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

bookmark

由於人民軍在東北地區的戰線拉長,兵力不足,因此在一些地方設制地方警備團,招募本地人員參軍,訓練,維持地方持秩,在必要的時候,也會參加繳匪的戰鬥,儘可能將人民軍從地方治安的繁重任務中解脫出來。不過和人民軍相比,地方警備團的火力支援兵力要少得多,一個團只設了一個機槍連、一個60迫擊炮連和一個80迫擊炮連,沒有直屬的炮兵部隊,兵力只是2300多人,而且指揮官都是由歸化的軍官擔任。

錦州府下轄二州、二廳、三縣,分別是錦州、義州、錦西廳、盤山廳、廣寧縣、興城縣、綏中縣。在明清交替之際,這裡成爲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著名的大淩河之戰、寧遠之戰、鬆錦大戰均發生在這一地內。但由於錦州被人民軍佔領的時間早,因此地方警備團成立的時間也是最早的,己經有10個多月了, 有一定的軍事素質,而且人民軍在錦州的統治已近兩年,周邊土匪勢力全部被消除乾淨,地方秩序也都完全恢復。也沒有必要在錦州佈置重兵。兩個地方警備團也基本足夠了。

但就在3天以前,不知從那裡冒出一股土匪,人數大約有2000餘人,竟然攻破了阜新縣。在這個時代,阜新縣不屬於錦州府的管轄,但是錦州通向內蒙古的必經要路之一,因此人民軍佔據錦州府之後,順手也將阜新縣給拿下來了。

錦州的地方警備團立刻派出2個營大約1200餘人的兵力前往救援,這也是錦州地區能夠派出的最大機動兵力吧,在廣寧縣附近與這股土匪相遇,雙方展開了交戰。

一開始時,人民軍並沒有把土匪放在眼裡,雖然軍隊沒有經歷過實戰,但指揮官黃偉卻是人民軍的老兵,參加了整個遠東戰爭,在山東、東北也均打過剿匪的戰鬥,在他看來土匪的人數再多也沒有大用,因爲武器簡陋,又少有戰術,完全就是一批烏合之衆,往往一打就散,因此對這一戰充滿了信心。

那知戰鬥一始,就讓黃偉大出意料,因爲這支土匪的裝配竟然十分精良,至少基本人人配槍,而且還有1、2門火炮,因此竟然還能和人民軍打個勢均力敵。

不過人民軍畢竟是經過正規訓練,戰術雖不熟練,但也有章有法,但土匪雖然槍多,但仍是一盤散沙,各自爲戰,毫無戰術可言,而且人民軍還有1個迫擊炮排,配有6門60迫擊炮。雖然土匪軍隊中也有幾門火炮,但他們對火炮的運用卻相當外行,因此人民軍漸漸穩住陣角,並充份發揮迫擊炮的火力,開始佔據上風。

雖然過程艱難了一些,但如果就這樣打下去的話,人民軍也必然會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不過就在這時,從人民軍的側翼殺過來一支騎軍,人數有5、600人,這又是人民軍沒有預料到的變化,雖然人民軍也在自己的側翼佈置了保護的兵力,但無奈對方全是騎兵,速度太快,而這支人民軍也缺少實戰經驗,因此最終被這支騎兵突破了側翼防線,造成了全局的潰敗。結果這一戰人民軍陣亡211人,受傷347人,戰鬥減員358人,幾乎接近1/3的危險線了。

失敗之後,人民軍只能退回錦州駐守,而這支土匪趁勝進擊,又連續攻克了廣寧縣、興城縣造成了整個錦州府的動盪。因此錦州府的人民軍只能一面嚴守其他各地,一面向瀋陽發出告急,請救支援。

瀋陽的東北戰區司令部收到告急之後,也十分震驚,沒想到在錦州府居然出事了,而且局勢還十分嚴峻。雖然在前一階段,人民軍發動收關行動,大部份的兵力都集中在黑龍江區域,在遼寧省地區兵力並不多,但抽調1、2個團去支援錦州府還是做得到的,只是現在遼寧地區可不是隻有錦州府遭到襲擊,還有四平、彰武、康平、雙遼等地,均都遭到了土匪的襲擊。雖然由於人民軍在各地的守備嚴密,各路的土匪均被人民軍擊敗,並沒有造成什麼損失,只有錦州府出了事。但這樣一來,戰區司令部也不敢輕易從其他地區抽調兵力,而從黑龍江區域抽調軍隊,至少需要8-10天的時間,顯然是來不及了。

於是司令部最終決定,調駐守新民府的張作霖部支援錦州府,至少先將錦州府的局勢穩定下來,不再惡化,再慢慢組織兵力支援錦州府。

前一階段張作霖部在剿匪作戰中表現頗爲亮眼,並且也能夠尊守人民軍的軍紀,於是得到了戰區的認可,因此在秦錚離開瀋陽之前,己經作出決定讓張作霖部駐紮新民府休整,並且進行整編,同時也給張作霖部正式的番號,第二軍第17後備團,任命張作霖爲團長、張作相爲副團長,孫烈臣爲團參謀長;第1營由湯玉麟任營長,王立有任副營長;第2營由丁喜春任營長,張海鵬任副營長;第3營由吳俊升任營長,張景惠任副營長,同時還允許第17後備團編制一個騎兵營,但只有2個騎兵連,實際是半個營,由汲金純任騎兵營長、闞朝璽任副營長。另外只設一個機槍連,一個迫擊炮連,總計的兵力在2700人左右。

