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語(下)

bookmark

晚飯之後,羅嶽來到給自己安排的休息帳蓬裡,將營地的情況大致的整理了一下,然後就準備休息。而就在這時,警衛來向他報告,謝濤和朱南圳要求見。

羅嶽一怔,難到是現在就有統計結果了嗎?這也太快了一點,因爲現在離吃過晚飯才只有1個多小時的時間,當然也可能是相關統計的工作,在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因此羅嶽也讓警衛請兩人進來。

不過兩人進來之後,臉色都相當凝重,顯然是又出現了突發事件。羅嶽想着,會不會是在統計的時候又有新的發現了,謝濤己道:“羅將軍,我們剛剛得到一個新的情況,因此趕來向你彙報。”

羅嶽立刻道:“什麼情況。”

謝濤道:“有人向我們報告,在營地裡有人在組織,準備明天向我們請願,要在營地裡做一場法事,打醮祭天,敬神拜佛,求福禳災。”

羅嶽先是一怔,馬上就明白過來,想不到自己還真是低估了紅蓮教的潛伏人員,他們到是真敢行動,居然向營地提出這種要求,不過這個行動是早有預謀,還是因爲自已的到來而臨時決定的呢?羅嶽想了一想,道:“是什麼人向你們報告的這個情況。”

謝濤道:“有兩個人,一個是保安隊的中隊長,叫蔣勇奇,另一個是營區的管理者,叫張黎。”

羅嶽點了點頭,道:“這兩個人現在那裡?帶來了沒有?”

謝濤道:“已經帶來了,就在帳蓬外面等着。”

羅嶽道:“好,叫他們進來,我要詳細的詢問他們。還有,把顧立源和吳道聲也叫上,我們恐怕要再開個會了。”

由於現在營地裡的人數增加,保安隊的數量多達60餘支,爲了更於對保安隊的管理,在保安隊裡設置了中隊長這個職位,一名中隊長管轄5支保安隊,共計300餘人,並管理20個營區的秩序,整個營地共設12箇中隊長。由於蔣勇奇在此前擔任保安隊長時表現出色,被任命爲12名中隊長之一。

晉升之後,蔣勇奇當然更是努力工作,盡職盡責,而且在營地裡住了近3個月,參加保安隊的培訓,讓蔣勇奇明白了不少道理,他畢竟年齡大一些,以前又見過一些世面,和別的年輕人不一樣,並不是靠一時的激憤熱血,而是己經認準了華東**必然會成大事,自己這次也算是因禍得福,機緣巧合的和華東**拉上關係,自然應該牢牢抓住這個機會,在華東**裡獲得一席之地,將來也算從龍有功,說不定還能夠封候拜將,封妻廕子。

營地裡傳出各種流言蜚語,蔣勇奇當然也是知道,不過他也同樣並未太在意,畢競傳出一些流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蔣勇奇只是按照指揮部的要求,將自己聽到的流言都詳細記錄下來上報,同時也會對傳播的流言進行分辯、反駁。

但就在今天下午,蔣勇奇從幾名保安隊員那裡得知,在幾個營地裡有人在組織,鼓動,準備明天向營地指揮部請願,要求在營地裡打醮做法,求福禳災。蔣勇奇也吃了一驚,這個行動己經不再是傳播流言蜚語了,而是夠得上拉幫結派、妖言惑衆了,而這樣的罪名一但確定,處罰的結果就是被驅逐出營地的。

那麼自己是否是像以前那樣例行公事的上報,還是行使中隊長的特權,遇到突發事件時,可以直接向指揮部彙報,以節約時間。不過蔣勇奇也拿不定把握,於是去找張黎商議。

這個風聲張黎也隱約聽到了一些,只是還不能確定,而聽蔣勇奇這麼一說,也基本能夠確定下來,看來是真右其事了。他畢竟是學過近代知識,知道華東**十分厭惡這種迷信活動,而且這次請願顯然也不是那麼簡單,因此建議蔣勇奇,以突發事件的名議,直接向指揮部彙報,還表示願意和蔣勇奇一起去彙報。於是兩人才一起趕到指揮部,將這個情況向謝濤、朱南圳彙報。

謝濤、朱南圳知道的東西要比他們多,因此一聽之後就意識到這個情況的關係重大,於是兩人也立刻帶着蔣勇奇、張黎,又叫上了顧立源和吳道聲連夜來求見羅嶽。

衆人在羅嶽的帳蓬裡聚開會,蔣勇奇、張黎也被羅嶽允許,破例參加會議,兩人也都頗有些受寵若驚,能夠參加這樣一個會議,也算是很高的榮譽了。於是兩人又將自己所瞭解的情況,先向衆人詳細的講說了一遍

羅嶽聽完之後,也了點頭,道:“很好,你們兩人的警覺性很高,這個情況十分重要,你們兩人彙報得十分極時,做得很好。”

蔣勇奇、張黎聽了,也是又驚又喜,看來自己是做對了。而羅嶽又轉向其他人,道:“你們怎麼看?”

顧立源首先道:“你們知不知道,這次請願會有多少人蔘與?”

