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工業(二)

青島鋼鐵廠是華東集團五年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其實在五年計劃確定之前就己經開始進行建設,在穿越者的計劃中,這將是鍊鐵、鍊鋼、鑄造構件、鋼板、扎鋼、鋼材等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鋼鐵企業。現在青島鋼鐵廠己完成了一座300m3的高爐,一次可以出鐵50-60噸,以及50噸酸、鹼性平爐各1座。

鋼鐵廠所有的設備、機器都是從德國購買,其中部份是抵扣的德軍贖俘費,而建設也是在德國專家的指導下完成,而且按照華東政府和德國的協議,德國方面還將協助華東政府修建一座同樣規格的高爐,和50噸級的酸、鹼性轉爐各1座,並且提供相應的技術設備。

在這個時代,鍊鐵主要是用高爐,這一技術直到穿越者的那個時代都沒有什麼變化,而鍊鋼技術則分爲平爐鍊鋼和轉爐鍊鋼兩種,而這兩種鍊鋼技術又均分爲酸性和鹼性兩種。

從技術上說,轉爐鍊鋼出鋼的速度快,但對原材料,由其是生鐵質量的要求較高;而平爐鍊鋼的速度慢,對原材料的要求卻不高,並且可以大量使用廢鋼,生鐵和廢鋼配比進行鍊鋼,因此在舊時空裡的20世紀20年代以後,由於社會發展,各國都有大量的廢鋼材出現,於是平爐鍊鋼成爲主流,到50年代前,85%的鋼材都是由平爐鍊鋼法生產,一直到純氧頂吹轉爐鍊鋼法出現之後,平爐鍊鋼法才逐漸被汰淘。

現在穿越者釆取平爐、轉爐技術並用的模式,因爲從目前來看,轉爐鍊鋼由於出鋼速度快,而穿越者也沒有什麼廢鋼材,因此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但平爐鍊鋼畢竟是未來幾十年內發展的主流,而且中國的鐵礦石品質都不算太高,也不能放棄,而且是酸鹼爐並用。

雖然在建設鋼鐵廠之前,也有穿越者建議,不如一步到位,直接釆用純氧頂吹轉爐鍊鋼技術,甚致還有人提議乾脆釆用電爐鍊鋼法,不過這個時代的工藝技術根本達不到純氧頂吹轉爐鍊鋼的要求,更不用說電爐鍊鋼法,不說別的工藝,就是需要電能在這個時代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

其實青島並是建設鋼鐵廠的好地方,因爲青島附近即沒有鐵礦也沒有煤礦,唯一的優勢就是海運,因此現在鋼鐵廠用的鐵礦石是從大冶鐵礦購買、而煤是從天津開平煤礦運來的。

而在舊時空裡,山東的鋼鐵生產主要是集中在濟南、萊蕪、淄博地區,這裡是山東主要的煤、鐵礦產集中區,煤廣有濟南西蘆煤礦、章丘普集煤礦、淄博王莊煤礦、萊蕪澇坡、寨裡煤礦等,鐵礦有濟南張馬屯鐵礦、淄博金嶺鐵礦、召口鐵礦、萊蕪馬莊鐵礦等。

德國規劃的膠濟鐵路就是通向這一地區,就是看中了這一帶地區的煤鐵資源。只不過現在穿越者還沒有對這一地區進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只能先在青島建立一座鋼鐵廠,解決有無問題,同時也是進行技術積累。等到華東政府對濟南、萊蕪、淄博地區形成有效控制,膠濟鐵路也建成通車之後,再考慮在這一地區選址再建一座更大規模的鋼鐵廠,這到也並不能算是重複投資,畢竟華東政府要發展,要建立工業體系,只建一座鋼鐵廠是遠遠不夠的。

青島鋼鐵廠的1號高爐和1號、2號平爐在10余天前就己建好,並且開始啓動進行第1次鍊鐵,當然這次鍊鐵還是屬於試車運行性質,因此投料只有正常用量的50%。而就在二天前,德國工程師齊格尓確定,在今天上午可以出爐鐵水,並啓動兩座平爐進行試煉。

