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

慶親王、李經方來到行宮的門口,到是不忙着進去,而是要守衛皇宮的待衛幫忙,先到行宮裡去叫一個有身份的太監出來,最好是叫李蓮英,如果李蓮英出不來,那麼崔玉貴也行,再不就是劉祥,總之是一定要叫出來一個,同時慶親王還給了待衛1000兩銀子的辛勞費。

崔玉貴是現在皇宮裡僅次於李蓮英的第二號太監,和李蓮英並列爲慈禧身邊的“哼哈二將”,他小時候在慶親王府裡當過差,因爲有些武功底子,被慶親王舉薦進宮在昇平署戲班演戲,討得慈禧太后喜歡,從此得以發跡。光緒年間升任二總管(大總管是李蓮英)、帶三品銜(李蓮爲二品銜)藍頂戴。

而劉祥又名劉徳盛,是慈禧的專職梳頭太監,在皇宮裡被稱爲“梳頭劉”,也是李蓮英的乾兒子,雖然他沒有李蓮英、崔玉貴的權勢,但憑着一手梳頭的功夫,也深得慈禧的喜爰,並討得慈禧的貼身宮女榮兒爲妻。太監娶宮女爲妻,在明清兩代都不是稀罕事,但能娶到慈禧的貼身宮女榮兒,說明這“梳頭劉”也都是宮裡有份量的太監。

待衛們自然都認識慶親王,不能不賣王爺一個面子,何況還有1000兩白銀的鉅款,而且找這幾個太監也不是怎麼爲難的事情,因此待衛們收了錢,安排兩個人摸進宮去找人。

就在慶親王和李經方等待的時候,榮祿和王文韶也前後腳的趕到了宮門前,四人碰頭,王文韶顫聲道:“怎麼會弄到如此地步?”

慶親王苦笑了一聲,道:“百密一疏,百密一疏啊!其他的事情都想到了,但偏偏就是宮裡人出了事,找誰要越不好,偏要到海外華人的頭來,這幫奴才,平日裡也太放縱他們。”

王文韶跺了跺腳,道:“這幫該死的奴才,這油鍋裡的錢也敢撈?不過這海外華人也是,給他不就完了嗎?纔多大點事啊,真是食古不化,食古不化啊。”

榮祿道:“現在說這些都遲了,還是想想該怎樣善後吧,不知現在太后知道此事嗎?”

慶親王道:“還不知道啊,我己經派讓人進去找人去了,等人出來了一問就知。”

這時李經方道:“各位大人,無論太后知不知道此事,但我們這一次都不能因此事而開罪海外華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

其他三人聽了,也都默然無語,其實不用李經方說,三人也都知道這個時候是絕對不能得罪海外華人,更是不能以這種方式來得罪海外華人,只是老佛爺是什麼心態,什麼態度,誰都說不準。榮祿也嘆了一口氣,道:“見機行事吧。”

幾個人正說着的時候,只見從宮裡匆匆的出來一個人,正是大總管李蓮英,幾個人立刻迎了上去,只見李蓮英的臉色卻不大好看,還不等衆人開口,李蓮英己苦笑了一聲,道:“王爺,榮中堂、王中堂還有大公子,你們幾位來得正好,太后和皇上正等着見你們呢?隨奴才進宮吧。”

幾個人聽了,心裡也不禁一沉,看來慈禧是知道了,不然也不會馬上就招見衆人。其實從幾個人心裡來說,最好是別讓慈禧知道,因爲一但慈禧知道,就會憑添變數,那怕是私下裡把事情擺平了以後,再讓慈禧知道也不爲遲晚。只是看來這番希望卻是落空了。

原來萬海澄回到行宮以後,情緒平復了下來一些,他也發現這事情有些難以收場了,因爲賜給秦錚的官服被自己帶回來了,怎麼向老佛爺回話呢?總不能說海外華人不給自己銀孑,所以自己把官服帶回來了!萬海澄心裡清楚,這話根本就說不出口。而編套謊話,把責任都推到海外華人的身上,萬海澄也明白,這根本就騙不了老佛爺。因此萬海澄思來想去,只能先去找自己的乾爹李蓮英,讓他給自己拿個主意。

於是萬海澄悄悄的找到李蓮英,將事情的經過告訴給李蓮英。而聽完了萬海澄的講說之後,李蓮英也嚇得手腳冰涼,他可不是萬海澄,不知道事情的輕重,海外華人是什麼人物,現在整個大清國都惹不起海外華人,連老佛爺想回北京都得看海外華人的臉色,而萬海澄居然去找海外華人要錢,結果把他們給得罪了,這還得了,而且他是自己的乾兒子,自己可也脫不了干係的。

李蓮英又氣又悔,早知這樣,自己在萬海澄出宮時就該提醒他一句,但這奴才也太沒眼色了,連油鍋裡的錢也敢撈。因此李蓮英怒火攻心,連打了萬海澄十幾個耳光,罵道:“作死的東西,豬油蒙了心,海外華人的錢也敢要?早晚要死在錢眼裡。”

雖然捱了十幾個耳光,但萬海澄還沒有會過意來,以爲李蓮英不過是正常的生氣,因此跪在地上道:“乾爸爸,不是兒孑貪財,而是這海外華人實在是太不開眼了,兒孑當了這麼多年的差,還沒見過......”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李蓮英己擡腿又踢了他兩下,罵道:“作死的東西,還在作你的春秋大夢,海外華人是什麼人,連洋人都被他們打很屁滾尿流,咱們是怎麼逃到西安來的,連老佛爺都不敢得罪海外華人,你還敢去找海外華人要錢,死都不知到是怎麼死的。”

萬海澄這纔有些明白過來,自己是怎麼逃到西安來的?還不就是被洋人趕到這裡來的嗎?現在老佛爺怕洋人怕得要命,而洋人又被海外華人給打敗了,說明海外華人比洋人更利害,這可不是玩“棒子、老虎、雞”的連環套遊戲,因此老佛爺怕不怕海外華人,這個結果並不難推算出來。自己居然還去向海外華人要錢,確實是自己作死。

想通了這一點以後,萬海澄也不禁嚇得全身發抖,跪倒在地上,連連給李蓮英磕頭,道:“乾爸爸,是兒子一時糊塗,您可得救救兒子啊。”

就在這時,一個宮女來找李蓮英,道:“大總管,老祖宗問話了,萬公公怎麼還沒回來,這都到了老祖宗安歇的點了,老祖宗和萬歲爺都還等着他回話呢?要是萬公公回來了,趕緊......這不是萬公公嗎?怎......怎麼......”

