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 北京攻略(十二)

大的戰略方針確定下來之後,接下來就是制定戰術的細節。先自然是商討確定進攻北京的作戰計劃細節。夏博海、秦錚、肖建軍、尚晉峰、儲亞平本來就是軍人,受過嚴格而全面的軍事教育,而且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又經歷數場戰爭,積累了相當的實戰經驗,而進攻北京確實難度不大,因此很快就確定好了進攻北京的作戰計劃。

北京的格局,還有皇宮的佈置己經用無人機偵察清楚,其實舊時空裡在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北京的格局其實是相當的方正,坐南背北,橫平豎直,可以說是條理分明,大體的格局其實差不多,不少街道、地點基本還保留着原來的名稱;而皇宮的佈置更是和舊時空的故宮博物館幾乎全無變化,夏博海、秦錚、肖建軍、尚晉峰、儲亞平等人都去過北京,徐濟更是就住在北京,因此對北京、皇宮的格局心裡都有譜。

現在人民團在通州前線一共有3個團,約9ooo人左右。雖然說北京並不是一座不可攻破的城市,但以9ooo的兵力進攻北京,無論在那個時代,都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半年以前,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兵力是1.6萬,而再前推4o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攻破北京的英法聯軍也達到了2萬人,也都要比人民軍的兵力雄厚得多。當然,這兩次他們面對北京的守軍都要多一些,都達到了1o萬左右,而人民軍只用面對約1.3萬的八國聯軍。

特種部隊的編制是按小隊、中隊、大隊組成,每個小隊1o名戰士,設正副小隊長各1名,並分成兩個小組,每個組由兩名戰士、一名機槍手、一名火箭筒手、一名狙擊手組成,裝備一挺95式班用機槍、一部4omm火箭筒、一支88式狙擊步機,另外兩名戰士配槍掛榴彈射器,而且每名戰士都配有夜視設備和通訊設備。這樣一來,那怕是一個小組,都具有強大的火力,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對抗1o倍的敵人,而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和密林、窄巷或是險要地區,甚致可以對抗2o倍甚致是更多的敵人。

三個小隊組成一箇中隊,設正副中隊長各1名,三個中隊組成一個大隊,設大隊長1名,副大隊長3名,共計1oo人。

按照衆人制定的空降作戰計劃,將出動3架直8f直升機,每架直升機搭載1箇中隊,分別在太和殿、皇極殿、慈寧宮實施空降,並且按照各自分配的任務,突襲八國聯軍的指揮部,如果完成了自己的作戰任務,馬上就近支援附近的友軍,並且制定了3條作戰原則:

1是戰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某一個聯軍國家的指揮部,然後馬上撤離,轉而攻下一個聯軍國家的指揮部,而如果對手有準備,久攻不下,立刻撤離,和其他部隊匯合,決不與敵軍糾纏。因爲儘管特種部隊的武器先進,火力強大,但畢競人數太少,而且每一名戰士都是寶貴的資源,決不能無謂的消耗,因此只能靠空中突襲,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以最快的度完成任務。

2是在援軍趕到之前,不抓俘虜,是對敵軍全部擊斃。雖然活捉敵軍的主將或高級將領,可以爲日後的談判爭取到極大的優勢,但特種部隊的人數並不多,如果要抓俘虜,勢必又要消耗人力,因此只能在一開始的時候放棄抓活的,將遭遇的敵軍全部擊斃;只有等到城外進攻的人民軍殺到皇宮增援以後,纔可以考慮抓一些俘虜。

3是儘量使用殺傷力大的武器,如火箭炮、槍榴彈、手榴彈等,力爭在短時內結束戰鬥,而不要顧忌對皇宮的破壞。原來是儲亞平提出,在故宮中作戰,是不是考慮不要使用爆炸性的武器,以免造成對故宮的破壞,畢竟在每個中國人的心目中,故宮絕對是中國的標誌性建築之一,重要的歷史遺產,自然應該盡力保護,減少破壞。不過夏博海、秦錚、肖建軍等人考慮的格局要大得多,保護歷史遺產,自然是應該,但也要量力而行,講人文、講文化,只能是和平年代的事,而在戰爭年代,第一要務的確保戰鬥的勝利,如果因爲顧忌對故營造成損壞而縮手縮腳,那這仗還怎麼打,如果敵人在故宮埋上炸彈做威脅,那還不得要投降嗎?

徐濟也提出自己的顧慮,雖然這個道理不錯,但也容易讓穿越者在歷史中留下一個污點。不過這一點也早讓秦錚考慮到了,讓八國聯軍來背這個黑鍋,其實也不算坑了八國聯軍,因爲攻破北京之後,八國聯軍確實對皇宮造成了相當的損壞。

而在城外的戰鬥由一團和二團責任,進攻從北京的南北兩端分別開始,不過俱體的戰術甴各團的團部自己擬定,指揮部並不做詳細的佈置,畢竟團級已經是戰鬥級的單位了,可以在戰場上獨當一面作戰,而且作爲團級的指揮官,也必須具備獨立作戰的能力。

不過在攻入北京城之後,兩個團都直接向皇宮推進,一方面是增援特種部隊;另一方面也是控制皇宮,因爲皇宮就是北京城的核心,因此控制了皇宮也就等於基本控制住了北京城。然後再考慮逐步殲滅北京的其他八國聯軍部隊,徹底控制北京城。

當然,整個作戰的目地是完全控制北京,而不是全殲八國聯軍,只要把八國聯軍都趕出北京城就行了,因爲北京城太大,而人民軍能夠投入的兵力也不足,不可能控制整個北京城,自然也就無法全殲八國聯軍。而且八國聯軍真的逃出北京,沒有後勤補濟、語言不通、形像又和中國人有明顯的差異,實際是難以生存下去,因此如果八國聯軍真的全都逃出北京城,對穿越者來說反到是好事。

