦,而他和無畏號戰列艦到是誰纔是第一艘無畏艦。

支持無畏號戰列艦纔是第一艘無畏艦的人認爲,干將級戰列艦不能算無畏艦的理由爲:首先是噸位太小,只有12000噸,而無畏號戰列艦的噸位達到18000噸;其次是無畏艦的三要素,全重火力、統一火控、蒸汽輪機,干將級戰列艦隻滿足了兩條,動力仍然是往復式蒸汽機,自然不能算無畏艦;再次是無畏號戰列艦服役之後,各國建造的戰列艦也均被稱爲無畏艦,而不是干將艦,就說明各國都認同無畏號戰列艦纔是第一艘無畏艦。

而支持干將級戰列艦的人則認爲,以噸位來劃分無畏艦不妥,因爲沒有規定無畏艦的噸位必須要達到多少噸以上纔算,而且後來各國建造的無畏艦也有小於18000噸的,但統統也都算是無畏艦;無畏艦的三要素也是同樣的道理,並不是一定要全部具備這三要素,才能稱爲無畏艦,重點是全重火力、統一火控,用沒用蒸汽輪機,並不是無畏艦的絕對條件,其他無畏艦也有使用往復式蒸汽機的,而且干將級戰列艦雖然沒有使用蒸汽輪機,但航速也超過了20節,與同時代戰列艦的18節相比,有明顯的優勢,並在納土納羣島海戰中表現出遠超過同時代戰列艦的戰鬥力;至於各國均以無畏艦來命名建造的戰列艦,這是由於英國的影響力大的緣故,干將級戰列艦的設計理念和無畏號戰列艦完全相同,但設計、建造、服役、參戰均要早於無畏號戰列艦,因此纔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艘無畏艦。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和稀泥的,認爲干將級戰列艦雖然和無畏號戰列艦的設計理念完全相同,在建造、服役時間上也確實比無畏號戰列艦早,但畢競不是一型成熟的軍艦,而且帶有很明顯的試驗性質,因此被稱爲準無畏艦,或者是小型無畏艦要更合適一些。

第三十一章 市長上任(三)第七一九章 上海談判(六)第六零六章 東北戰事再起(四)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二二零章 青島戰役(四)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四四八章 遼陽之戰(十)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第六二七章 登陸日本(九)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一一一章 接管天津(三)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戰(十一)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四七六章 山海關之戰(五)第五十章 上海新區(三)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二五一章 八國聯軍分裂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二四三章 王家寨(五)第八十章 陸軍編制(四)第五六八章 預備會議(三)第二五三章 工作組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四九四章 襲取海參崴(三)第五零五章 穆棱河之戰(一)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第三一八章 騎軍(二)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五零一章 清廷出兵(一)第三五九章 大戰之前(六)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二四五章 第一家族(四)第九十一章 天津戰役(四)第七三二章 決策(六)第六零七章 東北戰事再起(五)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四零二章 全面開戰(十一)第五五八章 美國(一)第一四六章 訪問(六)第六四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二)第六零一章 西安之行(一)第二零一章 英國干涉(三)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八十一章 災民(一)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五十三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四)第七一五章 上海談判(二)第三二八章 李鴻章來訪(五)第七十四章 統計結果第五章 上岸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一九八 超強硬對強硬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四七零章 戰前(二)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六十章 遠東戰爭結束(下)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五七二章 預備會議(七)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三五一章 上海警戒(四)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八十五章 造艦競標(二)第二四八章 王家寨(十)第二十九章 出兵(二)第一二六章 秋收行動(十五)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四七四章 外交爭鬥(三)第五十章 佔領大沽口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二二八章 各方反應(二)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四五七章 山海關(三)第六八六章 結束戰爭(七)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五六零章 美國(三)第一三二章 外調(六)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一八一章 護僑行動(三)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一九七章 巴達維亞(五)第五六三章 陰謀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