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加封親眷

宗轍說着暫時歇了一口氣。

在場無不都是久居高位之人,基本的城府都是有的。

縱然心中有另外的看法,也都願意聽宗轍把話說完,所以沒出言打斷。

“若僅僅此一大功便罷了,便以勤王救駕之功論而已。

然而,泰安之困解後,二皇子病重無法理事。

此時山東尚有十萬災民,又剛鬧過民變,若是朝廷處置不當,後果必定不堪設想。

幸得二皇子殿下當機立斷,以大毅力開創大玄賑災之先河,臨時設立賑災使一職,統領境內文武官階,全權處置賑災事宜。

並賜天子劍,鎮壓境內所有心懷叵測之人。

從此,也可看出二皇子殿下才學優長,胸中自有韜略......”

宗轍說到這裡,終於有人忍不住開口了:“宗大人未免太過於偏頗,言功不言過了。縱然二皇子殿下身爲欽差,也沒有權利將陛下欽賜的天子劍轉賜他人?

再則,泰安災民暴亂,造成上萬死傷,這些事宗大人如何避而不談......”

“劉大人此言大謬!

將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

二皇子因時、因勢,做出最明智的決定,爲的不辱肩上的使命,爲朝廷解決山東之患。

劉大人如此迂腐不知變通,只怕非朝廷社稷之福。”

宗轍義正辭嚴的道。

禮部尚書劉文載自然不受這樣的評價,立馬就要反駁。

王維仁察覺龍椅之上的景泰帝面露不悅,立馬道:“兩位大人先不必爭執,二皇子殿下的事,自有陛下聖裁,我們還是先議賑撫使賈寶玉的功過吧。”

宗轍一聽首輔王維仁口中也稱“賑撫使”,便知王維仁也是認同二皇子此舉的。

心中也更有定論,便接着先前的話道:

“二皇子初入山東,又遭奸人暗算,身邊無甚得用信任之人。或許是賈寶玉與他朝夕相處,他深知賈寶玉的才學,也或許是看在賈寶玉之前在商陵處置災民之事時,沉穩謹慎,所以,纔將大任交付,任命賈寶玉爲賑撫使。

至於賈寶玉擔任賑撫使之後的事,送往通政司的上百封摺子上面記載的十分詳細,相信諸位大人都已經清楚,我就不再贅言重複。

總之,能短短不到三個月,將整個山東十萬災民全數安置妥當,而無一人是因爲得不到賑濟而餓死,就憑這一份功績,朝廷便不能,也不敢視而不見。”

衆人聽了,大多點頭。

確實,其他的事可以爭議,但是擺在明面上的功績,誰也無法抹殺。

賑災本來就是大事,而這次山東的災情又是如此之大,賈寶玉臨危受命,主導賑災事宜,如今已靖全功,不論如何,朝廷都當賞。

劉文載道:“賈寶玉有功,這無可否認,但是,有多大,這一點仍需仔細商榷。

況且,賈寶玉年紀尚小,若是在場諸公給與太高的評價,到時候朝廷該如何封賞?

我曾在上書房授過課,也見過賈寶玉,對他這樣的少年人也頗爲欣賞。

但是我還是認爲,其功不可議的太大。

山東賑災之事,朝廷早有部署,二皇子一行都只是執行者。

當時,便是隨便任命一位有德之人擔當大任,也未必不能做好。”

宗轍領着刑部的差事,對於賞罰分明有着嚴格的定義,自然無法苟同劉文載的看法。

“劉大人話說的沒錯,但都是廢話。

任何一場大戰,在沒開始之前,選派主帥,都有可能戰勝或者戰敗。

所以我不否定劉大人的話。

但是,我且問劉大人,當是時也,你敢換將嗎?

十萬災民,若是處置不當,便是傾天的禍事。如今已經平息,劉大人自然可以毫無壓力的說這句話,但若是換在當時,你敢換人嗎?

若是沒做好,激起民衆造反,罪責,劉大人敢擔嗎?

劉大人剛纔那番話要是傳出去,不知會令天下多少爲朝廷殫精竭慮之功臣心寒。

因爲,不論差事做的多麼好,最後朝廷都可以以一句換了別人也可以做好,來把功勞抹殺,以後誰還願意把差事做好?

功便是功,有功,就得賞。

賞罰分明,纔是爲上治國之道。

這是蒙童課本里就要學的道理,劉大人若是還不清楚,不妨回去再讀一讀。”

“你......!欺人太甚!”

劉文載官職比宗轍低,他覺得他之前已經很謙讓,很放平心態了。

但是此時還是不禁被宗如此嗆人的話氣的白鬍子倒立!

叫他回去讀蒙童課本?

真是氣煞老夫也!

眼見兩個人可能就要掐起來,王維仁趕忙打圓場道:

“兩位大人所言都是爲了朝廷,是非曲直大家各抒己見,不必動怒。”

說完也不給人動怒的時間,便詢問衆人道:“宗大人和劉大人的話,大家都聽見了,還有什麼別的看法,都說出來,以供陛下聖裁。”

劉文載身爲禮部尚書,他最拿手的就是以“禮”服人,暫時不與宗轍計較,而是迴歸話題道:

“別的都罷了,其無令調兵之事如何說?”

宗轍撇嘴道:“這件事就要看大家持什麼態度了,若是心懷嚴苛,可說是無令調兵,是過。若是心懷寬廣,卻是隨機應變,勤王保駕了,這是功。”

“宗大人剛纔還說什麼賞罰分明,這會兒又說什麼心懷寬廣,豈非表裡不一?

