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後來者之後來者

此刻已至五月,又是每十年一次的乾州門派招考大比之期,三清觀作爲執乾州修行門派牛耳者,來報名應考的自是不少,沿路向上,不時有各色年歲、各種行頭的低階修士,或行單影孤,或全家相伴,都向山門而去。周無憂回想自己十年前來報考的那一刻,再看看興奮而忐忑的應考者,不免好一番唏噓,頗有種歲月如斯的感慨。

他正在以一種過來人的心態打量這些應考者時,卻冷不防看到一條健碩的背影,道袍翻飛,正大步流星向山上行去。越看越覺得熟悉,越看越覺得似曾相識,他好奇心起,趕了幾步,越過一路向上的人流,來到那背影身側。

那道人轉過頭來和周無憂對視一眼,周無憂全身巨震,當即就呆住了。還是那道精爽的眼神,還是那縷花白的鬍鬚,還是那條壯碩高大的身材,還是那件不修邊幅的道袍!路遇故人,他鄉逢友,周無憂霎時間千百種滋味涌上心頭,半天說不出話來。

“張真人!”周無憂終於開口。

“這位道友……是……啊……無憂!”張三丰終於認出了眼前之人。不怪張三丰眼拙,當年二人離別之時周無憂尚是十五六歲的少年,如今一隔十六七年再見,周無憂個頭也竄了許多,再加上入了築基,精氣神變化更多,是以張三丰好半晌才依稀辨認出來。

老鄉見老鄉,雖說都是修士,談不上兩眼淚汪汪,但仍舊激動不已。在這樣一個遠離鄉土不知幾億兆裡的地方,能夠再次重逢便是極度有緣,當下二人便到一旁共敘別後情誼。說起來,二人也算是忘年交。當年十五六歲的周無憂與七十來歲的張三丰在武當紫霄宮曾共同探討過入先天后的情形,張三丰也曾陪同周無憂共闖過廬山簡寂觀龍潭虎穴,二人相聚雖短,但情誼卻重。周無憂修爲勝過張三丰,但張三丰閱歷比周無憂豐富,給予了他很多幫助。此刻相見,要說的話實在太多太多。

恪於門規,周無憂沒有將張三丰引入觀內自家小院,便在一旁樹林中尋一僻靜之處談了起來。

原來,張三丰得周無憂很多修煉上的提點之後,修爲日進,終於在去年達到先天大圓滿之境,便也來到崑崙尋求機緣。在歷經數月的艱苦尋找後,看到了周無憂在巖壁上的題字,成爲了周無憂所說的“後來者之後來者”。周無憂一聽便有些臉紅,想起當年“埋寶處”下的排泄物,旁敲側擊打探了幾句。張三丰果然吹鬍子瞪眼睛,笑罵了起來,然後小聲將自己效法周無憂的事情一說,兩人哈哈大笑。

“後來者之後來者”張三丰不出意外的來到真靈界,但他運道比周無憂好很多,出現在了乾州,沒有吃過周無憂在滕州所吃的那些苦楚。而起一到真靈界,張三丰便趕上了乾州門派招考大比。可是他也有不幸之處,那便是他的偌大年歲。連續去了幾個門派都被人家以這個藉口拒絕,就連萬壑松風門都去過,結果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他乾脆一咬牙,便來三清觀試試運氣,於是剛巧碰上週無憂。

周無憂現在已入築基,雖然不能像金丹修士那般一眼瞧出旁人境界,但也能略略瞧個大概。他早已看出張三丰現在連引氣一層都談不上,正處於先天大圓滿和引氣期的門檻上,當下便問了問張三丰修煉的功法。

不出意料,張三丰果然和自己所學一樣,開始修行起了八卦乾元總決,周無憂一笑,便將這門功法的特點介紹一二,也堅定了張三丰繼續修煉這門功法的決心。至於怎麼才能順利通過三清觀的三道考驗,順利入門,周無憂也講了自己當年的糗事,讓一直擔憂自己年歲太大的張三丰開心不已。

兩人這一說話便是一下午,到了晚間時分,周無憂讓張三丰先別進山,他要去打探一番再回來細細計較。張三丰便依言在林中等候。

雖是晚間時分,但應考者仍是絡繹不絕,周無憂越過在山門外等候的應考者,往裡一看,不禁一樂,這第一考的主考非是旁人,正是三吉道人。心裡有了定見,周無憂繼續往裡走,到了第二關處,心中更有了底,在這裡主持陣法的依然是老熟人黃冠。等到了問心崖下,卻看見主持考試的是董不棄,這卻沒有辦法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當下,周無憂便返身折回樹林,與張三丰詳細說了一番。