而五團則是作爲預備隊,並且還要從五團抽出一個營來,分別駐守通州縣和通州火車站,雖然穿越者並不打算長佔通州,但現在通州是北京到天津的樞紐,因此也不能放棄。

同時衆人也討論了攻佔北京之後的控制和管理,現在北京分內城和外城兩個區域,內城9門,外城7門,由五團的兩個營分別各派一個排的兵力駐守,而剩下的兩個排做爲機動巡視兵力。皇宮由率先攻破北京城,到達皇宮的部隊駐守,而另一支部隊則付責看守住東交民巷的使館區。而且一但成功佔領北京城,天津方面還將馬上再派遣一個團進京,增強駐守北京地區的兵力。

當然這只是權宜之機,最終還曇畢竟北京大太,而且牽扯的範圍太廣,不可能只靠軍隊管理,天津方面不僅要派人到北京去主持行政事務大局,同時還要派遣一部分民政管理人員到北京去工作。

人員天津這邊到是還有不少,儘管穿越者有意要將行政中心轉移到青島去,並且己經開過去一艘客滾船和1ooo餘名穿越者,但由於上海談判破裂,穿越者啓動北京攻略,因此現在穿越集團的行政中心暫時還不能離開天津。而現在留在天津的非軍方穿越者,還有22oo餘人。而且穿越者在天津的控制基本穩定下來,完全可以抽調5oo人左右到北京去工作,這當然是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

只是派誰到北京去主持行政事務大局,到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其實秦錚是最合適的人選,他是穿越集團的五執委之一,又是軍方出身,並在組織、行政方面都有相當的能力,因此如果秦錚到北京主持行政事務,可以同時協務軍政兩方面的關係。

不過秦錚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一但穿越者攻佔北京,並擊敗了俄軍,是肯定要重新啓動和各國的談判,這項工作也只能由秦錚來負責,一但秦錚離開北京,哪麼北京的事務交給誰來負責,因此最好是給秦錚安排一個副手,這樣秦錚也就可以放心的離開北京了。

最後秦錚提名,由天津新區行政長官李鬆晨擔任自己的副手。原來李鬆晨出任天津新區行政長官之後,就開始籌備天津地方政府的工作,而且現在己經基本組成了一個行政班底。只是穿越集團的執委會、行政院遲遲沒有遷移到青島去,因此天津地方政府的行政班子也一直都不能上崗工作,反到是無所事事起來。

秦錚的思慮細膩,一方面是早就留意到天津地方政府行政班子的尷尬狀況;一方面也有意培養李鬆晨的能力,現在穿越集團最缺少的就是這樣年輕並俱有組織、執行能力又肯實幹的人。但在短時間內,執委會、行政院都不會遷移到青島去,因此己經成立了一段時間天津地方政府的行政班子估計還無法開展工作,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計劃不如變化快。

但讓天津地方政府的行政班子這樣閒着也不是辦法,而正好開始北京攻略,在攻下北京之後,需要大量管理人員,因此秦錚才決定讓李鬆晨擔任自己的副手,並且將整個天津地方政府行政班子都帶到北京去工作,一來是讓他們有事可做;二來也是讓他們積累足夠的經驗。而自己離開北京之後,也可以由李鬆晨來管理北京的行政事務。

對秦錚的這個提議,其他人自然不會有異議,因此北京攻略,就這樣確定下來。

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五四二章 鎮南浦登陸(二)第一三五章 渤海海戰(四)第五三八章 袁世凱復出(下)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戰(五)第一一二章 秋收行動(一)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一四三章 上海新區(七)第五五八章 美國(一)第七一七章 上海談判(四)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七十四章 進攻赤峰(中)第二零七章 戰爭規則(二)第二六六章 進城(二)第一八八 船上的屌絲第六零五章 東北戰事再起(三)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二五九章 根據地(一)第五一一章 穆棱河之戰(七)第三九七章 全面開戰(六)第四零七章 旅順攻略(四)第五三三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四)第二二二章 談判(四)第六八四章 結束戰爭(五)第一一三章 接管天津(五)第九十四章 安置營(十)第二九五章 開荒(三)第四八九章 激烈博弈(三)第二六六章 進城(二)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第一四零章 震動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一九二章 訪問英法(三)第四零四章 談判破裂(五)第七十二章 義和團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五九零章 上海租界(二)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五七五章 談判(三)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五一八章 穆棱河之戰(十四)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七十章 海軍顧問(上)第一二九章 德國艦隊第二四五章 王家寨(七)第一四五章 訪問(五)第三三二章 海歸(三)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三八七章 對馬海戰(十三)第三八三章 足球比賽(四)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六一五章 滿洲里戰役(八)第三十一章 市長上任(三)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第五一六章 穆棱河之戰(十二)第一三一章 德國艦隊(三)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戰(十三)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一零九章 流言蜚語(下)第一零二章 攔截(上)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五五六章 接受談判(八)第四六五章 迎擊俄軍(二)第二零四章 從軍(二)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一九九章 英國干涉(一)第二四六章 天誅(三)第二十三章 作戰計劃第四一零章 旅順攻略(七)第一四四章 徳國之行(一)第二六二章 根據地(四)第一七八章 德國之行(十)第二六七章 根據地(九)第四二七章 停戰期(八)第一一一章 抓捕(中)第五二五章 反圍剿(五)第六八三章 結束戰爭(四)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九十一章 安置營(七)第一七零章 投資考察(一)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六零六章 西安之行(六)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二零七章 戰爭規則(二)第三六五章 媒體(三)第三零七章 備戰(一)第六百章 濟南衆態(九)第二零八章 戰爭規則(三)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