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亳州軍少主

bookmark

如今看金錯將軍,是真的出色,否則也不會跟着鄧健“東征”一次就脫穎而出。

只是霍寶想起徒三,道:“或許是舅舅那邊……”

眼見皇帝對金家越來越無情,金家背棄大寧也是早晚之事。

滁州軍這邊有降將,徒三那邊也少不了。

不說別的,就說紅樓世界的四國八公十二侯,有幾個在滁州軍這邊見着了,更多的還是沒有影子,說不得正是在亳州軍那邊。

霍五也是偶爾想起。

就算金錯能因功勞得封開國郡王,那也是他的本事。

只是……

“怎麼會沒有你表叔?”

霍五帶了不解。

他視子如命,自不會覺得霍寶之前託夢之類的是在編排瞎話,只當是老天預警,不免帶了擔憂。

霍寶也緘默下來,是有些奇怪。

鄧健這樣人才,\b正是亂世逞英豪的時候,不會泯滅與衆人。

可是四王八公之中,並無鄧姓。

至於十二侯,以鄧健的能力,怎麼會流落爲三流元勳。

那是沒有投徒三?

倒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徒三之前帶了鄉勇是打着“收復”曲陽的幌子回鄉,爲了擴充人手,主動進了黑蟒山。

即便是沒有霍五父子,以徒三的口才與能力,說不得說服馬寨主下山也是早晚之事。

即便馬寨主那邊猶豫,杜老八那邊林師爺、薛彪兩個都是惦記下山的,說不得也會到徒三麾下。

反倒是鄧健這邊,骨子裡傲氣,待人也清冷,是個慢熱之人。

沒有霍五父子之中牽線,他哪裡會將徒三看在眼中?

過後就算有霍五父子牽線,鄧健也沒有太將徒三當回事。

當初所謂投徒三,實際上投的是在淮南道有善名的柳元帥。

所謂“投靠”,更多是結盟,之所以痛快送了兩萬多兵卒出來,也是因曲陽一縣之力能養的兵卒有限。

鄧健要是不分兵出來,也馬上就陷入糧食危機。

要是鄧健當初沒有投鄧健,那一方是官兵,一方是白衫軍,總要一戰。

徒三既能“收復”曲陽,佔據滁州,那鄧健也就成了炮灰。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因爲種種原因,鄧健也是如這世一樣投了徒三,只是因性子緣故,早早戰死沙場。

或許有追封,可是沒有後人承繼,也就是個虛名,沒有位列四王八公。

或許沒有追封,直接被人遺忘。

這兩種可能都有可能。

王朝更替,不知多少將士會被碾爲齏粉。

想着鄧健的好戰,霍寶不由揪心:“表叔那邊,爹也好好勸勸……如今將軍們也歷練出來了,不必身先士卒……”

霍五神色鄭重,點頭道:“之前就勸過,回頭我要跟他再說一聲……”

霍家父子雖與鄧健是半路認的親戚,可兩家情分實在不淺。

霍五是個念人好的,知曉自己如今穩坐滁州軍當家人身份,鄧健居功至偉。

鄧健一個,馬寨主一個,都是自己有本事挑起一灘事的人。

要不是這兩人相讓與支持,滁州軍也不會發展得這麼順利。

“你六叔也好,你表叔也好,都與咱們父子有大恩,小寶你要記住,就算日後爹犯糊塗了,你也得提醒爹……”

霍五想起如今大寧皇帝與後族的關係,很是唏噓,對兒子交代道。

霍寶點頭道:“爹放心,兒子都記在心中……”

真要論起來,朱太祖誅殺開國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太子病故,太孫年幼的緣故。

朱太祖擔心日後主弱臣強,才找藉口屠戮功勳。

到了老爹這裡,已經未雨綢繆限定私兵,也開始了軍校。

該平衡的平衡在前頭,該做的做的,也會是圖個善始善終。

實在不行,也是盡過心了。

說的也瞧,在金陵霍五父子提及徒三時,徒三在徐州也想起這個外甥。

*

徐州,知府衙門。

徒三這個亳州軍之主,如今佔據亳州、楚州、穎州、徐州四州之地,麾下兵馬也過了十萬,有些霸主模樣。

只是柳氏還在孝期,徒三至今還沒有一兒半女。

亂世之中,缺少繼承人,讓人如何能安?

