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二章 談判破裂(三)

bookmark

秦錚道:“這位記者先生的言,似乎是把因果關係弄反了,我們一直都在努力的維護中國的利益,而現在出賣中國利益的是清國政府,而這位記者先生卻認爲是我們做得不對,我們應該去勸清國政府改變決定,似乎我們應該爲清國政府的賣國行爲負責。但我想說的是,清國政府的決策人並不是小孩孑,都是居有相當政治經驗的成年人,他們應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

等秦錚說完之後,記者們又是一陣竅竅私語,因爲秦錚的言辭己經越來越嚴厲,甚致說出了“清國政府的決策人”這樣的用語,就差直點慈禧太后的名了。不過大部份記者還是都贊同秦錚的說法,畢竟在上海的這段時間,穿越者一直都在宣揚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在維護中國利益,現在這個觀念已深入人心,而這次清廷的行爲也確實是讓絕大部份人都大失所望,在這麼有利的條件下,竟然還答應各國這樣苛刻的條件,實在是說不過去。只是大多數人只是敢怒不敢言,秦錚怒斥清廷的言語,也確實是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裡話。因此秦錚說完之後,在底也有記者隨聲付合,有人說秦錚說得好,也有人指責清廷這次做得確實不對。

不過記者當中也有一部份維護傳統的衛道士,對秦錚的言自然是相當不滿,剛纔向秦錚提問的那名記者馬上道:“秦政委此言差矣,自古只有不是的臣孑,沒有不是的君父,又云孑不言父過,臣不言君失,秦政委方纔之言,大有違臣子之道啊。”

他的話剛說完,就有其他記者忍不住了,私下道:“好笑,海外華人又不是大清的臣下,他們憑什麼就不能說朝廷的不是。”

“是啊,聽說海外華人是施行的共和制度,不設君主,德者上位,還什麼臣不言君失,他們纔不興這一套呢?”

果然秦錚道:“先我們現在並沒有受清國政府的策封,因此並不是清國政府的臣孑,我們和清國政府並沒有直接的臣屬關係,我們的行動也不受清國政府的領導。當然,我這麼說並不表示我們否認清國政府的統治,但這個國家並不是清國政府的決策人私人財產,更不是清國政府的家事,中國是屬於所有中國人,屬於中華民族所有的華夏兒女,因此無論是任何人,包括清國政府的決策人在內,都沒有資格出買國家利益。古人就曽說過,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徳者居之,無德者失之,那麼請各位記者先生告訴我,一個不惜出買國家利益的朝廷,能夠算是有徳嗎?”

這一次秦錚說完,全場一片沉默,因爲秦錚的這一番話實在太過驚人,比他先前說的所有的話都重,幾乎是在否定清廷的合法統治,而且理由卻是冠冕堂皇,包括將才向秦錚提問的那名記者,也不能說出買國家利益的朝廷,能夠算是有徳。

不過這次秦錚回答完畢以後,要求提問的記者大幅減少,因爲他們生怕秦錚會再說出什麼出格的話下,說不定下次就會點名直指皇帝和太后了。穿越者不怕清廷,但並不表示記者不怕,秦錚說的那些話,別說是在康乾時期,就是在道光、咸豐時代,都足以被叛斬立決,並誅連九族了。再向秦錚提問,說不定會把自己給牽連進去。

而還有要求提高的人都是外國報紙的記者,他們當然不會在乎清廷的想法,相反對秦錚的回答相當感興趣。越是敢說話,說的話越激烈,自然就越有新聞價值,正如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一點在這個時代和舊時空並沒有什麼不同。

於是馬上有外國記者問道:“秦政委,我想問的是,貴方決定退出這次談判,清國政府會不會和各國繼續接着談判,並最終簽定條約,而貴方又怎麼處理這種情況。”

秦錚道:“談判是否繼續進行下去,這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因此如果清國政府和各國繼續談判,我們也不會阻止,但談判達成的任何結果,我們都不予承認,簽定的任何條約,對我們都沒有約束力,我們將採用我們認爲正確的一切行動行事。”

馬上又有記者道:“秦政委,這一次貴方的行爲顯然是和清國政府的決議相違的,而且剛纔您也承認,貴方現在還不是清國政府的臣下,如果清國政府決定不收容貴方,而是要將貴方驅逐出境,貴方將會如何應對,是尊守清國政府的決議,離開中國大陸,還是堅持留下來不走,甚致是以武力與清國政府相對抗。”

這個問題問完以後,頓時又引起了一陣議論聲音,因爲這個問題不僅有一定挑拔的意味,而非常難以回答,無論秦錚回答留下或離開,都不合適。因此衆人都想聽一聽秦錚會怎樣答覆,當然也有人擔心,這次秦錚又會不會再對清廷進行激烈的言辭攻擊。

秦錚道:“清國政府全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我們無法預測,也無法阻止,但自從我們迴歸中華本土以來,所有的行動都是以維護中華的利益,並且先後收回了被各國從清國政府強租的天津租界、威海衛租界、青島租界,收回主權,有力的維持了中國的主權利益,而且在這一次上海談判,我們也盡力在談判中爲中國爭取利益,因此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問心無愧,無論以後生什麼事情,我們也決不會因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後悔。”

等秦錚說完之後,過好半天衆人都沒回過神來,這就算答完了嗎?但並沒有說是留下或離開啊,那麼這回答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當然也有不少人到是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這次海外華人沒有再攻擊清廷。

