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時機到了

bookmark

到了正月初六,軍校這邊再次開課。

鄧健掛了副山長之名,也正式與衆學員相見。

揚州那邊有宋林總理政務,還有重兵鎮守,鄧健反悔的時間就定在元宵節後,如此就有一旬的時間“訓導”衆學員。

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同吃同住,四個班衆學員都差不多相熟了。

不管是日常操練,還是各班小課,也開始漸入佳境。

鄧健素來沉默寡言,並不是馬寨主那樣精通世情、讓人如沐春風,也不像林師爺那樣讓人知識淵博、讓人心生仰慕,也不像馮和尚那樣寶相莊嚴、讓人心生敬畏,也不像水進那樣平易近人、讓人不由自主親近。

一旬的時間,鄧健只露面了三次。

一次是初六那日的小集合上,他跟在霍五身邊,站在臺上,與衆生員相見;一次就是正月初十的“軍演”,一次是正月十五生徒聚會。

對於鄧健這位滁州軍第一戰將,衆生員更多的是畏懼。

就這三次相處,也沒有半點可親的感覺。

當着鄧健的面,無人敢上前親近;私下各寢室學員湊到一起,少不得私下議論起滁州軍這位二號人物,就有了爭議。

“太尉氣勢已經迫人,鄧元帥氣勢比太尉還兇悍!”

“那是殺氣!不說別的地方,就說金陵,鄧元帥殺了多少人?”

“哼!那些地頭蛇有幾個好東西?不殺的他們怕了,他們哪裡會老實聽話?”

“到底殺戮太重,太尉大人就不曾枉殺……”

“太尉大人待人以誠,太仁厚了……”

對鄧健看法有爭議的,多是後勤班與參謀班的學員。

他們並不在征戰的前線,又多是讀書人出聲,想的就多些。

文武殊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可對於戰將班的學員來說,就算不是鄧健麾下,可是在滁州軍一路征伐中,也多有機會見識過鄧健的勇武。

“鄧元帥的兵器也是雙鐗,這一路下來也是逢戰必勝,日後一定會成爲不亞於第五帥那樣的當世名將!”

“鄧家與第五家同鄉而居,世代聯姻,祖上也有不少戰將跟着第五帥征伐……”

“咱們滁州軍能到今日,鄧元帥不說當居首功,也是至關重要!”

“瞧參謀班那些孫子,在鄧元帥面前跟小雞崽子似的,大氣都不敢喘,哈哈!”

“……”

實際上,不管是參謀班生員對鄧健這位悍將若有似無的防備與審視,還是戰將班日漸狂熱的推崇,對鄧健來說,都是處之泰然。

正月十六,鄧健帶了親衛又去了揚州。

等到正月底,軍校生員畢業,就會抽調合適的人過去揚州,鄧健會回到金陵備戰。

沒錯,就是備戰。

就在年後幾日,京城有消息傳回來。

內閣在臘月十二封閉前一日下詔令,調山西兵南下平叛,目標是淮安府已經裂土稱王的泰州白衫軍;還調漢中軍前往武昌府,隨着之前的朝廷人馬圍剿稱帝的蘄春白衫。

雖說朝廷這次主要目的不是金陵的滁州軍,可誰也說不好平叛的後續如此。

蘄春軍地盤最大,兵卒最多,可有杭州大敗在前,一連失了幾個州府,退回湖北才得以保全。

之前朝廷就由大軍在武昌府,再調漢中人馬過去,蘄春軍日子就艱難。

要是蘄春軍抵擋不住,被朝廷兵馬剿滅,那面臨大軍壓境的就是滁州軍。

不過如今朝廷腐敗,軍備糧餉不足,所謂官兵,沒有幾個真正敢臨陣殺敵,更多的是藉着平叛旗號劫掠地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樣的平叛軍,面臨士氣正強的蘄春軍,對峙的可能性更大,勝算並不多。