雖然張作霖部號稱有3000餘人,但在投靠華東**之前,真正的可戰部隊只有7、800人,因爲張作霖手裡只有這麼多步槍,而投靠華東**之後,得到了人民軍的補充,當然給他們的步槍是在戰場上繳獲的俄製莫辛納甘1894式步槍,但這也使張作霖部的可戰人數擴大到了1500人左右,而且子彈充足,這也是張作霖部能在剿匪作戰中表現出色的原因之一,但張作霖部還沒有授與番號,軍銜、軍職,因此還不能算正式的人民軍部隊。

而現在張作霖部被正式授與番號與軍職,因此這纔算成爲正式的人民軍部隊,當然這一來人民軍也將會給張作霖的部隊派駐軍政人員,連級部隊派駐指導員;營級部隊派駐教導員,團部派駐政委。

這時張作霖剛剛在新民府完成了人員和建制的編制,畢竟要從1500人一下子擴大到2700人,也不是能在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由其是機槍連和迫擊炮連,還必須會識字,因爲機槍和迫擊炮都是要看得懂操作手冊、尺碼,並要懂一些維修的技術。

但現在張作霖團的武器還沒有換裝,而且派駐軍政人員也沒有選好,不過張作霖的部隊還有一定的戰鬥力,又有比較豐富的繳匪經驗,而且新民府離錦州府也不遠,還不到200公里,如果急行軍的話,3、4天就可以到達,因此在這個時候調張作霖部去支錦州府,是最適合的選擇。

另外由於錦州變故的時間太短,因此對於進攻錦州府的土匪情況還所知不多,現在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股土匪的首領叫杜立三,而參戰的那支騎兵是蒙古騎兵,但到底是杜立三的部下還是同伴,就不得而知了。

看完了報告之後,秦錚也陷入了沉思,肖建軍道:“杜立三?這個人我在過去聽說過啊,好像和張作霖的關係不錯,似乎還是結拜兄弟,派張作霖對付杜立三,這合適嗎?”

秦錚搖了搖頭,道:“那些是評書的內容,杜立三和張作霖並沒有什麼深交情,當然,兩人認識是肯定的,畢競兩人都是土匪出身,因此不可能沒有交情,但都是塑料交情。而且在舊時空裡,張作霖在受清廷招安以後,又以招安爲誘餌,誘殺了杜立三。”

王雲鵬道:“這麼說讓張作霖去對付杜立三,到是做對了,不如就讓張作霖去騙引杜立三。”

秦錚又搖了搖頭,道:“也不能這麼說,畢競時代不同,大局勢也不同,就算是讓張作霖去騙引杜立三,杜立三也未必會上當,畢競我們從來沒有主動去招安過土匪,張作霖也好、馮麟閣也好,都是主動投奔我們,而且也不是來投奔的我們都收,張作霖、馮麟閣雖然都是出身綠林,但並不是純粹的土匪,他們並沒有佔山爲王,而是以地方保險隊的形式存在,相當於是民團,因此實際是半官半匪,雖然也幹過一些打家劫舍的沒本錢買賣,但也做過不少維護地方秩序,保境安民的事情,在民間還有一些好名望,這樣的人來投奔,我們纔會接納。相反那些純粹的土匪來投奔,都被我們拒絕了,而杜立三就是純粹的土匪,我們不可能接納杜立三,更不要說主動招安,杜立三也不會相信我們,如果他真想受招安,這次就不會做得這麼絕,而且別忘了還有蒙古騎兵幫他。蒙古勢力可是受俄國的控制的。”

王雲鵬道:“這麼說是俄國支持杜立三?”

這時夏博海道:“我到是知道一些杜立三的情況,似乎杜立三一直和俄國不大對付,並且因爲與俄國爲敵,獲得了一個‘包打洋人’的綽號,7在日俄戰爭期間,杜立三是站在日本這一邊對俄國作戰的,怎麼會和俄國攪到一起去呢?”

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戰(五)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三三四章 海歸(五)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二五九章 根據地(一)第六十二章 大沽口會議(三)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十三章 怪異的軍艦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第六八三章 結束戰爭(四)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第一七八章 南洋鉅富(五)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六零八章 滿洲里戰役(一)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第六八九章 反制(三)第二八七章 全面展開(二)第五四五章 鎮南浦登陸(五)第六零二章 應對計劃(下)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五九零章 上海租界(二)第一六四章 年終(上)第三九四章 談判(二)第三十九章 火力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七十八章 水災(三)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四五三章 外交斡旋(十)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一九零章 登陸爪哇(二)第一七四章 南洋鉅富(上)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三八八章 對馬海戰(十四)第四三四章 戰爭再啓(五)第一二九章 分礦計劃(下)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一四零章 上海新區(四)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六三七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九)第一七零章 投資考察(一)第三八四章 足球比賽(五)第二五零章 創業(三)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第三二零章 騎軍(四)第二五二章 創業(五)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二章 收關行動(二)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二五五章 圈套(三)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撫(六)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二三一章 總結(上)第一二一章 晚餐(下)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四四零章 遼陽之戰(二)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二四八章 王家寨(十)第五七七章 袁世凱來訪(一)第三十九章 造艦計劃(三)第四章 制度(三)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二十一章 海軍編制(五)第三八五章 足球比賽(六)第五四零章 美國調停(下)第二零四章 正面進攻(中)第六三二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四)第二九九章 告密(上)第三三六章 李鴻章來訪(十三)第五十六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七)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島(三)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三十二章 市長上任(四)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三十章 清室回京(四)第二五九章 根據地(一)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四十五章 錦州之戰(三)第一四零章 合肥見聞(四)第七二零章 上海談判(七)第五四四章 鎮南浦登陸(四)第二三一章 總結(上)第二一三章 青島攻略(二)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一八七章 護僑行動(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