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〇章 溝通

津門,華夏四大直轄市之一,也是北方最大的開放城市和工商業城市。距離燕京只有不到150公里,開車也就個把小時。

“歡迎回來,這裡依然是音樂之聲《早安直通車》,我是衛野,我們剛剛收聽的是歌壇天后王霏的《致青春》。接下來我們將會收聽的歌曲是最近大火的一首英文歌曲《Dream It Possible》。這首由著名的音樂才子沈放先生作詞作曲的歌曲,從5月7號華威手機新品發佈會後,就受到了國內廣大聽衆們的喜愛,而它的演唱者韓曉,也一舉成爲了最近微博話題的熱搜人物。她寬廣的音域、極具穿透力的聲線得到了許多專業音樂人的認可。下面就讓我們來一同感受這首歌曲的魅力……”隨後收音機裡傳來韓曉演唱的歌曲。

“有這麼多專業音樂人的評論,葉教授出了很大的力。”沈放跟坐在副駕駛的秦墨涵說道:“有音樂學院的加成,她以後的道路會好走不少。”

“有些偏頗吧?”秦墨涵有些不解問道:“以韓曉的嗓音條件和這首歌曲的質量,這些評論應該是很公正的纔對呀。”

“你這就不瞭解音樂圈了。”沈放跟她解釋:“音樂圈的傾軋一點不比影視圈少,特別是音樂創作又不像影視表演那樣,很直觀的可以從表象上看出來。音樂人如果想要貶低一名新人,只要兩三個人一聯合,通過某一個點說你表達的不夠完美,然後就會有一羣自以爲聽懂的附庸風雅的人站出來跟他們一起批評你,然後就會形成一股跟風潮。而這時你的粉絲還沒有凝聚力,再被這股風潮一吹,然後就散了。”

“這麼陰暗?”秦墨涵忍不住咋舌,自己也發行過幾首歌曲,而且這幾天還準備把最近的幾首歌一塊做成一個EP發行呢。

“呵呵,不用這麼擔心,你有兩千多萬的粉絲基礎,已經不用擔心音樂評論人的言論了。如果他們有什麼不恰當的話,你這些粉絲也能夠淹沒他們。”沈放笑道:“湯元建議你開幾場粉絲見面會,正好這次影片裡有些演唱會的鏡頭,你可以這樣……”

兩人就這麼一路聽着音樂,聊着歌曲開車從燕京趕往津門。但是從進入津門,就開始出現堵車,等來到劇組下榻的津門“望江臺”酒店時,已經接近十一點。

“啊,蔚然,居然是你負責簽到?”沈放驚訝的看着簽到臺前的女孩,居然是熟人。

“沈大哥,你好。”陳蔚然看到沈放有些不好意思。上次她代替同學白憶亭找到沈放後,就對影視這個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年已經大四的她馬上面臨着畢業,雖然是燕京師範大學,但是她對於從事教師行業一點興趣沒有。沒有找沈放的關係,直接自己找到劇組應聘做了《重返二十歲》這部戲的劇務。本來以爲劇務工作,就是打打雜,沒想到製片人陳玲一眼就相中這個比較細心的女孩,準備把她帶到身邊好好培養一番,所以給她安排了比較重要的接待工作。

“咦,蔚然?”隨後和周琪一塊進來秦墨涵看到陳蔚然也是一愣,然後詫異的看着一旁的沈放,發現他也是一臉的茫然。這部戲沈放連掛名製片人都沒幹,直接充當秦墨涵的助理。真正負責的是製片人陳玲,導演李紹紅,所以對劇組人員的安排全部是她們倆負責。

看到大廳還有其他劇組人員看過來,沈放對秦墨涵搖搖頭,然後對着陳蔚然問道:“劇組人員都到齊了沒有?李導在不在?”

