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戰爭繁榮

宋彪皇帝的此次訪歐之行很奇特的故意拖延到了8月底,他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訪問了近一個月之久,超乎人們的想象,此後才飛赴瑞典,並在哥德堡同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保羅.雷諾總統舉行了一次公開的會談,在沒有指明批判德國的前提下,要求歐洲保持現有的和平,相互尊重,並且嚴格的限定瑞典的中立國地位,防止德國再次進攻瑞典。

在哥德堡會晤期間,中英也就亞洲殖民地問題達成了最終的協約,英國承認巴基斯坦、馬來亞在亞盟的協助和保護下獨立,同時承諾撤出在阿拉伯半島的駐軍和在東南亞的駐軍,承諾在未來十年內,同亞盟一起逐步解決亞洲各英國殖民地的自治問題。

中英雙方就新加坡的問題也做了最後的協商解決,英國同意新加坡本地居民通過公投表決是留在英聯邦,還是獨立,或者是併入中華帝國。

至此,中英之間的主要矛盾基本掃除,沒有戰爭,英國以維持尊嚴的方式主動撤離亞洲各殖民地,逐步結束其在亞洲的殖民統治。

對英國來說,這肯定是較爲幸運的,如果中英無法達成一致而開戰,不僅法國一起遭殃,英國除了亞洲殖民地外,必將連非洲殖民地也一併喪失殆盡。

中國在非洲有埃塞俄比亞和北馬達加斯加這樣的跳板,想要大規模揮師非洲也絕非難事,而隨後不管是拼人口,還是拼資源,拼國力,拼軍事,英國都不是中國的對手,更遭到的是英國同時還要在歐洲面臨納粹德國的挑戰。

哥德堡協約的簽署,事實上正式宣告這個世界的新霸主是中華帝國,而這個新帝國將更願意採取合作統治的方式管束世界。

……

9月4日,宋彪皇帝乘坐東方皇帝號超無畏高速戰列艦離開瑞典。在中央航空聯合艦隊的護航之下踏上歸途。

這是宋彪皇帝第三次訪問歐洲,但和此前的兩次不同,隨之而來的帝國中央航空聯合艦隊毫無任何爭議的證明了中國的世界海軍新霸主的地位。

即便中英之間沒有爆發海戰,但是英國在哥德堡的全面退讓已經足以證明這一點,帝國也完美的在全世界範圍內展現了自己的新實力。讓整個世界都必須意識到新帝國和新霸主的誕生。

在日本。東北國防軍也連續剿滅了日本的多次暴亂,對日本右翼分子多次展開了全國性的大搜查和圍剿,並在汪兆銘和日本資政委員會的努力下,逐漸使得日本進入一個較爲穩定的新階段。包括北海道和戰爭索賠的問題都已經不再有任何爭議,唯一的爭議只剩下是否結束天皇制,但在這個問題上,日本國內也不再一面倒,而媒體的倒戈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宋彪皇帝很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的拖延任務。爲中央內閣政府和東北司令部爭取了足夠的時間處理兩個棘手的問題,也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宋彪皇帝返回亞洲。

在此前結束的第四輪中英殖民地談判中,帝國同英國徹底達成了有效的協議,正式將整個克什米爾地區和中緬爭議中的欽、克欽地區納入帝國版圖,依次設立克什米爾自治省和克欽自治省,在阿薩姆爭議區,最終以此前約定的丁蘇吉雅爲界。

Wωω•тт kān•c ○

抵達這一步,帝國在整個西部和西南地區的擴張主義也告一段落。進入更爲穩定的新階段,此後的繼續擴張政策是不合理,也更爲複雜和艱難,相比於無理性的擴張,帝國更願意牢固的穩住這裡的疆域。建立足夠強大的西南基礎。

