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昔日之王

就在宋彪感覺東三省鐵路的發展可能會慢於自己的預期時,一個很不錯的好消息傳來,在美國公使羅克希爾的建議下,美國鐵路大亨康恩斯.範德比爾特二世終於決定親自到東三省來視察這個新興的市場。

每個人都喜歡見名人。

康恩斯.範德比爾特之所以決定親自來華,既是要談生意,也很想乘機見一見“別奧.弗拉基米爾.宋”將軍。

日俄戰爭給宋彪帶來的除了價值一億白銀的鉅額商業和軍事資產外,還有難以估價的名聲,名聲就是另一種財富,就是最好的信譽,相比於那些默默無聞的人,人們都願意和有名氣的人合作。

雙方通過電報溝通了幾次後,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就匆匆乘坐家族企業的巨型郵輪抵達大連,宋彪則在三天之前就乘坐火車提前到達大連的關東飯店,並且是會在這裡接見這位鐵路大亨,陪同兩位的則是美國公使羅克希爾,以及宋彪的隨行翻譯和顧問張康仁,還有舒萱小姐也會在身邊陪同,這是因爲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帶了家眷過來,有意在大連和東三省度過一個假期。

對宋彪而言,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事情。

1906年7月24日,康恩斯.範德比爾特攜妻子抵達大連港口,並在美國公使羅克希爾和容星橋、張康仁的陪同下,一路乘坐馬車前往遠東商行名下的關東飯店。

此時的關東飯店是一棟擁有四層樓的紅磚建築,採用了傳統的飛檐設計。對外國人而言就算是很有異國情調的建築,舊的飯店被改造成一座更有東方特徵的園林式酒店,用於接待更爲高規格,以及願意花錢享受的貴客。

宋彪就在這裡迎接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和美國公使羅克希爾先生,等到對方的馬車隊漸漸駛入園林,停在一棟頗有皇家氣度的迎賓樓前,宋彪才帶着舒萱小姐在警衛營士兵的陪同下。匆匆走出迎賓樓。

從馬車裡走下來的人中,羅克希爾公使是宋彪已經很熟悉的舊朋友,還那一位攜着夫人一起走下馬車的。三十餘歲的有着一頭褐色頭髮和一雙藍眼睛的外國紳士則是宋彪所陌生的。

在美國生活多年的張康仁和李恩富也一併陪同這些人,而那一對穿着講究而舉止略顯高傲的美國夫婦就在羅克希爾公使,以及張康仁的陪同下一路走到迎賓樓前。

羅克希爾公使作爲雙方的朋友。優先上前和宋彪脫帽敬禮道:“總督閣下,請允許我介紹這位來自美國的客人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先生,以及他美麗的妻子梅賽琳.範德比爾特夫人。”

宋彪大致觀察了眼前的這位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先生,看不出很特別,身材也不高,因爲發福而顯得有些臃腫和笨拙,但確實是如假包換的億萬富翁,擁有超過一億美金的鉅額資產,換而言之,他居然比宋彪更加富有三倍左右。

宋彪伸手和康恩斯.範德比爾特握手。也和他的夫人握手,頷首致敬,並沒有去刻意套用西方禮儀,他總體上還是顯得非常矜持,畢竟是東三省總督。

康恩斯.範德比爾特也是如此。

其實。他們對於對方都有着很濃厚的興趣,康恩斯感興趣的是宋彪的將軍事蹟,以及身爲東三省總督的權利和地位,而宋彪感興趣的則是康恩斯.範德比爾特手裡的鉅額鈔票。

兩人簡短而友善的交談了幾句,宋彪隨即就邀請範德比爾特夫婦和羅克希爾公使一起進入迎賓樓,他在這裡已經準備好了房間和歡迎晚宴。

宋彪此時的英語水平還不足以應付商務、政治交談。所以,他必須依靠舒萱擔任翻譯員,而張康仁、李恩富、容星橋三人也陪同在旁。

在宋彪介紹東三省新政目前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時,羅克希爾公使和範德比爾特夫婦都很認真的聽着。

等宋彪大致介紹了東三省的情況後,康恩斯.範德比爾特才更爲認真的和宋彪詢問道:“尊敬的總督閣下,關於東三省鐵路的雄偉計劃,我個人表示非常的敬佩,很遺憾的是我對於這個生意一直抱有過多的憂慮,以至於錯過了最好的介入機會,從目前的市場劃分來看,最有商業的價值的鐵路幾乎都在法國人的手中,緊隨其次的是德國公司,最後纔是英國公司可能獲得的黑龍江省地段的鐵路,而美國目前分配到的份額只是丹東到金州的鐵路,即便是這一段缺乏商業價值的鐵路,美國商人還要同時面臨英國人的競爭。單純從資本回報率的角度而言,我很難相信會有大的投資商介入這一地段的鐵路修建。”

