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太子議政

第91章 太子議政

翌日袁慶柏便被任命爲議政大臣。

此消息一經發布,便被衆人廣泛議論,紛紛認爲,這又一次證明了袁慶柏便是秘密立儲中的太子。

兩天後,承泰帝召集南書房大臣、議政大臣於保和殿暖閣,召開御前會議。

今日這場御前會議主要議的是災賑制度。

一番熱烈的商議後,承泰帝有了決定。

決定以粥賑爲主。

決定按口煮賑,也就是,估算統計饑民人口,出糧煮粥發賑,如此便可在最大範圍內救濟饑民。

決定先初步設定粥賑的期限,再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決定根據災荒和饑民的實際情況增加粥廠和粥糧。

決定明確規定粥廠的位置和距離,近城設粥廠,鄉村設米廠。

這時,戴着眼鏡的承泰帝看向了袁慶柏:“慶柏,你一直沒則聲,不知有何想頭啊?”

衆大臣紛紛看向了袁慶柏。

今日是袁慶柏第一次以議政大臣的身份參與這種御前會議。

眼下則是承泰帝第一次在這種御前會議上問袁慶柏的意見。

袁慶柏略一沉思後,略一躬身道:“啓稟聖上,兒臣認同聖上和諸大臣議出的粥賑制度。另外,兒臣有個提議,說出來望聖上和諸大臣賜以教正。”

承泰帝問:“你有何提議?”

袁慶柏恭聲道:“兒臣認爲,除了適才議出的粥賑制度,或可再加上‘以工代賑’這一條。”

“天災後會有各種工程,可實行以工代賑,令無食小民得力役之資,爲餬口之計。”

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以工代賑這種事了。

宋朝宋神宗在位期間,朝廷還頒佈了以工代賑的詔令。

然而大周並不重視以工代賑。

眼下袁慶柏在御前會議上提了出來。

承泰帝略一沉思,對衆大臣問道:“諸臣工認爲這提議可行不可行?”

忠直親王率先道:“啓稟聖上,臣認爲此計可行。”

湯承遠跟着道:“臣亦認爲可行。”

忠直親王乃是首席議政大臣,湯承遠則是首席南書房大臣。

這兩人都贊成了,加上承泰帝自己也覺得此計可行,這事兒自然便就這麼定下來了。

這是袁慶柏當議政大臣後第一次在御前會議上獻策。

就這般被採納了。

讓諸位南書房大臣和議政大臣,一起見證了他這位太子的政務能力。

“這位年僅十八歲的太子,救過景安帝,也救過承泰帝,考過武狀元,會詩詞,懂西學,還發明瞭熱氣球,十六歲就任了領侍衛內大臣,如今十八歲又任了議政大臣,且在政務上多半也頗有能爲……不是景安朝的太子可比的啊!”

北靜郡王心中感嘆。

大周太祖封了四位異姓的開國功臣爲郡王,分別是東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北靜郡王,當初“四王”中以北靜郡王功勞最大。

今日參加御前會議的乃是第三代北靜郡王。

……

…… 幾天之後,承泰帝又一次召集南書房大臣和議政大臣於保和殿暖閣,召開御前會議。

這次主要議的是南洋海禁政策。

大周開國後,沿襲明朝制度,實行海禁。

景安帝在位期間,曾設立閩、粵、江、浙四大海關,全面開海,連一向嚴禁的赴日貿易都在開放範圍。

不過,景安帝晚年時期又實行了南洋海禁。

原因在於,自從大周全面開海,每年很多人出海貿易,回來的卻只有十之五六,其他人都留居在南洋,也要防範海寇。

南洋海禁,並非全面海禁,但此舉嚴重打擊了民間的對外貿易,讓沿海的經濟日趨蕭條,有重金建造的海船,朽蠹於斷港荒岸之間,也有不少人或逃亡出海或滋事犯亂。

一直到現在的承泰三年,南洋海禁已持續十年了。

已有不少人奏請解除南洋海禁。

今日這場御前會議上,衆大臣對此產生了嚴重分歧。

北靜郡王等幾名大臣認爲應該解除南洋海禁,實行全面開海。

而以湯承遠爲代表的幾名大臣,主張繼續南洋海禁。

承泰帝也主張繼續南洋海禁。

這時,戴着眼鏡的承泰帝,看向了忠直親王:“九弟爲何一直不則聲?”

忠直親王道:“啓稟聖上,臣認爲目今還不便解除南洋海禁。”

其實他認爲南洋海禁不該繼續,應該全面開海。

但他單獨跟承泰帝商議過,知道承泰帝很不願解除南洋海禁。

哪怕他性格直率,今日這種御前會議的場合,他也不會當衆跟承泰帝唱反調,唱反調也沒用,於是他展現出了對承泰帝的支持。

比起曾經的那個九皇子,如今的忠直親王已沉穩了不少!