與其在這個地區繼續浪費精力擴張,帝國也更有理由將擴張的勢頭重新調整到北方,在目前的蘇聯佔領區做文章,廣袤的無人區正是帝國下一步確立的擴張方向。

一旦最終以帝國所希望的鄂畢河劃定最終的國界。帝國的版圖也將超過2300萬平方公里,成爲有史以來最爲龐大的帝國。

帝國本該就是這樣龐大的國家。

然而。就在宋彪皇帝結束訪歐之行回到北京後不久,納粹德國就突然於1941年9月15日要求比利時併入德國,並且在24小時候派軍進攻比利時和荷蘭。

雖然法國將馬奇諾防線修至里爾地區,但從整個戰略部隊的調動來看,比利時地區仍然是進攻法國的最佳跳板,法國和英國在未向德國宣戰的情況下,緊急派兵增援比利時和荷蘭,試圖阻止德國佔領這一地區。

9月19日,德軍擊敗英法援軍和比利時國防軍,佔領比利時和荷蘭全境,英法被迫同時向德國宣戰。

《哥德堡協約》簽署之後,英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亞洲殖民地的控制力,但是帝國也同英法秘密簽署了一份密約,確定如果英法對德國宣戰,帝國將會對英法給予必要的一切援助,並且中斷和德國的一切合作,如果德意同盟進攻非洲和巴爾幹地區,帝國也將會對德意波宣戰。

這個密約就是宋彪皇帝訪歐的真正成果,而這個成果也極大的鼓勵了英法,使得他們敢於同這樣強大的德國作戰,至少英法明白宋彪皇帝和中華帝國不會坐視德國統一歐洲。

1941年9月20日上午7時,英法同時對德國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在英法對德國宣戰的四個小時後,法國駐華全權大使戈思默前往中央宮覲見宋彪皇帝,遞交法國國書,要求中華帝國履行《中法全面戰略合作協約》的有關承諾,爲法國提交一切必要援助,並中斷對德國的軍事相關領域的所有交流。

宋彪皇帝並沒有刁難法國,他遵守此前所作的承諾,簽署批准了法國政府的國書要求。

在送法國大使戈思默離開後,宋彪皇帝將電話接通到總參謀部,要求蔣方震總參謀長前來覲見,而蔣方震此時已經在前往中央宮的道路上,幾分鐘後,蔣方震總參謀長就提前進入中央宮的辦公廳覲見宋彪皇帝。

宋彪皇帝並沒有因爲蔣方震來的如此快而驚訝,他讓蔣方震坐在辦公桌的對面,將剛簽署國家戰略合作令在桌子上推給蔣方震。自己則取下戴在鼻樑上的老花鏡。

宋皇帝也不由得感嘆時局的艱難,同蔣方震道:“現在的情況已經是非常的複雜了,你有什麼樣的想法?”

蔣方震慎重的考慮片刻,答道:“回稟陛下,現在還應該是先派遣特使前往歐洲協調三國談判。同時警告德國。如果情況威脅到帝國的利益,帝國並不排除採取軍事行動,特別是鑑於意大利對非洲和巴爾幹地區的侵略慣性,帝國將加強在埃塞俄比亞的駐軍。一旦意大利入侵非洲,帝國必須在第一時間給予嚴厲的軍事打擊,並以意大利爲由對德意波同盟正式宣戰。換而言之,帝國的原則是戰爭必須限制在現有的範圍,不得向西班牙、瑞典擴散。更不能向非洲和亞洲擴散,否則將嚴重威脅到帝國的國家利益。”

宋彪知道蔣方震關於這一問題的思考也是很深入和長期的,當即同意了這個意見,道:“等一會兒,你就將你的想法作爲軍部的意見通報給中央內閣,派遣副外相蔣作賓擔任特使。”

蔣方震默默點頭,提醒道:“內閣方面恐怕是很不願意牽涉到這場戰爭中,特別是在軍費開支上,內閣大約是不太樂意繼續維持去年那種規模的開支。今年勉強想要喘口氣,如今看來也不現實了。”

宋彪感嘆道:“這種事也不是內閣說了算的,事情已經發生了,總不能不去解決吧,躲避不是辦法。如果讓德國統治了歐洲,最後吃虧的必然是我們。”

蔣方震再次點頭。

宋彪吩咐道:“軍部這邊還是要加快做好準備,你的估算還需要多少基礎的開支預算?”

