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天津租界(一)

指揮部收到邱亞輝的報告時,己是凌晨四多鍾,夏博海、秦錚、肖建軍三人一直都在昆明艦上關注着幾方戰局的進展。現在海河兩岸的戰鬥基本己經結束了,兩路日軍都被穿越軍隊擊敗,這時正在打掃戰場,清戰果,只等着天津方面的消息。現在終於得知天津城也被穿越軍隊拿下來了,三人才算是徹底鬆了一口氣。

秦錚道:“好了,天津終於也拿下來了,這次天津戰役,我們也算是徹底打贏了,而我們上岸以後,也算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夏博海道:“還沒完呢?現在還有天津租界沒有拿下來,只要沒有佔領租界地區,那麼我們就不算控制整個天津地區,因此我認爲我們應該趁勝進擊,一鼓作氣就拿下租界,以免夜長夢多,另外收回了租界,在政治上也對我們有利啊,”

秦錚道:“但是現在邱亞輝的兵力有限,租界區要比天津城大多了,而且還要分兵守衛天津城,要他們去進攻租界,恐怕有些爲難吧。”

夏博海道:“我們這邊的戰鬥不是結束了嗎?抽一部份軍隊去天津城呢?老肖怎麼看。”

肖建軍道:“這邊確實可以抽人去,而且拿下租界區應也不是太難的事情,但拿下來之後要守,要同時控制天津城和租界區,可不是容易事,我們現在的人手實在太少了。”

夏博海呵呵笑道:“所以我們纔要急着忙着攻下天津,只有拿下了天津城,我們才能招募軍隊,擴大勢力,否則只靠陸戰隊的這一千多人那裡夠用。因此現在困難是有,不過等熬過這幾天就好了,不管怎樣也要先把租界拿下來再。而且拿下了天津以後,我們肯定不能再窩在大沽口,下一步我們應該把重心向天津轉移,大沽口的地方太,我們施展不開,到了天津之後,才能大展拳腳。”

秦錚道:“其實我們現在的人手也並不是不夠,只是沒有充份利用起來,光是我們自己就有六千多人,如果能夠全都利用起來,那怕是隻出動一半的人就足夠了。不過租界的問題十分複雜,不僅僅是人手夠不夠的問題,重要的是還關係到外交問題,外交無事,義和團運動的一個轉拆,就是德國公使德克林被打死,無論是在那個時代,這都是足以引起戰爭的外交事件。”

肖建軍道:“租界不是外國人強租的嗎?怎麼就扯到外交去了。”

秦錚了頭道:“租界確實都是被外國人強租的不假,現在租界的存在己經成了事實,在毎個租界裡都有各國的領事館,派駐領事,這就是外交人員,另外在毎個租界裡都有大量的外國人駐住,還有外國人開辦的工廠、碼頭以及其他的公共設施,我的意思並不是不收復租界,但這些問題都必須要妥善的處理,不能只靠軍事實力硬來,要知道在舊時空裡,我們的共和國成立以後,雖然也收回了租界,但用的都是十分溫和的手段,甚致跟本沒有使用武力,只是用軟磨硬泡的辦法,比如停水停電,停止供應食物,耗得外國人在租界裡呆不下去,只好老老實實的離開租界。”

肖建軍皺了皺眉,道:“這個辦法太耗時,只能是在我們己經佔據絕對的優勢情況才行,但是現在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如果要進攻租界,就必需速戰速決,儘快解決戰鬥。”

秦錚笑道:“租界肯定是要收回來的,但我並不是我們只能用這種磨的方式,也不是不能使用武力,不過在收回租界的過程,必須要確定幾項原則,因爲這並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而且我們的目地並不是要和這些帝國主義國家死磕到底,現在我們也沒有資本和他們死磕,如果真的把這些帝囯主義國家惹得急了,不要是八國,就是中國附近的俄、日兩國,全力與我們爲敵,以我們現在的力量,只會被他們耗死,另外我們最終還是要這些帝國主義國家打交道的,和他們做生意,發展經貿來往,才能夠將自己發展壯大,現在己經是全球化的時代了,我們不可能幹閉關鎖國的事情。”