這樣一來,朝廷對蘄春方向的增兵,就是滁州軍的機會。

水進在廬州備戰,一舉拿下淮南道剩下的三個州府,就不用擔心蘄春軍會調兵阻攔。

都說“天下白衫是一家”,可有巢湖大戰在前,蘄春軍與滁州軍非友即敵,早晚一戰。

滁州軍就此征伐,也不算是趁火打劫。

反倒是淮安、泰州那邊,滁州軍卻不好真的鬧什麼動靜。

否則泰州軍顧此失彼,抵禦不住平叛軍,對滁州軍來說確實弊大於利。

畢竟泰州軍與滁州軍如今有往來,也算友軍,且脣齒相依。

泰州軍能抵抗住朝廷平叛軍還罷,要是抵抗不住,說不得滁州軍還要助一臂之力。

按照之前滁州軍設想,掛名在亳州軍旗下,以亳州軍爲北面藩璋,可誰讓衆白衫軍中亳州軍名頭最弱,如今並不是。

有蘄春白衫與泰州白衫在前,朝廷也知曉亳州軍底細,知曉他們是彌勒教主餘孽,佔領一、兩州之地,與其他白衫比起來只剩下個虛名,自然不被朝廷放在眼中,連帶亳州軍旗下的滁州部,也沒有引起重視。

不過就算是重視,朝廷暫時也沒有辦法在江南道平叛。

畢竟河南道、淮南道糜爛,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大部分州府不是在滁州軍治下,就是在蘄春軍治下,朝廷駐守兵馬能保住杭州府、蘇州府不失已經容易,哪裡還有兵力調兵平叛?

至於閩地與廣東駐軍,一時路途遙遠,北上不容易;而是南邊各地本就是諸苗混居,地方不太平,朝廷駐軍也無暇他顧。

如今滁州軍面臨最大的機遇,泰州軍與蘄春軍將完全被牽制。

先泰州軍一步拿下蘇州府,拿下江南東道守軍,滁州軍才真正的高枕無憂。

鄧健二月初回來,就是爲了“東征”備戰。

等到正月末,軍校的訓導課上的差不多,就剩下各種考覈評級。

成績上等的,則升級重用。

成績中平的,則用其所長的。

成績下等的,則是降級聽用。

能得到軍校名額的生員,都有各有所長處,中平的有些,下等的只有兩、三人,也不是能力不足,而且違反校規條例或私下行事不端的,漏了底細,上了監察部黑名單。

這行事不端,自然不是什麼無足輕重的小毛病,而是查實有據的大問題。

這些人,則是被監察部按錯追責。

至於“降級聽用”,則是婉轉的說法。

畢竟兩個月的軍校生涯,衆帥教下去的都是實打實的本事。

要是直接將這些“不端學員”除名,讓他們轉投了其他白衫軍,就是滁州白衫的損失。

有了“降級聽用”這一條,對外的交代有了。

實際上那被考評爲下等的三位軍校生,去處就是“苦役營”,掛個什長、屯長聽用。

至於他們滿不滿意、跳不挑剔,那就沒有他們說話的餘地了。

童軍出身的幾個學員,考評成績都不錯,最差的也是“中上”,像霍豹、李遠、朱強三個都是“上中”,侯曉明與石三兩人更是得了“上上”的考評。

要知道,每個班“上上”考評的學員不過三、五人。

童軍小將軍們這樣年歲,與父兄輩同窗,還能脫穎而出,可見其資質與努力。

考評下來,與其他按成績聽調不同,童軍小頭目依舊迴歸童兵,開始備戰。

“調用”沒有不說,“升級”也暫緩,只是會例如他們的人事冊子。

畢竟他們如今最差的都是千戶級別,不乏五千人副將級別,已經不好再升。

等到日後童兵部擴軍,他們再立功勳時,會加上這一筆。

“爹,真讓兒子跟着去打蘇州?”