蔣方震慎重的思索片刻,答道:“如果是和一個正常的德國開戰。五百萬到六百萬的部隊就足夠了,但要和現在這樣的已經佔領了半個蘇聯和整個東歐的德國開戰。那就至少需要1400萬以上的部隊,甚至是接近2000萬。如果我們確定要不計一切代價擊敗德國,我們就將必然要打一場在中華歷史上規模最爲空前的大戰。也許我們需要通過幾次關鍵戰役逐步消滅德軍,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一次都要派遣數以百萬計的部隊,如果在第一次決定性的戰役中,我們就能以絕對實力強硬的殲滅德軍主力,那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宋彪沉默的在心中盤算着這樣的想法。

他也曾多次構思過這場戰爭,大體和蔣方震的判斷一致,中德之戰如果不想變成漫長而遙遙無期的消耗戰,必須在第一時間投入絕對主力和絕對優勢的兵力,通過一次真正大規模的絕對主力的決戰消滅或者重創德國的主力部隊,奠定一個難以被扭轉的巨大優勢,只有這樣,帝國才能最快的擊敗德軍。

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中英殖民地爭端爲納粹德國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帝國原先集中在伏爾加河東部佔領區的主力部隊有一半南下威脅英軍,雖然換來了帝國想要的中英談判結果,但對德國所能產生的威懾力也大幅下降,而德國乘此機會同帝國簽署了中德密約,和平瓜分了蘇聯,避開了中德之間最大的衝突理由。

帝國在日本的問題還在繼續,不可能因爲德國的威脅而忽視日本,畢竟帝國在擊敗日本的過程中耗費了太多的力量和軍費,無論歐洲的局勢如何發展,那畢竟是一個在歐洲的威脅,而日本則是帝國在亞洲和周別的直接威脅。

宋彪皇帝在慎重的思索了很長時間,同蔣方震說道:“我們沒有必要組織如此龐大規模的陸軍部隊,因爲那需要耗費太多的軍費和資源去重新武裝,全軍繼續保持在現有規模,如果德國的威脅進一步擴大,我們可以使用戰略部隊給予最爲嚴厲的打擊,一次性殲滅德國的主力部隊。畢竟是到了這種程度,要麼不打,要打就該拿出所有的底牌一次解決對手。”

稍加停頓,他沒有任何疑慮的補充道:“讓核戰略部門加快核彈頭的生產和裝配,並且進一步優化和擴充核武器的打擊手段。”

蔣方震已經明白了皇帝的決意。當即點頭道:“皇上聖明。”

是的,這是最好的辦法,既不用開銷更多的軍費,也可以證明帝國的霸主地位。

除了核武器,帝國也會派遣噴氣式戰機加入到這場戰爭中。並且向英法提供這種戰機。對德軍的前進予以遏制,爲帝國爭取更多的時間解決掉所有後顧之憂,特別是日本的問題。

……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這樣的消息在中國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軒然大波。關於帝國是否參戰的問題更是引來了劇烈的爭論。

皇帝已經做了決定,一旦帝國參戰就會拿出所有的實力,對德國予以最嚴厲的懲罰,中央國防軍開始全面的進入新一輪的備戰狀態,帝國陸空軍主力都不斷向伏爾加河東部、伊朗北部調動。並且成立了亞盟聯軍總司令部的常駐機構,總部設置在塔吉克自治省的都塞賓。

人們議論着新的世界大戰,爲之恐懼,爲之驚顫,整個世界都是如此,置身事外的美國和中國同樣關注着戰爭的發展,中美都不可能接受一個靠軍事統一起來的新歐洲,也都更多的支持英法。