承泰帝又看向同樣一直沒則聲的袁慶柏:“慶柏,你有何想頭?”

衆大臣紛紛看向了袁慶柏,好奇慶柏這回會是怎樣的表現。

袁慶柏略一躬身道:“啓稟聖上,兒臣對南洋海禁瞭解不多,但據適才聖上和諸大臣所議,兒臣心裡想的是,目今還不是解除南洋海禁的時候。”

忠直親王心中感嘆:“慶柏機靈啊!”

哪怕是主張全面開海的北靜郡王,此刻也認爲袁慶柏機靈。

呵,既然承泰帝不願開海,連忠直親王都順着承泰帝的心意了。

袁慶柏便順着承泰帝的心意,在這種御前會議的場合支持這位父皇,而不是跟這位父皇唱反調。

袁慶柏已經給自己這個議政大臣定位了。

定位就是:承泰帝的助力!

作爲議政大臣的太子,時不時在議政時跟承泰帝唱反調,可就傻了,如此,他任議政大臣反而是壞事了。

儘量順着承泰帝的心意來支持承泰帝,在此基礎上,有好的策略就提出。

比如今日,袁慶柏心中認爲應該全面開海,但他口頭上支持承泰帝,等他以後登基當了天子便可全面開海了。

再比如幾天前的御前會議,袁慶柏認爲以工代賑是好策略,且承泰帝多半會贊成,所以他才提了出來。

當太子,需要有心機。

當太子且當領侍衛內大臣,更需要有心機。

當太子且當領侍衛內大臣還當了議政大臣,豈能不需要心機?

第1章 皇孫袁慶柏第118章 皇后元春第41章 慶柏對景安的請求第14章 太子壞了事第110章 慶柏登基,紅樓天子第149章 慶柏秘密立儲第143章 遇上天子,行了大運第7章 父子,夫妻第80章 太后宮中第6章 王妃夏侯氏第39章 議論紛紛驚歎連連第129章 賈府新一代的崛起第155章 賈家醜事第40章 吾皇萬歲萬萬歲第3章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第67章 王熙鳳成了房裡人第164章 將士出征,慶柏祭父第46章 初見尤秦第118章 皇后元春第146章 揚善第59章 隔代天子的待遇第1章 皇孫袁慶柏第39章 議論紛紛驚歎連連第55章 慶柏釋放九叔第10章 秋獮比試第27章 王熙鳳配給慶柏?第144章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第79章 鳳姐:我是作死小能手第80章 太后宮中第89章 詩弟不會是詩帝第163章 犯我大周者,雖遠必誅第81章 滿堂笑聲第83章 廢太子之死第96章 請太上皇重掌朝政第17章 冷麪王執天子劍第88章 杜貴妃的野心第14章 太子壞了事第125章 賈母的尷尬第45章 尤秦進宮第5章 出類拔萃第68章 王熙鳳和平兒第33章 冷麪王掌會考府第152章 老奴告御狀第66章 不是太子,實爲太子第53章 是誰指使的第34章 皇祖父,這叫熱氣球第74章 慶柏獻策:攤丁入畝第23章 父子雙打爭位第38章 飛天第42章 武狀元袁慶柏第119章 奪情第76章 大婚第59章 隔代天子的待遇第58章 慶柏任領侍衛內大臣第18章 元春的親事第139章 妙玉有難第125章 賈母的尷尬第67章 王熙鳳成了房裡人第111章 飛龍在天,先帝傳承第121章 慶柏改革欽天監第122章 圓照園:超大型大觀園第25章 御花園詠飛雪詩第12章 慶柏讓朕滿意第17章 冷麪王執天子劍第77章 慶柏偕元春歸寧第17章 冷麪王執天子劍第40章 吾皇萬歲萬萬歲第129章 賈府新一代的崛起第109章 弒君再現,承泰帝駕崩第49章 年紀大的姐姐第127章 捉拿賴嬤嬤和賴尚榮第129章 賈府新一代的崛起第51章 皇祖父的訓斥第134章 慶柏嫡子也要夭亡?第147章 君與臣,兄與弟第47章 三皇子繼位機率最大第34章 皇祖父,這叫熱氣球第119章 奪情第115章 天子駕到太醫院第79章 鳳姐:我是作死小能手第31章 冷麪王的兒子們第95章 元旦朝賀,太和生變第5章 出類拔萃第161章 兩位重臣共諫第102章 大將軍王袁慶柏第112章 龍騎部隊和特種部隊第88章 杜貴妃的野心第54章 祖孫聊天第70章 保住太子位的方略第118章 皇后元春第74章 慶柏獻策:攤丁入畝第68章 王熙鳳和平兒第150章 備戰:宣教武將和醫用酒精第136章 賈珠管教寶玉第126章 賈珠當家榮國府第36章 當春園詠春風詩第69章 秦業賈政升官第22章 柏三爺回王府第160章 榮府女眷進圓照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