夏博海這才道:“老秦,你認爲需要確定那些原則。”

秦錚道:“第一是租界的領事館怎麼處理,如果按照一般的外交原則,使領館可是有外交豁免權的,但居史料記載,八國聯軍在天津掠奪到大量的財物,大多都貯存在各國的領事館裡,因此我們進不進領事館搜查;第二是租界裡的外國僑民以及他們的私人財產怎麼處理,在各國租界裡,都有各國僑民開辦的工廠、商行、公司;第三是在租界裡的中國人怎麼處理?”

肖建軍道:“租界不是隻有外國人嗎?怎麼還有中國人居住?”

秦錚呵呵笑道:“以前租界是隻有外國人居住的,但隨着各國租界的擴大,而且外國人在租界裡辦廠、辦公司,也都需要廉價勞動力,另外還有與他們合作的中國買辦、中間人等等,因此也逐漸有中國人在租界里居住,還有一種就是躲避戰亂,就像這一次義和團運動,由於義和團排斥一切與外國有關的事情,於是一些中國人只好都躲進租界裡。”頓了一頓,秦錚又道:“還有一些中國人在這一場戰爭中甚致幫助外國人來對付義和團,所以佔領租界並不難,但怎樣處理這些事情,如果不制定好原則,等我們佔領租界之後,就會面臨一大堆麻煩事。”

聽完了秦錚的話之後,夏博海、肖建軍也都沉思起來,兩人也沒有想到,處理租界的事情,會牽制到這麼多的麻煩,怪不得在舊時空裡,先輩們己經控制了全國,但在處理租界的時候也要心翼翼。

過了好一會兒,夏博海才道:“我看這些事情不是我們三個人能夠決定的,我建議把王主任和徐主任請來,大家一起商議,他們都是搞行政工事的,徐主任還是外交部的,應該能夠提出一些新思路來。”

秦錚了頭,道:“老夏得對,現在己經成立了臨時執行委員會,這些事情應該在臨時執行委員會的框架下協商處理。”

夏博海又道:“另外我們還是可以先派一部份軍隊到天津去,一方面是加強天津城的守備,一方面是準備進攻界,一但我們商量出原則,就可以立刻發動進攻。”

肖建軍立刻頭,道:“好,我馬上下命令。”

於是夏博海立刻和大沽口聯繫,請王運鵬和徐濟超立刻趕到昆明艦來。而肖建軍則是向海軍陸戰隊營長秦玉海下令,讓他帶領本營的部隊出發,還有羅嶽隸屬的一連馬上趕奔天津城,由秦玉海接管天津城的守備職責,並且準備聽候命令,隨時出擊,進攻天津租界。

因爲邱亞輝的連隊還有帶去的機槍排、迫擊炮排都是隸屬於秦玉海的五營,因此自然應該是派秦玉海去接管天津城,並且付責下一步進攻天津租界。

時間不長,王雲鵬和徐濟超就乘座着汽艇趕到昆明艦來。原來這一晚上兩人也同樣沒睡,一來是襄陽艦和懷化艦的炮擊聲吵得人根本就睡不着;二來兩人也不敢睡,因爲部隊都出去打仗去了,萬一在大沽口鬧起事來怎麼辦?因此兩人都在自己的房間裡看資料,一直熬到現在也沒有睡。

接到了夏博海的消息之後,兩人立刻登上汽艇出發。昆明艦距離大沽口並不遠,兩人很快就趕到了昆明艦。艦上的士兵將他們接上去,然後將他們領到昆明艦的會議室裡,這時夏博海、秦錚、肖建軍正在等着他們的到來。

簡單的寒宣了幾句,馬上就步入正題,秦錚首先將戰事的進展情況向兩人簡單講了一遍,然後又明瞭進攻天津租界遇到的麻煩等等。

聽秦錚完之後,徐濟超首先道:“秦政委,我看您給我的資料,清廷應該是向八國聯軍宣戰了吧?”