對於5億人口的中國國民而言,他們在這一場戰爭中的立場是更爲中立的。在中國人看來,德國和法國都是非常重要的朋友關係,德國和法國對華都曾經有過很多的幫助,面對德法戰爭擴大的局面,大部分的國民都不願意支持帝國參戰。並且更希望帝國能夠調解法德矛盾,讓兩國重新恢復和平。

在強大民意的驅使下,帝國副外相蔣作賓再次飛往歐洲試圖調解雙方,爲雙方找到和平解決的辦法。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蔣作賓自己都很清楚。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納粹德國,而不是所謂的和談。

帝國海軍不斷派遣新編艦隊調入印度洋區域,遏制意大利和德軍進入亞洲及非洲,以阻止戰火蔓延到帝國的勢力範圍,或者說,帝國正有意利用這場戰爭改變非洲的局面,擠走英法在非洲的勢力。

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帝國在東非已經擁有了埃塞俄比亞這個最佳的支點,在印度洋也有了足夠的海軍基地,此次一旦再介入到非洲,帝國就不會再從非洲撤離。

黑。

哪個世界霸主不黑。

中央軍部通過聯合軍工委員會,協調全國擁有國家軍工標準驗證資格的四千多家企業,全面加快MBT35\40坦克、MBV3步兵戰車、HP120火箭炮等所有新式武器,沒有任何限制的向英法出售,甚至向英國、法國、瑞典、西班牙出售近程彈道導彈D2/4。

帝國的軍工業產能全面在這一時期膨脹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將會進一步刺激原本就已經處於歷史高位的國際軍工市場需求,除了英法的大規模訂單,其他各國爲了保證自身的安全也必須訂購最爲領先的軍事裝備,而帝國則願意向世界各國供應最領先的裝備。

爲了保證英法還會繼續大量採購帝國的J3\4\5和G2\3系列的螺旋槳戰機,帝國既向英法出售J6早期型號的噴氣式戰機,也以引擎產能限制爲由,限制出售數量,還將面臨換代退役的舊戰機甩賣出去,而帝國空軍則同步擴大J6新型號戰機更換螺旋槳殲擊機的步伐。

除了高科技的軍事裝備,在突擊步槍、炸藥、彈藥、火炮、卡車等各個軍火市場領域,帝國都有足夠的產能保障,帝國的M35突擊步槍作爲一種最爲普遍的先進武器,大規模的銷售到英法各國,包括與之對應的CMR47型中等威力步槍彈。

在整個10月份,帝國證券市場上所有同軍工業有關的股票都全線飆紅,這預示着帝國將迎來一次真正的戰爭繁榮。

剛從1933年大蕭條中恢復的英法兩國,此次則又一次面臨着大失血的局面,但他們沒有任何選擇,而帝國中央政府也願意爲英法持有更大規模的國債,保障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的支付能力,而他們的黃金儲備則將逐步變成中圓外匯儲備,徹底喪失法郎和英鎊的國際硬通貨地位。

幾乎每一天,英國駐華大使都要同帝國外務部、四大政府信託公司進行各種各樣的商務談判。以英國的海外資產爲抵押,從帝國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大規模借貸。

除了德國人,沒有人相信這會是一場在兩三個月內就能結束的戰爭,對英國來說,除了向中國借貸。並且大規模購買中國的先進武器外。他們還能有什麼選擇?

