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返回天津

bookmark

朝鮮半島發生的危機,穿越者只能從各國與天津領事館來往的電文中力知道一二,不過朝鮮半島危機和中國局勢並無多少直接關糸,天津的電文中提到朝鮮半島危機的並不多,而這一事件屬於典型的蝴蝶效應,並不是舊時空中發生過的事情,因此穿越者對朝鮮半島危機的信息所知得非常緩慢,一直到朝鮮半島危機基本緩和以後,才大體瞭解這整個過程。結果也導致在整個朝鮮半島危機期間,穿越者都毫無作爲。

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儘管穿越者什麼都沒有做,但朝鮮半島危機的結果仍然是對穿越者十分有利,因爲這次危機使八國聯軍擴大中國戰場的戰爭規模計劃徹底破滅,不過如果穿越者能夠極時掌握朝鮮半島危機的話,還是可以更加充份的利用這次危機,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比如在曰俄雙方對持最緊張,戰爭幾乎一觸即發的時候,如果穿越者出動一艘軍艦抵近朝鮮半島,發射一枚導彈,無論是擊中日俄那一方的軍隊,都可以立刻激發雙方的正式戰爭。這一來日俄雙方都會主動從中國撤軍,再加上穿越者在前期所做的一切努力,八國聯軍會立刻土崩瓦解,連談判的資本都沒有了。

這次朝鮮半島危機也充份暴露了穿越者最大的缺陷,就是情報、信息的收集能力極差,因此不能極時掌握時局的發展,由其是穿越者的出現,己經導致這個時空出現了蝴蝶效應,舊時空的信息只俱備參考價值,而不能當做準確情報,那麼這一缺陷必需儘快想辦法彌補。

當然,現在各國主動要求進行談判,甴其是在實際佔領爲基礎,這也符合穿越者的預定目標。那麼也就應該爲談判做準備。另外現在穿越者在天津的統治基本穩定下來,又在山東站穩了腳跟,而且這時也差不多到了年底,也該有一個年度總結,同時也需要再製定一個全新的發展計劃,於是留守天津的夏博海、徐濟超一面接待二次到達天津的張佩綸,一面以執委會的名議發下通知,要求青島指揮部的主要成員儘快迴天津。

收到了天津方面發出的通知以後,秦錚、肖建軍、王雲鵬也不敢怠慢,畢竟如果不是十分重要的話,也不會以執委會的名議發下通知。而且現在山東的局勢己初步穩定了下來,八國聯軍也無力再發動軍事動作,因此青島指揮部再留下來確實沒有太大的意義,還不如趕回天津去一起協商穿越者的下一步發展的規劃。

不過這一走可以說是基本把靑島指揮部的主要人員全部都撤回到天津去,留下的都只是二三線人員,而且下一次再返回青島時,估計也不會再設指揮部了,那時是將行政中心全都遷移到青島來。雖然說八國聯軍基本不可能發動軍事行動,但也不得不防,因此也要對山東地區的安排也需要認真的佈置。

三人經過了認真商議之後做出決定,靑島指揮部撤離之後,行政事務都交給王勝負責主持,而軍事則甴***全權負責,陸軍、海軍基本全部留下來駐守,指揮部只乘坐留守青島向岳陽艦、懷化艦返回天津。

而膠澳的其他事務暫時以維持現狀爲主,只是進一步做社會、地質、環境等調查工作,收集數據,但不要再有進一步的動作,等到執委會的通知以後再做行動,當然秦錚也沒有忘記,向陰島派出一個工作組。

處理完了這些事情,秦錚等人才登上軍艦,返回天津,而隨他們一起來到青島的先遣隊人員大部份都留在青島,返回天津的不足30人,畢竟用不了多久,執委會也會遷移到青島來。

經過了一夜的航行,岳陽艦、懷化艦於第二天早上九點到達天津大沽口,與其他幾艘穿越軍艦停泊在一起,而設在大沽口的海軍部的海軍指揮官尚晉峰,帶領着海軍的各級艦長官員到港口迎接秦錚等一行的到來。他們也將隨秦錚等人一起,趕到天津去。因爲這一次所有委員,候補委員都要到齊,開會商議下一步的發展規劃。

不過衆人並沒有換乘小船沿海河到天津,而是改走陸路。因爲這時津沽公路己經全部完工。可以說這是中國第一條近代意義的公路,儘管沒有使用混凝土或瀝青材料,但這條公路的設計規劃水平在這個時代,絕對是超一流,而且有大型壓路機配合施工,質量也算得上是中上水準。既然是在舊時空裡,也完全可以通行一般的汽車。因此天津的執行委員會決定,派兩輛大巴車趕到大沽口碼頭,來接這一行人迴天津。

這兩輛大巴車都是大型客車,車上共設有60個座位,裝配十分豪華,有車載衛生間和電視,原來在舊時空裡,是接送較遠的工人上下班用。這樣的大巴車,穿越集團**有六輛。這個時代己出現有柴油、汽油,穿越集團從美法兩國購買到一些,因此對車輛的使用也放寬了許多。

衆人依次登上了大巴車,汽車開動,沿着新修的道路行駛。道路十分平坦,而且車速也不快,只在50-60碼的速度,因此汽車行駛得十分平穩。秦錚坐在座椅上透過車窗觀看公路兩側的景色。

