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論鹽

安靜的席面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灼灼的看着賈璉。

賈璉夾了一塊鹿脯正欲放入口中,見狀掃了衆人一人,而後放下筷子擦了擦手。

“各位,當真要聽?”

“還請大人宣明!”

賈璉將手中的帕子還給旁邊的昭兒。吳志榮等人可以揮退侍者,卻無權讓他的人離席。

偏頭看向身旁的周伯儒二人,賈璉道:“週會長、王副會長,朝廷對你們,可是很不滿意啊!”

衆人聞言,面色都有些變化起來。

面對着賈璉的周伯儒卻很沉穩,其忙做出更恭謹的態度,與賈璉拱手道:“還請大人教誨,小人等感激不盡。”

賈璉看了看這個周伯儒,微微眨眼。難怪他所得的情報,關於此人的最少,甚至連他背後倚靠的是哪些人,都不能確認。

但是能夠常年坐穩會長的位置,而且在整個兩淮鹽政中分最大的羹,定有許多常人不知道的倚仗。

“天下四大鹽政,唯有揚州最重,幾乎要佔據天下鹽稅的一半。

遠的不說,前面十年,從揚州徵入國庫的稅銀,少則七八百萬,多則八九百萬。但是自前年始,揚州鹽稅一下子銳減到不足七百萬兩,去年更是連六百萬都達不到……

照此下去,過不了幾年,整個揚州鹽政,不是連國稅都交不上了?”

賈璉的話中,免不了的諷刺之意,在座的官員和鹽商都聽得出來。

今日能在座的官員,基本都是年年被鹽商們餵飽了的。此時聽賈璉這麼說,心裡也在埋怨,這些鹽商們貪得無厭,觸及朝廷的底線,害的他們也跟着擔驚受怕的。

鹽商們卻也有想法。小的鹽商們心裡埋怨那些大的鹽商們,而大的鹽商們,則是互相埋怨,都怪別人佔的份額多,還要大搞走私,讓所有人都下不了臺。

副會長王善祥忍不住對賈璉解釋道:“大人不知,這其中是有原因的啊……”

“哦?說來聽聽。”

“前面兩年鹽稅減少的原因,追究起來,都是因爲朝廷的新鹽政啊!

我等都是爲朝廷效力的,不論朝廷出了什麼政令,我等也是全力支持和協助的。

朝廷要我等捐輸,我等無不奉從。只是原本我等辦的就是苦差,每年的利潤,幾乎都要上交朝廷,只剩下一些微薄的利潤勉強夠底下的兄弟們度日。朝廷忽然又要我等格外出錢出力押送糧草至邊關,我等更是雪上加霜。

正所謂,盈虧自負,我等負擔瞭如此巨大的開支,再想要維繫之前的國稅總額,實在是太爲難我等了。朝廷豈能知道,國庫入稅雖然低了,但是我等鹽商過的是更苦。能夠上繳出那麼多國稅,還是我等幾家將之前許多年的利潤補貼出來,才湊到這麼多的……”

賈璉強忍笑意,故作不解的問道:“竟是如此?可是據我所知道,朝廷開新政之後,可是特許爾等將鹽價上浮一成,算來多得的官鹽收入,也是足夠抵消捐輸的。”

“這正是朝廷的不體下情之處啊,朝廷的大人們,只以爲提高鹽價,就可以增加我等的利潤。殊不知,天底下吃鹽的人就那麼多,鹽價提高了,很多人就選擇不吃鹽了。我等行商,買賣自由,總不至於老百姓們不買鹽,我等強行逼迫他們來買吧?

當然這也怪不得朝廷,朝廷的大人們都是飽讀詩書的雅緻之士,不明白商道也是尋常。

幸好此番大人下來督查鹽政,小的們正好請大人爲我等向朝廷陳情,摒棄捐輸之法,如此,相信過不了多久,鹽政國稅就能完全恢復,甚至比之前更多也不是不可能呢!”

王善祥說着,一臉期待的看着賈璉,似乎賈璉就是他們一干苦命人,向不體下情的朝廷說情的救星一般。

“呵呵呵……”

賈璉終於還是呵呵笑了起來,深吸一口氣,才壓住心裡的怒意。

這個姓王的,這是將他當做書呆子來對待了!

雖然早就知道這些鹽商們會有一套屬於他們的說辭,卻沒想到,竟是如此不要臉。

而且還想要把他當槍來使?

他們竟敢說鹽商是苦差?傳出去,豈不讓天下各行商賈們,笑掉大牙?

大魏休養生息百年,人口接近兩萬萬,每年的鹽耗,是何等的巨量?

