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不安

言穆清安撫好卿琬琰之後,就去了皇宮,可在宮門口卻看見了裕王言穆恆,不過似乎對碰到裕王這件事,言穆清並不驚訝,而裕王卻有些訝異,他是聽說了言穆清被關了禁閉,至於原因他也多多少少聽說了些,卻不想這會兒居然見他在宮門口,莫非,那個細作的事情已經調查清楚了?可父皇爲何會喚他?

一個個疑問盤旋在裕王心中不得求解,除了困惑之外,裕王更多的是有些不安,見言穆清看向自己這邊,裕王便斂去深思,走上前去。

“六哥。”

言穆清點頭回應了一下,目光平靜的看向他,緩緩道:“你進宮來做什麼?”

“是父皇着人喚我來的,我也不知是爲何。”頓了頓,看向言穆清,“六哥也是得了父皇的傳喚嗎?”見言穆清點頭,裕王繼續道:“那,六哥可知道父皇是有何事嗎?”

“父皇的心思,我怎會知道,左右到了紫宸殿就知道了。”說罷就率先向前走了,裕王見此也跟了上去,只是心中的不安卻揮霍不去。

紫宸殿——

此刻康寧帝坐在龍椅上,臉色卻極差,看着下面跪着的鐘芹身上早已滿是傷痕,可見已是用了刑,刑部用刑從來都不手軟,尤其還是與謀逆相關的,自然是不敢馬虎,健壯男子進去都未必受得了,更何況還是一個弱女子?

便是再嘴硬的人,到了那裡面,也沒有翹不出來的話,可康寧帝想着方纔鍾芹的話,心中起伏不定,他如何也想不到會是那個人,果然,身爲帝王,便是再親近的兒子也是不能相信了嗎?

就在這時候,一個小太監進到大殿,道:“回皇上,宣王殿下和裕王殿下來了。”

康寧帝眼睛一眯,擡了擡手,小太監領命,就躬身快速退了下去。

不一會兒,言穆清和裕王都雙雙進來,見大殿上除了康寧帝之外,宋御史、米尚書和大理寺卿李仕都在,而中間跪着的一個女子,正是鍾芹。

言穆清倒是對此並不驚訝,只隨意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可裕王卻不一樣,他雖沒見過鍾芹,但是眼下的情況他大約能猜到,這個女子八成就是言穆清府中的被抓到的那個婢女,可這件事同他又沒有關係,康寧帝爲何會宣他?

難道,是有人要陷害他?

想到這裡,裕王眉頭輕蹙了一下,但也沒有表現出什麼,如常的同言穆清一起行禮。

“兒臣拜見父皇,父皇萬安!”

康寧帝銳利的眸子在兩個兒子來回巡視,“起來吧。”在二人謝恩起身之後,康寧狀似閒聊的問道:“你們怎麼一塊來了?”sriq

言穆清回道:“回父皇,兒臣來到宮門的時候正好碰到七弟,得知他也是得了父皇的通傳,便同他一起來了。”

“原來如此。”康寧帝眼底滑過一絲莫測的暗光,話音一轉,“想來你應該知道朕爲何宣你進來,既然如此,你對朕將老七喚來,沒有絲毫疑慮麼?”

言穆清聞言依然是一副淡然的樣子,緩緩道:“這件事已經交給了御史臺、刑部和大理寺審理,兒臣便等待結果就好,而父皇宣七弟來,自有父皇的用意,不是兒臣可以輕易揣摩的。”

“哦?”康寧帝目光轉向裕王,精明的眸子中夾雜着冷意和怒火,只是很快就被掩了過去,變得平靜無波,“老七,你可知朕喚你來,所爲何事?”

“兒臣愚笨,還請父皇明示。”

看着裕王目光一片清明,還帶着些許迷茫,康寧帝眸光一深。

他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在裝糊塗?

垂下眼簾,冷聲道:“朕到現在也很是糊塗,不如,讓這個叫鍾芹的給你說,你再給朕解惑?”說罷,就看向一直跪地不語的鐘芹。

想是康寧帝的目光太過冰冷銳利,即便是一直低着頭,鍾芹也能感受到,身子忍不住顫了顫,擡起頭看向裕王,面上夾雜着悲切和歉然,只見她手腳並用的爬到裕王狡辯,拉住裕王的衣襬,聲音因懼怕而帶着顫音,“王爺!是婢子沒用,婢子枉費了您的心血!讓宣王給發現了破綻!婢子該死啊!”

