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海因裡希親王回到下榻的飯店,認真的觀看秦錚給他的圖紙。海因裡希親王服役於德國海軍,因此對軍艦並不陌生。先看軍艦的參數:艦長128米,寬:16米,吃水:6米,標準排水量爲6000-6500噸,動力輸出18000-20000馬力,預計航速爲25-26節,艦載武器爲6座雙聯裝155毫米口徑45倍距艦炮,8座雙聯裝100毫米口徑45倍距艦炮,12座雙聯裝50毫米口徑機關炮,兩俱三聯裝*發射器,艦員400-500人。
從性能數據上看,大體符合6000噸級大型防護巡洋艦的標準,而且艦載武器分成十分明顯的大中小三個層次,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全艦的火力,還可以簡化武器構成,降低後勤補濟的難度。但預計航速爲25-26節,到是嚇了海因裡希親王一大跳,在這個時代,航速快的幾型防護巡洋艦海因裡希親王都知道,日本的吉野號是23節;清廷的海天號、海哲號是24節;俄國向美國購買的瓦良格號是24節。德國也建造了幾型大型防護巡洋艦,一型是奧克斯塔皇后級防護巡洋艦,航速21節;另一型是維多利亞露易絲皇后級防護巡洋艦,航速20節,都算不上是快速防護巡洋艦。
海因裡希親王當然知道,艦速、火力、防禦是軍艦的三大要素,而這三大要素是互相制約的,只能根據各種軍艦的用途不同,選擇的側重點也就不同;甴於防護巡洋艦的作用主要在於艦隊護航,破交,反破交等,而不是用於海上決戰,因此更重視航速而不是火力、防禦。徳國的兩型皇后級的防護巡洋艦航速不快,就是過於重視防護,而影響了航速。
如果海外華人設計的這型防護巡洋艦的航速真的能夠達到25節以上,將是目前航速最快的軍艦,而且在進行海上破交戰中,將佔有極大的優勢。拿這一型巡洋艦和德國的奧克斯塔皇后級防護巡洋艦相比,兩艦如果做單艦的對決,只能說是各有所長,勝負在五五之分,但如果執行破交戰,那麼奧克斯塔皇后級防護巡洋艦肯定不如。
而且海因裡希親王也不懷疑海外華人是在故意誇大性能,因爲他上一次親眼看到過海外華人的幾艘軍艦都能夠以25節以上的高航速行駛。
接着海因裡希親王又去翻看圖紙,因爲是初級設計,因此圖紙十分簡單,只有一張平面圖,一張立面圖,兩張剖面圖。不過一看圖紙,海因裡希親王就能看得出來,和這個時代的軍艦設計大不相同,帶有十分典型的海外華人的軍艦風格。
首先從軍艦的整體結構看,是釆用長艏樓形結構,艦首是釆用的大斜角飛剪形艦首,尖銳如鋒,艦體截面則呈明顯的“v”型外飄結構,而在平面結構上是釆用尖頭圓尾的造型。這些構結設計都和這個時代的軍艦有十分明顯的差別,這個時代的軍艦的艦首一般是垂直型或內斜鑽浪型,而艦體截面要麼是“u”型,或是內傾型,而平面佈置則是兩頭尖的紡錘形設計。
不過這些設計都能從海外華人的軍艦找到影子,這也說明海外華人這樣的設計並不是刻意的標新立異,而是海外華人一慣的艦型設計風格。
但讓海因裡希親王不理解的是,在艦首的水線以下部份,有一個向前突出的半球狀結構,有些像軍艦的撞角,但如果是撞角,則應是尖頭形狀而不應是半球狀,而且撞角的長度應該是突出於艦首,這樣才能撞擊敵艦,但這艘軍艦是釆用的大斜角飛剪形艦首,因此儘管水線下的結構向前突出,但也並沒有突過艦首,那麼就當然不會是撞角。
其實穿越者設計的軍艦艦體,是經過舊時空裡的流體動力學理論以及實踐證明最優化的艦體外型,大斜角飛剪形艦首,“v”型外飄結構艦體,都可以增加艦體的穩定性和適航性,及抗風暴能力;而尖頭圓尾的平面造型則是更有利於在高速航行時減少水流阻力,
而艦首水線下的突出的半球狀結構叫做球鼻艏或球型艏,主要功能是使船體與球鼻分別形成的波浪的波峰與波谷相遇而相互抵消,並且改善艦首部線型,水線部分船體曲度緩和,減少渦流阻力、提高航速。根據舊時空的經驗,採用球鼻艏的艦船可以降低10-15%左右的海水阻力。正是因爲釆用了這麼多降阻、増速、增穩的設計,穿越者纔敢將航定爲25-26節。而且根據電腦的模擬計算,理論最大航速可以達到26.7節。
