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

bookmark

由於【新中華報】的行量連續増長,影響大增,成績相當突出,因此整個報社的地位也直線上升,而記者團自然也是底氣十足,沒有到上海談判時小心翼翼的樣子,一個個挺胸擡頭,昂闊步,到是有幾分媒體人的樣子。

由其是記者團裡的兩個老外,他們在舊時空裡都沒有到過中國,而且在穿越的時候,正是中國正在展,在國際的影響力日益增漲的時候,因此他們對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充滿了嚮往,如果不生穿越的事情,他們也會計劃中國之行。而穿越到這個時空以後,不僅來到中國,而且還要到中國的都北京,更是可以進入中國的皇宮,在舊時空裡,這可是和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並尊爲世界四大古宮,而且公認中國的故宮爲四大古宮之,自然也是興奮異常。

自從在報社工作,幾個外國人都很快的進入到工作狀態中,而且在舊時空裡,他們都是四處活動,居無定所,對生存環境的適應能力出一般人要強得多,現在又有了工作,因此也很快適應了這個時代的生活,並且現這個時代的生活其實也很不錯,空氣更清新、天更藍、水更清,沒有城市林立的高聳建築,沒有四通八交的平坦大道,沒有炫目繽紛的霓虹燈光,也沒有鋪蓋地的廣告宣傳,一切都還是原生態的自然純樸樣孑。當然也沒有電、沒有網絡、不過對這幾個在舊時空裡從事自由媒體的記者來說,這並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來到**前,兩個老外的情緒最爲激動,儘管還沒有進入皇宮,從**高大威嚴、宏偉壯麗的氣勢就可以想像得到,由這座城門通座的皇宮,將是何等的規模宏大,華麗**。想一想就令人激動萬分。因此兩個人立刻拿出相機,對**一陣猛拍。

林木趕忙招呼兩人,跟着大部隊一起進皇宮,不要私自行動。而見其他的穿越者也都紛紛拿出手機、平板、相機拍照攝像。

秦錚招呼衆人道:“大家先不要忙着拍照,現在這整個北京城都是我們的,以後還有的是機會啊,大家先進皇宮再說吧。”

衆人聽了之後,也都收起了各種電子設備,大部隊穿過了**,一直來到皇宮裡,而諸亞平、***立刻安排人員,招呼穿越者和隨行人員到房間休息,而軍隊就暫時就停駐在太和殿前的廣場上。

而秦錚立刻招集主要的人員一起開會商議北京的事務,以及後續的計劃安排。

先由諸亞平向秦錚彙報北京之戰的結果,根據昨天晚上連續統計出來數據,這一場戰鬥一共擊斃八國聯軍6573人,俘虜3721人,其中將級的軍官8人,校級軍官47人,而且經俘虜辯認,俘虜中包括有英軍司令阿爾弗雷德?蓋斯利中將、法軍司令弗雷少將,意大利軍司令溫切佐?加里奧尼大校,被擊斃的八國聯軍主將有奧匈帝**司令約翰尼斯?馮?特哈普少將,日軍司令山口素臣中將,俄軍司令?阿列克塞耶夫中將。而從北京逃走的八國聯軍則有約3ooo人左右。而繳獲了各種步槍674o支,機槍21挺,各種火炮16門,子彈5萬6千餘。

另外還繳獲了戰馬612匹,原來八國聯軍是以步兵爲主,只有在俄軍中有一支騎軍,約有6oo餘人,在前面的戰鬥中,騎兵並沒有怎麼參加戰鬥,因此基本完好無損,人民軍攻佔北京,俄軍也來不及出動騎軍,因此戰馬全部成爲人民軍的戰利品,這批戰馬的素質不錯,基本是三河馬,也有少量的河頓馬和蒙古馬,而有了這一批戰馬,人民軍差不多可以組織兩個騎兵營了。

除了戰馬之外,還有驢、騾等牲口7oo餘匹,各種車輛5oo餘匹,糧食約16.5萬公斤,而其他各種物資,由其是被八國聯軍搶掠的珍寶、財物太多,還來不及統計。

而在人民軍方面,這一戰陣亡戰士476人,另有632人受傷,其中受傷一較重的約有15o人,整個戰鬥減員約爲6oo人。而穿越者也陣亡了11人,其中特種兵8人,另外三人是人民軍的連級軍官。

從戰果來看,無論是擊斃、俘虜的人數、繳獲的物資,這一戰當然是取得了十分輝煌的結果,而且這一戰也徹底打跨了八國聯軍,儘管有3ooo餘八國聯軍逃出了北京城,但做爲一個整體的八國聯軍己不復存在了。同時人民軍又佔領了北京城,因此穿越集團也完全控制了中國北方的局勢。不過目前的形式仍然不容樂觀,原因就在於侵佔東北的俄軍既將南下,在沒有擊敗俄軍之前,穿越集團仍然無法再與各國的談判中佔得主動的位置。

另外由於戰爭,北京城裡的秩序生了短暫的混亂,造成了5座教堂受到衝擊,2座教堂,2o餘座住宅被燒燬,3oo餘居民死亡,因此在人民軍完全控制了北京城之後,立刻就着手對北京的秩序進行了整頓,當街擊斃57人,其中零散的八國聯軍士兵15人;抓捕113人,零散的八國聯軍士兵22人,終於成功的震攝住了北京城裡企圖趁亂鬧事、混水摸魚的人。

而在最後,諸亞平還向秦錚報告了李壯勇違抗軍紀,殺死投降士兵,造成7名人民軍戰士犧牲的事件,一團的團部己對李壯勇的處罰做出了決定,撤消李壯勇的班長職務,降爲普通士兵,記大過一次,並做深刻檢討,另外李壯勇所在的排、連均做檢討。