雖然只是試車運行,但畢竟是華東政府首次正式出鐵,也意味着鋼鐵廠可以正式投產,其像徵意義十分重大,因此華東政府也決定舉行一個盛大的慶賀儀式,主要的領導人均要出席,而正好詹天佑也在這個時候訪問青島,於是也來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詹天佑當然不懂冶鐵鍊鋼技術,但他也知道鋼鐵技術和鐵路一樣,是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標誌之一,而且鋼鐵技術和鐵路還是息息相關的,因爲建造鐵路需要大量的鋼鐵,因此是鋼鐵技術的進步決定了鐵路技術的發展,而鐵路建好以後,大大提高交通運輸的成本,反過來又促進了鋼鐵的發展。

儘管詹天佑在中國修建了幾條鐵路,但使用的軌道都是從外國購買,只有在漢陽鐵廠建成投產以後,中國才能生產少量的鋼軌。雖然詹天佑只管使用鋼軌,而不用管鋼軌從那裡來的,但從心裡來說,還是希望自己修建的鐵路儘可能俯使用國產鋼軌。

早上,詹天佑在楊育新的陪同下,來到青島鋼鐵廠的1號高爐前。高爐鍊鐵的設備當然並不是只有一座高爐,而是一整套系統設備,包括有高爐,熱風爐、粉煤倉、噴吹站、配料間、上料傳送車或上料傳送皮帶、軌道、鐵水罐車或是鐵水槽等等,這還不算配套鍊鋼的生產車間或是鑄造車間,這整個一套系統的佔地達千餘平米。而在這一套系統設備的左邊,還並排正在進行着另一套系統設備的施工建設。

這時高聳入雲的高爐頂部還在噴吐着濃厚的黑煙,而除了熱風爐還在繼續在向高爐內吹鼓熱風之外,其他的設備均己停止了工作,在高爐前圍聚着10餘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其中有2、3個外國人,安全線外,己站滿了鋼鐵廠的工人,以及在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察。而在高爐右方約200餘米的地方,己搭好了一座主席臺,臺前放置着數排椅子,大約有近200個座位,詹天佑和楊育新被安排在第一排就座。隨他們一起來的學生也來到現場,並在後排坐下,因爲這正是像這些學生們展示華東政府工業化建設的大好機會。

時間不長,夏博海、秦錚等領導人在臺上就坐,而臺下也己坐滿了人,青島鋼鐵廠的廠長徐浩揚首先在主席臺上至歡迎辭,並且大談鋼鐵廠的建設發展規化。在德國方面協助完成了2座高爐和2座平爐、2座轉爐之後,還將繼續再修建兩座同等級的高爐和2座平爐,做爲第一生產區。全部工程預計將在1905年全部完工,產量將達年產鋼材10萬噸以上。

這個時候漢陽鐵廠只有3座248m3的高爐,平爐、轉爐各2座,年產鋼約6萬噸。而日本的八幡制鐵所的第一座高爐雖然在1901年11月18日開始作業,但在出鐵水時熔鐵爐的爐門打不開,熔融的鐵水不能流出,造成失敗,一直要到1904年7月,改造後的第一號高爐纔會重新作業成功。因此青島鋼鐵廠完成第一生產區的建設之後,將超越漢陽鐵廠,成爲亞洲最大的鋼鐵廠。

而且青島鋼鐵廠還將進行第二生產區的建設,將再建造4座500m3的高爐,100噸的平爐2座、100噸的轉爐2座,將於1910年完成全部工程,而預計的目標是將產能才提升兩倍,達到年產鋼30萬噸的水平。

徐浩揚的發言也贏得了陣陣的掌聲,而就在這時,德國工程師齊格尓從高爐邊來到主席臺上,告訴徐浩揚可以開爐了。於是徐浩揚趕忙從主席臺下來,戴上了安全帽,和齊格爾一起趕到1號高爐前。

而這時在主席臺上、臺下的所有人都站了起來,全部都看向1號高爐的方向,只等着開爐出鐵水,不過由於有日本八幡制鐵所的開爐失敗經歷,而且八幡制鐵所就是從德國引進全套設備和技術,因此這時所有人的心也都懸了起來,不知道青島鋼鐵廠會不會重導覆轍。

