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

bookmark

就在這時,艙門打開,從外面進來了幾名士兵,一個個手持步槍,衆人見了也都緊張起來,爲首一人問那打粥的士兵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士兵敬了一禮,道:“連長。”然後將這裡的糾紛說了一遍。

搶木牌的人趕忙道:“長官,這真的是我們的木牌,是這小子亂說誣告我們,我叔叔在廬州府裡當差,和知府大人都是有交情的,憑我們弟兄的身份,怎麼會去搶他的木牌呢!”

連長冷冷道:“廬州府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廬州知府來了,也要守我們的規據。” 說着,將他們幾個人上下看了看,轉頭對搶木牌的人道:“你確定這兩塊木牌是你們的?”

那人這時也聽出不對勁,但還是嘴硬道:“當然,當然是我們的,我們弟兄可都是有身份的人,怎麼……”

連長:“你們兩是什麼時候上的船。只有剛上船的人才會發給木牌的,先上船的人都己經吃過粥了,木牌也菥收回去了,你們兩方,那一方是剛纔上船的人?”

李坤立刻道:“我是,我就是剛上船的。”

那人遲疑了一下,也忙道:“我們也是,我們也是剛上船的。”

連長冷笑了一聲,道:“你們確定自己是剛上船的,現在說老實話還來得及,他的衣服都還是溼的,你們兩的衣服都己經快乾了,你們確定是剛上船的嗎?”

兩人一時語塞,但這個時候還不肯服軟,一個人道:“我們弟兄就是剛上船的,怎麼樣?”

這時張文望輕輕嘆了一口氣,道:“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石家兄弟仗着有在廬州府裡當差的叔叔撐腰,在鄉里專橫慣了,也不看看這是什麼所在,敢在這裡鬧事。”

連長回身道:“剛纔上船的人,出來說一下,有沒有他們。”

蔣勇奇立刻道:“稟報軍爺,小人就是剛纔上船的,他們不是我們這一夥的人。”

他這一帶頭,立刻有人也跟着站出來,紛紛指證這兩個人不是剛剛上船的,連長轉過身來,對着石家兄弟道:“你們還有什麼可說的。”

這時石家兄弟也有些羞惱成怒,一人道:“不是又怎麼樣,我叔叔是在廬州府當差的,你們敢把我們怎麼樣,小心我們到廬州府去告你們。”

連長一揮手,道:“廬州府又怎麼樣,就是安徽巡撫在這裡,也要守我們的規據,把他們兩個拉出去,扔下船去。” 在制定救援計劃的時候,華東**就定下了一規定,對於那些不服從管教,刺頭、鬧事的人,決不輕饒,發現一個處理一個,全部都趕去難民營。這即是爲了殺雞警猴立威,警示其他的人,服從難民營裡的管理制度,也是保證難民營裡的安定。

這次救災,每個難民營都預計容納10萬人以上,而管理人員加上軍隊,也就在3-4000,實際的管理人員不會超過1000人,其中還有近半是醫務和後勤人員,要保持每個難民營的穩定,並不容易。而災民的成份來歷複雜,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有,再加上災民的心理脆弱,又是在清廷的地盤上行事,更是要萬分小心,如果真有人在難民營裡煽動鬧事,是相當危險的,因此在救援時發現有刺頭、茬子、鬧事的人,就應該極早處理,這樣可以減少在難民營中出事的機率。

當然對於處理刺頭、茬子、鬧事的人,羅嶽也要求軍隊必須警慎,畢竟這是對災民的生殺大權,不能過於隨意,更不能胡亂打壓災民,因爲有的災民並不是故意要鬧事,只是受災之後心理脆弱,受不了刺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因此羅嶽也制定詳細的處理細則,並且要求在處理了相關人員之後,必須寫出詳細報告,交給難民營的主管元老審覈並存檔。

連長下令之後,立刻過來兩名士兵,拉住一個人就像外拖,那人死命的掙扎道:“我叔叔是在廬州府當差的,我要去告你們……”

士兵可不和他再廢話了,掄起**朝他連打了幾下,只砸得那人連聲慘叫,再也無力掙扎,被兩名士兵架着胳膊,拖出了船艙,而另一個人這時也不敢和士兵硬強,也被兩名士兵給架了出去,但嘴裡還在嘟嘟囔囔道:“好啊,你們竟敢這樣對我們,我非要到廬州府去找叔叔,叫你們都沒有好結果。”

而在拖出船艙之後,士兵先將第一個人拖到了船舷邊,將他推下船去,落到水中,而後一個人見了,這才知道人民軍可不是和自已說着玩的,而是來真的,也嚇得大叫起來,道:“饒命啊,饒命啊,別把我丟下去啊,我再也不敢了,不敢了。”但這時說什麼都晚了,士兵們根本就不和他糾纏,直接將他架起來,扔進水裡。

船艙裡的衆人基本都透過開着的艙門,將這一過程看得清清楚楚,儘管剛纔石家兄弟的行爲確實是咎由自取,而且有些熟知石家兄弟爲人的人也知道這兄弟兩是早該有此報,見人民軍毫不猶豫的就將這兄弟兩扔下船去,心裡也都不由得有些惴惴,就連吃粥的聲音也小了許多。雖然這發粥的士兵又開始打粥、分粥,但分到粥的人,吃起來小心翼翼,儘可能不發出聲音,而還沒有分到粥的人這時也都安份了不少,也不敢再流露出催促之意。

蔣勇奇坐下之後,又吃了幾口粥,只聽對面的張文望道:“殺伐果斷,殺一敬百,這手段確實厲害啊。”