好在大魏最重視的,還是農稅,對於鹽稅的徵收,並不算太高,不過是鹽價的三成左右。如此一來,老百姓吃鹽雖然還是不便宜,但也比某些用鹽來盤剝百姓的朝代好多了。

時下,市價每斤鹽不過才四十到七十文之間,算下來,一個人就算是放開了吃,每年也不過勉強只能吃掉一兩銀子。節省一點,一二錢銀子也就夠了。

這等開支,對於大魏的生活水平來說,着實不算高。至少對富庶的江南之地來說,完全不成問題。

但是即便如此,平均算下來,天下鹽商的營收,至少都在七千萬兩之上。

這是何等巨大的一塊蛋糕?要知道,整個大魏一年的歲入,也就差不多隻有這個數。

而根據林如海等人所言,江南鹽場製造一斤粗鹽,原料成本不過兩到三文,相對於市價來說,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換句話說,若是朝廷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做到,將所有鹽政的利益盡收國庫,差不多可以讓國庫歲入增加一倍!當然,這是理論上,實際上幾乎不可能實現。

而大魏鹽政也是用的鹽引制,三百市斤爲一引,一引徵收三兩八錢銀子的正課鹽稅!

正科鹽稅,也就是國稅。

如此算來,即便按照五十文錢一市斤來論,正課鹽稅,也不過只佔賣價的不到三成。

也就是說,鹽商們至少還有七成的收入,可以用來支付地方官府、鹽運司的雜稅,以及其他各項成本……

就算這些成本很高,但是面對五千萬兩往上的溢價空間,至少剩餘個一兩千萬的純利潤,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吧。

這還是完全按照官鹽來論。

天下的鹽商們,哪家不暗中經營一點私鹽生意,只要不做的很明顯,朝廷也不會太在意。

所以,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

而天下有資格營運鹽業的鹽商,大小加起來都不足一百家。一百家分一兩千萬,平均每一家,每年都可以分得至少十萬。

這可是白花花的銀子!

在這個二十兩銀子,足夠四口之家安穩富足的生活一整年的時代,十萬兩銀子是何等天文數字,可想而知。

這還是被平均後的數字。

而佔據最富庶地區的揚州七大鹽商,每年的利潤,更是不可計數。

所以,這些人在他面前叫苦叫窮?真是令賈璉這般好涵養的人,都忍不住心生冷意。

實際上,朝廷也正是察覺到這些揚州的鹽商們太過豪富,才決定再從他們身上剮一刀,用來貼補軍方,也順帶減少國庫開支。

賈璉甚至都還記得,當初第一次下揚州之時,那些鹽商們去巡鹽御史衙門抗議的情景。

許是政策下來之前沒有抗議成功,政策下來之後,便開始動歪心思,以圖用這樣方式,逼朝廷就範?

看看吧,就因爲你們搞得幺蛾子,國庫收入都減少這麼多了,還不趕快把捐輸給取消了,好讓國庫恢復歲入。

說實話,若是換個好糊弄的皇帝,鹽商們再在朝堂上多使點力(銀子),還真有可能讓他們博弈成功。

可惜,寧康帝已經意識到他們的些許企圖,準備殺雞儆猴了。

(本章完)

第369章 薛家第460章 長夜漫漫(二)第595章 花家第200章 杖八十第602章 再伏首第463章 四百萬?第579章 污衊聖躬第771章 吹吹就不疼了第43章 小會第695章 不善言辭林黛玉第330章 貪心第42章 問道永生第507章 黛玉撞見第41章 黛玉進府第413章 事成第446章 晴雯挑事第450章 可卿之舞第70章 面聖!第338章 提點第266章 召見第9章 和緩第558章 我有心儀的人了第326章 暗語第192章 寵溺第606章 監社御史第295章 自裁第413章 事成第672章 憑欄教蕭第590章 留得殘荷聽雨聲第228章 蝶戀花第94章 再面聖第41章 黛玉進府第332章 葬鼠第203章 遊戲第583章 平兒的要求第238章 賈璉的功利心重的離譜第445章 多姑娘與李紈第18章 鹽商第146章 重華宮第3章 王熙鳳!(求票求收藏)第238章 賈璉的功利心重的離譜第131章 賈二寶初試雲雨情第550章 貴妃省親(三)第11章 初露口風第205章 便有忠僕第455章 金陵總督第490章 欲做羹湯?第320章 貪狼第560章 萬劫不復之地第729章 攻山第127章第524章 遊園(一)第731章 投誠第561章 投懷送抱第307章 諸女的崇拜第448章 尤氏臨盆第320章 貪狼第370章 安西節度使第424章 招攬第217章 壓倒桃花第350章 行宮沐浴第425章 湖心亭第657章 渾話第579章 污衊聖躬第489章 臨了安排第287章 證據第231章 矮人看戲何曾見第412章 懇請第647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二)第258章 有約第137章 郎情妾意第436章 與妙玉踏青第688章 驚魂第316章 姨媽羨慕第98章 府中日常(三——發財)第266章 召見第730章 吾誓殺汝第565章 賴家欲建園子第501章 今夜留門第183章 打哭鳳辣子第180章 山門外的大舅第674章 驚第396章 夫妻戲語第579章 污衊聖躬第466章 軟禁第21章 林如海的識人之術第627章 青松之志第447章 平兒教徒第77章 得平兒第455章 金陵總督第187章 小氣男人第555章 貴妃省親(八)第731章 投誠第274章 三不去第216章 非常人交流第8章 意外之喜第681章 如此良宵第623章 福無雙至第404章 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