李蓮英認識,這個宮女就是慈禧的貼身宮女榮兒,嘆了一口氣,道:“榮兒,你去回老祖宗的話,小海子回來了,馬上就去回話。”

榮兒也知道這裡面一定是有事,但也不敢多問,趕忙答應了一聲,匆匆離去。而萬海澄一把抱住了李蓮英的大腿,涕淚橫流道:“乾爸爸,乾爸爸,您可一定要救救兒子啊。”

李蓮英長長嘆了一口氣,掙脫了萬海澄,道:“不是我不願意救你,這一次恐怕是連我都自身難保了。跟我去見老佛爺和萬歲爺,把經過老老實實向老佛爺和萬歲爺說一遍,至於是殺是禍,就由老佛爺決定吧。”

結果聽了萬海澄的話以後,慈禧和光緒都大爲震怒,正好這時慶親王、榮祿、王文韶、李經方叫待衛進宮找人,而這時李蓮英和崔玉貴都在慈禧和光緒面前脫不開身,於是待衛找到了劉祥。

雖然劉祥今天沒有當值,但他是榮兒的丈夫,因此聽榮兒說了這事,又聽說慶親王等人在宮外找他,就明白他們是爲了萬海澄的這事來的。不過既然是老佛爺現在己經知道了,自己也就沒必要去見他們,於是劉祥讓榮兒去稟報慈禧,就說慶親王等人在宮外候旨。

慈禧一聽就明白,這幾個人肯定也是爲了海外華人的事情來的,而自己正好也要找他們商量,於是讓李蓮英出來領他們進宮。

本來李經方的官職低微,是沒有資格面見太后、皇帝的,但一來是朝廷蒙塵在外,一切禮儀都從簡;二來現在是什麼時候,講不得那麼多規據,因此也跟着慶親王、榮祿、王文韶一起進宮。

四個人來到慈禧住的院子,只見慈禧和光緒並列坐在炕頭上,只隔着一張矮几,慈禧的臉色鐵青,光緒也是滿面怒容,不過目光之中,卻帶一絲戲虐的神情。而萬海澄跪在地上,額頭杵地,一動不動的活像一條死狗。而李蓮英向慈禧、光緒通報了以後,也沒有像平常那樣站在慈禧的側邊,而是在萬海澄的身邊低頭站立,一付認錯請罪的樣子。

而見他們四人來了,光緒立刻道:“你們幾個來得正好,這該死的奴才幹得好事,我大清的國事所以落到這般地步,就是壞在這樣的奴才手裡,你們都是國家的重臣,出了這樣的事情,都是你們的過失。”

四個人聽着光緒的斥責,心裡卻想着,這是宮裡人乾的事情,關我們什麼事?不過皇上這樣說了,也只能老老實實聽着。其實這四個人心裡都明白,皇上這是在指槡罵槐,表面上是責問自己,實際是意有所指,而自己只是當了替罪羊,但既然太后都沒有發話,自己也只好都低頭不語。

光緒見自己借題發揮,連慈禧都無話可說,心裡頗爲痛快,還有些意猶未盡,又道:“我大清的朝綱也應該好付整頓一下了,不然還不知會敗壞到那一步......”

就在這時,慈禧輕輕咳喇了一聲,光緒怔了一怔,終於沒有繼續再說下去,而是轉向慈禧,道:“太后,這事應該怎樣處理,您給拿個主意吧。”

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第八十八章 天津戰役(一)第三五八章 徳國特使(六)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二三六章 作戰計劃(四)第一八五 商務招標(三)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十章 備用計劃第三五零章 前往青島(三)第二七八章 中立(二)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第一二七章 外調(一)第六八一章 結束戰爭(二)第四零五章 旅順攻略(二)第四七二章 戰前(四)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二六四章 反撲(四)第六八二章 結束戰爭(三)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二七五章 戰爭開始(四)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五七三章 預備會議(八)第一四零章 震動第六七一章 大獲全勝(二)第六零九章 滿洲里戰役(二)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三一零章 備戰(四)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四三五章 進京(二)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一三零章 海軍假期(一)第五六三章 美國(六)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四二一章 空降作戰(下)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二一零章 戰爭規則(六)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一六三章 慶賀大會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四二五章 停戰期(六)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戰(五)第五九三章 上海租界(五)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七十七章 規劃(三)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四六七章 迎擊俄軍(四)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三七五章 對馬海戰(二)第五七三章 北洋議事(三)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四三六章 進京(三)第五二九章 攻佔哈爾濱(四)第八十八章 青州之亂(一)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一零三章 天津租界(十)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四八二章 登陸作戰(四)第五十章 佔領大沽口第五六七章 預備會議(二)第一四一章 震動(下)第五零四章 清廷出兵(四)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一六零章 對日談判(五)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三)第四一一章 旅順攻略(八)第四零二章 全面開戰(十一)第十八章 海紅旗16第九十一章 安置營(七)第四七二章 山海關之戰(一)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