陳蔚然說道:“幾位主演都到了。李導上午出去了,但是通知下午兩點在會議室開會。”主角需要前期溝通劇情及臺詞,所以劇組基本都會通知提前幾天道祖。而配角就沒有這樣的要求,有些劇組爲了節省開支,會要求配角在角色開拍前一天才到,當時秦墨涵拍攝《繡春刀》和《心花路放》就是這樣操作。

沈放點點頭,然後跟陳蔚然說道:“把你墨涵姐的房間先給她吧,有什麼事我們事後再聊。”

陳蔚然連忙收拾心思,把事先安排的房間鑰匙交給沈放,然後在他們進入電梯後,想了想拿起手機給自己的上司陳玲打了個電話。

“沈總,您好。”

陳玲到來時,沈放正坐在客廳沙發上看秦墨涵的拍攝計劃表,秦墨涵和周琪正在裡間將自己的行李整理好,不是沈放不想幫忙,而是秦墨涵將礙手礙腳的他趕了出來。

“看來負責簽到的陳蔚然通知你了。”沈放看着陳玲說道。

“沈總,是我安排小陳看到墨涵後就通知我一下的。”陳玲不知道沈放是否是在怪罪手下通風報信,而主動將責任攬了過來。

“陳姐你好。”裡屋的秦墨涵聽到陳玲的聲音走了出來,看到一臉嚴肅的陳玲不知道什麼情況。

沈放示意秦墨涵和陳玲坐下,然後開口問道:“那個劇務是新人吧,你怎麼放心把接待工作交給她處理?”

“沈總,難道小陳出什麼差錯了?”陳玲看到沈放搖搖頭,然後解釋道:“雖然她是新人,但是她做事很細心,而且又是燕京師範大學統計學的應屆生,這一個多月來交給她的工作從來沒有差池。”

“看來你是準備培養她了。”沈放玩味的看着陳玲說道。

陳玲點頭說道:“嗯,目前看來她是一個可造之材,如果在這個行業鍛鍊幾年,應該比我這個半路出家的製片人更加合適。”

“好吧,不說她了。”沈放拍拍秦墨涵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然後將手中的拍攝計劃遞給陳玲:“墨涵的行程基本可以按照上面計劃拍攝,但是端午節前後要幫忙空出來兩天,我們5月31號晚上去滬上,要到4號下午才能回來。”

“好的,這個我來跟李導溝通一下,讓她幫忙調整一下。”本來端午節就要停工,現在只是多調整兩天而已,沒有多大幹系。

看着沈放沒有其他事情交代,陳玲就主動告辭。出了房間轉身乘坐電梯來到酒店大堂。

“蔚然,你表現的不錯。剛剛沈總還在誇你呢。”陳玲對着自己這個想要好好培養的手下表揚了兩句。

“陳製片~”陳蔚然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陳玲說道:“其實我跟沈總認識,我們…我們兩家是親戚,我奶奶以前照顧過他幾年。”

看着陳玲驚訝的神情,陳蔚然急忙說道:“陳製片,我不是故意騙你的,我來應聘劇務沈總不知道,而且我是真的喜歡這項工作。”

“你呀……”陳玲緩了過來,有些後怕的對着陳蔚然說道:“幸虧剛纔我在樓上幫你承擔了下去,不然你就把姐姐我給埋在坑裡了。你以後也別製片製片的叫了,直接叫我陳姐吧。”

“謝謝陳姐。”陳蔚然也長出了一口氣,今天如果不借着這個機會說明,等到以後陳玲發現自己和沈放的關係,怕會誤會自己是沈放暗中安排來監視劇組的,到時候她就算最上邊不說,心裡也會買下一根刺。

中午還沒到吃午飯的時候,李紹紅就找了過來。作爲一名對於影片製作要求很高的導演,她上午又親自去跟津門市文化旅遊局落實了在“段祺瑞故居”取景的事宜。

“紅姨,事情辦妥了吧。”沈放看着有些興奮的李紹紅,忍不住問道。

“辦妥了,沒找官面上的人,而是找的曲藝界人出面,他們比官面上的人溝通起來更靈活一些。”李紹紅跟沈放說道。

“那就好,官面上的人畢竟屬於一種威懾大於實際。找官面上的人雖然一時可以壓得住,但是後期對方給你使絆子,你也沒法。”

