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一

69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一)

“伯父真的要乞辭?”

林如海淡淡道:“不會有假。”

“只怕皇上不願意呢?”

林如海道:“這不也和你的算計?”

李衍這才知道林如海完全看破了他的算計。

林如海請辭,兩皇就算惱怒那事,不過太上皇看在林如海忠心的話上,也願意給個體面。

現在江南空虛,估計也會使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事情了。

李衍現在在江南,定然讓太上皇眼睛一亮。

雖說資歷不能代替林如海成爲巡鹽御史,但是暫時督辦的副手是很有可能。

對於李衍來說,代理副手反而更好,江南鹽場被他毀了不少人,但是隻要有鹽,在短時間復甦是一定的。

若是李衍一直呆在這個位置上,雖說有權有勢,不過卻得時刻爲自己的命着想。

而代理,過不了一兩年遷京,這份代理便是厚厚政績。憑着朝廷寵信,怎麼也能成爲四品官,這大大減少他向上爬的時間。

“謝林伯父成全,李衍在此發誓,林家之事就是李衍的事。”

林如海才緩了神色。

“可惜你定了親。”

李衍尷尬一笑,林如海不會想將黛玉許配給他吧!

林如海似乎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道:“辭官歸隱後,依小侄看老夫該做什麼?”

這話題看似請教,卻是難以回答的事情,一旦回答得讓林如海不如意,剛纔李衍那誓言就顯得不誠心了。

“林伯父高中探花,江南京城對伯父的才華可是稱讚得緊,若是在江南名勝之地開辦一書院,定然會大受歡迎。”

林如海本身就是這樣的打算,沒想到這小子今日這般瞭解自己。

想着李衍的未來,想着這一系列對付江南百官的手段,無不昭示李衍這揣摩人心的功夫巔峰造極。

官場上論手段,揣測人心若是強悍,更能保證官路亨通。

“伯父若是願意,可將書院建在吳州。”李衍的父親就在吳州,這也算變相示好了。

“滑頭小子。”

李衍一笑,道:“伯父可是答應了?”

林如海緩緩搖頭:“你的賣好,可想過若是我去了吳州,兩皇就會懷疑上你?”

李衍自信道:“伯父放心,我自有辦法。”

林如海見他淡定的模樣側過頭。

“不必了,嶽麓書院山長與老夫是同窗,早些年,老夫就有心過去幫忙了。”

李衍一驚,心中的慰藉和愧疚更加濃厚。

仔細想想,嶽麓書院是本朝四大書院之一,更南方學院翹楚。

“恭喜伯父。”李衍只能這麼說。

林如海不發一言,在嶽麓書院足以他過上德高望重的日子,而且身在嶽麓書院,若是朝廷詔令爲官,也不至於是小官。

林如海打定主意,便想着要怎麼樣將黛玉和墨玉接回來。

他的處境好了,黛玉和墨玉萬萬不能留在京城了。

李衍心有遺憾,林如海的能力是十分出衆的,若是太子能早些登基,或許可以再次啓用。

若是不能早些登基,那麼林如海培養出來的弟子,李衍有必要好好注意了。

和林如海小聚一番,李衍在第三天就接到聖旨,說是留在江南爲從六品鹽運司經歷。

李衍微笑,這江南鹽運司折了不少人馬,鹽運司除了林如海,基本上也沒什麼人了。

林如海只能將手中權力下放,身爲名正言順的經歷,抓權毫無顧忌。

等到林如海被下詔正式入京,李衍已經成爲正四品鹽運司副使。

林如海回來的時候,皇帝並未准許他請辭,卻兩年後在李衍與他交接後,兩皇同意了。

目送林如海下長沙,李衍感慨良多。

辭了官,總比丟了命要強。

這兩年的交接是非,李衍生生的老了一圈。

此時的李衍依然俊美清秀,可是那份稚氣完全消失,本是未及冠的兒郎此時觀看他的氣質面貌完全看不出來。

李衍還是副使,林如海剛剛辭職,怎麼也得半年新官上任。

不管來者爲何方,他只需要將權力移交上去,他的責任便了了。

兩皇同意他呆在江南,根本就是讓他成爲一個交接緩衝作用。

雖然只是交接緩衝,卻也有兩年之久,李衍明晃晃的是太上皇寵臣,太子母家的女婿,這要拉攏人可比林如海還要來的簡單。

人脈多了,李衍的勢力也強大了,就算此時他離開江南,江南依然有着不少勢力。

這一日,天氣正清。

“大人,甄老爺在雅和樓設宴,請大人蔘加。”

李衍放下手中摺子,江南鹽規他絲毫未動。不過有鹽運的地方,必然會有一番爭執。

這兩年來,李衍按着各鹽商的後臺一一分配,到也沒惹事。

不過最近李家家主猝死,李家繼任的獨子是個敗家子,竟然犯了重罪。

這時代對達官貴人十分寬容,李家用傾盡家財,並以鹽運商道賣回換取了輕判。

李家所掌管的鹽運商道是一上等之路,李衍若不是全部掌握林如海留下的暗探,也無法拿到甄家暗自下手的證據。

甄家宮裡有位娘娘和皇子,又曾與皇帝有舊,這些年來到是越來越有些不滿足了。

甄家本身有鹽道,可是最近不知爲何竟然打着想蠶食獨吞的注意,前段時間,幾個小鹽商被他們吞併,這一次竟然將手下在大鹽商李家上。

“知道了,本官身子不適,就不去了。”

這次設宴,必然如前些日子一般,拉上關係,希望官府將鹽路賣給他,林如海當初考慮後的確同意了。

如今,林如海辭官,新任巡鹽御史還未到,這鹽路之事都放在了李衍身上。

李衍不想在臨時交接上與甄家扯上關係,自然不想輕易賣出去。

打定主意,李衍閉目休息。

到了晚上,就有人偷偷稟報,甄家二老爺求見。

李衍停下批着公文的筆,還是不死心啊。

於是道:“請他進來。”

甄俢匆忙過來,這瞧見李衍,滿臉笑容:“見過副使大人。”甄俢沒有捐官,就是爲了家族鹽運一事。

李衍笑道:“這麼晚了甄二老爺來此所謂何事?”