宋彪微微點頭,並沒有否認這一點,和康恩斯.範德比爾特、羅克希爾公使解釋道:“東三省的第一期鐵路計劃非常龐大,現階段就已經能正式的分爲錦州至瀋陽的錦奉鐵路、錦州至赤峰的錦赤鐵路,瀋陽至丹東的奉丹鐵路、瀋陽至阜州的奉阜鐵路、瀋陽到吉林的奉吉鐵路、丹東至金州的丹金鐵路、吉林至通化的吉通鐵路、吉林至延吉的吉延鐵路,以及哈爾濱至佳木斯、伊春,齊齊哈爾至興安盟、瀋陽的齊奉鐵路,長春至吉林的長吉鐵路。這些鐵路按照規劃都要在五年內完工通車,總投資預計高達3700萬英鎊,除了向外國購買鐵路列車外,其餘的開支都完全靠奉票支付,也就是至少要支付3億關東銀圓券。隨着鐵路的大規模開通,東三省的總人口會在五年內從目前的1500萬增加至三千萬,主要新增人口都來自於關內的直隸、山東、山西、陝西、河南、江浙和湖廣地區,也包括外國人口。我們目前預計五年內。外國在東三省的公民可能會增加到一百五十萬的規模。在這個五年計劃中,東三省的經濟會面臨着非常高速的發展,包括東三省和國內外的海洋航運貿易額也會增幅很大。屆時,我們會看到一個非常繁榮和龐大的新市場。”

說到這裡,宋彪稍加停頓,此時才正式回答康恩斯.範德比爾特的提問,道:“我個人認爲美國會是在東三省發展過程中真正的最大獲益者。這主要取決於太平洋運輸的便利和低廉,以及美國商品的價格低廉,質量適中。比如說。我們目前正在考慮統一採購列車,這可能是要統一向國際市場招標的,現在有美國商人在東三省投資列車產業。從美國進口部分重要的零配件,在本地組裝列車。包括您所提出的丹金鐵路不賺錢的問題,從長遠來看,肯定是會賺錢的,投資回報率不太高倒是一個現實的問題。爲什麼我們將主要鐵路地段和工程都交給法德兩國,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鐵路的回報率並不高,沒有誰是真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這些鐵路上,我們關注的是整體性的發展和更多的關聯利益。法國和德國的鐵路公司都是國立機構,他們側重於長遠的利益考慮,在東三省的鐵路競爭中。英國和美國的企業相對就更吃虧。包括我們談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英國雖然通過渣打銀行向遠東鐵路總公司提供了一筆貸款,但它這筆貸款並不優惠,總額也不大,相比之下。德法銀行提供的條件就是非常優惠的。”

最後,宋彪同康恩斯.範德比爾特總結道:“人類都是在追求利益而生存的,您可能覺得我所給予英國和美國鐵路企業的機會很差,而真正的事實是法德兩國提供了更多的優惠於我。從總體的利益而言,我們更樂意和美國合作,這一點。我和羅克希爾公使有過多次深入的交談,可現實是殘酷的,美國無法凝聚成一個整體爲東三省提供更多的幫助,所以也就只能被法國和德國躋在身後。利益總是相互的,當你們無法爲我提供我所需要的,我同樣也無法爲你們提供你們所需要,這就是現實,我對此只能是深感遺憾。”

宋彪這番話說的非常多,舒萱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才爲他翻譯給三位美國人。

等舒萱翻譯結束,羅克希爾公使才道:“我們正在努力,希望能使遺憾變成過去,美國政治界和企業家們對於東三省的開放是非常感興趣的,這也是康恩斯.範德比爾特來此的原因。”

宋彪說實話是真的很希望範德比爾特家族的鐵路公司參與到東三省的鐵路建設中,可他的一個較爲尷尬的地方是無牌可打。

他是一個很不喜歡廢話的人,今天說了這麼多廢話,就是有點不切實際的希望用很少的代價換取別人的投資。

可惜,投資總是要有回報的。

宋彪的說法顯然不能讓康恩斯.範德比爾特感到滿意,當然,這些都是非常大的生意,一個決定就可能影響公司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康恩斯.範德比爾特也並不急於決定。

