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接管濟南(七)

到了下午四點鐘的時候,姜峰、張正傑、段謙等人都先後來到王勝的辦公室裡匯合。

首先是姜峰給王勝帶來了一個確切的消息。原來那幾個審訊的差役還真不是吹牛,姜峰下令之後,幾個人馬上分頭動手,結果儘管被抓的幾個人都是滾刀肉,但在他們面前卻扛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都招供了。

原來他們去商鋪鬧事,確實是受安羅堂的一名門主的指使,不過這名門主爲什麼指示他們做這件事情,就不知道了。因爲安羅堂的組織結構是在以堂主爲尊,在堂主之下,設四位長老,不過長老一般不管實事,只是設給堂裡德高望重的老人,而俱體的事務分爲內外四門負責,內四門主要負責的是安羅堂的各項生意經營,而外四門則負責和其他幫會爭奪地盤、保衛自已的利益,還有收取保護費等等,每門設一位門主理事,各門再分管事、執事、勤務、徒員等級別職務人員,而鬧事的人在安羅堂屬於最低層的人員,以前他們一向都是隻聽差派,而從來不問原因的。

王勝道:“如果我們能夠得到的口供就只有這些,那麼也不能完全確定這一次的事件,就是針對我們來的,因爲也有可能是這個門主的私人行爲。”

姜峰道:“要不去把那個指使他們行動的門主抓回來,再給他上刑,問個清楚?”

這時段謙道:“不用了,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這就是一起針對我們濟南政府的行動。”

經過了三個多月的發展以後,情報部門在濟南城內己經有了極大的發展,己經初步在濟南城裡建立起情報網點,佈置的情報網點己有10餘個,並且還發展了一批線人,雖然還不能完全控監住濟南城,但也有相當的控制力度,由其是濟南城民間發生的事情,大多都能夠得到極時的反饋。不過情報部門的辦公地點並不在知府衙門裡,誰都不知道在那裡,只是在衙門裡有一間辦公室,方便情報部門和行政系統之間的來往。

聽段謙這麼一說,王勝立刻問道:“段站長,你們收集到什麼消息?”

段謙道:“我們也是今天上午,將這段時間內收集到的所有信息進行彙總分析,才得出來的結論,昨天我就提醒過王市長,濟南正有一部分地方勢力正打算聯手對付我們,現在可以確認的其中幾個主要的地方鄉紳有,徐昌,是以開妓院、酒樓爲主要業務,經營大小店鋪共有十餘家,資產約在13萬兩白銀上下;蔣明義,以經營當鋪、藥店爲主要業務,共計有三家當鋪,兩家藥店,另有三四家小商鋪,資產約在15萬兩白銀左右;張彥安,安羅堂的現任堂主,安羅堂的經營主要是賭場,共有四家,另外還開設了10餘家酒店、商鋪、妓院,不過規模都不大,估計總資產在20萬兩白銀上下;趙平河,超大型地主,共計擁有田產2萬餘畝,租戶約有500餘戶,而且在濟南城裡經營着三家糧食店,他的資產受地價、糧價的影響,波動較大,好的時候可以超過50萬白銀,而差的時候不足10萬白銀;那伍,鑲藍旗滿人,他的主要經營是鴉片,他一個人差不多就佔了整個濟南大煙供應的一半左右,自己開了三家煙館,並且供應着約20家其他商鋪,如酒樓、賭館、妓院的大煙,資產應在30萬白銀左右。”

“這5個人是濟南勢力最大的鄉紳,其勢力要遠比我們懲辦的那幾個官吏要大得多,因爲那些官吏的勢力基本限於濟南城內,最多幅射到濟南城的周邊地區,而這5個人卻是在整個山東省內都俱有相當的影響力,至少在3個以上的府州里都有生意,而且據說他們的背後,還都有後臺勢力支持,不過俱體有那些後臺勢力,我們還沒有調查清楚,但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被我們辦掉的幾個官吏,一般也都不敢輕易遭惹他們。”

姜峰插嘴道:“這麼看來,當個濟南知府也太沒勁了,手下的官吏惹不起,那麼這些鄉紳更是惹不得,那麼這官還當個什麼勁啊。”

段謙道:“話可不能這麼說,知府不敢惹官吏,主要是受制於官吏,沒有官吏的配合,他就無法有效的在濟南施政;而官吏不敢惹鄉紳,道理也差不多,向趙平河這樣的大地主、安羅堂這樣的地方幫會,如果拒絕交納田稅,官吏們也拿他們沒有辦法,因此只能順着他們來;而知府和鄉紳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制約關係,而且鄉紳一般都家大業大,一般不會和官府明着對抗,所以鄉紳對知府反到要比官吏更恭敬一些。”

姜峰道:“有點像棒子、老虎、雞一樣,成了連環套。”

段謙道:“有一點像,但也並不是全是棒子、老虎、雞這種連環套,因爲從總體來看,知府還是處於最弱的一端,如果鄉紳鐵心要和知府做對,同樣也可以讓知府當不下去的,就像這一次鄉紳要和我們爲敵一樣,當然在一般的情況下,這三方勢力應該是可以達成一個平衡,甚致結合成利益共同體,畢竟這樣纔是最符合三方利益的。”

姜峰道:“鄉紳能夠有什麼辦法爲難知府呢?或者說這一次濟南的鄉紳們又是準備怎樣對付我們?”

