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大殮禮

子時一過,所有負責禮制的宮人、和尚道士、樂師鑼手等,便在各級官員的指揮下,按班排列。

站崗與負責儀陣的官兵,也全數披白上陣。

寅時正,文武百官、宗室勳貴、皇冊誥命等人員,也紛紛在午門外排列等候,待到卯時方入宮,然後在大明宮外的寬敞的白石廣場上,按照方陣靜默站立。

此時此刻,紫禁城內外,白濛濛的一片,數萬人員垂首齊喑,靜悄悄不聞一聲咳嗽。

“咚——”

“咚——”

“……”

天地一片寂靜中,九鼓交鳴。

“跪——!”

伴隨着大明宮內發起的太監傳唱,數萬人馬,逐級下拜,伏首磕頭。

此時天地間仍舊是一片寂靜,只有那聲“跪~”,還在各級報唱人的口中,從大明宮,傳入皇城,再向四面八方傳去……

很快,整座京城,至少數十萬人伏首。

“起——”

大明宮前,數萬人員又聞聲而起。

“跪——!”

“……”

三跪之後,再無叫起,然後由賈寶玉立於石階之上,面對文武百官,宣念祭文。

此篇祭文乃是翰林院學士和內閣大臣共同擬定,篇幅甚長,但左右不過是些溢美之詞,頌揚景泰帝生前的品德和功績,並無任何實質性的意思。

祭文宣畢,正殿內,將龍棺合蓋,禮成。

“哭——”

天地之間,哀泣聲頓起。

一切,顯得莊重而呆板,沒有人,敢在此時表露半分個性……

……

這一日,文武官員、誥命,所有人都必須按時辰,按地方,爲大行皇帝哭靈,每隔一個半時辰,纔有半個時辰的修整時間。

如此一來,對於那些老弱、體嬌之人來說,可就太難捱了。

但是事關國體,皇權威嚴,也沒有人敢於叫苦和躲懶……

就在整個大玄王朝的中樞都在爲大行皇帝送行之時,一封來自西邊的邊關告急文書,以八百里加速的速度傳入京城,送進通政司。

通政司留守的官員剛剛接到文書,便嚇得“花容失色”,立馬去通稟上司。

於是,海西諸國揮兵犯邊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來。

首輔以及內閣六部的諸位大人,趁着哭靈的間隙,尋了個茶水間,便商議起了此事。

一番尋常的猜疑、商討之後,還不等大家統一意見,戶部尚書葛秉德拋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一下子就打消了衆人的慷慨陳詞。

“國庫,真的沒有錢了!!”

葛秉德哭着一張苦瓜臉,大聲道:“首輔,各位大人,國庫真的沒有銀子了!

這一年來,先是籌備太上皇的壽典,然後又是大皇子的喪事,舉行秋獵,江左水患,如今又是皇帝的大喪,接下來還要爲陛下擴建陵寢,哪一項沒要個幾十數百萬的銀子?

朝廷便是有海量的銀子,也經不住這樣花銷啊!

更何況,朝廷又並沒有海量的銀子……”

葛秉德的哭訴,令大家都閉了口。

這早已經不是葛秉德第一次哭窮了,實際上,這段日子以來,朝中但凡出現一點需要花銀子的事情,葛秉德都會來這麼一出。

雖然對這老小子的做派有些不爽,但是大家回過頭來一想,今年朝廷還真是多事之年,銀子嘛,好像也確實花的多了一點……

別的先不說,單就太上皇八十壽典、景泰帝的大喪這兩件大事,擱在哪個朝代,任何一件都是會要掉國庫半條命的存在,偏偏,今朝今年還都湊一塊了。

這樣的情況下,要是朝廷再和西邊那些跳梁小國再打一個大仗的話,這軍備糧餉又從何而來?

叫戶部擠一擠?

“大人們啊,朝廷實在是沒有錢再打這一仗了啊!

就上回商議,給陛下擴建陵寢的事情,還有一百多萬兩的虧空我們戶部不知道從哪兒找補,這會子要是再動兵戈,戶部就算是拆房子也實在支撐不起了啊!”

不等大家說,戶部已經先把大家的嘴給堵上了。

沒辦法,他們都知道葛秉德沒有說謊。

景泰帝的駕崩十分突然,他的陵寢根本還沒來得及修建完善。

如今雖然必須先將皇帝安置進皇陵中,但是總不能一直讓景泰帝住在祖宗們的屋檐下吧?