其實答案雲遮霧罩,讓人覺得不明就裡,這是在舊時空裡,中國的新聞言人的拿手好戲,這就所謂的外交黑話,凡事遇到尖銳不好回答的問題,中國的新聞言人就會使出這一招,輕鬆將刁難的回答化解。但在雲遮霧罩的答案背後,實際隱藏着諸多的信息,但只有對中國文化、語言有相當研究、瞭解的人才能從中分柝出這些文字背隱藏的含義,當然在舊時空裡,各國都有研究中國的學者智庫,因此分柝中國的外交黑話也不是難事。

秦錚雖然不是新聞言人,但耳濡目染到也學了個四五分,如在秦錚回答的這一段話中,先力數穿越者的戰功,其實就是向淸廷出危脅,我們能暴打外國人,自然也能暴打清廷,而點出天津、威海、靑島都是外國租界地,則是告訴清廷,你丟的土地被我們奪回來,想趕我們走,連門都沒有,而最後表示不爲所做的這些事情後悔,則是再明白不過,想逼我們離開中國大地,休想。雖然再場的外國人可能聽不懂這些外交黑話,但秦錚相信,慈禧太后、李鴻章是一定聽得懂的,否則他們就決不可能混到今天的位置。

又回答了幾個問題之後,秦錚才宣佈新聞佈會結束,而大部份記者們都是帶着複雜的心情離開,雖然這次新聞佈會海外華人也爆出不少料,但可惜實在太猛,記者們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只有外國記者興高彩烈,這下又有大新聞了。

而結束了新聞佈會之後,秦錚立刻下令,所有人員收拾東西,馬上搬離禮查飯店,到穿越者剛剛購置的上海辦事處去。同時又找來禮查飯店的經理史密斯,辦理退房手續。

其實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手續,因爲穿越者在禮查飯店的住宿、餐飲的費用都是由各國領事館支付,不用穿越者掏錢,不過穿越者退出了談判,也就不能再免費住在禮查飯店裡,而且穿越者也己在上海買下了一處房產做辦事外,自然就馬上離開,因此退房手續只是走走過場,就算是穿越者一聲不響的離開,也沒有關係。當然穿越者也不會這樣做,總還要和飯店打個招呼。

不過史密斯經理到並不希望穿越者離開,一來是有各國領事館支付他們的食宿費用,二來穿越者在上海己連續引了幾場轟動,光是在禮查飯店舉行的宴會、新聞佈會就有好幾場,因此也連帶着禮查飯店的名聲大漲,這簡直就是免費的廣告,可以說禮查飯店接待穿越者是賺大了。

史密斯是商人,他可不關心上海談判的結果,既然穿越者住在飯店裡能夠給自己帶來利益,那就希望穿越者能在禮查飯店裡多住幾天纔好,因此見穿越者要退房離開,便出言挽留穿越者繼續留在禮查飯店裡,並且表示可以免除穿越者的住宿費用。

秦錚當然是挽言謝絕了史密斯經理的好意,同時還拿出了2oo兩白銀,做爲給飯店工作人員的小費,然帶領着衆人離開了禮查飯店。

第四二零章 停戰期(一)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二二四章 清廷求和(七)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一六一章 對日談判(六)第五二六章 談判(四)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一七零章 德國之行(二)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一零八章 考查(五)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四四六章 遼陽之戰(八)第一百章 新根據地(三)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二五二章 八國聯軍分裂(下)第四六零章 武昌之行(一)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四九四章 襲取海參崴(三)第五九四章 濟南衆態(四)第六八零章 結束戰爭(一)第二九二章 情報機構(下)第六六二章 臺灣海峽之戰(三)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十一章 五年規劃(二)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一六零章 農業部的運作(一)第一八二 開平煤礦(下)第一三九章 上海新區(三)第九十三章 青州之亂(六)第六九四章 求和(一)第七零四章 求和(十一)第二五零章 美國艦隊來訪(上)第三零八章 再進膠州(一)第一四五章 北倉之戰(四)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七十九章 水災(四)第六十七章 工業(四)第四四九章 遼陽之戰(十一)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一九八章 巴達維亞(六)第五一九章 突擊行動(下)第三五二章 前往青島(五)第二七六章 戰爭開始(五)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二零四章 懲罰行動(上)第一五一章 新農村建設(二)第三二五章 海參崴(八)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島(三)第三六八章 軍隊整編(上)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一七一章 德國之行(三)第三九五章 全面開戰(四)第十二章 五年規劃(三)第三零五章 反制行動(三)第四六二章 武昌之行(三)第五八七章 隔空交手(三)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二八六章 全面展開(一)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五九六章 濟南衆態(五)第六一三章 滿洲里戰役(六)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一七七章 南下上海(七)第四二三章 進攻北京(二)第四七八章 外交爭鬥(七)第一一七章 秋收行動(六)第五二七章 談判(五)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三三八章 李鴻章來訪(十五)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十六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三)第四八一章 登陸作戰(三)第一零三章 新根據地(六)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七一八章 上海談判(五)第一七七章 南洋鉅富(四)第二四九章 創業(二)第一三一章 海軍假期(二)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三一三章 軍隊擴編計劃(一)第一三九章 合肥見聞(三)第十四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一)第三九九章 談判(七)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十七章 海軍編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