宋彪關於東三省鐵路五年計劃的想法倒是讓康恩斯.範德比爾特更加有興趣了,他有種預感,如果這個五年計劃得以成功實施,東三省未來的商業機會就會非常多。

短暫的思考了一段時間,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就和宋彪問道:“據我所知,您在東三省推行了一種類似於美國的金融政策,允許私人銀行按照東三省政府的要求發行貨幣,我在紐約銀行擁有很特殊的權益和股份,如果您許可的話,我很樂意支持紐約銀行在東三省營業,這將有助於東三省在金融市場上的進一步開發。並且,我們也會在紐約銀行的支持下,順利按照您的計劃完成多條鐵路的修建,哪怕這些鐵路幾乎賺不到錢。”

宋彪看似認真的考慮了片刻,這才答道:“東三省所實施的金融政策和美國還是有着較大的不同,首先,東三省有政府公立的代理銀行,其次,我們在金融特許領域有着較爲嚴格的審批,只有少數的銀行具備在東三省發行貨幣的權利。目前只有兩家商業銀行有這樣的資格。未來,我們會考慮增加到四家,或者是五家,甚至是六家。然而,六家商業行具備發鈔權已經是極限了,不可能進一步的增加。通常來說,我們要求這是一家在華營業時間很久的銀行。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其次,我們要求這家銀行具備非常高的註冊資產和聲譽。我對您所說的紐約銀行感到很陌生。顯然還不符合這兩個條件。我倒建議您更多的投資於東三省和國內外的航運貿易,這將是非常有前景的市場。我的另一個建議在東三省只投資鐵路確實難以賺錢,需要的是複合的多種多樣的投資。參與到整個東三省的建設中,比如在金融、航運等領域的擴張。我確實考慮在東三省允許一家美國商業銀行參與發鈔,但就目前而言,德華銀行、東方匯理銀行、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相對都更接近剩下的兩個席位,即便我們將東三省的發鈔行增加至六家,考慮另外保留一箇中國本地銀行的名額,紐約銀行也要同時面對超過六家外資銀行的競爭。”

發鈔行的問題肯定是康恩斯.範德比爾特所無法扭轉的,東三省的金融控制權優於鐵路權是各國心裡都明白的道理,鑑於東北銀行和遠東銀行對於東三省總督宋彪的特殊價值,各國公使和金融寡頭們也並無太多的異議。而是普遍都更滿足於現有的既得利益。

乘着今天的這個機會,羅克希爾公使才和宋彪建議道:“我倒覺得擁有發鈔權的商業行越多,各家商業行的力量過於分散,這才更有益於東北銀行對整個東三省銀行體系的監控和管理!”

宋彪堅持自己的想法,擺了擺手。道:“太多也不好,我認爲比較合理的方式是隻有四家商業行。我現在的一個建議是法國和俄國就華俄道勝銀行的股權進行協商,而不再給予東方匯理銀行發鈔權,英資銀行只增加一家,德華銀行和中國本地金融業合股經營一家新銀行。如果我現在的建議行不通,或者說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必須要增加到六家發鈔行,這個競爭實際上是會更復雜的,目前來看,日本橫濱銀行、德華銀行、東方匯理銀行、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對此都是頗有勢在必得的趨勢,美國的問題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形成統一的在東三省長期發展的形勢。我個人考慮成立一家東三省和美國的東美商業聯合投資協會,有利的來協調此事,扭轉美國商業資本在東三省處於弱勢的局面。這一點對美國而言是重要的事,對我和東三省也是很重要的。”

羅克希爾公使贊同道:“我完全支持您的觀點,您是否考慮讓紐約銀行,或者是其他美資銀行和中國本地金融機構合股經營一家銀行,並且擁有在東三省的發鈔權?”