張黎道:“亂世用重典,非常時期也當用非常手段,何況是像石家兄弟這樣的人,得此結果一點也不冤。留着只會壞事。”

兩人正說着,那連長又回到了船艙裡,站在門口道:“鄉親們,先上船的人可以已經聽我們說過了,剛上船的人還沒有,現在我再說一遍,我們把大家從水裡救出來,就會負責到底。現在給只每人一碗粥,不是我們沒有吃的,而是因爲鄉親們在水災中餓得太久了,一次不能吃太多的東西,請大家儘管放心,我們會把大家送到安全的地方,可以吃得飽,穿得暖,餓不着,冷不着,而且住得還舒服,總之都會好起來。”

雖然心裡還有些惴惴,但聽了連長的這一番話,還是讓不少人都生出嚮往之意,畢競在這個時候,人人心裡都希望安定,當然也有不少人對此是半信半疑。

連長接着又道:“但既然是被我們收容,就要守我們的規據,當然俱體的規定,在你們下了船之後會有人告訴你們,但有一點是最簡單,也是必須尊守的,那就是在這裡一切都要聽從我們的命令安排。現在只給你們每人吃一碗粥,那就是一碗,原因剛纔己經說了,我就不在重複,所以就算是沒吃飽,也請忍耐一下,而再有像剛纔兩個人哪樣,想搶別人的木牌多吃粥的,別說剛纔那兩人的叔叔在廬州府裡當差,就是北京城裡的光緒皇帝在這裡,我也照樣把他扔下船去。”

衆人也不禁一陣小聲議論,連蔣勇奇心裡也顫了一下,儘管現在清廷的威信力大降,但皇權在中國民間依然邏具有足夠強大而權威的存在,剛纔連長直接宣稱自已敢把光緒扔下船去,對衆人自然是有相當大的衝擊力,那怕足倒退2、30年,這樣一句話都足可以引發一場大風波,張文望也輕輕道:“好大的口氣,好大的口氣啊。”

張黎則笑道:“這算是‘彼可取而代也’,還是‘大丈夫當如是乎’呢?”

其實這樣的話在華東**里根本就不算什麼,拿光緒和慈禧開涮,原來是元老的家常便飯,後來也影響到了歸化民和軍隊,因此這名連長隨口就說了出來,自己還根本沒有當一回事,卻沒想到這一句話給衆人造成多大的衝擊。

連長帶着士兵離開了船艙,艙裡的人才算是舒了一口氣,蔣勇奇一邊吃着粥,一邊和張文望、張黎叔侄交談,原來這叔侄確實都不是一般人,張文望原是還是行伍出身,畢業於馬尾船政學堂,還參加去甲午戰爭,在經遠號上服役,甲午之後,他退伍辭官,回鄉以教書爲生,不過沒有子女,因此將侄子張黎視爲已出。由於張文望見過世面,又熟知西學,因此對張黎的影響很大,並親自教導張黎西學,在張黎20歲,就出資讓他去天津的北洋西學堂讀書,在庚子國變之前,又鼓勵張黎去日本留學,直到1年前才歸國,結果遇到了這場水災。

蔣勇奇雖然沒有學過西學,其實他中學的水平也就是隻限於讀書識字而已,不過多年走鏢,經歷的事情多,對西學、洋務也有些瞭解,因此和這叔侄兩還能談談。而婉雲、董家齊這時也都不說話了,只顧着喝粥。

在交談之間,一大碗粥也都吃下去了,雖然蔣勇奇還沒有吃飽,但也暫時可以壓一壓餓,這時有士兵過來把吃盡的碗勺收走,又給每人一個木杯,可以自己去打茶喝。船上還提供了熱茶,而且粥有限量,但茶是沒有限制的,雖然衝的不是什麼好茶葉,但也能清嗓潤喉。吃完粥之後,再喝些茶水也能放鬆一下。

第五三七章 袁世凱復出(上)第五二八章 攻佔哈爾濱(三)第九十八章 巡視(三)第十三章 怪異的軍艦第五零八章 清廷招撫(五)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九十七章 巡視(二)第一六四章 年終(上)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一)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三五七章 大戰之前(四)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第三一五章 錦州(三)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二零二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四二零章 停戰期(一)第四一九章 北京攻略(十五)第四一三章 旅順攻略(十)第二四六章 第一家族(五)第二二四章 舞會(上)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四二五章 停戰期(六)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三七七章 對馬海戰(四)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四九九章 各方態度(二)穿越艦隊簡介一053H3導彈護衛艦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五八八章 隔空交手(四)第一七八章 德國之行(十)第七十八章 軍事發燒友(上)第四八六章 清廷朝議(三)第二四四章 第一家族(三)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三四二章 李鴻章之死(三)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五十二章 佔領大沽口(三)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五四一章 鎮南浦登陸(一)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五零七章 清廷招撫(四)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戰(六)第四零六章 北京攻略(二)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三八四章 對馬海戰(十)第二六三章 根據地(五)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二十一章 海軍編制(五)第四八二章 登陸作戰(四)第一六九章 備戰計劃第七一五章 上海談判(二)第二四七章 天誅(四)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七十五章 規劃(一)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二)第四十七章 天津分治(五)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三九五章 全面開戰(四)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一一一章 抓捕(中)第九十一章 天津戰役(四)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六五七章 遠東遠征軍(四)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一)第六七一章 大獲全勝(二)第四二九章 進攻北京(八)第一七四章 南洋鉅富(上)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一四五章 訪問(五)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一七五章 南下上海(五)第二二五章 青島戰役(九)第六七八章 大獲全勝(九)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戰(六)第一七二章 德國之行(四)第十一章 接管濟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