霍寶聽到這個消息,有些不敢相信,急匆匆尋老爹求證。

要知道老爹之前可是捨不得放他出去。

畢竟如今征伐,與之前打和州、廬州時又不同,風險更大了。

“如今能帶兵打仗的就是你表叔、水進、馮和尚三人,同西邊兩地相比,還是東邊更穩妥些,跟着你表叔拿下常州府、蘇州府、松江府三地……”

霍五仔細交代道。

至於杜老八部人馬,已經轉爲守軍,負責金陵治安。

馬駒子所率舊部,一半重歸馬寨主麾下,轉爲後勤輔兵;一半歸在霍虎名下,成爲水進部的偏軍。

眼下滁州軍打蘇州府,不用擔心泰州軍過江搗亂,又是實力最強的鄧健率兵,霍寶帶着童兵部隨之出戰,最是穩妥不過。

霍寶也有幾分期待,道:“蘇州且不說,拿下幾萬駐軍,滁州軍除了後患不說,還能補充兵力;主要是松江府那邊,海邊鹽場並不比江北鹽場少,拿下松江府,日後軍需也多了一方供給!”

“九爺”送他的兩個鹽場,就在松江府轄下。

滁州軍去年十月在金陵府、鎮江府、太平府徵兵十來萬,早已經是入不敷出。

爲了解決這個燃眉之急,陵水金礦那邊在年前增派了一千壯卒過去,日夜開採。

根據陵水那邊傳回的消息,金礦主礦脈已經被開採得差不多,只剩下零星的支脈。

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零星的礦脈也會被開採的差不多,陵水金礦就會成爲廢礦。

早日開源,也成爲滁州軍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

常州有鐵礦,松江府有鹽場,蘇州是糧倉,早日拿下這三地,滁州軍的後勤供給也會從容許多。

就算是平叛軍沒有南下牽制泰州軍,滁州軍年後也要開始備戰“東征”……

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酸第五十八章 爲難與醒悟第一百九十七章 百年基業今日始(補清明欠更)第七十三章 傳染第二百四十一章 道賀第六十五章 神秘的老頭子第二百零四章 會親飲第一百九十七章 百年基業今日始(補清明欠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年節第二百八十七章 懲戒第六十七章 坦白第八十五章 小翅膀煽煽第八十六章 兩全齊美第二百五十四章 敗家第一百零五章 小學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喜第二百四十六章 熱乎乎的鎮國公第三百二十二章 捲土重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落下一人第二十三章 運勢逼人啊第二百一十六章 又見南山村第八十一章 信仰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比武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奧義第四十九章 一家人、兩家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舉目皆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金陵、金陵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似東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連坐第二百一十章 抱恨黃泉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尉府的昭令第五十七章 迴歸的親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意深遠第三十三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頂風作案第一百零一章 燒到身上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父母愛子第十九章 童兵立,戰狼生第二百二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七十八章 吃個情懷(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共富貴第一百八十五章 點將(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閒置的聚寶盆第十八章 神奇的走向第三百四十章 結盟與聯姻第九十二章 民心第四十二章 接二連三“下馬威”第二百八十五章 新世界第一百六十二章 滁州軍的善意感覺到了嗎第一百一十章 迎娶第六十八章 饋贈第三百零八章 好事成雙第四十六章 賠罪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心如鏡第三百四十三章 詆譭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十七章 迴歸的親人第七十一章 佈局與及時雨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喜第三十九章 慈父之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捐銀的問題第二百四十章 爭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人團圓第五十九章 生路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套與新奇第二百八十三章 好奇心第二百七十章 新勢力第一百四十五章 仁義無雙第三百零七章 如金似玉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意深遠第一百章 第一把火第九十一章 肥肉吃不得(第四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又點一把火第一百三十八章 黃雀來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好凶的第二百七十章 新勢力第十一章 蛟纏身,蛟化龍第三百零一章 亂民與造反第五十一章 照花臺第十一章 蛟纏身,蛟化龍第三十六章 驚起一池春水第七章 好像是紅樓啊……第一百零四章 不能放的權第一百七十五章 十日之約第九十一章 肥肉吃不得(第四更)第九章 聽着耳熟呀第一百四十章 養子之議第一百零七章 問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尉府的昭令第二百四十八章 滁州軍的禮第三十二章 “談話”是個好法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殺殺第八十三章 親族(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人心思動第三百零八章 好事成雙第一百八十六章 採石磯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不援第九十章 知根底(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一章 金陵、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