這時最緊張的還是青島鋼鐵廠的廠長徐浩揚,他並不是鍊鋼專業出身的人,對鍊鋼技術的瞭解僅僅只限於某個穿越的愛好者提供的一份【穿越技術大全】中的有關記載,和其他的一些關於鍊鋼冶鐵的技術文章。當然在穿越者中也沒有懂鍊鋼的人,徐浩揚能出任青島鋼鐵廠的廠長,主要是他提出的管理模式,在技術上只能依靠德國派來的工程技術人員。但如果開爐失敗,無疑會在自己的履歷中留下一筆。因此這時徐浩揚站在熱浪翻滾的1號高爐前,拿着發令旗的右手也禁不住有些發抖。

齊格爾到是明白他的心理,語氣堅定的道:“廠長先生,請下令吧,我可以保證不會有問題的。”

徐浩揚看了看這個有些發福的德國老頭,也知道在這個時候只能信任他了,於是咬了咬牙,將發令旗高高的羊起,用力的向下一揮,大聲道:“開爐。”

負責開爐的工人們早己經到位了,聽到徐浩揚的命令之後,立刻一起用力的扳動鉸臂,並齊聲高喊着:“開爐門了。”

只見爐門應聲開啓,隨着大量冒出的白色蒸汽,一股鮮紅的鐵水從爐門中流出,傾泄到水槽中,一直流向鍊鋼車間而去。

而這時在1號高爐的傍邊,立刻響起了一陣歡呼的聲音,慶賀開爐成功,不少人將帽子、毛巾等物品扔上天空。而在主席臺上下,也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就連詹天佑也被這股氣氛所感染,激動的拍起巴掌。

第一六三章 日本的訪問(六)第六九三章 再度出擊(四)第一六九章 德國之行(一)第三九四章 全面開戰(三)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五九七章 上海租界(九)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二二一章 清廷求和(四)第二十章 投降第一七一章 投資考察(二)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十一章 遭遇日艦第三五二章 上海警戒(五)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十二章 軍艦出擊第四七二章 外交爭鬥(一)第三一四章 錦州(二)第六十章 大沽口會議第二七三章 戰爭開始(二)第一九三 訪問天津(五)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六三六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八)第一章 收關行動(一)第二三二章 各方反應(六)第一七八章 南洋鉅富(五)第一八三 商務招標第五五四章 土地改革(九)第二五一章 八國聯軍分裂第一六二章 日本的訪問(五)第一六九章 新艦下水(五)第四三零章 戰爭再啓(一)第六四零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二)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二)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三六三章 大戰之前(十)第一零六章 考查(三)第六九二章 再度出擊(三)第四五一章 外交斡旋(八)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六一零章 滿洲里戰役(三)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四十七章 錦州之戰(五)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二四二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五)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三十四章 導彈戰術(上)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六十一章 大沽口會議(二)第三十二章 年度總結(二)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二零八章 奇襲威海衛(二)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五九二章 上海租界(四)第三二三章 海參崴(六)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五五四章 土地改革(九)第三一三章 錦州(一)第二三八章 遇襲(下)第五八九章 農場巡視(四)第二四九章 天誅(六)第二七一章 陰島(二)第一八八章 德國海軍戰略(六)第五六二章 夜襲(三)第五五五章 土地改革(十)第一零九章 接管天津第三五五章 大戰之前(二)第五章 上岸第一零七章 考查(四)第三七五章 對馬海戰(二)第三七二章 餘波未平(九)第二四三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六)第二零九章 奇襲威海衛(三)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八章 伏擊俄軍第四一二章 北京攻略(八)第三二一章 騎軍(五)第七三零章 決策(四)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壓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三七七章 上海(五)第二六九章 進城(五)第五六八章 預備會議(三)第一百章 新根據地(三)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區(五)第一一一章 造艦(六)第一四一章 上海新區(五)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二四六章 王家寨(八)第六零三章 應對計劃(三)第五九五章 濟南衆態(五)第二一九章 青島戰役(三)第二九二章 漁人行動(四)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一九零章 訪問英法(一)第六五八章 遠東遠征軍(五)第五三零章 調查報告(上)第九十二章 天津戰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