甄俢笑道:“前些日子,甄某從九街淘來一件不值錢的玩意兒,還請副使大人拿着賞玩。”

李衍連盒子都沒看,就揮了揮手。

“甄老爺且收回去,本官可不理會這些,你的意思本官也明白,還是等新任巡鹽御史上任再說。”李衍雖然拒絕,但是將原因說了出來。

誰知甄俢不但沒有放棄,臉色反而陰沉了下來。

李衍微微皺眉。

“如果這是二皇子賞下來的,李大人也不願意?”甄俢慢慢說道。

李衍心中惱怒,當即輕笑一聲。表面上甄妃得寵,二皇子在皇上面前比太子也要得寵,可是內裡是什麼事他一清二楚。

外人將太子、太上皇分成一派,二皇子和皇上一派。甄家弄出這一事,一是爲了自己的利益,二來也是想拉攏他。如今拉攏不成,這立即變臉。

看來情況有些複雜了。

“太上皇和太子賞的東西,本官家裡也有幾件,二皇子年紀小,東西還是自己收着不是更好?”

“李大人,你只是一個副使,林大人身爲巡鹽御史也不敢不受這芝麻小事。”甄俢立即說道。

李衍心中疑惑起來,面上不顯,笑道:“甄大人越來越有國丈的氣勢了!”

甄俢冷哼一聲。

李衍突然拍了拍手。

外面立刻闖出一大堆的護衛,。

“將人丟出去。”

“是,大人。”

甄俢氣極,手顫抖的指着李衍。

李衍繼續垂着頭,繼續審閱公文。

疑惑越來越深,甄俢今晚的態度實在與原來有些不符。

以前的甄家雖然氣盛,但是在李衍面前還是十分守禮的。

到底是什麼原因叫甄家這麼志得意滿?

“來人,深切查探甄家最近在京城的動靜。”

李衍話落,燭光上了閃。

李衍手上動作不停,不過眉頭越來越緊。

翻出甄家相關的案子,李衍從頭到尾研究了許久。

李衍得出一個結論,甄家好像是突然之間有底氣多了。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要知道,現在太上皇和太子一番是站着上風。

未來的巡鹽御史便是太上皇一系的人。

李衍拄着腦袋,深深地思考起來。

第二日天亮,許是昨晚上吹了風,李衍的頭有些疼。

上轎往府衙而去,辦公不久,就傳來官鹽五船遭遇水盜,全部失落。

李衍面色難看之極,衆所周知,這劫持官鹽和兵甲物資是誅滅三族的死罪。

近百年來,劫持官鹽的水盜還是第一次出現。

李衍帶着人匆匆往碼頭趕。

一上碼頭,帶着揚州守備和千餘士兵登上船隻。

步步行駛,終於到了鹽船遭劫的地方,士兵們打撈了許久,終於見着了鹽船的殘骸。

李衍和揚州守備木戊看了好一會兒,確定再無活口,又毫無行跡後,兩人均是感覺到棘手了。

“木大人,爲今之計,只能由大人將這一片水賊剿滅了,希望真能找對地方,一舉將官鹽尋回。”

шшш▲ ⓣⓣⓚⓐⓝ▲ ¢ ○

木戊點點頭:“只能這樣了。”

李衍嘆了一口氣,他就要交接,就出現了這樣的事。

35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下23 金陵遇襲62 見薛蟠下51 風波起六34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上454 月8日23點李紈回府65 江南行一58 相見上3 懂事知禮84 李衍的隱藏屬性20 姑蘇親戚2 事與願違68 江南行四50 風波起五69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一80 林黛玉離府29 蕭家兩派62 見薛蟠下60 高中探花郎25 調戲算計50 風波起五9 李衍的囧事66 江南行二64 癡纏始爲官50 風波起五15 應對下27 傳話蕭府29 蕭家兩派34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上35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下64 癡纏始爲官60 高中探花郎1 李紈教弟74 太上皇的警告下15 應對下21 林黛玉喝藥23 金陵遇襲35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下23 金陵遇襲37 新帝登基85 御書房內10 李紈出嫁67 江南行三9 李衍的囧事56第56章16 李衍的危機30 老小暗探上79 登基後見面18 莫化舟之'死'66 江南行二77 新婚夜劇變加了一千字66 江南行二404 月2日23點藍顏禍水84 李衍的隱藏屬性66 江南行二80 林黛玉離府67 江南行三9 李衍的囧事65 江南行一72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四75 李紈賈蘭脫離賈府20 姑蘇親戚85 御書房內1 李紈教弟75 李紈賈蘭脫離賈府35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下4 做弄賈珠50 風波起五51 風波起六11 君子心機7 初見賈家人24 帶寶逃跑抓蟲34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上464 月10日23點風波起一7 初見賈家人56第56章6 婚事延遲58 相見上33章31章32章55第55章17 一僧一道說英蓮63 天橋英蓮太子醋意72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四6 婚事延遲79 登基後見面51 風波起六22 林如海之計83 兩方表白383 月31日22點李衍縣試12 錢塘上65 江南行一54 暫住賈家上63 天橋英蓮太子醋意68 江南行四6 婚事延遲17 一僧一道說英蓮11 君子心機22 林如海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