他們必須建立更大規模的武裝,要有更爲先進的空軍和陸軍才能贏得這場戰爭。

帝國則以此控制着戰爭的進程,大量向法軍出售和租借戰機,甚至是派遣志願空軍飛行員參戰。保證法軍擁有制空優勢,遏制德國機械部隊的推進速度,進一步爲帝國、英法爭取時間。

美國軍火商們則驚喜的發現,在這場準備已久的狂歡盛宴中,除了出售炮彈、炸藥之外。他們居然連一支步槍都難以推銷出去,這讓美國情何以堪。

當然,出售炸藥、炮彈、子彈也是一個不錯的生意,至少數量龐大。

美國人狂躁的要求保持中立原則,軍火商們沒有任何原則的向買不到中國武器的德意波供應武器,而這些著名的美國軍火公司中,實際上有很多家也不乏是東北重工、江南財團、南洋財團在背後控股,或者是持股的企業。

資本家沒有任何廉恥。

帝國資本企業在瑞典控制的企業更加中立,依然向德國供應所需要的一切產品。只要他們能夠生產,以至於德軍的轟炸機也繼續使用來自帝國的鋁合金構材和引擎。

假如說華皇陛下對他的家族企業已經失去了控制權,那麼,遠東財團所控股的沃爾沃公司成爲納粹德國第三大的坦克、卡車供應商,這件事大概也是值得追究的。

或者說。當華皇陛下決定用核武器解決問題的那一刻起,帝國的所有資本家都可以投身無底線的無恥浪潮中,同美國商人一起賺取豐厚的利潤,而不管是帝國中央內閣。還是美國政府,所有政客對此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國家利益總是這樣現實和無情。

帝國確實不會讓納粹德國統一歐洲。但也不會繼續讓英法霸佔非洲和其他地區。

這年10月份的海關數據統計出來後,顧維鈞首相倒是有點希望這場戰爭無限制的打下去,中央軍部也很巧妙的利用戰爭加快新型裝備的服役,特別是在空軍領域。

J-6噴氣式殲擊機正式出現在歐洲戰場就是在這一年的10月上旬,由於法國還沒有合適的飛行員能夠駕馭這種戰機,通過協調,以志願軍名義從帝國邀請了四十多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組建了法國第一支黑隼志願航空大隊,隸屬於法國空軍司令部直接指揮。

通過和中國空軍的技術合作,納粹德國Me262噴氣式戰鬥機的研製計劃也推進的非常快,並在去年10月實現了首次試飛,在此之前,德國也在He280噴氣飛機的研製過程中累積了同樣豐富的經驗。

在納粹空軍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投入戰鬥後不久,帝國的J-6噴氣式殲擊機也同時抵達法國,但是雙方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生正面的碰擊。

同德國一樣,帝國J-6殲擊機也是第二代噴氣作戰飛機,其原型機爲P-3,J-6A即是P-3DX型。

因爲採用了更爲優秀和推力更強的渦噴5引擎,黑隼J-6從一開始就具備了超越一切對手的速度優勢,這使得黑隼殲擊機有更多的設計空間將注意力關注在格鬥、起飛、載重和航程等其他關鍵作戰數據上。

在進氣道、氣動領域的設計上,由於運用了早期的激波錐進氣道和邊條翼加小展弦比低單翼的結構,採用雙發引擎配置的黑隼殲擊機的格鬥能力相對於英國和德國正在研製的噴氣戰鬥機有着絕對的優勢,而速度、航程、載重、電子設備等數據也佔據着較大的優勢。

相對於英國的流星戰機和美國正在進行的P-80噴射式試驗機,以及德國的He280噴氣飛機,黑隼殲擊機是非常獨特的雙發中型殲擊機,其空重數據是驚人的6800/7280KG,而同屬於雙發噴氣戰機的德國Me262的空重僅爲4000/4400KG,作戰半徑達到750公里。

在同一時期的戰機中,無論是螺旋槳式,還是噴氣式,黑隼J-6殲擊機的性能都堪稱是世界上絕對的第一強,在德法戰場上,黑隼殲擊機的第一批次參戰就創造了輝煌的戰果,以零戰損的成績擊落了27架德軍Bf-109。

隨着英法聯軍和德波聯軍在馬奇諾防線上展開空前規模的攻防戰,雙方的彈藥損耗規模都達到了聳人聽聞的程度,而普遍採用突擊步槍正是這大的惡因,而這倒是給中美和瑞典的軍工業帶來了更爲豐厚的利潤,以及前所未有的繁榮。