段謙道:“一般來說鄉紳要對付知府,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通過背後的勢力,向知府的上級如巡撫,總督告狀,通過巡撫,總督來把知府趕走,雖然巡撫,總督並沒有直接任免知府的權力,但如果巡撫,總督向朝廷上報彈亥知府,朝廷一般都會按巡撫,總督的意思辦。不過這一招顯然是對我們沒有用,因爲巡撫也是我們的人。但鄉紳們也還有其他的手段,據我們收集的情報,鄉紳們最初的計劃,是號招全城的商鋪罷市來對付我們。”

王勝也猛然一凜,道:“如果他們真的這樣做了,將會對濟南的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而且對我們也是相當不利的。不過這也是兩敗俱傷的辦法,如果全城的商鋪罷市,商戶來說,也是不小的損失,由其是對小商戶來說,恐怕也是傷筋動骨。”

段謙點了點頭,道:“正是因爲這一招的自我損失太大,因此也遭到了衆多的中小商戶的強烈反對,而且我們剛接管濟南以後,就立刻連辦了10餘名濟南府的官吏,也確實是震攝了不少的大中商戶,都不敢明名張膽的和我們對着幹,結果最終還是沒有用這一招。而是改爲禁止所有商鋪註冊,這就並不是和我們直接對抗,其他商戶也就容易接受一些。”

姜峰道:“他們就不怕沒有註冊而被我們勒令停業嗎?”

這一點王勝到是明白,道:“法不責衆,如果所有商戶都不註冊,我們難到還能勒令所有的商戶都停業嗎?表面上這一招比上一招要緩和一些,但實際更厲害啊,因爲如果最終真的發展到所有的商戶都不來註冊,會令我們非常爲難,勒令所有的商戶都停業,會對濟南的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而如果不勒令他們停業,則對我們的威信力也是嚴重的打擊,看來他們到是有高人指點。”

段謙道:“差不多就是這樣,因此我們必須要十分小心的應對才行。”

張正傑道:“但有一點我不能理解,就是這些鄉紳爲什麼要和我們作對,難道說我們處決幾個官吏沒有對他們產生威攝嗎?老實說雖然他們的這個辦法會令我們十分爲難,但並不等於我們沒有應對的辦法,如果簡單粗暴一點,把爲首的這幾個人抓起來,抄了他們的家,當衆給斃了,我就不相信其他的商戶還敢不來註冊。”

姜峰道:“估計還是因爲我們的土地改革吧,這幾個人肯定都有大量的土地,怕自己的土地被我們收了,因此纔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和我們對抗到底。”

王勝搖了揺頭,道:“這個解釋看起來是有道理,但卻經不起推敲,就領頭的這5個人來看,只有趙平河是大地主,而且主要是靠土地營利,而其他人可能也會有大量的土地,但他們在濟南同樣也有大量的其他產業,既使不靠土地,他們也能夠獲得鉅額的利益,過着富足的生活,完全沒有必要和我們對抗,因爲這是一場註定要失敗的效量,就像我們釆用張團長的建議,他們根本就沒有反抗的餘地。”

段謙搖了搖頭,道:“關於這一點,我們也有懷疑其中有緣故,只是一時也找不到頭緒。”

姜峰道:“這還用糾結嗎?不就是腦袋被驢踢了,有錢人的腦子都和正常人不一樣。”

段謙道:“幹他們這些行當的人,除了膽大心狠之外,腦子絕對要好使才行,而且更是要做人八面玲瓏,不是到萬不得己的地步,是不會作魚死網破的一搏的。因此這裡面肯定有我們沒有理解到的地方,畢竟我們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在思想上和這個時代有相當的代溝。最好是找個這個時代,而且又熟知官場規則的人來問一問。”

王勝聽了,頭腦中靈光一閃,道:“有了,我們確實應該找個人來問一問。”

第五七八章 進攻瀋陽(二)第四六三章 圍殲日軍(七)第一七一章 德國之行(三)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三七四章 對馬海戰(一)第四四四章 外交斡旋(一)第五二零章 穆棱河之戰(十六)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四零一章 談判破裂(二)第一四七章 上任(一)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來訪(十七)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五七七章 進攻瀋陽(一)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四三五章 戰爭再啓(六)第二零三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九)第四十四章 天津分治(二)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三)第五十五章 艦隊匯合(三)第七零二章 求和(九)第二二一章 青島戰役(五)第五三九章 聯合軍演(四)第三六四章 餘波未平(一)第五二七章 攻佔哈爾濱(二)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三七零章 餘波未平(七)第二五二章 八國聯軍分裂(下)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一八四章 護僑行動(六)第二零五章 從軍(三)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三八四章 足球比賽(五)第二八三章 會談(上)第五十章 佔領大沽口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一三六章 渤海海戰(五)第四四八章 遼陽之戰(十)第四九七章 發展大計(下)第一二二章 學校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第四十九章 重啓談判第五十八章 上海新區(十一)第七十四章 來訪者(二)第二四九章 創業(二)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一五零章 新農村建設(一)第二九八章 革命者(三)第五八零章 進攻瀋陽(四)第一章 最終協商第二四零章 王家寨(二)第二四一章 教育(下)第一一九章 農村調查(五)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五三五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六)第五五三章 接受談判(五)第三二一章 海參崴(四)第四零一章 談判破裂(二)第五八三章 青島密約(三)第五三二章 新機構第二九零章 漁人行動(二)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四零九章 旅順攻略(六)第五一三章 穆棱河之戰(九)第三七零章 談判團第四七九章 統一商界(一)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八十章 戰前(上)第一七六章 南下上海(六)第五十一章 佔領大沽口(二)第五百章 輿論再變(三)第一四九章 進攻楊村(二)第一五五章 回師(下)第一三三章 外調(七)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三六四章 餘波未平(一)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第二八九章 年終會議(五)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六十四章 德國使團(四)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十六章 日艦逃跑第一一零章 接管天津(二)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四八七章 激烈博弈(一)第一四二章 北倉之戰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第二三六章 作戰計劃(四)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五十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一)第三十四章 換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