稍作停頓,他又繼續補充道:“總督閣下,我保證,如果您願意接受這一提議,考慮日本海軍在太平洋對美國構成的威脅,以及俄國在東三省特殊擴張勢頭,美國將會全力支持您和您的東北新政,特別是在金融權和鐵路權上,我們會給予非常重要的支持。在教育上,美國和東三省,以及整個中國的合作都是非常廣闊的,並且有着深厚的基礎,據我所知,您在東三省所任用的官員,以及遠東財團內部的大量的管理人員,絕大多數都在美國接受過現代教育,這是我們加深合作的一個重要基礎。”

對於這樣的提議,宋彪肯定是要考慮的。

宋彪思索了一段時間,意識到這種合作的互利性,但他並不急於給出答案。

對於如此重大的合作和投資,特別是像範德比爾特家族對於東三省鐵路、航運和金融的投資,這些都不會是一兩次會議及會晤就能解決的,宋彪並不急於求成。

急也沒有用。

在這一時期,美國資本和德國資本都是內需型,本國投資都顧不過來,誰會到國外投資辦廠,真正願意對外投資的國家是英國和法國,華俄道勝銀行內部關於俄法兩國股本的比例是很難調整的,鑑於英法兩大資本外輸國的地位,英法各持有一家銀行已經成爲板上釘釘之事。

在英資銀行中,雖然渣打銀行已經先給遠東鐵路總公司一筆貸款。但這筆貸款數額還小,更談不上是優惠條款,在總量上遠不如東方匯理銀行,利息和還款期等優惠性遠不如德華銀行,所以未必比匯豐銀行就更有優勢。

國內民族資本肯定還需要一個名額,哪怕是半個名額,以及東三省和德國合作的重要性。這就意味着中德繼續合資佔一個名額也是固定之事。

在遠東銀行、華俄道勝銀行、東方匯理銀行、渣打匯豐銀行四家之外,德華銀行和民間資本合股經辦一家銀行是大勢所趨,也就是所謂的前五大商業發鈔行。如果一定要有第六家,那裡只能是美國銀行和日本銀行之間二選一。

這些事情早已是衆所周知,決定權就操控在宋彪一人手中。現在不是美國公使羅克希爾在積極爭取,其他各國駐華公使都在爭取,表面上說是板上釘釘,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事情也有可能發生,因爲宋彪的東三省總督府絕對不是清政府那麼渣和軟弱的機構。

對付宋彪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派海軍封鎖東三省肯定會觸犯各國衆怒,只怕陸軍,派多了還是會觸怒俄法等國,派少了根本打不過宋彪這位軍神般的神奇將軍,指不定就算派了十萬大軍衝上東三省。最後還是沒有打過別人。

再說了,真要將宋彪打敗了,俄國直接派遣俄國總督竊取整個東三省,或者是清政府派一個軟弱無能的總督任由日俄欺凌,導致局勢徹底混亂。那就更不符合各國的期望了。

現在就算是最好的情況,宋彪既能控制東三省的局勢,又保持着非常開放的積極態勢,允許各國資本涌入投資。

上海雖然好,對於各國資本而言還是太小,地價太貴。資源又少,根本不適合發展工業,如今就算是瞎子都知道一旦在東三省建立穩定的各國資本工業,那才能真正繞過關稅大規模向華出口工業產品,就地利用中國的資源和勞動力創造財富。

特別是對各國經濟背後的那些猶太財團而言,這種生意對他們早已非常之熟稔,正如當初投資德國工業和俄國、美國一樣,資本就是這樣的在翻滾中不斷擴張。

作爲一位精明的資本家,當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在《紐約時報》上看到東三省招商引資和吸引外國人前往東三省創業、就業的廣告,以及多條與之相關的評論和報道時,他就知道東三省的發展會是難以遏制的。

現在的一切問題就在於投資回報率。

考慮康恩斯.範德比爾特口袋裡的資本對東三省發展的重要性,宋彪很難得的幾乎將一天時間都用來陪同這位萬惡的資本家,除了探討東三省的經濟發展和鐵路規劃外,他們也談了很多超乎政治、經濟之外的話題,除了日俄戰爭中的一些有趣話題,宋彪也現學現用的談到了沃爾特.惠特曼的《草葉集》,以及美國的教育等等。

妄圖用範德比爾特家族這樣一個小小的支點撬動整個東三省和美國合作的羅克希爾公使,就一直陪伴着他們侃侃而談,在美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李恩富擔任翻譯,而舒萱小姐則陪同範德比爾特夫人在花園裡喝茶閒談。