艦載武器的佈置到是中規中據,六座雙聯裝155毫米口徑主炮分別置於艦首艦尾,呈兩前一後的倒“品”字型佈置,不過後一座主炮的位置要高於前兩座主炮,因此後主炮的炮管在前兩座主炮的上方,可以節省甲板空間。這種火炮的佈置方式在舊時空裡被稱爲揹負式結構,也是重艦巨炮時代,最成熟的火炮佈置方式。而8座雙聯裝100毫米口徑副炮、12座雙聯裝50毫米口徑機關炮則分別均佈置於兩側甲板上。
海因裡希親王見了,也不禁稱讚海外華人的構思巧妙,德國建造的第一型戰列艦勃蘭登堡級戰列艦設計沿艦體中軸線佈置3座雙聯裝火炮,但由於甲板的空間有限,結果艦首艦尾的主炮都是40徑倍距,而中間的兩門主炮只能用35徑倍距,儘管硬塞下了6門主炮,但卻不能採用統一的射擊參數,反到要安裝兩套觀瞄設備,因此徳國在後來建造的戰列艦都改成了只在艦首艦尾各裝2門主炮,但如果在勃蘭登堡級戰列艦釆用揹負式結構,就可以完美的解決問題了。
雖然這樣一來,在側舷火力只能集中8門主炮,相反到是在前後到是可以集中6門主炮,火力異常的強大,但防護巡洋艦並不是用於海上作戰,因此不用刻意追求側舷火力的最大化,反到是在執行破交戰中,前後的火力更爲重要一些,甴此也可見海外華人在設計這型軍艦的思路定位十分明確清晰,避免了想要面面俱到,但最終卻面面平庸。
而在剖面圖上還特意註明,穹甲厚度爲80-120毫米,另外還在水線附近加裝了高2.1米的側舷裝甲防禦帶,全長約50米,厚度爲80-100毫米。雖然從規範上來說,防護巡洋艦是不設側舷裝甲,但在大型防護巡洋艦上,有時也會設計少量的薄裝甲防禦帶,以加強防禦力。
看完了圖紙之後,海因裡希親王也大體對海外華人要建造的軍艦有了一定的瞭解,雖然有很多地方的結構看不懂,但海因裡希親王對海外華人的軍艦設計能力還是十分看好的,畢竟海外華人的戰績擺在那裡,如果能將軍艦設計能力和德國的造艦能力結合起來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而德國如果能夠拿下這個合同,到是一個檢驗海外華人軍艦設計能力的大好機會,如結果證明了海外華人的軍艦設計能力,那麼到真是應該進一步深化與海外華人的合作。
當然對參與競標,海因裡希親王到也沒有什麼異議,這在歐洲的商業行爲中是十分常見的行爲,體現公平公證競爭的原則。不過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既使是競標也一樣,絕大部份的競標都存在着一定的暗箱操作,這一點海因裡希親王十分清楚,因爲他是德國的皇室成員,每年都有大量的項目需要招標,當然也見過大量的暗箱操作。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至少秦錚是偏向德國的,將圖紙給海因裡希親王,就是一個十分明顯的行爲。雖然其他廠家報名之後,也肯定會得到圖紙,但德國畢竟是領先了一步。當然海因裡希親王也不是小孩,秦錚的行爲也未免太大膽太明顯了,因此不排除海外華人己經傾向於德國,而舉行這次招標只是一種壓價的手段,這一招在歐洲也是十分常見的。
具體怎樣的投標報價是廠家的事情,和海因裡希親王無關,他的責任是將這個消息傳回給國內,並且向國內提供一些相關的參考資料。因此海因裡希親王放下了圖紙,拿出了紙筆,認真的起草了一份大篇幅電報文稿,將詳細的情況和自己的想法都寫下來,然後讓人連夜發回國內去。
而就在第二天,海軍指揮部正式向元老議會提交了1902-1903年度的造艦計劃,而經過了議院的討論之後,最終通過了海軍指揮部的提案,1902年的造艦經費從預備金中支取,而1903年的後續經費則做在當年的財政計劃中。
雖然造艦的費用巨大,但元老議員中有四成多都是軍人,而且還是海軍出身,自然都會全力支持海軍的造艦計劃,另外建造軍艦也是爲了保衛華東政府的安全,從一定程度上說還可以促進華東政府的工業發展,何況以華東政府目前的財力,還是負擔得起的,因此提案的通過也並不意外。
提案通過之後,海軍指揮部就立刻着手準備造艦招標的事情,發佈招標公告,編寫招標文件,制定招標計劃等等。而海因裡希親王也收到了國內的回覆,德國己正式確定,將會派造船廠參與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