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 各方反應(一)

bookmark

而天津的各國領事們,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卻再次感到了震驚,這夥海外華人到底打算幹什麼?他們拒絕了和各國談判,主動出兵搶佔了英、徳兩國的殖民地,是不是真要打算把所有的外國勢力都趕去中國去?

當然,各國的領事反應也不盡完全相同,英、徳兩國的領事自然是極端的憤怒,因爲穿越者發動了山東戰役,攻取的正是英、徳兩國的殖民地,給兩國造成了重大的直接損失。英國還稍好一點,畢竟英國的海外殖民地衆多,而威海衛在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中,也並不算是重點,而相比之下,德國的損失就要巨大得多,德國的海外殖民地本來就不多,搶到的幾塊也都不是什麼好地方,而青島更是德國在遠東地區唯一的殖民地,德國政府己爲青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一下全都打了水漂。

不過兩國的領事雖然惱火,但也無可奈何,畢竟現在形勢比人強,經過了山東戰役之後,再也沒有人敢小視穿越者的決心了,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爲後盾,一切的外交手段都是白廢。兩國的領事只能向國內發電,表示中國的問題只能通過武力要解決,建議國內要向中國投大更多更大的軍事力量,否則是無法遏制海外華人的擴張勢力。

俄、日兩國的領事到沒有那麼憤怒,只是覺得震驚,畢竟俄、日兩國在山東並沒有什麼利益,自然也沒有損失,只是海外華人奪取了威海衛和青島之後,將勢力進一步擴大到山東地區,這對兩國可並不是好消息,因爲山東半島扼守黃海,與日本、屬於日本勢力範圍的朝鮮以及俄國佔據的旅順隔海相望,而海外華人己顯示出強大的海上力量,既然他們能夠從天津跨海進攻山東,誰能說不會跨海進攻日本、朝鮮、旅順。因此俄、日兩國的領事則頻頻向國內發電,加強警惕,並協商如何在這個複雜的局面中,爲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而剛剛和穿越者簽定了商業大單的法、美兩國,除了震驚之外,還多了一層擔心,一方面穿越者以武力攻佔了威海衛、青島,將勢力擴大到山東地區,當然引起了兩國的警惕,同時兩國也擔心剛剛和穿越者簽定了商業大單受到影響。因爲受損的不僅僅是商業利益,同時也將喪失兩國在天津地區擴展自己的利益範圍。

不過法國人除了震驚、擔心之外,還多了一層幸災樂禍的看玩話情緒,因爲徳國人是這一次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法國與徳國是敵對國家,因此只要是看到德國人吃癟,法國人就開心,法國駐天津領事杜士蘭甚至考慮,是不是進一步加強和海外華人的關係,聯起手來遏制徳國。但細仔的考慮了一下,杜士蘭放棄了這個想法,畢竟徳國在遠東地區的利益不多,而海外華人對歐洲也並無影響力,加強和海外華人的關糸,對法國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幫助,相反還容易受到其他國家的反對,因此現在不宜過大的改善和海外華人的關係,目前還是隻考慮商業利益。

當然,建立了商業關係以後,法、美兩國和穿越者之間的關係到是改善了一些,畢竟兩國在天津的利益並不大,而且雙方還要合作賺錢。因此得知穿越者取得了青島戰役勝利的消息之後,兩國的領事在第二天一早,就連袂來到天津新區政府行政大樓,要求和穿越者會面。

其實穿越者也希望能夠與法、美兩國改善關係,從而進一步瓦解八國聯軍,畢竟穿越者不可能長時間的和八國聯軍敵對下去,在穿越者進駐山東,建立根據地的目地達到之後,自然希望停止與八國聯軍的敵對局面,而將精力轉移到自身的發展上來。

負責接待兩國領事的,是外事部部長李三傑,現在穿越者的行政制度己初步的完善,各種事務都有相應的部門去處理,用不着凡事都由幾位領導人親力親爲了。外事部是專門負責處理外交事務的部門,因此接見法、美兩國領事的工作,自然是外事部的責任。

李三傑將兩位領事迎進自己的辦公室,雙方坐下之後,法國領事杜士蘭首先發言道:“部長閣下,我們希望知道,貴方佔領了威海衛、青島之後,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麼?”

聽了杜士蘭的問題之後,李三傑在心裡首先對這個法國佬鄙視了一番,那有外交人員問這種白癡問題的,我們下一步的計劃怎麼會告訴你呢?不過打太極推手,正是舊時空裡,中國外交官員的拿手好戲,李三傑的級別雖然不高,但畢竟是在外交部裡做事,耳濡目染,打起太極推手來,自然是有一套的。

於是李三傑道:“我們一向都是愛好和平,反對戰爭的,我們一直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目前中國的戰爭,只是這一次是各國首先拒絕了和平談判,我們是迫不得己才選擇了戰爭的手段,但我們對使用軍事力量還是採取剋制的態度,並沒有擴大戰爭的模範,因此我們希望各國能夠和我們相向而行,仍然回到談判桌上,以協商談判的形式,解決戰爭,建立和平。“

杜士蘭在心裡把李三傑的話重複了三遍,纔算是弄清楚了李三傑的意思,海外華人是想和各國進行談判。其實杜士蘭也是聰明人,立刻就明白海外華人的用意,他們是希望通過談判,將目前用軍事手段取得的利益正式鞏固下來,迫使各國接受現狀。