直到這時,羅克希爾公使才忽然意識到宋將軍的女友是從美國康州女子學院畢業的女詩人,這顯然意味着更多的資訊,這也讓羅克希爾公使感到了更多的希望。

這樣的閒談一直持續到晚宴結束後的午夜茶會,直到最後,感覺每一位先生和女士都應該回去休息之時,宋彪才很有感嘆的和康恩斯.範德比爾特說道:“康恩斯先生,對於範德比爾特這樣的特殊家族而言,請您聽我的建議,將更多的資金都轉移到中國的東三省來吧,僅憑我們之間的個人和家庭的友誼,我都會保證你們在東三省的投資和財產安全,並且,我相信一定會有很多機會給予您的公司。比如說,我們正在尋求擴大對工礦業和紡織業的支持,擴大對化工和染料產業的支持,在冶金和機械領域,我們需要更多的努力,我們需要資本和金融機構改善我們的金融環境,同樣的,我們在運輸、鐵路和航運領域都需要大量的新力量。作爲一個偉大的投資,它不應該拘泥某個專業領域,單純的指望鐵路能夠換取鉅額回報是不切實際的,特別是在一切都剛開始起步的東三省。作爲友誼的一部分,我們應當互相理解和支持,這一點同樣有效於東三省地區和美國之間的關係,而我要最終說明一點,那就東三省現在可能還顯得非常貧窮和弱小,但它的發展必將是非常迅猛的,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幾點,光是遼陽的煤鐵礦石儲備就高達數億噸之多,撫順、阜州的煤礦加起來會有幾十億噸,我們在赤峰等地也發現了大規模的煤鐵儲備,就目前而言,遠東煤鐵總公司勘探到的礦業資源中,鐵、煤、鎂是上億噸的儲備量,甚至是百億噸的規模,錳、鉬、鎳、銅、鉛、鋅、鉻這些常用金屬,以及硫鐵礦、磷礦、石灰石、膨潤土、滑石、高嶺土、白雲岩、鉀長石等工業常用原材料都不缺,東三省土地遼闊而肥沃,林業面積龐大,只要有資本不斷涌入,這裡最終會成爲世界上最重要的工業區,現在的關鍵問題就在於是美國人投資它,還是俄國人,法國人,或者是英國人、日本人、德國人。法國資本的大規模涌入已經是既成事實,在過去半年中,法國資本涌入的速度之快,幾乎是其他外國資本的總和。”

說到此處,宋彪繼續和康恩斯.範德比爾特補充道:“機會很重要,您來的時機非常好,不用感嘆晚來一步以至於好鐵路都被別人搶去了,因爲這是20世紀前三十年中最重要的投資市場,什麼時候介入都不晚,只是最早投入越賺錢。如果我是您,我會毫不猶豫的將所有資本都投入東三省,因爲你在這個時候投入一個美元,十年後就會變成十個美元,如果您投入一億美元,十年就會變成十億美元,甚至是三十億美元。這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

宋彪的話顯得不平不淡,並不是特別渴求對方的投資,但正是這樣的態度才讓康恩斯.範德比爾特感到特別的亢奮,就像是喝了最爲濃烈奔放的雞尾酒一般厲害,真恨不得立刻就將所有資本投入到東三省。

在這種激烈的情緒中,康恩斯.範德比爾特極力讓自己保持冷靜的思索着。

他的財富全部來自於父親威廉.亨利.範德比爾特的遺產,而他父親的財產又都來自於祖父康內留斯.範德比爾特的遺產,父親的逝世讓他在很年輕時就輕而易舉的成爲了美國最富有的三個人之一。

他想要另外成就一番事業,但他並不知道自己能否應付這樣複雜的投資,因爲他很清楚自己並不具備祖父和父親那樣的精明能力,他甚至不能應付摩根先生在鐵路事業和航運事業上向範德比爾特家族發起的頻繁挑戰。

作爲一個特別富有的人,他在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感。

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224章 1890萬平方公里第348章 宣戰之前(下)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7章 彪爺的家底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191章 釣魚島屬於中國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258章 特斯拉爵士和核工程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176章 革命黨之內戰第8章 學霸之子第36章 彌天大謊第181章 會黨第127章第52章 勇奪沈旦堡(二)第161章 東北騎兵(二)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229章 親自操刀第321章 機械之王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99章 舊部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9章 武裝七步論第325章 亞盟第8章 學霸之子第302章 父子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277章 中不偏,庸不易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143章 立藩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29章 青木宣純大佐(上)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91章 真金白銀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165章 和談第32章 暉春馬幫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215章 震旦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198章 中法俄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31章 心血來潮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代第101章 恐宋症第132章 旁觀者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中)第42章 黑溝臺會戰(一)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249章 陳光甫第141章 安奉軍而不亂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99章 舊部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104章 東三省總督第90章 奇襲遼陽(二)第10章 駁殼槍C96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214章 對決奧匈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235章 伊勢事件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