三吉道人從來沒有這麼期盼過招考大比的舉辦,眼巴巴的等來了這次的大比,連忙到執事堂接下了第一關的事務,倒讓熟知他爲人的執事很是驚訝。這些年來,三吉道人明裡暗裡幫了不少人,可是往往得到的只是對方寥寥幾句感謝之語,除了周無憂、趙小姐、陶子文等幾人外,竟無人送他謝禮,讓渴望禮物的三吉道人倍感鬱悶,於是打起了這波新弟子的算盤。

可是這幾日以來,竟沒有一個應考者有當年周無憂的眼力界,無人給他這個老人家送上一份孝敬,於是三吉道人更加不爽了。不爽的結果就是嚴格要求,嚴格要求的結果就是絕大部分人在第一關便打道回府。直到了夜深時分,將應考者一一打發完畢,三吉道人吐了口鬱氣,正準備回去好好休息一番,卻見山門外又來了一個老道。

三吉道人看這老道年歲,不由撲哧一樂,居然比起自己也不相上下,可境界才引氣初期……唔,很可能連初期都不到,當即又好氣又好笑。都到了這般年紀還沒有入引氣初期,還好意思來三清觀拜山應考?正要將這老道勸退,老道卻一拱手,往自己懷裡塞了一樣東西。

三吉道人仔細看時,卻是一個精美的木盒,打開木盒一看,十塊靈玉整整齊齊擺放其中。耳中又聽那老道恭恭敬敬道:“道長,一點心意不成敬意,敢問此處可是三清觀山門?貧道千里迢迢而來,不太識得路途。”

三吉道人心中大喜,美滋滋、又帶着些不敢確定問:“正是,道友是來應考的麼?這個……是給我的?”

那老道施了一禮,道:“區區薄禮,還望笑納。”

三吉道人嘿嘿一樂,將木盒收了,向山門內一指:“不錯不錯,此處正是三清觀山門。由此向內半里,是第二處考驗,那廝叫黃冠,最是癡迷陣法,小心些。”說罷將那老道順勢推入山門,臨了還勉勵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來的這位老道正是張三丰,他心中暗笑,順利通過第一關,然後來到第二關處。見一個修士正在捧卷苦讀,便踱步過去。那苦讀的修士正是黃冠,見張三丰過來,隨口問了聲:“應考的?”眼睛卻沒離開書本。

張三丰道:“正是。”便湊了過去。

黃冠也不以爲意,見張三丰湊過來在一旁細看自己手中的書,又問:“你也研究過陣法?”

張三丰笑道:“略有心得。貧道這些年發現了一些銘文,願與道友共閱。”說罷,從懷中取出一張薄紙,上面密密麻麻寫了上百個銘文。

黃冠順手接了過來,這一看不要緊,卻立刻呆住了。這頁薄紙上的上百個銘文,他竟然一個都沒見過!

———————————————————————————————

正文 第九節 後來者之後來者 完,您可以返回列表。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7節 大比第11節 皮影戲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4節 難兄難弟第7章 烏山賊第8節 痛並快樂着第1節 周氏施工隊第1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7節 大比第11節 懸崖峭壁第11節 數字緣分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3節 一張課程表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5節 初見陣法第4節 虔公和虔婆第2節 莫嫌穿林打葉聲第2節 夜涼如水第7節 大比第10節 陳老頭很風趣第8節 糧食危機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7節 有人拿錢砸哥第2節 周姥姥進大觀園第2節 讓人崩潰的靈力敏感性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3節 又是金師叔第2節 留與後來者第9節 麻家兄弟第1節 成長的煩惱第3節 繼續以武會友第5節 太極傳人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5節 低頭?不低頭?第3節 胡大與褚二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10節 趙小姐的酒量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7節 赤陽峰煉器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6節 寧靜的擂場第4節 虔公和虔婆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11節 憤怒的犀牛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5節 秋狩序曲第10節 兩儀微塵步法第12節 偷窺的感覺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11節 門閂等於板磚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2節 上課堂的那些日子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11節 憤怒的犀牛第4節 金光上人的手帕第8節 糧食危機第9節 周無憂的第一座陣盤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6節 羅顯的夢想第2節 彈指一揮間第9節 符魂第10節 陳老頭很風趣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8節 糧食危機第5節 初見陣法第1節 一場皮影戲引發的悲劇第5節 秋狩序曲第7節 緊張的對峙第1節 周氏施工隊第4節 感覺一切良好第2節 下一位第1節 李副執事第3節 又是金師叔第4節 虔公和虔婆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3節 三個問題第8節 一朵蓮花第10節 雨夜中的訣別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7節 赤陽峰煉器第8節 一朵蓮花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9節 祭煉桃木劍第1節 以武會友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4節 夾竹谷的新任執事第6節 水亭邊第5節 忽悠的藝術第7章 烏山賊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