裕王瞪大眼睛,滿是震驚,退開一步,低斥道:“放肆!你可知誣陷皇子該當何罪?”接着向康寧帝跪下,正色澄清起來,“父皇,兒臣在此之前根本就沒見過這個姑娘,更不可能命她做什麼!這一切都是莫須有的罪名!還望父皇明察!”

康寧帝手支着額角,神情莫測,“你說她是誣陷你,可有什麼證據?這朝上那麼多人,皇子那麼多,她怎的誰都不說,偏偏說你?”

“兒臣也不知,更不明白爲何這個女子非要出言陷害兒臣!更不可能有什麼證據了!父皇明鑑,若是兒臣當真和這個姑娘有瓜葛,不會毫無準備,任憑她隨意攀扯!”

康寧帝聞言,眸光微閃。

看着裕王,只見他一向溫潤的臉上難掩慌亂,瞧着似乎是真的不知情,而且,如他所說,這鐘芹若真是他派來的,那應該早有準備,不會像如今這般失措。

可也說不定,他原本就是打得這個主意,故意以此好讓自己消除疑慮!

轉眸看着靜靜的站在一旁的言穆清,見他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冷聲道:“老六,你覺得老七的話是不是真的?”

裕王聞言便面含企盼的看向言穆清,而言穆清仿若並未發現,只平淡的回道:“回父皇,此案兒臣只信最後的結果,至於七弟……”淡淡的瞥了一眼,又收回目光,“父皇英明,只要七弟沒有做過,自然是會還他清白。”

康寧帝原本也不指望這個兒子能說出什麼來,目光轉向宋御史幾人,“幾位愛卿,此案一直是你們幾個在審,你們覺得呢?”

宋御史上前一步,恭敬行禮後,就事論事道:“回皇上,此女雖口口聲聲說是得了裕王殿下的指使,但卻沒有實質的證據,所以不能僅憑她的一面之詞,就定裕王殿下的罪,一切還需再加以深查。”

第三百六十一章 禍害遺千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生辰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冷了第八十七章 無關第二百八十七章 規矩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九十一章 暗下決定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絲不苟第六十章 反咬第三百五十九章 問責第一百三十章 變了第二十三章 轉折第四百二十八章合適的理由第三百三十八章 如何套話第三百四十章 不能再等第三百五十九章 問責第二百八十七章 規矩第三百七十三章 細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又不安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做了決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過安生第二百七十三章 果然第一百章 追究與否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責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要第四百一十章 新的疑問第一百章 追究與否第二百一十八章 求情第四百二十一章宮中晚宴第四百一十八章 單獨說話第二百三十四章 猜測第二百三十六章 養傷第二十八章 惡人先告狀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責第四百一十八章 單獨說話第四百二十七章三人成虎第四百零五章 想偏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聽候發落第七十四章 壽宴第一百六十八章 管教不善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意聽到第二百六十六章 登門賠禮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責第二百五十一章 回門第四百零九章 同一個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正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嚴母難做第一百八十八章 問第二百二十四章 辭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聽候發落第一百二十五章 登徒子第四百零三章 小花臉第三百一十七章 芳園第一百零四章 翻舊賬第二百六十章 路遇阻攔第一百七十章 惹麻煩第二百八十七章 規矩第二百四十一章 迎親第三百九十一章 主意已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產子第一百零八章 能否做主第二百八十九章 早去早回第三百五十七章 目光短淺第三百章 嘴硬第二百八十一章 偏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傳來消息第一百零二章 承諾第三百三十五章 認與不認第二十九章 心中懷疑第二百九十章 巧合第一百零四章 翻舊賬第二百二十二章 外調第三百八十一章 傳來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辦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用了第二十三章 轉折第九十三章 煽動第三百一十一章 信不信第四百二十章 必須去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上大禮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唱一和第一百八十六章 是誰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欠債第二百零二章 氣度第三百一十七章 芳園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你足矣第三百四十四章 沒機會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說不說第八章 神秘來客第三百五十九章 問責第三百六十五章 肯定會醒的第九章 遇襲第三百三十四章 效忠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善第三百二十四章 求助第五十五章 商議第三百零二章 被出賣第一百八十章 有喜第三百三十九章 未必