秦錚了頭,道:“不錯,清廷確實是下過了宣戰詔書,雖然並沒有指明是針對那一國,只用了一個‘彼等’代帶,但宣戰是事實,因此也可以認爲是向所有在華的外國宣戰。”

徐濟超笑了一笑,道:“那就簡單了,按照國際慣例,宣戰之後外交豁免權也就不存在了,雙方就應該互相招回使領館人員,當然有時也會只招回使館人員,但將領事館仍然保留,因爲相對來,領事館並不重要,並且爲以後講和談判做準備,但從理論上來,在這個時候交戰國是可以拘捕領事館人員,或者是搜索領事館的,也可以直接下令,不過一般來不要傷害領事館人員,只是要求他們撤離就行了。至於財產只要是能夠確定是他們掠奪來的,可以儘管扣押下來,當然就算是我們想把他們的財產全部扣押下來也行。”

王雲鵬也道:“還有一,我們並不是清廷的人,因此可以不用考慮清廷和各國達成的各項協議,也就是可以不承認租界,只要尊守【日內瓦公約】,不傷害平民、醫務人員等等就行了。我認爲可以先將領事館人員、外國僑民都拘捕起來,限制他們的行動自由,私人財產可以暫時封存起來,怎樣處理可以視以後的情況而定,如果以後我們和八國談判,這也是一個重要的砝碼。”

夏博海、秦錚、肖建軍聽了,也都連連頭,果然是人多力量大,集思廣議也好結決問題。

第七十九章 軍事發燒友(下)第六二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一)第三五九章 大戰之前(六)第二零三章 英國干涉(五)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二二八章 近鄉情怯第一三三章 海軍假期(四)第三七九章 上海(七)第五十五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六)第七十二章 義和團第五二二章 外交施壓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五四三章 軍委完善第二一九章 談判(一)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五五七章 接受談判(九)第四零七章 旅順攻略(四)第三一二章 結局第六四五章 日本本土作戰(五)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五七四章 交收東三省條約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四六二章 圍殲日軍(六)第九十五章 天津租界(二)第二一四章 青島攻略(三)第四十章 敘舊(上)第三三二章 海歸(三)第三八三章 對馬海戰(九)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三四六章 歐洲危機(三)第一零一章 新根據地(四)第一四一章 訪問(一)第二零三章 從軍第四七五章 外交爭鬥(四)第三九三章 全面開戰(二)第一一九章 秋收行動(八)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四二四章 進攻北京(三)第一百章 巡視(五)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六七一章 大獲全勝(二)第二一零章 奇襲庫倫(四)第六十一章 大沽口會議(二)第二四二章 第一家族(一)第十九章 海軍編制(三)第二零五章 懲罰行動(下)第五三七章 袁世凱復出(上)第二十七章 錦州告急(六)第四零二章 全面開戰(十一)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六十四章 大沽口會議(五)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三八三章 對馬海戰(九)第一五七章 訪徳使團(四)第一四九章 上任(三)第一三七章 渤海海戰(六)第六一八章 滿洲里戰役(十二)第三七二章 餘波未平(九)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五十六章 殲滅(一)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一四八章 進攻楊村第七一八章 上海談判(五)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六十五章 艦上見聞第二零六章 正面進攻(四)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三零五章 南線,北線(三)第四七七章 外交爭鬥(六)第四二三章 停戰期(四)第五七四章 談判(二)第六零一章 西安之行(一)第四九五章 輿論風向第五七零章 預備會議(五)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區(五)第三五四章 大戰之前(一)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戰(五)第二十一章 接管濟南(十四)第四八六章 登陸作戰(七)第五二五章 談判(三)第四一五章 北京攻略(十一)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三二四章 海參崴(七)第六零七章 西安之行(七)第三三四章 海歸(五)第二十章 接管濟南(十三)第五九零章 上海租界(二)第二一五章 爪哇之戰(五)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二十八章 清室回京(二)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四九八章 各方態度(一)第三四四章 財政工作報告(一)第四四七章 遼陽之戰(九)第四四一章 遼陽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