雙方在一個月內所消耗的彈藥數量居然比整個中日戰爭中消耗的數額更多,但是雙方的人員戰損倒都不是激烈,遠不如中日在朝鮮戰場上損耗的規模。

11月下旬,德軍終於在比利時蒙斯用大量的鐵道重炮攻擊突破了馬奇諾防線,在隨後的大規模進攻中,德軍一路長驅直入,繞道反向進攻雙方重兵集結的里爾地區,爲了拯救在里爾地區的英法聯軍,法軍集結所有的預備軍力反攻康佈雷。

在這一次的二戰歷史上,最爲激烈的第一次大規模戰役——康佈雷戰役打響,雙方集結重兵,但是法軍在機械化變革在勒倫布總統時期的大規模倒退和停滯,最終導致法軍在此次戰役中缺乏足夠的裝甲部隊,從中國緊急增購的裝甲車、坦克雖然先進,法軍本身卻還缺乏所需要的戰術指揮經驗。

在德軍進攻之前,中方軍事首席顧問劉賡雲上將已經建議法軍將預備兵力盡量靠近馬奇諾防線佈置,但是被維岡將軍所拒絕,在康佈雷戰役爆發之前,劉賡雲上將也建議法軍戰略收縮防線,前線爭取更多時間在後方構建第二層防禦線,同樣也被法軍總參謀部擱置。

在法國,劉賡雲上將及中方軍事顧問團主要還是負責爲法軍的機械化部隊提供作戰培訓,在康佈雷戰役爆發之前,劉賡雲上將發電回帝國中央軍部,認爲法國在年底之前就可能會淪陷。

他的觀點在於法國的問題不在於缺乏機械化的作戰裝備,不在於缺乏優秀的指揮軍官,而在於缺乏一個偉大的領袖,在他看來,不管是維岡將軍,還是雷諾總統,都缺乏帶領法國戰鬥到底的勇氣。

在他發給宋彪皇帝的電報中,如此說道“陛下,我確實不認爲法國的未來是一片晦暗和沒有希望的,他們或許打不贏德國,但他們可以低下頭,向我們和英國求援,並且真正的尊重我們。真正讓法國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我以爲一切的源頭恐怕是要從那位拿破崙皇帝說起,總是沉湎在過去的輝煌,已經使得法國人沒有勇氣正視他們在暫時這個階段的衰弱和無力。他們既傲慢,又自卑,如果戰爭沒有打到巴黎,他們會充滿鬥志,只要到了巴黎,他們就會承認失敗,而這正是我們所擔心的。”

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99章 舊部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162章 第四步兵師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121章 秋山真之(一)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173章 滅清之後的更混亂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253章 蜀山劍俠傳第99章 舊部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287章 首都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104章 東三省鐵路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163章 楊鐵生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204章 北四省第23章 彪爺的兵營第256章 1958第39章 滿洲步兵團(下)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198章 中法俄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中)第52章 勇奪沈旦堡(二)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57章 蔣家窯戰役(一)130章 vanderbil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339章 臺灣,臺灣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73章 紅土崖(二)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92章 遼陽會戰(一)第4章 殺人越貨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17章 波蘭,大波蘭第125章 光復事業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325章 亞盟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341章 人口競爭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300章 視察東北(一)第108章 奉天新軍示威事件(二)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72章 紅土崖(一)第32章 暉春馬幫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199章 蛇濟光,虎濟光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294章 濟州海戰(二)第218章 婉婷第179章 屠滿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219章 打白條的1170噸黃金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34章 201工程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67章 爲了子孫後代第38章 滿洲步兵團(上)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295章 牛鬼蛇神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98章 東北軟黃金和遠東商行第135章 配股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317章 西南,阿薩姆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49章 陳光甫第41章 去吧,黑溝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