幸運的是,到了徐州後,終於有了徒大嫂與鐵蛋的消息。

徒大哥是八年前旱災時疫去世,當時死的還有徒老爹、徒老孃,過後徒大嫂就帶了兒子依附孃家,徒二遠走他鄉,徒三則被鄉人介紹去了東山寺爲沙彌。

徒家四分五裂,親人生離。

等到去年徒三從東山寺出來,就叫人去大嫂孃家所在的村裡打探,可消息是闔家爲避旱災與時疫逃荒去了。

去年說是得了消息,鐵蛋隨着舅家在淮安。

徒三派了人去淮安接人,還專門給金陵去了消息,告訴霍五父子這個好消息。

沒想到隨後就趕上朝廷平叛軍要南下,淮安不少百姓爲避兵禍離開。

叔侄倆再次錯過。

直到徒三得了徐州,名號也傳了出去,徒大嫂的弟弟打聽清楚,才帶了姐姐、外甥來徐州來投奔。

一家人拖家帶口過來時,與逃荒的難民無異,很是狼狽。

幸好徒三早記得這個侄兒,手下也知曉有徒鐵蛋這個人,放人進了知府衙門。

如今骨肉團圓。

對於亳州軍來說,意義又不同。

徒鐵蛋今年十七,已經成丁,又是徒三的親侄兒。

這樣的繼承人,說起來比才落地的奶娃娃更讓人心安。

不說別人,就說彌勒教教主,弄住天大的動靜,可是一朝身死,獨子年幼,之前勢力立時分崩離析。

就是徒三這裡,也是真心歡喜。

徒鐵蛋人如其名,身形高大,長得結實,再到校場一比試,一人能摔倒好幾個。

越是走到這一步,越是知曉親族的重要。

就是長嫂,徒三也充滿感激。

八年前長嫂才二十多歲,想要再走一家也容易,卻是沒有走道,而是依附孃家,紡線織布拉扯到兒子。

還有鐵蛋的舅舅,肯照拂守寡的妹妹,撫養外甥,論起來也是徒家的恩人。

只看徒鐵蛋能長得這麼結實,就是沒有被虧待的。

一時之間,徒三對方大舅一家極爲禮遇。

方大舅早年跑過商,待人接物十分圓滑,到了徐州沒多久,就被委以重任,在亳州中後勤做個小頭目。

徒大嫂方氏則被迎進知府衙門。

知府衙門,本就有柳元帥留下的遺孀,韓太夫人與韓太姨娘,都是柳氏的長輩。

如今多了方氏這個妯娌,柳氏也是客客氣氣的。

柳氏賢惠,並不攔着丈夫納寵,如今後院側室偏房也好幾個了。

有柳氏的親表妹韓氏,還有柳氏的嫡妹小柳氏,還有衛海、衛江的胞妹衛氏,還有江平的堂妹江氏……之前在滁州就服侍徒三的女婢王氏,如今也是開臉做妾……

其中韓氏、小柳氏身上都帶了父孝,名分上跟了徒三,還沒有同房。

柳氏知曉自己身體的毛病,宮寒難以受孕,倒是一直惦記收養子之事。

之前她看好霍寶,可隨着滁州白衫勢力擴大,也就熄了這個心思。

如今來了徒鐵蛋,卻是最好的養子人選。

因爲待丈夫說想要收侄兒爲養子,柳氏毫不猶豫的應了。

徒鐵蛋改名爲徒勇,正式認了叔叔徒三爲養父,柳氏爲養母,成爲亳州軍少主。

第一百二十五章 開刀第一百九十九章 人心思動第五十章 送上門的“雞”第十章 大餅夾肉,來幾套第四十八章 學你怎麼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致命婚約第六十六章 生財之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夜之飲(上)第二百四十章 爭議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方人第五十七章 迴歸的親人第十九章 童兵立,戰狼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梟雄難爲第二百八十六章 釣魚第九十七章 惶惶(爲盟主魚魚傻貓肥、提點九路節度使加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驟變第七十四章 夜驚第一百五十四章 漸行漸遠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是相關第一百二十八章 是敵是友第六十一章 我不走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縱橫聯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滁州軍的善意感覺到了嗎第二百八十六章 釣魚第五十六章 相門戶第二百九十章 時機到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捐銀的問題第二百七十六章 吃虧與期待第一百六十二章 滁州軍的善意感覺到了嗎第八十七章 酥油鮑螺第一百章 第一把火第三百二十四章 移骨第三百零七章 如金似玉第八十九章 小兒女(第二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連坐第一百一十六章 共富貴第四章 狼,來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援不援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一百四十九章 夜戰第六十九章 到底誰村第二百三十八章 母債子償第一百三十七章 盤他第三百零三章 穩定第二百七十八章 馬寨主的決斷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慈的滁州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團圓第三百一十六章 隱患第二百三十四章 榜首是誰第八十四章 兩位野先生第二百九十九章 謝家有美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夜之飲(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了疑惑第一百三十八章 黃雀來了第二百二十章 葉落歸根第一百零九章 請帖到了第七十三章 傳染第一百九十二章 殺千人爲將第二百四十六章 熱乎乎的鎮國公第三百三十九章 天下第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金錯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方人第三百零六章 四方消息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了疑惑第三百四十六章 驟變第三百章 無奈的翁婿第二百二十三章 軍糧第五十章 送上門的“雞”第一百九十二章 殺千人爲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再次聯姻第二百零一章 開府(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百年基業今日始(補清明欠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八十五章 新世界第二百九十六章 自薦與求賢第三百四十五章 四大家族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捷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團圓第一百五十五章 人心亂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詆譭第二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一十八章 端午第二百五十六章 想要自立就自立第三百四十二章 太平景象第二百三十一章 備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來使第二百章 開府(上)第二百零一章 開府(下)第三十二章 “談話”是個好法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好奇心一百八十七章 少年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太平景象第七十一章 佈局與及時雨第一百九十三章 落下一人第六十九章 到底誰村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城變故第十八章 神奇的走向第七十三章 傳染第一百二十五章 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