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一羣廢物!”袁術指着手下將領氣急敗壞的吼道。
三日前,袁術大軍到了徐縣,而徐縣當中李柔命趙雲出城挑戰。
袁術軍中將士見趙雲年輕,以爲他好欺負,結果搶着上去跟趙雲單挑,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撐過三回合。
第二日,袁術派了手下幾員大將上前應戰,結果還是白白成就了趙雲的威名。袁術氣急敗壞,命手下十幾員大將殺過去,想以多欺少找回些面子,但是卻被趙雲連刺帶砍,十幾個人只逃回來了三個,而且還身上帶傷。
袁術這回覺得自己的面子可是真的丟大了。自己號稱雄兵五十萬(其實沒那麼多),戰將上千員,但是卻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趙雲都打不過,而且上去羣毆還被人家給打了回來。
第三日,趙雲又到袁術這裡挑戰,這回袁術軍中竟然沒有一個人敢出去應戰,這讓袁術大爲惱火。
只見袁術一指紀靈、張勳等人,吼道:“你,你,還有你,平時不是說萬軍從這去上將級如同探囊取物麼!今天怎麼了,我堂堂二十萬大軍被人家一個人逼的出不了門,我養你們這幫廢物有什麼用!”
衆將都低下了頭,不敢言語。生怕此時惹惱了袁術。
一般來說,越是有本事的人就越是有脾氣,沒本事的人也不是沒有脾氣,而是沒有資格有脾氣。而袁術手下這些將領大多是本事不大,所以被袁術罵的狗血噴頭,卻連個屁都不敢放。
……
洽談完聯盟的事宜,張德便回到了北海。
印刷術的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了,爲此,張德專門培養了一批善於刻反字的匠人,如今這些人已經能夠熟練的雕刻反字了。
雕版印刷術,在晉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但是六百多年後的宋朝,畢生才明瞭活字印刷術。
相對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要先進的太多,而張德當時把印刷術弄出來,目的當然不只是印兩本書這麼簡單。引書只是第一步,而如今張德準備開始第二步的計劃。
中國很早的時候就出現了報紙,西漢初期,朝廷有行一種叫做“邸報”的東西,作用就是定期將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傳達給各級官員。
不過這種“邸報”都是手抄的,而如今,張德就準備將印刷術用在報紙上。
張德辦報紙當然不是爲了謀利,像報紙這種東西,行量越大,利潤就越大。如今亂世,老百姓能夠吃得上一口熱乎飯就謝天謝地了,哪裡還會有錢買報紙。
不過如今天下大亂,諸侯四起,有句話叫亂世出英雄,像是三國這樣的人才濟濟的時代,恐怕中國只有隋末和清末能夠比擬。
張德想要更多的人才投靠自己,先要打響自己的名號,所以報紙成了張德最有利的輿論工具。也就是說張德辦報紙,完全是爲了給自己打響名聲。
張德行的第一份報紙與其說是報紙,倒不如說是更像一份傳單。畢竟張德的活字還到不了現在報紙的蠅頭小字的程度,一個個字都比人的大指甲還要大,滿滿一張紙,卻沒有多少個字。看起來一個個字倒也清晰。
張德看了看下人遞上來的報紙,嘆了口氣,這和自己腦海中的報紙差的太遠了。不過有總比沒有強,就將就着吧。
第一份報紙五千張全都是免費放的,北海書院大儒頗多,張德給每一個大儒都送去了一份。而北海城內商鋪也都送到。北海的郡府大堂還有免費贈送的。
第一份報紙的出現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多數人都把他當做一個熱鬧來看。
到了第二份的時候,五千張很快就沒了。一來反正是免費的,不花一分錢;二來大家也算是圖個熱鬧;三來不少人是來捧張德的場,畢竟不少人想巴結張德卻巴結不上,現在正好接着這個機會巴結巴結。
張德聽說第二份報紙很快就派光了,心中非常的高興。在張德看來,自己也就是費了五千張紙和一些油墨罷了,這點東西在財大氣粗的張德看來,不過是九牛一毛,張德也沒指望報紙能夠賺到錢。
這時候,下人拿着一本書過來說道:“大人,這是剛剛刊印好的《孟子管說》,管寧先生那邊已經送去了一本,管寧先生非常滿意!第一批五百本已經印製完畢!”
張德隨意翻了翻管寧的這本書,心中暗自琢磨,這個管寧,整日自稱隱士,說什麼小隱隱於世,自己多次相請就是請不來。
本來以爲管寧真的是個隱士,沒想到自己給鄭玄印了幾本書以後,這個管寧可也坐不住了。主動送來幾本自己的著作,讓張德來印。
名聲這東西啊,自古沒有幾個人能逃得了。特別是讀書人,各個都想流芳百世,而著書立說無疑是流芳百世的最好手段。
想到這裡,張德隨口吩咐了一道:“明日的報紙裡,找個地方寫上,管先生的大著已經刊印完畢,想買的就去糜家商鋪看看吧……”
於是乎,第二天的報紙上一處角落當中,出現了世界歷史上的第一條廣告……
……
建安元年九月,公孫瓚終於抵擋不住袁紹的進攻,敗回老巢北平城。緊接着,袁紹兵圍了北平城。
公孫瓚在和劉虞大戰的時候,糧草都消耗的七七八八了,而幽州又不是產糧的地方,加上袁紹六月份攻過來,耽誤了秋收,如今北平城中糧草並不多。
其實在薊城中還有不少糧草。劉虞在幽州經營的不錯,所以薊城當中還有不少存糧,可惜的是公孫瓚退回了北平,北平城中並沒有多少存糧。
公孫瓚手下有不少騎兵,人和馬都要吃東西,沒過多久,城中就糧盡了。不得以,城中士卒只好開始殺馬。
公孫瓚向來喜愛馬匹,如今靠殺馬度日,看着一匹一戰馬被殺掉,公孫瓚心中簡直在滴血。
不行,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一定要設法突圍!公孫瓚暗自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