兩位領事互相看了一眼,海外華人這樣做,在歐州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因爲在歐州這幾百年來,都是打完了談,談完了打。而海外華人現在向自己表達想和各國進行談判的意圖,自然是希望自己兩國從中進行穿針引線,向其他國家傳達這種意圖,最終促成和談。

當然這對法、美兩國來說,是大有益處的,一來兩國也希望儘早結束戰爭,好安心的做生意;二來也可以加強兩國在八國聯軍中的發言權,提升兩國的國際地位。

杜士蘭立刻道:“當然、當然,我們也希望能夠和平解決中國的戰鬥,而且我們也會向國內回覆,請國內呼籲其他各國,儘快和貴方展開和談。”

李三傑點了點頭,道:“希望兩位領事先生能夠努力促進重新開始和談。”

杜士蘭道:“我們這一次來,還有一個問題,在前幾天我們兩國的商人與貴方搭成幾項商業合同,現在國內已經開始執行,不知道發生了戰爭之後,貴方這邊有什麼變化,是否能夠繼續履行合同。”

李三傑呵呵笑道:“當然沒有,在戰爭開始之前,我們己經向貴國商人保證過,我們會繼續履行合同,因此請貴國的商人儘管可以放心,而且一定要按照的履行合同。”

兩位領事聽了,也都鬆了一口氣,得到了這個答覆之後,回去也好交待了。

李三傑又道:“還有,請兩位領事回去以後,可以向貴國的商人傳達,下一步我們在威海衛、青島還有更爲重大的商業項目,雖然俱體的項目還沒有確定下來,但請他們做好準備,我們還有更大更多的合作機會。

兩位領事互相看了一眼,都抑制不住眼中的喜色。因爲兩國當然都希望擴大自己在中國的商業利益,而在此以前,山東地區被英、德兩國,主要是徳國控制,而徳國強租青島之後,就將山東視爲自己的禁臠,決不容其他的勢力介入。法、美兩國自然是插不進手去,而現在海外華人佔領了威海衛、青島,於是兩國的機會來了,海外華人對外資的引入,明顯要比徳國要開放得多。

當然,在海外華人控制下進行商業貿易,是有相當多的限制,肯定沒有自己建立殖民地,或是在清廷控制的地區那麼自由無忌,必須要老老實實的尊守海外華人制定的法律規則,但有限制的介入,總耍比完全不能介入要好得多。由其是海外華人逐驅了英、徳兩國之後,現在山東地區己經沒有任何外國勢力,完全成爲一片空白,因此在這個時候介入到山東地區,就可以搶佔先機。對法、美兩國來說,自然是大有利益的。

雙方又談論了一會兒,兩位領事也心滿意足,起身向李三傑告別,各自返回自己的使館,然後立刻向自己的國內發電,向國內通報了今天與李三傑會談的結果,建議國內馬上展開外交行動,和海外華人重新開啓談判,爭取能夠和平解決中國的戰爭,並承認海外華人在山東地區取得的權益,然後藉機向山東地區發展。

而李三傑送走了兩位領事之後,立刻來到執委辦公室,向留守的四位常任執委彙報和法、美領事會談的結果。

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七一四章 上海談判(一)第二三六章 訪日艦隊(七)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三零七章 反制行動(五)第二九六章 革命者(一)第四十章 火炮陣地第七十七章 陸軍編制(一)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一九三章 巴達維亞(一)第三九四章 談判(二)第二零三章 正面進攻(上)第四十一章 造艦計劃(五)第四零七章 旅順攻略(四)第一零五章 佈局海外(下)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會議(五)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二零九章 戰爭規則(四)第一章 最終協商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五三五章 土地政策(三)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四九五章 襲取海參崴(四)第一五六章 天津見聞第三八四章 足球比賽(五)第二十四章 錦州告急(三)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五九四章 上海租界(六)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二二四章 青島戰役(八)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六一二章 滿洲里戰役(五)第一四五章 徳國之行(二)第四一六章 北京攻略(十二)第五十七章 殲滅(二)第九十章 安置營(六)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一九一章 訪問英法(二)第五四六章 鎮南浦登陸(六)第六二五章 登陸日本(七)第六四八章 日本本土作戰(八)第三十七章 造艦計劃(一)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五三二章 新機構第一六四章 慶賀大會(二)第五十七章 上海新區(十)第一七八章 南洋鉅富(五)第二八四章 會談(下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第四八五章 登陸作戰(七)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二十一章 增援部隊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一一四章 失蹤(下)第五章 收關行動(五)第一五七章 天津見聞(二)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二二五章 舞會(下)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七十三章 義和團(下)第三十六章 海軍編制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一二四章 秋收行動(十三)第三三四章 李鴻章來訪(十一)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三二九章 李鴻章來訪(六)第四三三章 戰爭再啓(四)第一三零章 德國艦隊(二)第二四四章 天誅(一)第一八零章 護僑行動(二)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三三七章 工業成就(三)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第四五二章 外交斡旋(九)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二二九章 各方反應(三)第二一三章 青島攻略(二)第二一七章 青島戰役(二)第五一三章 清廷招撫(十)第一一二章 抓捕(下)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