若是他沒有太上皇欽賜的龍紋玉佩,豈能輕易調兵?若從嚴格來說,應當按假傳聖旨論。”

“那照你這麼說,泰安之困,殿下之危,應該至少等大半個月後,朝廷的援兵到了之後才能解?提前解了,避免了禍患,還成了罪過?”

“你這是偷換概念,混淆視聽,將功與過混爲一談,老夫不屑與你爭執,此事大家自由公論,陛下亦會聖裁。”

“好了。”

上首的景泰帝終於說話了。

“理不辨不明,兩位愛卿所言,皆是謀國之論,朕已悉數知之。

現在,就來說說,賈寶玉該當何賞,又當何罰。”

景泰帝淡淡的道。

吏部尚書道:“稟陛下,臣以爲,劉文載大人所言有理,賈寶玉縱有功,然畢竟年幼,現在身上亦有太上皇欽賜六品武官職銜,若是再論重功,恐朝廷無法恩賞。

微臣以爲,還是應該酌情輕論其功,重論其過,功過相抵,將其武散官官階提高數等,便足以。

否則,若是按照宗大人所言,其功足以封爵。

然賈家已有兩個世爵,若是再封一爵,豈不顯得朝廷名爵輕賤?

望陛下深思。”

吏部尚書這番話,讓衆人陷入深思。

雖大都不贊同,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做法,最符合朝廷的利益。

勤王保駕、臨危受命賑濟十萬災民,這樣的功勞,何等重大,若是不能高官以賜之,便只能封爵。

但是賈家原本就有了兩個爵位,若是再封一個,那就太不像樣了。

景泰帝問:“賈家榮國府的爵位,現在是誰襲着?”

皇帝日理萬機,一些不重要的人和事,他都不會關心。

就連賈政,要不是他封元春爲妃的時候見過一面有點印象,一個剛剛夠入殿上朝的五品小官,他哪裡能記得。

至於賈赦,他根本沒有任何印象。

吏部尚書明白景泰帝的意思,若是賈寶玉本來就可以襲爵,大可以先將他的功勞記下,等日後他承襲爵位的時候,不降等或者提升等次就完了。

可惜......

“榮國府現襲一等神威將軍爵賈赦,乃是賈寶玉的大伯,工部賈政的親大哥。”

“賈赦可有嫡子?”

“有嫡子賈璉,身上捐有同知銜。”

景泰帝聽了,也就息了心思。

爵位承襲,父傳子,若無子,方可傳兄弟子侄。

首輔王維仁看出景泰帝也有些不知如何封賞賈寶玉,便提醒道:“陛下,既然賈寶玉不好封賞,不若將其功勳加於元妃娘娘。

元妃娘娘是賈寶玉親姐姐。

自先朝以來,便有臣下不便封賞者,加封其親眷,亦是一樣。”

景泰帝一愣,隨即道:“元輔此話,朕會考慮。另外,賈寶玉之事既然諸卿意見不能統一,不若等二皇子一行回京,再行殿議吧。”

第578章 覽芳容第210章 財帛動人心第744章 內幃逸事第459章 取水第392章 包紮第245章 試藥第126章 死不足惜第361章 真心喜歡第511章 太醜,沒興趣第783章 泡溫泉第525章 審第485章 挨個清算第427章 招賢納士第48章 貪婪第142章 調理第548章 曠野第292章 再次捱打的貴妃第1章 賈作甄時甄亦賈第446章 你喜歡什麼花?第735章 清理後宮第439章 二尤第719章 探春竟是最小的第84章 不是親兒子第490章 院內的戰爭第17章 文房四寶第102章 賈子衡第707章 離開第422章 丫鬟間的明爭暗鬥第362章 給你留門第668章 朝事第346章 河間王第815章 聖命難違第118章 倉溪縣第173章 還朗朗乾坤一個公道第483章 驗方子第378章 花魁大賽(三)第351章 求娶第433章 株連第7章 處理第43章 頭一場雪第294章 嬉鬧第172章 訟師第778章 賈政受點撥第284章 滋滋的水花~第594章 關押庵堂第395章 族長之位第434章 搜查第17章 文房四寶第473章 午後美妙的生活第777章 曲樂和美人第355章 撒尿第674章 離府前(四)第480章 趙姨奶奶第411章 想分地盤?沒門第791章 新的時代第615章 嬉戲第92章 同歸於盡第469章 身子不舒服第331章 探春的偶像第486章 巧姐兒第159章 少給老孃裝蒜第67章 血刃第99章 香菱心意第455章 撞見第271章 醒第268章 小臉蛋第706章 閤府第146章 都虞侯第443章 日常第120章 像你舅舅那樣第268章 小臉蛋第732章 苦心孤詣第73章 失散第509章 三箭,二十七環!第321章 救火夜(二)第118章 倉溪縣第259章 問訊第543章 轉變第549章 清野曠朗,幕天席地第362章 給你留門第802章 貴妃第568章 對峙第586章 知曉第540章 吳妖第385章 花魁大賽(十)第187章 嗯第61章 晚宴第55章 賀壽第418章 立你做皇后第222章 小事第802章 貴妃第225章 湘雲哭鼻子第13章 到京、回府第322章 簪子第420章 作弊第4章 金陵城(求推薦收藏)第583章 試探第594章 關押庵堂第183章 死第133章 加封親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