蔣勇奇搖了搖頭,道:“這個不知,我只知道在東25營區、28營區裡有人,其他營區的情況就不知道了。”

張黎道:“具我看來,參與的人數不會很多,一則是近來雖說是流言蜚語頗多,但真相信的人卻並沒有多少;二則營地也有相關制度,我看敢違抗的人恐怕不會很多。”

吳道聲也道:“我也覺得不會有太多人蔘與,最多也只有幾百人,也許只有1、200人蔘加。”

顧立源搖了搖頭,道:“這種缺少依據的猜測,沒有任何價值啊。”

羅嶽皺了皺眉,道:“現在研究人數多少沒有意義,也研究不出來,關建是我們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就開始抓人,然後從抓捕的人員身上打開缺口;還是說暫時按兵不動,等明天他們開始請願時,再全部抓捕,一網打盡。”

顧立源遲疑了一下,才道:“如果現在開始抓人,恐怕只能抓住其中一部份,肯定會有不少漏網之魚,而且打草驚蛇,再要抓住其他人就比登天還要難了。但如果等到明天他們開始請願時,再行抓捕,如果人少還好辦,但如果參加請願的人多,達到數百上千,只怕是就難辦。”

朱南圳道:“在什麼難辦的,有多少人蔘加就抓多少人,我們可不搞什麼法不責衆。我覺得還是等到明天,他們開始請願的時候進行抓捕,這樣一網打盡,一勞永逸。”

謝濤搖了搖頭,道:“話不能這麼說,我看紅蓮教的潛伏人員未必會參這次請願啊,只怕就是把別人推出來當擋箭牌,而他們卻躲在暗處,靜觀其變。”

吳道聲道:“這種做法,是很有可能的。”

朱南圳道:“那又怎麼樣?我們今天不是正要分柝紅蓮教的潛伏人員嗎?乾脆明天一起都抓了,而且就算紅蓮教的潛伏人員不參與這次請願,但參加請願的人肯定都是被他們鼓動的,因此把參加請願的人抓起來一審,就可以審清楚了,這樣層層剝繭抽絲,就可以把紅蓮教的潛伏人員全部都挖出來。這不是很好嗎!”

謝濤還是搖搖頭,道:“這個想法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施中的變數太大,首先我們不能確定明天參加請願的人到底有多少;其實我們也不能確定,在營地裡受到流言蜚語影響的人到底有多少,儘管說受到流言蜚語影響的人並不多,但這個並不多到底是多少人呢!我們營地現在共有近13萬人,那麼2、3000人受流言蜚語影響和2、300人受流言蜚語影響,都可以算不多,但這兩個人數對我們明天施行抓捕行,卻是有很大的不同啊!因此我認爲明天施行抓捕的不確定因素太大了,也太冒險,弄不好會造成整個營地的動盪,到不如現在進行抓捕,能抓多少抓多少,這樣也對紅蓮教的潛伏人員發出一個警告,明天他們肯定不敢進行請願了,然後我們再慢慢的審問、搜查,最終就算是不能將紅蓮教的潛伏人員全部清理乾淨,但也能清除十之八九,剩下幾條漏網之魚,也翻不起多大浪來了。這樣的做法最穩妥,風險也最小。”

說完之後,謝濤的目光看向羅嶽,而其他人也都看着羅嶽,顯然是等他最後定決。

羅嶽沉呤了一會兒,才道:“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現在進行抓捕,並且抓到了一部份紅蓮教的潛伏人員,但如果各位是剩下,沒有被抓到的紅蓮教的潛伏人員,那麼接下來你們會怎麼做?是繼續潛伏下去,還是馬上採取行動,那怕是挺而走險,也再所不惜。”

衆人一時都沉思不語,顯然是在思考羅嶽所提出的這個問題。不知過了多久,朱南圳猛的一擊掌,道:“如果我是沒有被抓到的紅蓮教的潛伏人員,肯定會挺而走險,立刻行動,因爲只要是有一部份人員被抓了,我們就有可能順藤摸瓜,查出更多的人來,因此再繼續潛伏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只能奮力作最後一搏。也就是說,現在進行抓捕威攝紅蓮教的潛伏人員不敢行動,這是根本不成立的。還是等到明天,將他們一網打盡纔是最佳的方案。”

謝濤也點了點頭,道:“是的,我的想法確實有欠周道。我也贊成明天抓捕,一網打盡。”

羅嶽道:“好吧,那麼我們現在就來討論明天的抓捕,以及後續行動的計劃。”

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五四二章 未來計劃第三七四章 對馬海戰(一)第十章 接管濟南(三)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五八五章 隔空交手(一)第五四九章 土地改革(四)第八十五章 造艦競標(二)第三六九章 餘波未平(六)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八十三章 災民(三)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二五二章 八國聯軍分裂(下)第一九二 訪問天津(四)第九十四章 青州之亂(七)第一九八 超強硬對強硬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一六六章 回訪日本(上)第十章 接管濟南(三)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一七零章 南下上海第七十二章 義和團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一六五章 慶賀大會(三)第四六零章 圍殲日軍(四)第二四九章 鑑定圖紙第四五零章 遼陽之戰(十二)第五一四章 清廷招撫(十一)第五七零章 進駐縣城(三)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二九二章 情報機構(下)第二八零章 中立(四)第四四二章 進京(九)第四章 制度(三)第七十一章 工作開展(下)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二七七章 五人會議(一)第四六九章 戰前(一)第一二九章 外調(三)第三八九章 新聞發佈會(三)第二十一章 增援部隊第四一三章 北京攻略(九)第三十一章 市長上任(三)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二零五章 反擊(上)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九十三章 安置營(九)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五四四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上)第四十章 敘舊(上)第一零四章 佈局海外(上)第二四六章 天誅(三)第二六三章 反撲(三)第三八七章 新聞發佈會(一)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五一九章 突擊行動(下)第五一八章 突擊行動(上)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一五五章 新農村建設(六)第五零九章 清廷招撫(六)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五三二章 新機構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五二三章 談判(一)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二三五章 作戰計劃(三)第三十三章 聯軍的實力第八十一章 戰前(下)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九十五章 陸軍改制(上)第六十二章 英日同盟(二)第五一零章 穆棱河之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