自然是要給他補一座陵寢的,沒得讓皇帝死了住小房子的說法……

“看來,這一仗確實不能打……想來那些西海諸國也不過是想着趁着入冬之際,入我邊境劫掠一番,並不可能對我們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威脅,不若先不加理會……或者,派人議和吧。”

打仗很花錢,朝廷諸公本來就不是特別喜歡。

現在好了,朝廷是真沒銀子,那些主張議和的,也就沒什麼顧忌,直接給出了這樣誠懇的建議。

王維仁看了大家一眼,正色道:“依老夫看來,此事還需得立刻呈報熙園,另外,不管是戰是和,還是放之不理,皆不可由我等決定,還該恭請靖王爺的意見纔好……”

此話一出,大家都點頭認同。

反正只是西海那些小國,朝廷也犯不上多麼着急……

……

趁着衆人去請賈寶玉的時間,王維仁卻藉故離開,密見了忠順王。

忠順王十分詫異:“聽說西海彈丸小國舉兵犯邊?”

王維仁聽聞忠順王口吻有輕視之意,不由提醒道:“那西海諸國雖然被早年的太上皇征伐,但是如今幾十年過去,只怕又已經休生養息。

這一次他們四國共同舉兵來犯,只怕圖謀不小。

太上皇是知道西域幅員遼闊的,王爺切莫在太上皇面前,也表露出對西海戰線的輕視之意。”

忠順王訕訕一笑,倒也不和王維仁爭執,只問道:“那現在怎麼辦?難道朝廷真的要和他們打一仗?”

王維仁聞言,搖搖頭,眼中閃過一抹老謀深算之意。

“不管是打還是不打,你我說了不算,便是靖王說了也不算,一切,還得看太上皇的意思……”

忠順王點頭稱是。

太上皇不理政事,但是軍事,太上皇從來沒有忽略過。

便是景泰帝當政的十年間,有惡鄰來犯,景泰帝也必要請示太上皇的意思的。

於是忠順王嘆惋道:“太上皇最好兵事,只怕不會與那些蠻夷小國妥協。

可恨我在軍中無甚根基,這一次要是真的打起仗來,又會長了那些粗魯武官的氣勢。

那臭小子,只怕要更得意了……”

忠順王雖然跟在景泰帝后頭,享盡了福,見識也還有一點。

知道太上皇好戰,也知道打起仗來,會讓武官得勢,因此他自然不會開心。

可王維仁卻道:“王爺倒不用灰心,其實這封邊關告急文書,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也說不定。

或許,它可以成爲王爺打破眼前這一局面的契機……”

第241章 中招第761章 投桃報李第19章 遊園(一)第442章 雖死無憾第198章 欲歸第560章 圍城第47章 葉晧第90章 罌粟花第310章 定第277章 小廚房第312章 是否配爲皇族子嗣第690章 和離第300章 見妙玉第640章 答應第423章 芒種第523章 亂起(三)第212章 小宴(二)第816章 貴妃有孕第464章 謀第194章 齊王第564章 落難馮家第354章 小事第44章 飛花令第212章 小宴(二)第708章 黛玉的嫁妝第396章 萬無一失第684章 賈璉的小日子第7章 處理第28章 絳芸軒掃盲議題第56章 沁園春·雪第794章 夫君的要求第660章 淑妃之憂第545章 奏對第231章 給屋裡立規矩第335章 指媒第554章 先鋒第330章 二尤第582章 軍政要務第134章 嗚嗚嗚,好羨慕第109章 喬遷之喜第511章 太醜,沒興趣第519章 對話第775章 母王讓我征服你第818章 教導之人反受教導第693章 寶釵歸位第120章 像你舅舅那樣第484章 削髮爲尼第823章 南巡第699章 早安第744章 內幃逸事第601章 母女夜話第358章 一丘之貉第16章 妖精!第108章 鳳姐有孕第628章 院內小事(二)第414章 王府密議楔子第5章 柺子第113章 先斬後奏第636章 威懾第177章 堪當皇族表率第587章 位份第64章 玩笑第164章 大皇子出馬第830章 準備(四)第387章 花魁大賽(十二)第648章 少婦的心意第384章 花魁大賽(九)第200章 七王子第282章 張口就來第747章妙玉師父的遺訓第200章 七王子第611章 滿室生香第575章 失蹤第710章 認親甄家第44章 飛花令第101章 答非所問第606章 抱姐姐第422章 丫鬟間的明爭暗鬥第267章 磨墨侍筆(爲“z九日凌天”盟主賀)第137章 兩位姑娘?第503章 原來是催婚第453章 別樣的王熙鳳第149章 慶功宴(三)第140章 當可封爵第659章 皇太孫第366章 如何止損第274章 你不乖哦第439章 二尤第543章 轉變第408章 母女相認第52章 寧爲寒門婦第207章 賈璉秘事第603章 美得很第353章 閒話第630章 三月第770章 女不肖父第66章 懲罰第395章 族長之位第118章 倉溪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