這就是國內辦事的特色,對於有關單位來說,有些許可是模棱兩可的,能不能成全看領導的意思。就拿這次拍攝的取景地“段祺瑞故居”來說,當年拍攝《建黨偉業》時,就成在這裡取景,後來還有多部民國片再此取景。但是在《重返二十歲》這部影片剛開始溝通時,這個景點的主管單位津門市文化和旅遊局一口拒絕,理由是《建黨偉業》屬於政府投資的華影集團的電影有批文。

本來沈放準備讓老爺子找人溝通一下,後來李紹紅讓他緩緩,自己出面找到了津門曲協的少馬爺,請文化和旅遊局的相關領導吃了一頓飯,這個批文就拿到了。

“紅姨,還是您有辦法。”一旁的秦墨涵一直在留意,這些都是跟政府部門的打交道的手段,目前也還有李紹紅這樣在圈內人脈豐富,才能找到少馬爺出面。

沈放對着秦墨涵說道:“這幾天我抽空帶你去拜會一下馬爺,畢竟這次我們承了馬爺的一個人情。”

“是該去拜會一下。”李紹紅也很贊同,畢竟在津門這邊,如果有曲藝界幫襯着事情會好辦很多:“需不需要我找人幫你引薦一下?”

“不用,找我家老太太就行。”沈放說道:“少馬爺在入相聲門之前,跟我家外曾祖學過兩年京韻大鼓。”

第二一五章 電影計劃第一三九章 拜年第一五七章 排行榜第九十章 穩第二四七章 藝人第二四一章 朋友第一二五章 瑣事第一〇六章 晨練第七十三章 放假了第二十九章 沈先生第六十八章 擲骰子第四十三章 長鏡頭第十八章 沈清怡第二章 沈放第一三六章 舊識第二十二章 宵夜第四十二章 二丫的煩惱第三十九章 公關第一〇〇章 封殺第六十八章 牧場第八十七章 同臺演出第一三八章 過年了第三十九章 歌曲和電影第四十章 呼倫貝爾第六章烤鴨第五章 抓娃娃第九章 家宴第一二二章 團聚 (兩更求月票)第六十六章 結了第二四九章 新成員第一一五章 星城第五章 抓娃娃第一二九章 私人飛機第一〇五章 接機第八章 《琅琊榜》殺青第六十九章 思睿第一卷結束了,說兩句。七十五章 番外:徐菲(免費章節)第六十七章 賽事設想第一四一章 談心第八十八章 接人第二四二章 敬酒第一四二章 伴手禮第一二二章 老宅第七十四章 身邊的人第三十一章 三生三世第二十六章 阿斯頓·馬丁第三十九章 公關第七十八章 時裝週第四十八章 挫折第十一章 投資計劃第六章 人情第一八八章 我跟她不熟第一三五章 墨涵父母進京第七十三章 道歉第二四五章 見面會(2)第六十二章 賠罪第七十章 渣男第一四一章 訓練第四十八章 滬上分公司第一七三章 解釋第四十二章 二丫的煩惱第一二九章 出院第一一四章 籌備第一二六章 彩排第十六章 星光大道第二十九章 開園節 (求月票)第四十七章 製片人第十二章 咖啡館第六十七章 歸家的風箏第十八章 鮎魚和鯊魚第一一八章 溝通第一七五章 首映禮(求月票、求推薦)第一二二章 老宅第五十八章 京片第五十六章 平凡的一天第十一章 捉妖記 (求推薦、求月票)第九十二章 登臺第六十三章 接人第一卷結束了第十七章 梅根·哈特第四章 推薦第四十章 呼倫貝爾第六十七章 老同學第一九〇章 快樂的事第六章烤鴨第二十二章 經紀第四十二章 喝酒(祝大家新年快樂,吃好喝好)第一一二章 遊玩第二十九章 保鏢第八十三章 京圈年會第一七三章 解釋第一五零章 秦班若第七十四章 殺青第六十四章 事業與家庭第八十九章 假期第五十七章 留宿第一三一章 需要人陪第五十八章 抹黑與應對第二十章 林子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