公路上不時還有馬車,以及巡邏的騎兵來往,不過都十分自覺的自己的道路上行駛,因此並沒有阻擋大巴車的前進,還有不少人像大巴車招手,而在公路兩側,是大片大片的農田,雖然這個時候大多數的田裡己經沒有任何農作物,但還是有不少農民在田間勞作,爲來年春耕作準備,不時還有兒童領帶着貓狗動物在田間嬉鬧玩耍。在田間盡頭,則是一片一片的村落,炊煙裊裊,顯示出一派生氣勃勃的景像。

秦錚的心裡也不由得一陣激動,因爲自己正是這付景像的創造者之一,穿越到這個時代己經有四個月了,而這四個多月的辛苦總算是沒有白費,終於初見成效了。

津沽公路只有40多公里,儘管大巴車開得並不快,但也只用了40多分鐘就到達了目地地——天津新區行政大樓前,這時留守天津的夏博海、徐濟超帶着一部份官員都大樓門口等着歡迎他們一行的迴歸。

大巴車停穩,車門打開,秦錚等人從大巴車上下來,迎接他們的是一陣熱烈的掌聲,因爲攻佔威海衛、青島,是一個重大的勝利,不僅讓穿越集團在山東站穩了腳跟,而且還爲穿越集團開拓了發展空間。這次青島指揮部的主要人員迴歸天津,自然也應該受到熱烈的歡迎。

夏博海幾步上前,和秦錚握手,道:“老秦,這次你們辛苦了。”

秦錚笑道:“都是爲了咱們的大業嘛,有什麼辛苦的,而且你們留守後方支援,也不容易啊。”

夏博海又依次和肖建軍、王雲鵬以及其他人一一握手,並且問候幾句,整個歡迎儀式用了30多分鐘的時間才結束。夏博海各其他衆人先去休息,中午的時候在利順德飯店裡舉行歡迎宴會,接待迴歸人員。

絕大部份人在天津都有自己的宿舍,而沒有宿舍的人,也由天津的人員爲他們安排住房,因此衆人很快就都各自散開,回去休息,等待中午的宴會。而秦錚、肖建軍、王雲鵬三人卻還不能休息,而是立刻和夏博海、徐濟超二人開一個碰頭會,互相交換看法意見。

五個人在一間小會議室裡坐下,首先甴青島方面介紹山東的情況。對此秦錚、肖建軍、王雲鵬也都早有準備,由王雲鵬將青島的情況大體介紹了一遍,而重點是穿越者在王家寨採取的土地制度,同時還介紹了陰島鹽業、以及膠州灣沿岸其他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並且着重指出,膠州灣沿岸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由其是農村的情況,要遠比天津複雜得多,因此穿越者在天津取得的經驗只能做爲參考,而不能照搬,甚致包括王家寨的經驗也是一樣,畢竟一個王家寨並不能代表整個山東地區,甚致連膠州灣沿岸地區也代表不了。

而秦錚還補充了一點,就是穿越者必須儘快確定在山東地區的政策,至少要確定幾條大的原則,爲穿越者下一步在山東的建設、發展做好充份的準備才行。

其實青島的情況,指揮部都向天津方面做了彙報,因此夏博海、徐濟超對青島的俱體情況大體都有了解,而且在心裡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現在聽王雲鵬的彙報,只是瞭解一些其中的細節,同時也聽一聽秦錚等人的個人看法,做到心中有底,當然最終在山東地區採取什麼樣的政策,還是要經過執委會大會的討論,才能做出最後的決議。儘管這五個人是目前穿越集團的最高權力者,但也不能五個人關門商議決定這樣重大的事情。

而接下來就是由徐濟超介紹天津的情況。發動山東戰役到現在己經過去了一個半月,而在這一個半月的時間裡,天津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第三二九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六一三章 滿洲里戰役(六)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八十一章 戰前(下)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四零一章 談判破裂(二)第五零三章 調查(下)第四三九章 進京(六)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七章 移交第五九八章 上海租界(十)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第五八二章 青島密約(二)第一三八章 合肥見聞(二)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會議(五)第三七六章 對馬海戰(三)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四十九章 投降第四九六章 襲取海參崴(五)第三零三章 反制行動(一)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三十一章 市長上任(三)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四章 制度(三)第二一八章 爪哇之戰(八)第一六四章 外交之爭(下)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一五四章 訪徳使團(上)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九十八章 天津租界(五)第三三四章 海歸(五)第五零二章 調查(上)第七二零章 上海談判(七)第三五一章 前往青島(四)第五十四章 艦隊匯合(二)第七十九章 陸軍編制(三)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一九一 訪問天津(三)第一七二章 投資考察(三)第三九五章 全面開戰(四)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二零一章 英國干涉(三)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三十五章 陸軍盤點第二三三章 作戰計劃(一)第四四一章 遼陽之戰(三)第五十六章 上海新區(九)第四十章 造艦計劃(四)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五十九章 遠東戰爭結束(中)第三章 尖刀排長第七十七章 規劃(三)第一一六章 秋收行動(五)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六六零章 臺灣海峽之戰(一)第四十三章 導彈命中第一九一 訪問天津(三)第六零六章 東北戰事再起(四)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十八章 海軍編制(二)第一九九 中標者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三一八章 海參崴(一)第三十五章 陸軍盤點第四十四章 天津分治(二)第四十三章 錦州之戰(一)第五八四章 張作霖歸附(三)第三四四章 財政工作報告(一)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一七零章 投資考察(一)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六四五章 日本本土作戰(五)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三五六章 徳國特使(四)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五六五章 陰謀(三)第二五一章 八國聯軍分裂第五六一章 美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