本來李壯勇的違紀事件沒必要向秦錚報告,不過李壯勇是一營的士兵,而一營的營長羅嶽和秦錚的關係也不是秘密,雖然這一次的處罰並沒有牽連到羅嶽,只到連一級就爲止了,但還是說一下爲好。

秦錚聽完以後也沒有說什麼,畢竟李壯勇的違紀事件後果太嚴重了,造成7名戰士的死亡,直接將他槍斃都不爲過,因此對他做出的處罰也絕對不過份,而且並沒有牽連到羅嶽,其實羅嶽現在己是營長,手下管着好幾百號人,不可能爲一名普通班長的過失負責。

聽完了戰果的彙報之後,秦錚先對一團、二團、五團的表現進行了表揚,畢竟這是一個大勝仗,然後決定對目前的軍隊人員安排佈置進行一次分派,因爲現在北京城裡已經集中了5個團,總兵力約在1萬2千人左右,再加上隨行的行政管理人員,總計可以達到1.3萬餘人,這麼多人員自然不能全部住在皇宮裡,到不是說皇宮住不下,而是所有人員都住在皇宮裡,也有諸多的不便,何況皇宮裡還有不少珍寶和大量的宮女,人民軍成立的時間畢竟不長,面對這些誘惑,難免會有人把持不住。而且將軍隊、人員分佈出去,也有利於對北京城的控制。

當然,人民軍也不會全部撤離皇宮,人民軍侑總拈揮部就設在皇宮裡,這樣可以表示穿越者對清廷皇權的蔑視,可以淡化人民軍的本土士兵對皇權的敬畏心理,另外也是向清廷施加壓力,穿越者對在上海談判期間,清廷打算單獨和各國簽定割地賠款的條約相當的不滿意,因此也借這個機會向清廷示威,畢竟在這個時代,皇權依然有巨大的威攝力,而做爲皇權的俱體像徵,皇宮也同樣有非凡的意義。

而人民軍佔據皇宮,並在皇宮裡設立指揮部,如果清廷得知,肯定會感到恐懼,因爲穿越者不同於八國聯軍,他們是以華夏後裔自居,因此清廷也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海外華人是否會打算在北京建朝立國,豋基座殿呢?這樣就可以迫使清廷接受穿越者的條件。

秦錚決定,將皇宮分爲兩個部份,以保和殿爲界,前部份爲人民軍的指揮部,包括皇宮的三大殿,其中太和殿做爲指揮中心,而以中和殿爲會議室,秦錚的辦公地點設在太和殿左邊的弘義閣,同時也是軍部辦公區;而民政辦公區則設在右邊體仁閣。其餘地方均做爲宿舍,並由一團駐守皇宮。

保和殿以後的部份,則交給皇宮裡的太監宮女管理,人民軍只是定期派遣部隊進駐巡邏、值守,而且沒有軍部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

二團和五團則分別駐守天壇和先壇,這兩個地方均位於北京外城。六團則負責駐守北京的十三個對外的城門,每個城門設兩個排;而九團則駐守三個內城門,以及協助民政部維持北京城裡的秩序。而穿越者的管理人員都居住在午門外的社稷壇和太廟,本土的管理人員則住在皇宮外東南角的六部衙門。

同時秦錚又授權李鬆晨,馬上成立北京臨時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北京城的各項事務。

第三二四章 李鴻章來訪(一)第三二九章 李鴻章來訪(六)第十九章 自沉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六)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八十二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上)第三五四章 徳國特使(二)第六零三章 西安之行(三)第四十一章 敘舊(下)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四零六章 旅順攻略(三)第三七五章 上海(三)第五六八章 進駐縣城(一)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八十七章 造艦競標(四)第九十一章 天津戰役(四)第二三九章 作戰計劃(七)第七十九章 軍事發燒友(下)第八十六章 安置營(二)第三零八章 備戰(二)第五零四章 清廷招撫(一)第三十八章 談判(中)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六六九章 臺灣海峽之戰(十)第四三一章 戰爭再啓(二)第三三三章 李鴻章來訪(十)第一五六章 訪徳使團(下)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四二零章 停戰期(一)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四一九章 遼河之戰(五)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六十三章 德國使團(三)第五二一章 反圍剿(一)第四章 會議第一三五章 海軍假期(六)第二三六章 作戰計劃(四)第七十二章 金融(三)第五十一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二)第二八五章 年終會議(一)第六零四章 東北戰事再起(二)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八章 接管濟南(一)第四一二章 旅順攻略(九)第九十章 青州之亂(三)第一四四章 訪問(四)第二四九章 創業(二)第五一九章 穆棱河之戰(十五)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動(九)第六五六章 遠東遠征軍(三)第一零六章 電報(下)第二四四章 王家寨(六)第六零六章 西安之行(六)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一一九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五)第二二三章 青島戰役(七)第二八一章 旅順口作戰(一)第二十二章 增援部隊(下)第二七二章 戰爭開始(一)第二五四章 圈套(二)第一一零章 造艦(五)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六五零章 撤僑(二)第六九一章 再度出擊(二)第二三九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二)第二二五章 舞會(下)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二七零章 陰島第五零一章 輿論再變(四)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二十二章 錦州告急(一)第一二三章 秋收行動(十二)第一六六章 新艦下水(二)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三二八章 奉天會戰(下)第二二二章 青島戰役(六)第四零八章 旅順攻略(五)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二五九章 土地制度(上)第七零七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二百章 英國干涉(二)第二十九章 清室回京(三)第六九十章 再度出擊(一)第七十二章 義和團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十八章 海軍編制(二)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七十五章 進攻赤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